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保护鸡蛋》word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保护鸡蛋》word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保护鸡蛋》word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保护鸡蛋》word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保护鸡蛋》word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保护鸡蛋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尝试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创造性地运用;2.、能画出如何保护鸡蛋的设计示意图;3、体验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保护物品的重要性;4、意识到用科学知识能解决很多问题;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研究如何保护鸡蛋。教学难点:设计保护鸡蛋装置的示意图。教学准备:学生用材料:鸡蛋、筷子510根、塑料、报纸、边长50cm左右的方布或塑料袋(大、小)、细线1卷等、碎布、气球(大、小)、泡沫块等。教师用材料:投影片,上述学生材料若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四、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师:老师送大家一个终身受用的小礼物。(投影出示一个很大的“?”)师:这是什么?生(齐):一个问号。师:对,一个大大的问号。师:知道为什么老师送大家一个问号?生:老师想让我们学会想问题。生:希望我们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师:讲得真好!送给大家这个礼物,希望大家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够随时给自己一个大大的问号,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问题,特别是要问自己是否已经考虑周到。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老师带来了两样东西,这是?(从口袋中摸出鸡蛋和乒乓球)生:鸡蛋、乒乓球。师:现在,我们做个小实验。将鸡蛋和乒乓球,同时举过头顶,让它们同时下落到讲台桌面,一起倒计时!师生共同数:3、2、1(好多学生紧张起来)(教师演示:将乒乓球和鸡蛋举过头顶,乒乓球落下了,而握鸡蛋的手没有松开,鸡蛋没有落下)师:关键时刻有点感冒,鸡蛋没有落下来,知道为什么?(齐笑)生:鸡蛋里面的蛋黄会流出来。生:鸡蛋容易砸碎,老师舍不得让它落下。师:说明老师很有爱心对不对?(全场欢笑)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鸡蛋易碎因素的思考,让学生的探究直奔主题,努力想办法阻止鸡蛋直接落地,或是让鸡蛋慢慢落地,减小地面对鸡蛋的冲击力,使学生从所要达到的目的来选择材料。师: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如果就这样让鸡蛋落下会,而乒乓球落下不会碎掉,这是为什么呢?生:我认为,乒乓球有弹性,下落到桌面时,就会弹起。生:我觉得乒乓球这种材料很牢固。生:我觉得乒乓球是空心的,鸡蛋是实心的,它们的重量不一样。生:鸡蛋比较重,乒乓球比较轻,再加上鸡蛋的外壳材料不牢固,所以就会碎掉。(师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出三个原因并板书:鸡蛋太脆、地面太硬、落地速度太快)师:接下来就请你们开动脑筋!能不能从这三个因素上去考虑,让鸡蛋掉下来而摔不破呢?请你们帮老师出个主意来保护这个鸡蛋。(板书课题:保护鸡蛋)生:可以在下面放上海绵,或者在鸡蛋的外面包上软的东西。师:她想到了两种办法,一种在鸡蛋的下落面上想办法,一种是在鸡蛋外面包上软的材料。生:在鸡蛋外面弄个降落伞。师:在鸡蛋外面加降落伞等装置,也就是在鸡蛋的下落的速度上想办法。生:如果让鸡蛋落到桌面不要碎掉,除非桌面是软的。师:还有吗?刚才大家的办法有在鸡蛋外加保护设施,以及在下落的面上、速度上想办法。(板书:方法)如果现在把制造鸡蛋保护装置的任务交给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生(齐):敢。2、设计鸡蛋保护器 师:下面,我们就进入挑战第一关,设计我们的鸡蛋保护器。(投影出示:挑战第一关设计鸡蛋保护器)师:(出示材料介绍)课前老师让大家带来一些材料,另外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有陶瓷片、线、铜片、报纸、棉花、铁丝、胶带。最后还有筷子。师:把你们好的设想写在投影纸上,设计时,请同学们思考这些问题(投影演示):你们想选择哪些材料?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画出鸡蛋保护器设计图。师:听清了吗?(指着大约2米高的等高线)现在我们制定一个统一标准,让鸡蛋保护器举过这条等高线然后直接落到地面,地面上不能有其它的辅助东西,你们也能够完成任务吗?生齐:没问题师:好,可以开始设计。(此时鸡蛋还没有发下)(小组讨论设计鸡蛋保护器,教师巡视指导。)3、讲述我们的设计 师:都设计好了吗?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设计方案首先上台讲一讲。其它组有疑问的话可以等回答完后进行提问。生:(派了一位代表上台,将科学文件夹投影出示)我们组选择了袋子、泡沫、铁片、胶带、棉花作为鸡蛋保护器的材料。我们将我们的设计称为降落伞式鸡蛋保护器。设计图是这样的:我们先将泡沫挖一个洞,将鸡蛋装进去,旁边垫上棉花,再用胶带粘好,在上面吊上一个塑料袋当作降落伞。(全班鼓掌)下面请大家向我们提问。生1:我想问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而不选择别的材料?生:我们觉得这些材料比较软,能够保护鸡蛋。生2:我们认为你们得回答不够详细,请问你们是利用了这些材料的哪些特性?生:你的问题由我们组的*同学回答。师:向小组其他成员求助了。生:其实刚才我们组已经回答了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利用这些材料具有软的特性,泡沫和棉花具有软的特性,能够包裹住鸡蛋,使鸡蛋不会直接和地面接触。谢谢。(掌声)生3:我认为你们组的将泡沫挖了个洞,还有棉花的保护,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弄个降落伞,那不是多余的吗?师:这是一个很有水平的问题。生: 如果不装上降落伞那么下降的速度,会很快,也许鸡蛋会砸碎,装上降落伞就可以免去这些问题,谢谢!(全场掌声)生3(觉得不满意):可是你已经有那么多的东西来保护了,再说了,你们选袋子做降落伞 不合适,袋子那么重,打开的时候只有一点点大,只怕你们装了降落伞下落的速度反 而会更快。师:问题越来越尖锐,我们看看这个组会不会被难倒呢?生:我们可以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我们可以将袋子的口子,拉的大一些,这样降落伞受到空气的阻力就会更大了。生4:万一你们的降落伞在下落中,没有起到作用,翻过来的话,就有可能棉花这一端先着地,棉花是很薄的,鸡蛋就会碎了,你们没有考虑周到,还没有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生:我们组已经试过了,降落伞落下来时,是泡沫先着地的,所以就算棉花拿掉不要鸡蛋也不会碎。师:非常了不起,很精彩的答辩,我们再次给他们掌声。(全场鼓掌)师小结:大家所选的材料真是五花八门,你们的想法也很有创意,。要想你的鸡蛋保护器实验成功,选用什么材料和用什么制作方法是关键。之前我们已了解到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对他们进行加工组合之后,就可以制作出不同功能的装置。学生对方案进行充分地讨论,倾听同伴更合理的建议,在思维的碰撞中完善实验方案。让学生不仅会做、会表达,还会质疑、会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来看一些图片,想想这些设计是否能给你带来一点启发。教师播放降落伞、火星探测器、滑翔伞、碰碰车、三脚架等图片,结合适当地讲解,拓宽学生思路。(如设计的情况不太好,就利用准备的图启发思维,不另用时间作第二次设计)师:看了图片,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师:看得出同学们考虑问题变得越来越周到。但是在制作过程中,你们可以展开想象,大胆地设计。看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保护鸡蛋不仅仅可以包一包、垫一垫,还有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第二课时1、制作我们的鸡蛋保护器 师:上节课同学们设计了鸡蛋保护装置,接下来就进入我们的制作鸡蛋保护器的环节。 (投影出示:挑战第二关制作鸡蛋保护器)师:下面是几点温馨提示:先预测,后试验。从低到高进行试验。能够方便的将鸡蛋取出。是否已经考虑周到?还要进行哪些改进? 师:特别是要考虑周到。下面就开始制造。(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下鸡蛋,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折实教师深入个小组指导,十五分钟到喊停。)2、保护鸡蛋实验并交流经验师:各组都完成了自己的制作。请组长把鸡蛋保护器带到实验场地,把鸡蛋保护器举起来,展示给大家。样子各异,效果如何呢?请每个组派一个同学上来,把鸡蛋举到2米的高度。(课前拴好了一条高2米的线)准备好了吗?3、2、1、开始放。师:请每个组的同学把鸡蛋从保护装置中取出来,放到展示台上。其他同学利用这个时间思考:“他们的这些保护装置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生:很多组都用到了降落伞、泡沫;生:有的组材料用的很少;师:好,我们来看看拆得怎么样了,实验成功的小组是一组、二组、四组和五组,祝贺他们。很遗憾,三组的鸡蛋出现了裂缝。师:我们先请实验成功的四个小组的组长到前面来,心情怎样?生:激动。师:介绍一下经验吧!你们成功在哪?生:我们选择的材料好。生:我们组的设计很牢固。生:我们组的降落伞发挥的作用很好。生:我们在鸡蛋的周围包上了很软的布,又在外面用很硬的纸板做了盒子。师:如果我再给你们组增加点儿难度,让鸡蛋保护器从10米高的地方落下来,鸡蛋还不会碎吗?生:不会。师:20米呢?生:不会。师:很自信阿,好让我们为他们的成功和自信鼓掌。师:第三组的保护器,也对鸡蛋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但鸡蛋还是破了,是什么原因呢?还是请组长总结一下吧!请组长勇敢地到前面来。生:我们的保护器在下落的时候,翻了个,鸡蛋直接着地了。如果鸡蛋周围包的布再厚一些,鸡蛋就不会碎了。师:看来你们已经找到原因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课下改进自己的保护器,相信你们一定会取得成功。让学生看到现象,并透过现象分析原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反思的过程中提升原有的生活经验师:实验结束了,刚才我们使用这么多材料,对于这些材料,你打算应该怎样处理它们。生:把它们扔到垃圾箱,把教室打扫干净。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有些材料我们还可以继续使用,扔了就浪费了。师:这个摔破的鸡蛋怎么处理?生:吃了。生:这样不卫生,应该扔到垃圾箱。生:扔了就浪费了,它可以做肥料,可以把它埋到花盆里。师:大家同意吗?那这项任务就交给你来完成。3、总结师: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如何保护鸡蛋!这些小小的鸡蛋保护器凝聚了咱们同学们的智慧和心血,也蕴含着许多的科学知识。通过实验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让学生通过总结其中的科学道理,知道本节课实验的目的不在于保护一个鸡蛋,而是要把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对材料、力学的认识引向更深更广的领域(看到你们的实验这么精彩,老师也想来凑凑热闹,大家请看!教师展示用白醋浸过的鸡蛋掉在地上?而后追问:老师的鸡蛋碎了吗?为什么没有碎?)(学生分析原因)师:影响保护装置保护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材料选得不合适,制作得不结实,结构设计得不合理或者操作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实验。4、拓展延伸师:今天这堂课我们研究的非常好,同学表现的都不错,敢不敢接受更大的挑战?生:敢!师:(投影出示:挑战第三关)将鸡蛋保护器从四楼落到地面,使鸡蛋不会碎掉。这个任务就交给大家,好不好?生齐:好!(师: 这些科学知识如果运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陶瓷制品在运输过程中磕磕碰碰很容易碎。现在有一批陶瓷文物需要从西安运到香港展览,供货商想减小碰撞对陶瓷的影响,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你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保护装置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研究。今天的探究活动就到这里,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使探究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学反思:以活动为载体是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显著特点,这里的活动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保护鸡蛋就是这样的课型。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显示出了良好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多种器官协调作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在做中学,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协调发展,则是科学课有别于手工制作课的重要特征。“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 难能可贵的是在活跃的、愉悦的、热闹的背后,学生却是实实在在经历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首先,学生经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科学的认识过程:设计一个鸡蛋保护器,需要学生确定目标、设计方案、选择材料、表达方案、验证设计、进一步改进、反思等活动。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思维的卷入,尤其是一种严密的思维逻辑思维的参与。学生们在自己的研究中通过理性的分析和辩论,真正体会到了设计制造鸡蛋保护器,要仔细认真的考虑各种因素。其次,学生参与了一个动手动脑相结合的过程。科学制作活动的设计要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技能方面。尤其是让学生获得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基于“鸡蛋会摔碎的原因分析、材料的特性、材料的结构”等等认识,学生开始动手试验,通过设计制作等活动,在不断的修正中,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是一个真正的“动手做”的过程。第三,学生体验着一个激情满怀、无比幸福而又充满竞争与合作的活动过程。每一个小组内都有明确的分工,所有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在设计鸡蛋保护器以及制造鸡蛋保护器过程中的合作井井有条,小组中的材料员为团队提供研究所需的材料,管理员负责协调大家的不同意见,记录员负责进行数据和结果的记录,其中会有分歧意见的争论,对其他小组研究成果的评价,又有达成共识后的默契,要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整堂课似乎模拟了一个小型的科学研究机构的活动。孩子们的激情令人感动。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word教案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科学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手册。二 教学课题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的归宿,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池塘里的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能力目标: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情感目标:能互相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三 教材分析做一个生态瓶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它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并以做生态瓶为例子,让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知道思维活动在前,实践活动在后,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1 教学重点: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以及根据方案来做一个生态瓶。2 教学难点:理解在生态瓶中放置生物的数量,以及这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和制作生态瓶有关的资料。2利用百度搜索制作多媒体课件。从百度中搜索多份教案,取长补短,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基础,制定出适合学生的PPT课件,其中有生态瓶的图片,制作的步骤,美丽的图画中配以轻松舒缓的音乐,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百度搜索的帮助下学会制作生态瓶的。四 教学方法科学知识和技能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学习建构而获得的,结合这一理论,我对本课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法:1 情景教学法:本课我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水底生物的环境以及做生态瓶的几个步骤,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2“引导探究”法。在教学中我以“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做生态瓶交流评比”为线,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索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并在做生态瓶中探究如何维持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内的平衡。3应用开放性原则,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我首先播放优美的音乐荷塘月色,【百度搜索】/v/b/43363772-83146569.html让学生在柔美的音乐中进入情境,然后学生观察图片美丽的池塘,【百度视频】my.tv.sohu/u/vw/4620243让学生尽情说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发现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2)水生生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假如池塘里没有水草,鱼会怎么样?提出问题后,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以上问题,这样,学生在探究交流中知道自然环境下的池塘是怎样的,存在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并知道这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例如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还要知道非生物对生物的作用,从而明确群落中各部分的作用,得出“生态系统”这一科学概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二)探究交流,设计方案科学要根据事实来说话,不能进行毫无根据的猜想。因此做生态瓶前需要设计一个方案,利用收集的事实来导行。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突破难点:1 小组讨论,尝试制定方案。这一步首先进行简单的讨论引导,出示“温馨小提示”,如果建造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什么问题?为了让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需要哪些非生物环境条件?让学生尝试在活动手册上设计生态瓶建造方案。【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C%AC%C6%BF%B9%DB%B2%EC%C8%D5%D6%BE&in=25179&cl=2&lm=-1&pn=134&rn=1&di=33576030495&ln=466&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在讨论探究中明确了自己行动的思路,为下一步有效的实践研究奠定基础。2 汇报方案学生汇报方案,自评、互评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引导,出示制作生态瓶的一般步骤。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方案设计周全了,实践活动才会做的完美。(三)根据方案,制作生态瓶学生先观看多媒体课件中播放的制作生态瓶的步骤,【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C%AC%C6%BF%BC%C7%C2%BC&in=22150&cl=2&lm=-1&pn=512&rn=1&di=43514772285&ln=516&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再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做一个生态瓶。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又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智慧和才华在操作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并表现出惊人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四)展示评比,总结表扬1学生展示小组制作的生态瓶,根据标签对本组的生态瓶进行介绍,小组之间互相观赏,畅所欲言评价制作的生态瓶,其他小组提出建议。这一环节学生在思维上受到其他小组的启发,让他们不断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促进探究活动逐步深入下去,从而建立起初步的生态平衡的概念。2老师及时表扬设计意图合理、有创意,合作完成较好的小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3多媒体展示好的作品,学习长处,加以改进。【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C%AC%C6%BF&in=31128&cl=2&lm=-1&pn=0&rn=1&di=6831497805&ln=463&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C%AC%C6%BF&in=31128&cl=2&lm=-1&pn=0&rn=1&di=6831497805&ln=463&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6&0(五)课外延伸,深入生活1让学生商量决定生态瓶的存放位置。2学生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生态瓶,根据“观察日志”, 【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C%AC%C6%BF2009&in=15431&cl=2&lm=-1&pn=88&rn=1&di=8621998005&ln=466&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3692634827,1734301390&istype=2#pn88&1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CC%AC%C6%BFxx&in=25089&cl=2&l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