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新课标必修第一单元第 1 课案例分析 莲山课 件 k 摘要 新课改后的人教版教材历史必修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其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因此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将一节教材分解为几大问题,各个击破。 关键词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一、背景介绍 我校是一所市级重点中学,生源状况不是十分理想。学生刚入学时我曾经要求他们评价自己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情况。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同学写到由于中考不考历史,因此初中时学习历史只是兴 之所致,几乎没有形成什么总体的框架,即使有印象也是残留的片段。这就对高中阶段基于专题模式的教学提出了很严峻的考验。不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写到自己有信心和决心学好高中历史,这也让我沉重的心头有了一丝安慰。尽管如此,如何在按专题编写难度颇大的教材和基础知识缺乏的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对我而言,确实是一个很紧迫的课题。 二、 -思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历史教育最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2 / 10 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更应该重视透过历史学习,开 发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其人格的不断完善。因此,在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知识认知方法和观念的培养,为最终形成历史意识和历史观打下基础。具体到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则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加以指导和关注。我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对跨度大内容多课时紧的新教材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人教版教材编写者介绍必修 1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提到“ 本课采取主要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兼及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写法 ” 。为了突出主题,我把本课教材浓缩为三个问题:一、始于夏的王位世袭制;二、西周的分封制;三、西周的宗法制。而这三个问题都是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这时就需要把每一个概念分解为若干小问题,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层层推进,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 本案例主要分析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过程,因此学生的参与情况相对简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3 / 10 度。本课涉及的朝代主要是夏、商、西周、春秋,这四 个时期构成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首先我们梳理一下奴隶社会的朝代更迭情况。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建立者 终结者 夏 约公元前 2070 年 约公元前 1600 年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 1600 年 约公元前 1046 年 汤 纣 西周 约公元前 1046 年 公元前 771 年 周武王 4 / 10 周幽王 春秋 公元 前 770 年 公元前 476 年 周平王 师:请同学们观看课导入部分的图片 “ 太庙 ” 。太庙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其实,这种对祖先的膜拜同样体现在我们普通人身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姓就是从自己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所以从母姓,一般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不过随着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人们转而从父姓,这是社会进步打下的烙印。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对祖先的膜拜构成了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而宗法制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之一。 ( 二)始于夏的王位世袭制: 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其建立情况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夏禹死后,其子启即位。这就改变了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民主推选首领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确立。国家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 天下为公 ” 变成 “ 天下为家 ” 。那商朝王位继承情况怎么样呢? 5 / 10 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兄终弟及,比如盘庚和他的弟弟。其二是父死子继,比如纣王就继承了他父亲的王位。 师:回答得不错。我们可以看出在商朝时,王位世袭还没有确定的规则。这种情况在西周有了变化,西周时嫡长子继承制正式确立。这点我们 在后面将要学到。王位世袭制解决了最高统治者的继承问题,以王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使得 “ 国 ” 和 “ 家 ” 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在中国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 师:夏商除了建立起王位世袭制,还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中央有相、卿士等,如伊尹就是商初有名的贤相;地方有侯、伯,如周文王就曾被纣王封为西伯。总之,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以后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的分封制: 师:周武王灭商建周之后,统治范围空前扩大,同学们可以看一下教材上第五页的地图。那如何来管理如此广阔的疆域呢?周武王决定因循前代,实行分封。很显然,周武王分封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即 “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 。 师:很好。那他怎样来实施分封呢?请学生找出教材上与分封制内容有关的表述,教师总结。 师:第一,分封制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6 / 10 首先,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王族是最主要的受封者。教材中举的例子 “ 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 ” 可以证明。此处可以让学生做 “ 探究学习总结 ” 中的“ 学习延伸 ” 部分第二题 “ 阅读与思考 ” ,利用原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上述结论。 其次,诸侯拥有的权利:得到土地和人民;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设置官员(政治)、建立武装(军事)、征派赋役(经济)的独立性。但是请同学们注意,诸侯权利如此之大,也埋下了脱离中央控制形成割据势力的隐患。再次,诸侯应尽的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和朝觐述职(政治);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军事);交纳贡赋(经济)。 第二,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我们可以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层层分封,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构成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四个 等级。每一个等级之间政治上是上下级关系,血缘上以宗法关系为主,姻亲关系是补充。 师:西周分封制就象任何其他历史事物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发展、高潮、灭亡的过程。同学们研究一下教材,认为分封制的演变可以分为哪几步呢? 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总结。 师: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推广于周公旦,破坏于西周7 / 10 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 此处可以利用教材 “ 学思之窗 ” 提供的原始资料。 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表明受封的诸侯已向曾经强大的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夺取王位。到了战国时期,分 封制逐渐被郡县制所取代,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演变过程,清楚地看出了这项制度的兴衰历程。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分封制产生过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到分析事物产生的影响时应该用辩证的观点。 师:从积极的方面看,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朝得以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从消极的方面看,分封制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最终被历史淘汰。 ( 四)西周的宗法制: 师:通过对分封制的学习,我们知道西周的统治阶级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死后,谁来继承他们的地位呢?西周的宗法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看教材上对宗法制特点的介绍,可以结合教材第 7 页的树状图来理解。 师: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在西周统8 / 10 治阶级任何一个等级内部,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称为小宗。在统治阶级不同等级之间,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我们再设 想一下,统治阶级每一等级内部嫡长子继承了父亲的一切权利,那次子、庶子怎么办呢? 生:可以对次子、庶子实行分封。 师:很好。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里,分封制是表,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两大制度之间的关系:在以周王为首的西周统治阶级各个等级内部,嫡长子永为大宗,次子、庶子永为小宗;大宗继承,小宗分封。 现在我们来完成课导入部分的 “ 探究的主要问题 ” 其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生: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 核心。 师:不错。了解了宗法制的最大特点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材对宗法制的概念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宗法制的起源是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它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保证王权的稳定。 最后,我们解决课导入部分的第二个问题: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教师提示同学可以从当时和以后两个方面来分析宗法9 / 10 制的影响。 师:从当时来看,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以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探究学习总结: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族谱等资料查清自己姓的来历,写成小论文上交。 四、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理论性强,难度大,内容多,而课时又很紧。因此,上课时不能面面俱到,需要根据新课标确立重点,作到以点带面,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还要注意简化教材,降低难度,用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生僻的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氨酯锤纹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洪知识培训大纲课件
- 防汛知识培训考核目的
- 防汛救援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智慧城管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 环境科技行业环保装备行业市场格局分析
- 机械制造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思考
- 万寿菊种植合同5篇
- 联通合约机,合同3篇
- (宝典指南)水泥砂石资料购销合同3篇
- 民谣酒馆创业计划书
- 电工安全常识课件
- 温度计的前世今生
- 2021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 新产品可行性评估表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三年级上册第2课《传统游戏》教案
- 公众责任险典型公估报告
- 2023年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 【集成峰会】《2023-2024中国集成厨电产业发展蓝皮书》
-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材料
- 小区业主公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