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论文: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_第1页
新课改论文: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_第2页
新课改论文: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_第3页
新课改论文: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_第4页
新课改论文: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新课改论文: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 新课改论文: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是教材。教师若要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素质教育因素。 一、思想素质教育因素 思想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从世界观、政治观到道德观、人生观,从公民意识到行为规范等等,都潜藏于教材的字里行间,需要教师作深 入的挖掘。例如,跳水是一篇传统的讲读课文,一些教师在思考本课的思想教育内容时,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船长行为的启示上,即教育学生遇到险情要沉着冷静,当机立断。事实上,理解跳水的思想内容,不但要注意险情如何被排除,而且要注意险情如何发生和发展;不但要注意船长采取果断行动给我们的启示,而且要注意孩子步入险境给我们的反思。当猴子把帽子挂到最高横木的顶端时,如果孩子能认识到:猴子2 / 7 挂帽,容易做到,自己取帽,危险很大,从而控制自己,也就没有险情发生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自控意识的教育。此外,船 长的行动,其内涵不仅在果断与机智上,还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船长在危急时刻,没有慌张,没有叫喊,更没有去爬桅杆,而是果断地举枪向孩子瞄准,命令其跳水。让学生认识到船长 “急中生智 ”的 “智 ”的真正内涵。也就渗透了方法论的教育。在复杂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自控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对人的个体发展是多么的重要。跳水一文的思想内涵是如此的丰富而深刻,但是教师如果钻研不深,挖掘不到,这一闪光的思想素质教育契机就会消失,就会使学生失去一次极好的受教 育机会。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是一座思想素质教育的 “富矿”,要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贵在教师 “善掘”。 二、情感素质教育因素 古人说: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句话的中心是一个 “情 ”字。在课堂教学中, “情 ”字的一头是语言文字。一头是思想教育;一头是教师;一头是学生。情感是会文悟道的 “3 / 7 中介 ”,是深化认识的 “酵母 ”,是联 结师生关系的 “纽带 ”,更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在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下,师生共同进入 “物我化一 ”的境界,在情潮的涌动中,准确体会文章的情感。在体会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能凭空说教,而必须凭借语言文字,依靠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情感因素。如 “我不能忘掉祖国 ”、圆明园的毁灭、开国大典等文抒发的是浓浓的爱国之情;桂林山水、草原、鸟 的天堂等文表达的是对祖国壮丽河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十六卒前的回忆、穷人、小珊迪等文则歌颂的是纯洁 高 尚 的 邻 里 情 、 难 舍 的 骨 肉 情 , 深 切 的 关 怀 情……一句话,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不可忽视情感,要挖掘出文中的情感因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脉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顺利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 兴趣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它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人的素质结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心理素质。学科教学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事物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学习 兴趣,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问题是,4 / 7 一些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时,往往脱离了教材,脱离了学科本身,因而常出现学生兴趣虽被激发,但因与学习内容游离较远,而随之消失的现象。笔者认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教师要注意学科自身的特点,特别要注意挖掘出教材自身所蕴藏的兴趣因素。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都配画了插图,有的插图就是学习兴趣的 “激发点 ”。如跳水一课,教学前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看图思考:猴子为什么会坐在桅杆顶端 ?最高横木的顶端挂着什么 ?孩子怎么站在最高的横木上呢 ?他是在玩杂技吗 ?形象的 画面与一连串的问题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阅读课文。还有的课文题目本身就是兴趣的 “激发点”,如鱼游到了纸上,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大海的歌,大海怎么会唱歌呢 ?此外,文章中的一个场面描写,一段人物对话,一个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往往都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审美素质教育因素 审美素质是人观察、认识、理解、判断、选择自然与社会事物的性质,辩别 “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 ”所必需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要完成这一任务,就5 / 7 必须凭借语文教材中那些内容和形式完善统一的课文。这些课文中所反映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结构形式等,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审美素质教育的高度,用美的眼光去发现、挖掘课文中的审美素质教育因素。一是挖掘课文的意境美。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领会著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境界因而扩大了,并且想象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中 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发掘出课文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审美愉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二是挖掘课文人物的形象美。教材中的许多篇章为我们塑造了各种各样、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如当年闰土中的闰土,苦柚中的小姑娘,穷人中的桑娜等等。这些人物不仅有着外在的形象美,更有着内在的精神美。正昕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生在感受这些美的人物形象时,会铭记他们,进而会效仿他们,完善自 身的人格,创造完美的自身。三是挖掘课文的语言美。美的人物形象和意境是靠语言来描绘塑造的。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去发掘美,是让学生一方面领会语言表意的美感作用,另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祖国语言文字,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珍惜和爱护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学会6 / 7 从美的角度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也是语文学科本身所赋予的一项特殊的使命。总之,挖掘语文课文中的美的教学内容,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智力素质训练因素 我们知道,智力是认识活动中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它包括观察力 、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要素。在人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活动中,智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智力的高低是衡量人素质强弱的重要质量指标。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历来被各学科教学所重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智力训练更是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综观我们的语文教材,包蕴着相当丰富的智力训练因素。关键在于,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智力训练因素挖掘出来,确定好课堂上的智力训练点,做到心中有数。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中,当伽俐略在比萨斜塔上同时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丢下时,课文写道 : “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 塔 周 围 的 人 都 忍 不 住 惊 讶 地 呼 喊 起 来 ,……”人们惊讶地呼喊了一些什么,课文没作具体叙述。这便是一个想象力和思维力的训练点,抓7 / 7 住这一训练点,启发学生想象,思考人们会说一些什么,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认识以及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此类似的 “训练点 ”,在其它课文中俯拾皆是,贵在教师是否能“慧眼识珠 ”。又如结合晨读、长城、伏尔 加河上的纤夫等 “看图学文 ”课文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观察力的训练;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又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力。一句话,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横跨中外,纵贯古今,包罗万象,许许多多的内容在训练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