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第4节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内容标准】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探讨有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教学重点】1、重农抑商政策2、海禁和闭关政策【教学难点】1、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教学过程】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明太祖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雍正帝 设问:明太祖、雍正帝的话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对于农业、商业是什么态度?重农抑商。 一、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又叫“重本弃末”,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2、来历: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3、目的直接目的: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还可以安定人心,巩固封建统治。 4、原因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5、表现(1)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2)抑商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6、特点: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重征商税;禁止对外贸易。 7、后果(1)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2)消极影响(明清后以消极作用为主)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资本主义萌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 1.原因: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是不同的;最高执政集团施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出现偏差;一般说来,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多在首都及少数重镇,只有这些地方才有优先的发展机会。2.概况秦统一后,对关中秦国本土和新征服的六国故地实行了不同政策,使关东地区的经济结构遭受了破坏。而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汉时,关中地方享有特殊地位。 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向东南地区转移之后,扬州、益州等地成为了中央财政的主要支撑,也承受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自西周起,先后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此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从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看,出自中国西部的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最早圣王和“人文初祖”。炎帝、黄帝的族居地和陵墓都在关中地区。经考古发掘证实,关中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宝鸡斗鸡台等地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在西安出土文物中有一系列是我国最早文化的实证,如出自半坡的最早的农渔工具、最早的陶窑、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筑、出自何家湾的最早的骨雕人头像等等。关中平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也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关外,就是山海关以东的整个东北三省。在黄河没有治理好的是侯,黄河发大水淹没的地区的人们(主要是山东,河南两省黄泛区的)无法生存,就跑到关外,也就是东北去生存,叫闯关东。关东与关西关东、关西主要是指以关原为界限,以东称为关东,以西就是关西了。关原是由北面伊吹山,西面笹尾山、天满山,西南方向的松尾山,东南方向的南宫山所围成的东西四公里、南北两公里的盆地。是连接西北方向的北陆道、东南方向的伊势的要道,是野战的绝好场地。其实关原是广义的,可以说沿伊吹山地、关原、铃鹿山地,上野盆地、笠置山地一直到纪伊山地一线划分的。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3.经济重心的南移(补)过程:商周:经济中心在河南、陕西一带;秦汉: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三国:南方经济开始发展;东晋南朝: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开始赶上北方;唐朝: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为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江南得到更大规模的开发,南方开始逐渐超过北方;南宋: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不断壮大发展。原因:北方多战乱,对经济破坏严重。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南方统治者为保境安民,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中原人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特点:经济重心转移最突出的几个时期,都发生在封建国家分裂,出现封建割据或北方战乱不休的时候;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也是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过程;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也是从内陆逐步走向海洋的过程,为宋元时期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创造了物质条件。 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要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好的政策作保障;重视吸收外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引进外来人才,是落后国家和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关键;黄河流域开发较早,最后却失去了领先地位,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开发与环保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战略对促进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有利于缩小各地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三、工商业严格管理政策重农抑商具体表现1、秦: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控制全面、具体、严密统一货币、度量衡 设均工律 秦律有关条文的规定2、汉:汉初抑商,对商人征收重税;对“市”的严格管理,以行政手段控制商业经营;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王莽时期推行加强工商业管理的经济政策,对一些经济活动实行管制。(五均六筦即对六种经济活动实行管制,包括对盐、铁、酒实行专卖,政府铸钱,名山大泽产品收税以及五均赊贷 。当时实行“五均”的六个城市,称为“五均市”。“五均市”就是: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3、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四、“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1、含义海禁政策: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对内的防范(朝贡贸易) 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只准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公行”(“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2、原因(目的)(1)根本: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两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共同经济基础。(2)具体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清初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3、后果 积极: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 消极(主要):a.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b.闭关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几乎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它带来的恶果要比海禁大得多)。 五、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1.产生 时、地、行业:明代中后期(15世纪中后期);江南(苏州、杭州);丝织业。历史条件: :a.农、手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有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有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力。标志:产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的生产(实质是雇佣关系产生)。 a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b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c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2.表现: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出现 a.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一些机户(作坊主)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机工(拥有自由劳动力的城市平民)进行生产,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他们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 b.棉纺织业中心的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利用雄厚的资金,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编制暑袜,计件付给工资,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获利。店主的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他们本人变成早期资本家,在家里为老板做工的男女居民成了雇佣工人。 c.广东佛山铁器制造业中,也出现雇佣关系。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雇工数量增多;部门和地区增广。云南的采铜业、四川的井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景德镇的制瓷业、许多地方的造纸业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主要特征: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无人身依附,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 4.评价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明清政府政治经济的发展,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都有重要的意义。但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它的成长、发展,说明封建生产关系不能容纳新的生产关系。(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不过,它只是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知,是稀疏而又微弱的;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发展非常缓慢。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5、缓慢发展的原因:资金:土地买卖制和高额地租吸取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资本积累,另外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技术:革新慢市场: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国内市场狭小, 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国外市场无法开拓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无自由劳动力 。国家政策:推行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六、禁奢侈政策1、抑制奢侈、提倡节俭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禁奢侈在某种意义上是抑商政策的辅助政策,也是抑商政策的具体步骤。表现:汉代政论家曾经警告:“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东方朔批评汉武帝时说:“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伤农,事之难者也!” 2、效果不佳的原因:奢侈之风往往自上而下蔓延,由于贵族高官崇尚奢侈,民众效仿,而形成社会风气。所以对奢侈世风的纠治,应当先“上行”而“下效,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七、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征(以课后“自我测评”为例)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例如: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武帝也推行过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2、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例如:秦朝时期,重视关中地区而压迫和剥削关东地区;再如: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受到优待3、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行禁奢侈的政策。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为商业的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汉武帝时代实行“盐铁官营”制度。4、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例如:汉成帝的诏书中就曾经说过,世俗奢侈无法禁止的原因在于,贵族高官的奢侈没有节制,于是民众仿效,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教材问题参考答案】想一想 1汉书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答案提示:译文:“现在的法律贬低商人,但是,商人已经非常富贵了;现在的法律抬高农民,但是,农民已经极其贫困了。”原因:(1)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造成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不可避免地致富了,这是历史的必然;(2)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依附于土地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地主是靠剥削农民来生存的,农民虽然名义上政治地位被“抬高”,事实上处于社会的底层,极其贫困。 2唐代诗人李敬方汴河直进船诗写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这里所谓“取尽脂膏”是什么意思? 答案提示:译文:“汴水连通淮水本来好处很多,但是既有利又有弊。统治者就是通过这条水上运输线搜刮东南四十三州的民脂民膏的。”理解:本来汴水沟通淮水对老百姓很有利,但是却成为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工具。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既压抑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使农民承受了繁重的剥削。特别是东南经济富足的地方,在不合理的区域政策下,成为支撑专制主义王朝的主要基点,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受到消极的影响。 议一议 1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提示:作用:(1)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2)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进而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3)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影响: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汉代政论家曾经警告:“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样的说法? 答案提示:译文:“奢侈的习惯,一天天地膨胀,对国家是非常不利啊。”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社会经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脆弱,社会财富的积累非常不容易;奢侈之风的兴起,可能会激化阶级矛盾,对于维护统治非常不利。 自我测评 试举若干例证,说明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特征。 答案提示:(1)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例如: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武帝也推行过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 (2)统治者推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使经济发展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例如:秦朝重视关中地区而压迫和剥削关东地区;再如: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受到优待。 (3)古代王朝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和严密。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为商业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4)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实行禁奢侈的政策。例如:汉成帝的诏书中就曾经说过,世俗奢侈无法禁止的原因在于,贵族高官的奢侈没有节制,于是民众仿效,逐渐形成社会风气。 材料阅读与思考 东方朔批评汉武帝说:“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东方朔指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历史事实? 答案提示:译文:“上层社会如此奢侈,而惟独想使老百姓不要奢侈以免延误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太难了!”历史事实:大凡奢侈腐化总是从上层社会开始,并且最盛;老百姓没有奢侈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知识链接 秦律:睡虎地秦简中有丰富的关于经济管理的法律条文。比较集中地体现于秦律十八种的仓律、金布律、关市、均工律等条文中。 补充资料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及其发展趋势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一)发展历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五)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朝贡贸易:所谓朝贡贸易,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在中国古代,每一次官方使节的往返都伴随着礼物的“交易”。如曹魏明帝时,倭国女王遣使送来牲口十人、班布二匹三丈,明帝赠还锦五匹、毛毯十张、各色丝织物百匹,以“答所献贡值”。南朝刘宋时代,印度笈多王朝旃陀罗笈多二世专门致书宋文帝,提出“若有所须,珍奇异物,悉当奉送愿二国信使往来不绝”,其用意是要刘宋也同样对待,以达到交易的目的。除此之外,中外商人打着朝贡、奉使的旗号进行国际贸易者更是不乏其人。如张骞以后,西遣的使节多贫人子弟与“妄言无行之徒”,他们只是要“私具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这样凭借政府资本以使节名义出行的商人“一辈大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一年之中“使多者十余(辈)。”也难怪大宛对于这些人“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外国使节中也不乏冒名的商人。宾“奉献者皆行贾贱人,欲通货市买,以献为名”。东汉时到洛阳的罗马敦王的使节,后人一致认为是大秦商人伪托。这一贸易形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4月四川成都天府新区顾连禾泰康复医院招聘48名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秦皇岛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选聘子公司职业经理1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市海淀区成志幼儿园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编制外招聘45人(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旅发防城港投资有限公司招聘2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4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春季内蒙古蒙发能源控股集团招聘4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聘心电图室劳务派遣技师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甘肃庆阳庆城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第三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曹操介绍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通信网络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 海边赶海活动方案
- 破拆技术消防课件教学
- 北京市2019-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131篇
- DL-T 5022-2023 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规程
- 电话催收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力行业质量月活动总结范文
- 中小学内控管理制度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