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为三月谱曲教案 语文A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会认8个生字,其中包括多音字“呢”(在课文中读n)。3、会写并写好6个生字。学习重点、难点: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会认8个生字,其中包括多音字“呢”(在课文中读n)。2、会写并写好6个生字。课前准备:1、展台 白板 PPT 2、布置观察春天。学习过程:集 体 备 课个 性 修 改一、说春天,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告别了愉快的寒假,温暖的春风又把我们送入了可爱的校园。祝同学们在新学期里学习快乐!这些天来,我们周围的景物一天比一天变得更美丽,一天比一天更有生机。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都发现了什么景象,能告诉大家吗?2学生畅谈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3小结,引出课题。师: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春的信息。有一位诗人,他也热爱春天。他也像你们一样,看见了多姿多彩的春天景象,于是,写下了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课为三月谱曲。(板书课题)联系课文插图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自由读全诗,读后用圆圈标出要求会认的字。师范读,检查刚才自己是否有读错的字。2、在大屏幕上圈出“呢喃”“谱”“潺”“萦”“嬉”“梢”“茸”,认读生字,然后在课本上注音。3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读音是否准确,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1)“呢喃”读准音nnn,“呢”是多音字,它作为语气词读ne。“呢喃”是形容燕子的叫声。“呢喃”是象声词,两个字都是口字旁,字形较好记。(2)“谱”字可拆分为“讠”和“普”帮助识字。“潺”字右边较复杂,也可采用拆分法识记。(3)“萦”读准后鼻音,从上、中、下三部分认识“萦”的字形。找出“萦”在课文中的组词:萦绕。用自己的话说说“萦绕”的意思。四、指导写字。1、在田字格中出示会写字,指名读要求会写的字,读准字音。也可以读一个字组一个词,体会字义。2、指导写字。按照“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步骤进行。(1)“芬、鸽、梢”三字较易写,同学们可以自学。“鸽、梢”都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右靠紧。“芬”笔画要写得匀称、美观。(2)重点指导写“谱”“巢”“烁”。谱:左边稍窄些,右边上部两点要注意摆匀称。巢:“巢”指鸟儿的窝,所以“巢”字就像鸟儿在树上做的窝。“巢”先写上面的三个“撇点”(每个撇点是一笔),再写下面的“果”,上下都不要写得太长,以免超出格子。烁:火字旁笔顺不要写错,注意四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讲一个写一个。按难度确定写字的个数。4、展示、评议写字作业。 你给自己打几星。 5、完成小字作业。板书设计:1 为三月谱曲(田字格中范写六个生字)谱 芬 鸽 梢 巢 烁出示电子课文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课文的美和春天的美;感悟诗歌蕴含的丰富联想。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3、留心观察春天景物,激发学生说、写春天的兴趣。4、本课中很多诗行开头的词语是相同的,体会这样用的好处。学习重点、难点:感受课文的美和春天的美;感悟诗歌蕴含的丰富联想。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前准备:1、展台 白板 PPT 2、布置同学们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儿歌、儿童诗、短文等。学习过程:集 体 备 课个 性 修 改一、复习导入。 听写小字作业中错误率较高的字。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诗,思考:这首诗写了些什么?为什么用“为三月谱曲”这个课题?(只要求初步感知。)讨论: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阳春三月的美景就像一首动人的歌曲,所以作者用“为三月谱曲”这个课题(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初步感受即可)。三、体会诗的语言与形式美。导入:既然大家说这首诗写出了春天的美景,那么它是怎样写出春天的美的呢?我们分小节来朗读、品味它的美。(一)学习第一、二小节。1自由读一、二小节。找一找这两节诗中你最喜欢的词语,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不懂的词语也做上记号,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学生发言,讲一讲自己喜欢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溪潺潺的流响”“枝头新绿的芬芳”“燕子呢喃的细语”“河边茸茸的绿草”“晴空萦绕的鸽哨”“悄然无声的小雨”这些语句的意思,感悟词句的优美。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在全班讨论,教师点拨指导。如“潺潺”是象声词,指流水声;“新绿”指树木新长出的嫩叶;“呢喃”是形容燕子的叫声;“茸茸”指草儿刚长出来时像绒毛一样。“萦绕”指声音回响环绕。2指名配乐朗读一、二节,大家闭上眼睛听,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在小组里讨论,讲一讲诗歌描绘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小结:诗歌的语言十分生动优美。板书:语言美3体会诗歌的形式美。师:同学们都认为诗的语言很美,也有许多同学注意到这首诗还有个特点。看看第一、二小节的表达形式,你发现什么了吗?引导学生交流体会:这两节用了“用用用”排比的诗行,上下诗行句式整齐,每节一、二行和三、四行又押韵,读起来节奏感强,优美动听。板书:句式美、节奏美4试背第一、二小节。背诵时,语气应轻松、活泼、愉快,带着喜爱春天的感情,让人听起来感觉优美而有韵味。(二)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三、四节。自由读三、四节,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词语,想象这两小节描绘的画面,在小组交流讨论,谈一谈感受,最后试背这两小节。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鼓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第三小节的词语“欢跳”“闪耀”“嬉闹”是从动态上描写“三月的歌曲”,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特点。然而,这两节诗并没有具体指“三月的歌曲”是什么,学生可以尽情地想象:“三月的歌曲”是孩子们活泼的笑语、是鸟儿婉转的啁啾、是人们欣喜的闪烁的目光以“我仿佛看到了”开头说说自己想象、体会到的诗歌描绘的画面。二、总结点题,升华情感。1说一说自己对题目“为三月谱曲”的理解。师:在第一课时我们谈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感受、体会更深了,再来说说你对题目“为三月谱曲”的理解好吗?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从“春天美”(春天的美景象一首三月的歌曲)和“诗美”(这首诗描绘春天、赞美春天,写得十分生动优美,就是一曲春之歌)两方面来体会。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习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感受或想法?(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总结:春天代表希望与活力,我们都在这盎然春意中学习、工作、生活,是多么美好哇!让我们在享受春天时,不要错过好时光,努力学习吧!3带着感情再读课文。三、练习背诵课文。指名配音背诵课文。四、作业。1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一节,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2.对诗歌创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创作写一首小诗,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板书设计:为三月谱曲语言美春天美 句式美 节奏美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2.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流露的感情。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教学时数:1课时基础知识:生字:异 字义:另外的;别的。异乡 怪异 奇异 惊异倍 字义:加倍更加。倍加 成倍 加倍 事半功倍茱萸: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正音字:茱萸(zh y)释词:忆:想念。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逢:遇。 倍:格外。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今译】独自一人在外地生活,每地重阳节在时候更加思念故乡的亲人。想想家乡的兄弟们正在登高远望,都插上茱萸发现就少(我)一个人。教学设计(A案)一、复习学法,导入新课。1.出示:了解诗人、解诗题目、明白诗意、体悟诗情、吟诵诗文。2.用自己话说说每一步具体做法及要求。3.今天,我们就按同样的方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了解诗人,解诗题目。1.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你了解他吗? 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当时正直重阳节,他的家人在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而诗人独自过节,显得十分孤独。2.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山东”指山东省吗?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在重阳节这天,王维思念家乡的兄弟。三、理解字词,明白诗意。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正确流利。(“为”这里应读“wi”)2.再读,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并在书上作记号。3.课件出示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异客逢倍遍4.动动脑子,你如何理解这些字词?5.你能从字面上说说诗句意思吗?6.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四、体悟诗情,吟诵诗文。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小小组讨论。3.交流。 我认为“()”字用得好,从中我体会到了()4.你能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吗?有没有同学比他读得更好?(注意节奏与感情5.配乐吟诵。五、作业:背诵古诗,书写生字。教学设计(B案)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生齐读课题两遍。师范读。(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生齐读全诗。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二、解题。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1.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2. 忆:想念,思念。3. 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1.独在异乡为客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2.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当。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茱萸(zh y):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第一层(前两句):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第二层(后两句):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五、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考: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庆阳中考题量数学试卷
- 2024年宿州市萧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笔试真题
- 青岛版五上数学试卷
- 2024年马鞍山含山电子工程学校招聘教师笔试真题
- 南通小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4年桂林市城北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 南通如皋初一数学试卷
- 去年浙江联考数学试卷
- 嗯小升初数学试卷
- 求沪科版七上数学试卷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 多边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说课稿 苏教版
- 2024-2025学年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入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表
- 《机械常识(第2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咖啡学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
- 工字钢承重表
- 2023房屋安全鉴定服务规范
- 矿山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床垫营销方案
- 《落实主体责任》课件
- 收到美因基因检测报告痛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