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4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玩气球,感受反冲力的作用和方向。2. 经历安装反冲力小车的活动,锻炼动手能力,进一步感受反冲力。3. 试着解释气球推动小车的原因,启发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教学重点】通过玩气球、给小车安装反冲力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教学难点】1. 试着解释气球推动小车的原因。2. 启发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教学准备】1. 每组学生:小车、气球、一根长钓鱼线、两个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几根棉线。搜集生活中有关应用反冲力的图片。2. 教师准备: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玩气球,感受反冲力。1. 教师把气球吹足气后在空中放开,然后让学生说说气球怎么样了。2. 学生用这种方法玩气球。3. 讨论:气球怎样运动?我们想什么办法让气球沿一个方向运动呢?4. 给出材料让学生设计方法,使气球沿着一个方向运动。5. 继续讨论:是什么力使气球运动?初步感受反冲力。二、安装反冲力小车,用气球推动小车。1. 师:吹足了气的气球松手后能运动,那它能否推动小车运动呢?我们来试一试。3. 将气球固定在小车上。(先讨论如何固定,应该注意的问题,可以看课本插图,再动手固定)3. 让小车运动起来。(松开气嘴)4. 讨论:小车怎样运动?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试着解释小车运动的原因。5. 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汇报交流。6. 再次实验。1)提出要求:把手靠近气嘴处,感受气体是怎样冲出来的。想想气体冲出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调换气球固定的方向,观察小车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变化。实验多做几次。2)交流实验的发现和体会。归纳出反冲力的作用和方向。三、了解反冲力的应用。1. 反冲力能推动小车运动,那大家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2.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如果学生有搜集到的资料就展示给大家。节日燃放的烟花等。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到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3. 教师播放火箭发射的影像资料。4. 分析比较:反冲力小车的启动与火箭的启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都利用了反冲的原理,但是小车利用的是压缩空气的反冲力,火箭利用的是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反冲力)四、总结谈话,提升认识。1. 出示小车,放在桌上,让学生说说小车所处的状态。(静止不动)2. 我们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回忆学过的课中,我们使用了哪些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3. 归纳,提升认识:小车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起来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是清晨还是黄昏教案附教学反思教学任务分析是清晨还是黄昏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六课时内容,是学生在了解了昼夜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教材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提出问题;2.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对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有的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究竟该如何转比较模糊,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而对于相对运动的现象,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些经历和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容易理解。基于以上考虑,本设计对教材作出了以下处理:第一部分:通过让学生找地球仪上明暗部分的活动,产生对明暗交界部分是清晨还是黄昏的争论,引出对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第二部分:明确“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的转法,这是这节课开展研究的一个前提。第三部分“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将原第二部分内容“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结合到这一内容中去,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并通过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第四部分:拓展运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分析之中。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2、科学探究:寻找证据来证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科学实证意识,激发学生对探究地球自转运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教学准备教师用:手电筒、地球仪、“太阳”画一幅。学生用:地球仪、手电筒每组一个。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地球朝哪个方向自转呢?1、模拟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想想处在明显交界的这些地方分别是什么时候?2、要回答“哪些地方是清晨,哪些地方是黄昏”这个问题,就是要研究什么? 二、交流学生已有信息,明确“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的具体转法。1、关于地球的自转方向,你已经了解了什么?2、提出地球自转的两种可能:“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 3、怎么样转叫“自西向东转”, 怎么样转叫“自西向东转”? 三、寻找证明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1、地球究竟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联系生活经验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3、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地球是朝哪个方向自转的? 四、拓展应用试教体会是清晨还是黄昏一课实际是研究地球的自转方向,在课前的调查中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还是有所了解的,结论已知,科学探究从何做起呢?它的价值何在?对于这些问题我苦苦思索,实践中我朦朦胧胧地觉得:学生知道的未必理解,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是这节课的价值追求。备课时,我把目标定位于让学生理解相对运动,用相对运动来解释地球的自转方向,课堂的中心活动也是围绕此展开。第一次试教时,课堂进行到模拟实验的结束一切顺利,但当我让学生再拿出地球仪,转转地球仪,判断“巴黎是中午12点,北京是清晨还是黄昏”时,高度统一的结局终没有出现,有几个声音在嘀咕:怎么是黄昏,是清晨嘛!这个插曲令我深思,学生在模拟实验时把自己当地球会转了,怎么迁移到地球仪上就不会了呢?修订教学方案时,我增加了“教学难点”一项:学生模拟实验后注意角色转换,并想了一个策略:在模拟实验后由“自西向东转”进一步推导出“逆时针方向转”,设想这样学生会正确地拨动地球仪了,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但对于“逆时针方向”这个新名词,要理解它还要一个活动作知识补充,我思考着。我征求了其他老师意见,他们觉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是相对天体视运动来说的,这样教学学生是有生活经验的,是容易理解的,如果推导到逆时针方向转(南北球是顺时针方向),又要让学生转个弯,不是很妥。基于以上思考,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学生对地球仪上的“东”和“西”还不清楚,如果学生能理解到:通过地球仪上的东和西两个点确定“自西向东转”或“自东向西转”,那么学生会正确拨动地球仪了。再次修改方案,第一个活动,通过让学生模拟昼夜交替现象,由对明暗交界部分是清晨还是黄昏的争论,转化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同时在“寻找证明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活动前增加了一个活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西梧州市长洲区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江苏宿迁市泗洪县面向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2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招聘4人(派遣岗位第三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福建省儿童医院招聘6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2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开招聘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湖南娄底市新化县中医医院公开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1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济宁市任城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教育类)(1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GB/T 44563-2024航空用钛合金凸头大底脚螺纹抽芯铆钉
-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 高中化学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 重点难点 议论文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练(原卷版)
- 阅读还原六选五15篇(期中复习)八年级英语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未来城市(课件)
- 幼儿园班级幼儿图书目录清单(大中小班)
- 2020年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 DL-T5704-2014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防腐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云南师大附中2024年数学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