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教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教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教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教案 鲁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教案 鲁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伟大的悲剧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3. 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 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幻灯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南极地图图片及南极风光图,引入探险故事,导入课题。二、简单认识作者三、整体感知全文1. 请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如:感动、敬佩)2. 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不幸遇难。3. 理清故事情节奔向南极点带信返程一个个牺牲(充满希望)(沮丧)(悲壮)四、深入探究1. 分小组分别讨论以下问题: 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文中的“悲” ,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文章所渲染的“悲”,是悲哀还是悲壮?请用悲壮的语气试读这句话。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斯科特一行体现了哪些伟大精神。2. 讨论后请各组派代表金明确答案3. 教师明确答案 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死的是他们的肉体,但他们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所以是悲壮而不是悲哀。 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 4.找出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全班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分析本段的含意及作用。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是高尚的。 一切高尚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5.全班讨论: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在于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五、精彩语句品味请朗读你认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六、思维扩展1.展示三幅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悲剧的图片,并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段话来评论什么是真正的英雄。2.全班朗读里根的这段话。3.说说你对英雄的认识。联系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英雄人物及相关事件,这些人或事对你有什么启示?七、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送学生两句话,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失败。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八、课外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本文后的感受。2.阅读推荐书目:鲁宾逊漂流记笛福英老人与海海明威美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鲁教版 一、 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十三岁的际遇是自读课文。全文以情感为线索,回顾了在北大两年来的学习生活感受和收获,展示了北大的精神魅力,抒发了对北大浓厚炽烈的情感和追求进取的信念。 学习本文真正放手让学生自读,教师从旁指导、点拨。只要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有所发 现,不论自读效果达到怎样的水平,都应看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结构,领悟文章表达的情意。 提示:本文用空行隔开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在弹指一瞬间孩时的梦想实现并且已在北大生活了两年,欲向北大诉说心语。 第1自然段,写从泛黄的照片上初识北大,梦想产生。第2自然写乘车路过北大,表现少年的自信。第3自然段感慨时光飞逝,第4自然段再现初入北大天真浪漫的“我”和如今的茫然若失。第5自然段欲向朝夕相处的北大诉说心语。 第二部分:回顾两年来,北大的哺育和给予,展现北大的精神魅力。 这部分写的主要意思是北大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知识魅力:第6自然段写由参观图书馆而顿悟自己的无知。第7自然段写与北大的际遇,是又一个新的开始。第8、9自然段写书籍为我打开新世界,北大为我开启智慧和真理之窗。 人格魅力:第10自然段写北大学生的物质。第11自然段写北大老师的风采。 第三部分:倾诉对北大难以分割的浓厚情感和歌颂之情。 2.让学生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词语。 提示:理解并掌握“自然提示”中的词语。 语句: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娄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这是一只不系这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 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指点迷津 本文为拓展性阅读,只要求学生大致感知课文,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揣摩一些精彩语句,积累词语即可。 1.鼓励引导后,让学生独自准备,扫除字词障碍。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发现哪个词用得好,并说出它的妙处,喜欢哪些语句,说说为什么等。 3.不采用全班就同一问题发表意见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发现”。 4.只要学生能积极发言,教师就给以恰当的肯定。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默读课文,然后利用工具书,完成“自读提示”中的词语理解。 尘缘尘世的缘分。 穹隆():高起而成拱形。 呜咽():低声哭泣。 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絮语():唠叨的话。 撷取():摘取。 惆怅():伤感;失意。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彼此认识。 2.结合练习一,把握文章结构、大意。 提示:第一部分写梦想实现并在北大生活两年后想诉说对北大的情意。第二部分,回顾在北大学习生活的感爱,一步一步地成熟,对北大的哺育,流露出感激之情。第三部分,直抒胸臆,把北大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表露“我”追求进取的品质。 这三部分以情感为线穿连。孩时的梦想向往,在北大时的求知成熟,未来的归依眷恋凝成一条浓厚的情感线贯穿全文,展现了北大对学子的精神魅力。 3.作者写孩时对北大的印象,起什么作用? 提示:表明在孩时,北大就已成为“我”向往、梦想的地方,为下文展现北大的精神魅力作铺垫。 4.作者追叙初入北大时“我”的模样意在表现什么? 提示:用意在于表现两年来北大对我的熏陶和培育。刚入校时天真浪漫,而今逐步成热。 5.在北大的两年学习生活中,“我”感悟的北大精神魅畴指什么? 提示:北大的精神魅力体现在一是知识的魅力,拓宽视野、开启智慧;二是人格魅力,清新自由、通幽曲径。 6.如何理解“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 提示:这句话一是表明“我”与北大的关系无法分割,完全交融。“师长”表明教益和 关怀,“朋友”表明亲密无间。“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决在突出北大精神为“我”所吸收已成为“我”生命的组成部分;在北大的学习时期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