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浙教版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了解积累词语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初步学会积累词语是本单元的重点阅读训练。本课是实施该项训练的第一课。2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6岁全家迁居扬州。他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1932年留学英国。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系教授,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3课文语言优美,词语丰富,运用人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写得生动形象,含意深刻,读来琅琅上口,是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好教材。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赞美春天使万物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新的美好的希望,带来积极向前的力量。课文可分四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在人们在期盼中春天来了。第二段(第3-6自然段)写了春天小草绿,百花开,风儿和,雨丝细的美景。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春天里,人们抖擞精神开始了一年的工作。第四段(第8-10自然段)赞美春天带来了生机、希望和力量。二、教学目标1了解积累词语的意义,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本课的好词好句。2学会10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意思,能解释“卖弄”、“宛转”、“烘托”、“抖擞”等词语的意思。3从春天美景的阅读中,体会到春天的生机和希望,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积累词语的意义、方法,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难点: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正确背诵课文。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春天色彩灯片、作业灯片及配乐的课文朗读录音带。二、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给文章分段。2学习单元“学习提示”,读第一段。(二)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红、黄、绿、灰四色灯片。看到这四种颜色,使你想到春天的是什么色彩,为什么?今天读朱自清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又是怎样一幅画图。(1)自由读课文,读诵课文,划生字。(2)学习生字词。作业本2的灯片出示,出示组词灯片:欣()宛()数()趟()恼()涨()掀()婉()擞()淌()脑()胀()(3)学生质疑问难。3初读。(1)我们也写春,为什么朱自清笔下的“春”特别美?自由读书5分钟讨论问题学习“单元提示”明确目标。(2)自由读书,用OO圈出特别传神的词,用划出特别美的句子,读出喜爱,读出美来。自由读划四人议论全班汇报。(3)默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春天的?课文可分几段?4学习第一段。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较。“东风来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太阳也变红了。”这灯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受为什么会差多了?(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自由读指名读试背齐背。5作业。(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2)朗读课文3遍。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动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的词句。(二)教学过程1检查。看拼音写词;根据意思写词。2研读。(1)齐背第一段,说大意。(2)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思考: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天哪几方面的景物?(小草、花、风、雨)指导读“小草”部分。比较下列句子和课文的异同(灯片出示)/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又嫩又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捉迷藏。风轻,草软。(体会AAB、ABB叠词的音韵美;体会准确变化数量词的文采美。)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伙伴互学“花”、“风”两个自然段。春花和春风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写出这特点?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春花的多、美,春风的柔和,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独立自学“春雨”自然段。回顾前面的学法:划找思考朗读体味汇报交流训练朗读。按此法学习。课内做作业本3、4、5题。(3)学习第三段。这段讲一个什么意思?在用词上有什么新特点?(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4)学习第四段。这三句各告诉我们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句顺序能改变吗?为什么?这三句采用什么写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强语气?3作业。(1)修改课堂上的作业。(2)准备背诵课文,有能力的先背诵一、四两段。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课文好词句。(二)教学过程1导入定向。该了朱自清的春,当你听到“春”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图画?“春”又意味着什么?出示本节目标灯片。2指导背诵。(1)检查个别学生一、四段背诵,并让学生谈谈背诵的方法与经验。(2)重点指导背诵第二大段。按“小草”“花”“春风”“春雨”的顺序打出四幅彩色灯片,让学生借助灯片中之图及图边上的重点“词语”自由试背全班试背指名背齐背。(3)出示第三大段关键字词,让学生借助词语背诵。(4)出示全文背诵的板书灯片,指导背诵。东风脚步盼春一切者山水太阳小草偷偷嫩嫩满是的轻悄悄软绵绵花赶趟儿像仿佛野花遍地是绘春杨柳风像风里酝酿鸟儿牧童雨寻常像树叶儿傍晚在乡下迎春风筝孩子舒活抖擞一年之计赞春像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3学会积累。(1)重读“学习提示”,交流各自积累的办法。(2)春哪些词句特别精彩?该如何积累?(3)延伸练习,听草原第一段的配乐朗诵,出示草原第一段课文灯片。让学生试摘录,并说说积累的理由。4训练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6题的连词成段。(2)摘录春的好词5个以上,好句3句。(3)任选1、2题作业。模仿朱自清写春雨的句子选一件事件写一两句(如西北风、雪花、溪水、怪石等)。模仿课文写野花的句子写写夜空中的星。按下列的组词方法各摘4个词:软绵绵(ABB) 欣欣然(AAB) 家家户户(AABB) 抖擞抖擞(ABAC) 成千成百(ABAC) 完成作业本上第7题。5我爱绿叶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注意词句的积累是本课阅读训练的重点,本课要注意前后呼应的首尾结构安排;前课后因的“我爱绿叶,因为”句式;“缕缕白云”(AABC)、“勤勤恳恳”(AABB)的不同组词方式构成的好词语的积累。2课文词语丰富,用词准确,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第1自然段先表明“我”爱绿叶的感情很深,是全文第一段。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我”爱绿叶,因为绿叶是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维护生态环境,制服环境污染,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第三段(第6自然段)写“我”愿朋友们都爱绿叶,愿绿叶铺满大地。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AABC和AABB式组合和积累词语,会用“我爱因为”的前果后因句说话。有能力的模仿课文试写首尾和排比句。2了解绿叶的功能和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3学会13个生字,理解词语,能背诵课文首尾自然段。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绿叶的功能,积累语句,会用前果后因句说话。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环保意识。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课外阅读叶绿花红等介绍植物王国的书籍,准备叶绿素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等的示意灯片。二、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质疑问难。2统一分段,读背第一段。(二)教学过程1导入定向:从课外阅读的书报谈起。2自学课文。(1)学会字词。音重点:溢y不读y畸j不读q噪zo不读co滞zh不读di形重点:肆虐的“虐”下部的方向不要搞错。沟壑的“壑”共17画,左上不要少一横。炙烤的“炙”火字底,上面是变形月。自学互查指导音、形重点字自由选择练习方式巩固字词全班试听。(2)自由读通全文,划出问题。(3)质疑问难,重要问题纳入教学过程。3统一分段。课文按什么结构方式写?开头和结尾两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独立分段四人议论全班统一。4学第一段。这一段讲什么?出示比较段落的灯片。“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白云?是山峰?是花草?还是湖水至于我,最喜欢的却是绿叶。”这灯片和课本中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异同?你们喜欢哪一段?书上提到的景物都很美。用这些美好的景物与绿叶相提并论起到什么作用?“至于”可以换成什么词?什么叫“痴情”?马俊仁、郎平、聂卫平痴情的是什么?5巩固作业。(1)读背第一段。(2)完成作业本第3题,书后第4题。(3)弹性作业题:模仿第一段,把下面句子写完整。亲爱的小伙伴,在课余生活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三段,了解绿叶的功能,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2训练有感情地朗读与语言感受力。(二)教学过程1目标定向。作者为什么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作者爱绿叶的深情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的写法值得学习?2研究课文。(1)学第二段。作者爱绿叶有哪三个原因?把最喜欢的词用OO圈出,句用划出。指导学第2自然段:划出本段中心句,说说这节介绍绿叶什么功能,哪些词句你很喜欢。绿叶怎样“直接或间接地供给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出示叶绿素光合作用示意类片。直接:绿叶类的蔬菜。间接:绿叶给粮食瓜果提供养料,瓜果粮食给人食用;绿叶供食草动物生存,动物供人食用尝试用第2自然段的学法学第3自然段。回忆学法:自由读划中心句找绿叶功能朗读佳句。学习第3自然段。议论佳句时出示下列灯片,进行句子比较:绿叶不怕狂风,不让风沙淹埋良田;阻挡暴雨,不使肥沃的土地变成沟壑;在炎炎烈日下,绿叶也不屈服。这和书上句子比有什么区别?(课文中的句子似人,形象而有人情味;排比,整齐,有音乐美,有气势。)学习第4、5自然段。按第2自然段学法自学,并思考这两段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两段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用数字例证,准确而有说服力。)练习式小结。学生填空,交流评说。我爱绿叶,因为她 ,她 ,她 。在我眼中,那默默无闻的绿叶是 儿女,是 维护者,是 专家,为 作出了宝贵的贡献。(2)读背第三段。强记后试背第三段。用“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说说爱绿叶的理由。(个体自说同桌互说全班指名说评价补说自由学说。)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3练习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4题。(2)背诵第1、6自然段。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按AABC、AABB式构词积累。2摘录课文中的佳句,模仿课文首尾写片断,试写排比句。(二)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1)出示灯片:看意思写词,看拼音写字。(2)独立完成作业本第5题,当堂校对订正。2深究总结。我爱绿叶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这篇课文哪些写法值得学习研究?(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写法;衬托、拟人、排比的写法与修辞句式;总起和分述,数字说明等等。)课文哪些文句特别精彩?请朗读出喜爱和美感来。课文中哪些内容证明绿叶“总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工作,使世上万物?”灯片出示上述问题,各自重读准备小组议论全班交流。训练朗读好的句子和重点章节。3巩固练习。(1)摘录课文中的三个佳句。(2)照AABC和AABB的样子,各摘五个词。(3)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业。在熟悉的人和物中(如学校、老师、小草、小狗)选一件,模仿“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写几个句子。依照第3自然段第2句的句式,写一句话。学习课文的头尾,按我爱X X写一个开头和结尾。6请求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这是首短小通俗的儿童诗。这首诗通过“我”对妈妈的恳切请示,强烈表达了孩子要在独立生活的道路上磨练,从小养万自立、自强的思想感情。全诗采用第一人称,读来亲切感人,似乎就像面对着妈妈在提恳切的要求。全诗共4节,第1节写请求妈妈放手,让“我”独自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第2节写“我”在独自前进中不怕任何困难和挫折。第3节写“我”有信心从小就经历一次次困难和挫折的磨练。第3节写“我”有信心从小就经历一次次困难和挫折的磨练,长大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第4节写“我”恳求妈妈放开手,让自己去战胜困难,争取胜利。这首诗押ou韵,音韵和谐,易读易记。朗读有表情,背诵正确,也就达到积累语言的训练目的了。二、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意思,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2学会生字,理解7个词语,能有感情朗读全诗,正确背诵。3能用书信等形式,向老师和爸妈提出请求,说说心里话。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读懂诗意,正确背诵,积累语言。难点:写好心里话片断,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学生自学诗歌,划出疑难问题。二、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读顺全诗。2理解诗句,正确评价“妈妈”和“我”。(二)教学过程1导入范读。2自由通读。(1) 自由读诗5分钟。要求学生字,划问题:把诗读通、读顺,不读破句 。(2) 检查自读。指名读分男女来读全班齐读。“我”向以妈妈提的什么请求?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3深入研读。(1) 诗中的“妈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哪些词句证明妈妈对“我”的爱?(春天一样温暖的手 慈爱的手 别担心)(2)诗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诗句可以证明?(“我”不怕困难挫折,自立自强自信敢拼搏。)重点研读: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磕磕碰碰向前走。即使摔破细嫩的皮肉,我也不会拉着你的衣角哭泣,在风雨里浑身发抖。我不是一只胆小的狗。在一次次摔跤之后,我才能肩挑泰山走过九十九条沟。让我踩着坚实的土地,跟困难和胜利交朋友。(3)“妈妈”的慈爱,“我”的不怕困难,有信心,敢拼搏,在朗读时该怎么处理。自由读互读男女分读齐读试背分节指名背齐背。4布置作业(1)出示书后第2题灯片,先说后写。(2)书后第3题的读读写写栏的词语,有自己喜爱的方式练习作业。(3)完成作业本第4、5题。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小主人自立自强意识。2 写一封给爸妈、老师的信。(二)教学过程1检查抽查请示一诗的背诵。2练读。(1)这首诗有哪些特点?(真实情深,含蓄上口)。编在语文书里是什么意思?和诗中“我”相比,我们缺了点什么?(2)品读全诗:名人给诗作停顿、重音和语调处理,再互读互议。学生自由上台表情朗读,并说出自己朗读处理的依据,谈读诗后的感受。3写信。诗中的“我”要妈妈放开手,让自己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走。你们有什么请求?想向谁提?能说说吗?先口头请个别人说说,评评。再让学生用书信方式写下来,交给爸妈或老师。周菲的启示(听说训练)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第八册我们就学过“听广播,说要点。”而本次的听说训练又进了一步,“听新闻广播,记住要点,说说自己的感想。”这不仅要训练学生抓住要点的能力,更需要训练学生的思想能力,能根据广播,抓住其中的一点深入地思考,有条理地谈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来。既训练听的能力和速度(理解、分析),又训练联想能力,还训练有条理的表达。2教材共三个部分。一是“听说要求”;二是十二岁的银行家周菲的新闻广播内容;三是听说提示。先提示听广播按下列要点记忆:为什么大家推选周菲当市少儿银行理事会理事长?周菲和少儿银行起了作用?周菲的理想是什么?然后按要点简要讲述广播内容。再提示重听广播时,联系自己的实际,抓住一点,以周菲的启示为题,说说自己的感想。二、教学目标1训练认真专注听的品质和边听边记要点的能力。2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抓住一点,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的感想。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根据要点简洁地讲请广播内容,联系实际讲自己的感想。难点:联系自己的实际,真切具体地讲述自己的感受。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录音材料。让两名优等生事先听广播,并作联系实际的试讲。二、教学时间:1课时。三、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要求。自读“听说要求”。比较第八册“听广播,说要点”的听说训练,说说异同,明确要点。2听广播,记要点。自读“听说提示”第1点,明确要说的要点方向,灯片出示记忆要点的问题提示:周菲是谁?为什么大家推选她当少儿银行理事会理事长?周菲和少儿银行起了什么作用?周菲的理想是什么?放一次录音。录音听毕,四人小组议论第一个问题。指名学生讲述第一个要点。介绍和讲评记要点的方法。第二次放录音。听后同桌互说。全班抽人连起来说要点。3听录音,谈感想。指名读“听说提示”第2点。第三次放录音。录音听后请事先准备的优生先说,并介绍为什么选择这一点谈感受的,全班评议优劣得失。第四次放录音。录音听后四人小组轮流说,并推荐一名全班交流。教师抽查4-5名学生来说,由全班评议。全班吸取优生的长处重说自己的感受。第五次听录音。录音听后,学生按先讲要点再谈感想的顺序合起来说。全班抽个别学生说,评议指导后,人人学说。4布置作业。回家后讲给家长听周菲的启示。有能力的可将此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好 (习作训练)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这是一次写人的习作训练,也是小学阶段写人的最高要求: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一个人,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2教材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要求”。第二部分是“习作提示”。习作提示一是揭示习作对象,不论是谁,只要是真实的、确实优秀的,均可;二是提示习作选材必须真实,写“自己熟悉的”;三是提示写作写法先概述后举例,写好一件感人的具体事例。第三部分是“参考片断”。参考片断我们大院的好管家提供的本次习作要求的“概述”部分。尽管片断中写到春天种花铺草,夏天挨户送蜡烛,秋天为陈爷爷熬药,冬天扫雪的事,但这些事都是概括地一句写过,并未作为一件具体的事展开记叙。这一点是注意。二、教学目标1学习用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出自己熟悉的人的优秀品质。2抒发对人物好品质的赞颂之情。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用选概述后举例的方法写出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的好品质。难点:学习用概述的方法而不是总起句写人物好品质。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事先公布习作题目,由学生观察收集材料。二、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对象。2重读忆铁人,研究先概述后举例的写法。忆铁人举的是一件什么事?概述的是哪一件?概述和举例是什么关系?“参考片断”我们大院的好管家写的是什么?这概述和总起有什么不同?3学生独立选择,先试写概述一段。4学生独立选择,先试写概述一段。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交流评价学生概述部分,突破难点。2交流举例的具体写法,完成习作。(二)教学过程1交流概述段落的写法。指名三人读试写的段落。要求读习作题目、习作中心,概述段落。然后评议:概述是否符合题目和中心的要求?概述的文句是否简洁而生动?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应该注意?2 修改自己的概述段落。3 独立写“举例”部分。4 让写作优生介绍“举例”部分,先读再介绍:为什么选这个例子?是怎样把例子写具体的?5 各自修改誊抄习作练习2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练习2共有5道题。第1题是看拼音写汉字。词语都是本单元词语表中的。安排此练习,不仅巩固本单元词语,还要训练独立正确地拼读音节的能力。第2题根据解释写出词语。这是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是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的练习。“掌握丰富的词语”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应当另行设计些练习,加大训练。第3题是修改病句。本次修改是综合性的改错。应让学生先独立修改,再交流说出错在哪儿,为什么错,应该怎样修改,最后再根据反馈各自修改订正。本题(1)是缺少主语,(2)、(4)是词语搭配不当,(3)是关联词使用错位。第4题是修辞的感性训练题,重点不在于修辞方式的判断及分析此种修辞方式的特点,而应当着重让学生体会这种句子的生动形象,增加感性知识,积累好句。第5题是阅读训练。选用的是儿童习作,容易调动学生阅读兴趣。(1)是理解和积累词语训练,与单元训练重点相一致。(2)是划出中心句,这是第一单元训练重点的巩固练习。(3)是训练学生的推理和说理。让学生学习短文怎样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剪裁与表现中心的。同时训练学生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将课文内容概括说理。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看拼音写词语,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进一步理解与积累本单元的词语。2训练正确地进行多种病句的病句修改;体会排比、比喻、拟人句子的作用,积累佳句,有余力的模仿样句写句子。3读懂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划准中心句,能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并进行说理。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完成第1、2、4、5(1)(2)题,继续理解积累好词佳句。难点:准确修改病句,归纳说理。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练习灯片。二、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指导并完成1-3题,掌握积累好词语和知识要求。(二)教学过程1揭题,讲清目标。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积累好词语”的训练要求,理解积累本单元更多的词语。2看拼音写汉字。独立做出示学生作业灯片反馈订正。3根据意思写词语(出示灯片)(1)书上练习中4个词。(2)补充下列解释:青绿色的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招引朋友、同伴。()4照样子写词语:家家户户AABB: 、 活动活动ABAB: 、 闪闪亮AAB: 、 金亮亮ABB: 、 5修改病句。(1)缺主语病句修改(出示灯片)。从这件小事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读了一件小事使我提高了认识。(2)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出示灯片。)联欢会上的音乐歌舞真好听。天黑了,风雨越刮越猛。小河两岸荡着醉人的桂花香。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的。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养花的作者是老舍写的。(3)关联词使用错位的病句修改(出示灯片)。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尽管刮风下雨,民警总是站在马路上,指挥来往的车辆。出示灯片各自阅读思考试改四人小组议论,找出一类病句的病因及修改办法各人修改订正。(4)独立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修改病句。(5)交流讲评:说病因,讲修改办法及改病句的结果。第2课时(一) 教学目标指导并完成4-5题,积累佳句,划出中心句,进行说理训练。(二)教学过程:1听写生字词:繁花嫩叶呼朋引伴轻风流水花枝招展香味四溢默默无闻昂首阔步长此以往烘托炙烤宏爱污染阻滞坎坷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1)比较下列句子的异同: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吹拂着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两组句子的一、二句,句子意思都一样,但都是第一句生动,读起来感到亲切。把春风比作慈爱的母亲的手,那多亲切。把树上开满了花,写成花儿像人一样,赶趟儿的争相开放,又生动又有意思。自由读思同桌议论全班交流齐读课文中样句。 (2)比较下面句子与课文第四大段的异同。春天是美丽的,充满着活力。你看春天万物苏醒,小草泛青,花儿开放。春天给人们带来希望和积极向前的力量。相同:思想内容一致。不同:课本中春天像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很生动很形象,也很容易懂,句子写得很美。课文中第四段读起来有劲,越读越想读。自读互议交流齐读小结(教师简略讲述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句式)。3阅读短文。(1)阅读短文,在文中划出“惊叹不已”、“前俯后仰”、“津津有味”、“悠闲自得”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意思。(2)第二次阅读,划出中心句,校对说理。(3)指名读短文,思考第(3)小题。出示说话训练的借用句式和词汇灯片:之所以是因为即又只有才自由说指名学评议学说。4布置作业(有余力的学生作业)。模仿第4题写句子:(1)夏天的太阳像 。(2) 西北风像 。(3) 满天的星星 。(4) 当烈日炎炎的时候,树木 为我们 ;当边塞的风沙向绿地侵袭时,树木 为我们 ;当工厂暄嚣的噪音向城市袭来时,树木 为我们 ,绿叶你真是 。(5)(6)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浙教版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课文选自老舍访问内蒙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兴安岭的美丽风光,抒写了自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并由景展开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全文先总起,后分述,可分为两大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我”初入大兴安岭的总印象。第二段(第27自然段)先从“岭”、“林”、“花”这3个方面分述“所见”(写景),再从大兴安岭与祖国建设与国家强盛这两方面分述“所思”(联想),从而具体表现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和巨大贡献。本文语言质朴,凝练,亲切,自然。写景,其景历历如绘;抒情,其情真切感人。2本课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强表达效果的方法,以落实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目标。3课文三次重复出现的“亲切、舒服”都与本文中心前,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它体现了作者随着对大兴安岭认识的逐步深化情感发展的历程,应启发学生正确理解。二、教学目标1懂得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写作时应选择适当的句式突出句意,以增强表达效果。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能说出“疾驰”“盛气凌人”、“目之所及”“兴国安邦”等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意思。3.了解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理解作者的联想,认识林海对“兴国安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第2、4自然段。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句式,增加表达效果的方法,以落实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目标。难点:正确理解课文三次重复出现的“亲切、舒服”的含义和作用。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录音、灯片、中国地形图。二、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单元提示”。2学习生字新词。3初读课文,了解本文结构特点及大意。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一)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2)读课本第86页的注释,明白作者是老舍。(3)出示中国地形图,简介大兴安岭位置。2初读课文。(1)听录音,思考:本文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讨论,交流。(3)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4)检查自学情况。读词语。读准带点的字:j qio kng xng疾驰俏丽 空洞 兴国安邦注意字形:盛气凌人:是两点水旁()。椽柱:书空右上部分()。解释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疾驰:快,迅速。盛气凌人:欺凌,侵犯,欺压。目之所及:到,达到。兴国安邦:国家。(5)指导给课文分段。 课文哪一部分写景?主要从哪几方面写景?哪一部分是联想? 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总分式)。给课文分段。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作者去大兴安岭之前和去了之后,对大兴安岭的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眼见,脚落,手摸,深入林中观察的结果。)4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1、2题。(2)朗读课文。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写景部分)。2学习讨论课后第2题。(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1)多音字看拼音组词。Kng()xng()空兴kng()xng()(2)听写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兴国安邦目之所及盛气凌人椽柱 疾驰(再写出一个国义的“疾”组成的词语:眼疾手快、疾风知劲草。)2明确任务。作者为什么觉得大兴安岭“亲切与舒服”?作者是怎样具体叙述大兴安岭的美景的?3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1)听录音,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描述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岭、林、花)。(2)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大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数量多,样式多,温柔的美。)比较句子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灯片出示。A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B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也看不完看不厌那么多条岭。(“多少条岭啊”放在句首,突出了岭多的特点。)作者把大兴安岭与云横秦岭比是为了突出什么?(岭线条柔美,使人赏心悦目。)小结:大兴安岭的“岭”具有这些特点,所以作者看不完也看不厌,感到亲切、舒服。(3)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默读课文。“林”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写了林的辽阔无边、形状、动态和色泽。)比较句子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灯片出示。A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B 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吗?(采用反问句式,语气更委婉更亲切。)理解句子中的比喻,看教学挂图或书上插图直观体会。朗读第4自然段。(4)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花”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比较句子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灯片出示。A花从里还隐藏着像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B花丛里还隐藏着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小红豆的可爱。)(5)小结。读“学习提示”,归纳学法。配乐读课文第25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总起一具体叙述。)4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3、4题和第6题的(1)。(2)熟读第2、4自然段。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联想部分。)2总结全文。(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1)听录音,思考:面对大兴安岭,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2)作者认为大兴安岭是那么美,是不是仅仅因为它外表美?什么叫“空洞”?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大兴安岭与祖国社义建设有什么密切联系?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地域广,应用范围广。)(3)这里的“亲切、舒服”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和前面一句比较,在表达程度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次联想到大兴安岭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贡献,更觉亲切、舒服;第一次亲身来到大兴安岭之中,亲眼看见其美景,感到亲切、舒服。随着对大兴安岭的了解增多,认识由浅及深,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感情更炽烈,认识更深刻了。)(4)作者看到林场联想到什么?作者对“兴安岭”这个名字的含义怎么理解?为什么?(“日益”是什么意思?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读课文。)(5)这里的“亲切与舒服”有什么特定的含义?(第三次联想到大兴安岭“兴国安邦”的重大作用,倍感亲切、舒服,感情更深,语气更加肯定了。)2总结全文。3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5、6题。(2)找了课文中的反问句进行改写。14蒙蒙细雨一、背景知识1课文记叙的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那当老师的妈妈冒雨去学校上班,在快到校门时,突然想起忘了带准备借给班里学生穿的“我”的那件蓝制服。为保证班级正常参加歌咏比赛,又不耽误学生上课,妈妈不顾路远体弱,匆匆冒雨赶回家来,来不及换下淋湿的衣服和带上雨伞,取了衣服,又匆匆赶往学校。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主要写妈妈身体不好,冒雨上班,使“我”很为她担心。第二段(第415自然段)主要写妈妈发现忘了带歌咏比赛要用的蓝制服,赶回家来拿了衣服,又冒雨匆匆走了。第三段(第16自然段)写雨继续下着,还是那么小,那么细。课文“以小见大”,通过对妈妈语言行动的具体描写反映她的崇高精神境界。2课文开头、结尾对雨景的简略描写,文字不多,作用不少,应启发生领会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对于课文中那些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句式要着重引导学生积累。二、教学目标1能通过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3了解教师工作既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4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找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经比较,认识有关句子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难点:学懂课文开头、结尾描写雨景句子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录音、灯片。二、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粗知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生字新词。3阅读课文第一段。(二)教学过程1解题,质疑。(1)出示课题。(2)课文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题目?等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2初读课文。(1)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觉得“妈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2)讨论、交流上述思考题答案。(3)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根据人物妈妈的出场、退场考虑段落的划分。)(4)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3检查自学情况。(1)注意带点字的写法。肾炎:比较字形肾览。冤枉:上面不要多点,下面不要少点。撅着嘴:分析右边的部件。(2)说说课文中新词的意思。4学习课文第一段。(1)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这么担心?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要点:妈妈至少要在路上淋15分钟的雨。妈妈身体较弱。“我”帮不上妈妈的忙,只能干着急。(2)比较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那雨小得几乎听不见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那雨很小,很细。(第一句是个比喻句,对雨作了具体的描写,突出了雨的特点,使句子表达得更有美感。)(3)概括段意。5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2题。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第二、三段,学习有关句子的句式。1 认识课文开头、结尾的象征意义和表达作用。2 总结课文。(二)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二段。(1)听录音,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2)组织学生读议。母女之间有哪些意见分歧?她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谁的意见是正确的?为什么?(3)自读课文,划出反映妈妈品质的语句。(4)比较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出示灯片)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又跑一趟冤枉路。(第一句把“还下着雨”放在后面,“再说”增强了说话的气势,使句子具有一种理直气壮的意味。)(5)分角色读课文的第二段。(6)从“我”和妈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妈妈是怎样一个人?(对工作高度负责,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2学习课文第四段。(1)齐读课文。(2)课文开头和结尾写雨小、雨细有什么作用?(结尾和课题、开头呼应,耐人寻味。蒙蒙细雨既小又细,使人几首觉察不到它的存在,这正像默默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人民教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景抒情,赞美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暗示了课文的中心。)3总结全文。4布置作业。(1)指导完成作业本第4题。(2)完成作业本第3、5题。(3)选做作业本第6题。15古诗三首教材分析一、背景知识1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作。天宝十四年(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渣,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因此十分感动,便写下了这首诗,赠送给好友汪伦。2题临安邸作者是南宋临安人林升。这是一首题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诗,它描述了诗人在杭州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讽刺和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只顾游山玩水,醉生梦死,忘记了山河破碎的耻辱,将收复北方失地完全置之脑后的可耻行径。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所作。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沦陷区老百姓的同情与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4在前几册里,学生已学过许多五言诗、七言诗,对学习古诗已有一定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照注释自己阅读古诗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2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说出课文后第1题句子中6个带点词的确切意思,并能正确理解诗句。3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能正确地背诵和默写3首古诗。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录音、灯片。二、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赠汪伦和题临安邸两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解释有关词语和诗句。3练习朗读,背诵和默写这两首诗。(二)教学过程1回忆学法,揭示课题。(1)回忆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出示学法:理解课题,认识作者;解释字词,讲说诗意;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诗境。(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上述方法来学习三首诗,要以学生自学为主。2指导学生赠汪伦。(1)理解课题,简介李白及有关本诗的故事。(2)听录音,初知内容。(3)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逐句理解。理解第1句。“将欲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我很快就要坐船离开这里了。理解第2句。“踏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忽燃听到岸上有人用脚步打着节拍,边走边唱的声音。这两句主要写什么?(主要是叙事,展示一幅离别送行的画面。)理解第3句。“千尺”是虚指,极言潭水之深,是夸张的说法。理解第4句。“不及”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却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情谊深。这两句诗用桃花潭来比喻汪伦的感情,以水深比喻情谊深。第3句诗用了夸张的写法。(4)总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珍视友情。)背诵这首诗。3指导学习题临安邸。(1) 理解课题,简介诗人及有关的背景知识。(2) 听录音,初知内容。(3)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逐句理解。理解第1、2句。“休”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那些统冶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寻欢作乐的生活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看图帮助理解诗句含义。理解第3句。“暖风”、“熏”、“醉”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终日只知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理解第4句。“直”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那些统治者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老家汴州了,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异族侵占的半壁江山。(4)总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讽刺南宋统冶者只顾游山玩水,醉生梦死,忘记了山河破碎的耻辱,将收复北方失地完全置之脑后的可耻行径。)背诵这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时共同财产投资收益分配协议书范本
- 离婚协议中房产分割及居住权调整补充协议范本
- 矿业权转让居间协议书(含矿山安全生产培训)
- 副校长培训课件
- 少儿故事口才课件大纲
- 辽宁省安全培训资格课件
- 导弹创意绘画课件
- 人与自然绘画课件
- 辅警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工商银行2025七台河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宠物经济下的宠物食品包装创新研究报告:2025年市场潜力分析
- 河北省琢名小渔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数学(含答案)
-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
- 北京工业地产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 脑室和脑池解剖
-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
- 集装箱内装仓库仓储最新协议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 中学汉字听写大赛七年级组听写词语
-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报告单
- 勇敢面对挫折——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