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产甜椒杂交制种技术研究_第1页
海南高产甜椒杂交制种技术研究_第2页
海南高产甜椒杂交制种技术研究_第3页
海南高产甜椒杂交制种技术研究_第4页
海南高产甜椒杂交制种技术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海南高产甜椒杂交制种技术研究申 曹 振木, 刘维 侠, 杨泽良 , 党选民, 廖易,詹园 凤, 张秀明 ( 中国 热带农业 科学院热带作 物品 种资 源研究所, 海南澹州, 5 7 1 7 3 7) 摘要 对海南 特定气 候特点下影响 甜椒杂交制种的 几个环节 进行了 详细 研究, 结果表明:以 开花前ld去 雄、 第Zd 早 上授粉单果 饱满 种子数最多;摄子去雄、 不去 花瓣, 撅子去雄、 去部分花 辫, 徒手去 雄 3 种去 雄方 法对 座果率、 种于数差异不显著;空气相对湿 度大于70% , 温度 2 5 一 30 花粉发芽率 较高; 完全转色 种果的种子发芽 率最高, 后熟 作用 对发芽率 影响不大,而始转色果和绿 熟果随着后熟时间 的 增加, 发芽率逐渐升高; 完 熟果种子在常 温保存2 加d 后 发芽率几 乎不变, 而绿 熟果和始转色 果则 下降 较快。针对上述结果, 提出了 提高 制种纯度和产量的 相关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海南 甜椒杂交制种 甜 椒( 。 浮 巧 豆 切 盆 an nu u 脚 v ar.g ross “ m 伍) s en dt . )lIj 是茄 科 (so如aceae ) 辣 椒 属 能 结 甜 味 浆 果 的 一 个亚种,按 果形可分为 扁圆 形甜椒、 钝圆形 甜椒、 长筒形甜椒、 圆筒 形甜椒、 圆锥形甜椒。近年来, 海南己 成为中国 最大的辣 椒杂交种子生 产基地。由于利用了海南与大陆各 省的时间差,一 些紧俏品 种的种子得到及时 扩大生 产, 对促进中国 甜椒产业发展非常有利。 但是由 于海南的地理和 气候情况 与大陆的许多地 方有诸多 不同 之处, 不少人 全部按照大陆的生产管理方 式在海南从事生产,这样会 导致许多生产管理 措施不到 位,造成产量偏 低,甜椒尤为甚,比 大陆 正常的 产量低好几倍,严重影 响海南生产甜 椒杂 种一 代种 子产业的发展。 甜椒规模制种是 一种劳动 密集、 投资 大的 产业, 做好了, 它的 利润很丰厚。 笔者根据多 年在海南岛从 事甜椒杂种一代种子生 产研究结 果撰写此文, 以之与国 内同 行共商榷。 1 材料与方法 LI材料 试验子2 田Z seZ 以 抖年在 海南澹州 进行, 供 试材料为中国热带农业 科学院热 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 所蔬菜中心自己 选育成大果型甜椒自 交系:S C a 00 7 斗6 . 44. 1 01,始花节位 凡 2节,中熟品系; S C a 25一23 56一 1 26, 始花节位110 节,中 晚熟品 系: S C a 99-3 一 3 一 n 吞卜 1 , 始 花节位1 0 .3节,中 熟品系; C a 加一 3 一 8 , 始花节位7. 4 节, 早熟 品系。 组合M: S C a 叨 7 闷 拓 4冬 1 01丫 S C ag参 8 一 3 一 1 卜 6 一 1 一 1 , 组合 N :S C a 00. 2 5 一2 3 一 6 一 I 2 6 xS C a 田州 2 一 3 3 一 5 8 1 .2方法 . 曹 振 木, 助 理 究 员 , 中 国 热 农 科 院 品 资 所 热 带 蔬 菜 研 究中 心副 主 任, 主 要 从 事 茄 果 类 蔬 菜 遗 传 与 育 种 与 蔬 菜 种 质 资 源学。 及 1 : 1 3 9 76 1 2 8 6 8 9 . 089 8 一 2 3 3 的 3 0 8 ,卜 印出 1 :ca o z h e n m u scu 匕 edu 心 n . 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1 . 2. 1 不同 成熟度雌蕊与座果率、 种子数关系试 验 花粉的 采集方法:在授粉前 1 一 Zd, 采集即将开 但未散粉的大花蕾,削去 花瓣, 取出花药摊放于装有生石灰干燥器中的 硫酸纸上, 等到花药干燥, 花粉散出后过8 0 一 1 20 目 筛子, 收集花粉装进有盖的玻 璃瓶 置于干 燥器中常温保存备用, 以 后每天掺 进新鲜的花粉。 去雄花蓄的 选择:1 = 开花前 Zd ( 花瓣绿色,花瓣顶部 稍带白 色, . 花蕾己 膨大,但 紧包 握着雄蕊, 用手 轻捏 花瓣,花瓣多不易裂开口 ,削开 花瓣,雄 蕊较饱满, 用摄子能挑出成团的 花粉, 柱头己 膨大) ;n 二 开花前ld ( 花瓣绿白 色, 花蕾充 分膨大, 手轻捏花瓣会裂开一 道缝, 花瓣 与花药间不再 是紧包握, 而是有一定空隙, 用摄子能 挑出 易散的 花粉, 柱头已充分膨大) ;111二 开花 前 od ( 即开花当 天, 花瓣与花柱夹角不大于3 00 , 花粉未散出) 。 海南1 一 2 月 份、1 0-12月份,甜 椒的 开花时间多 是上午7 : 3 0 一 1 0 :30, 1 0 :30左 右裂粉, 如果田 间空气湿度低于60%, 部分花药 的裂 粉时间 会提前到8 : 30或是 花瓣未开 就有部分花药散粉) 。 试验设3 个处理 1 、n 、 m) , 每处理15株, 3 个重复。 每 株分别授对椒 (1朵) 、 四母 斗 (4 朵) 、 八面风 (7 朵) 共 12朵花,如有落花,则从 第五 层花补足, 授粉完后用 有色毛 线标记。最后 一批花授花后第gd统计所 有授粉株的座果数, 计算座果率。 果红熟后采下, 剔除少数畸 形果后, 随 机抽取20果统计饱满种子, 计算平均单果饱满种子 数。 1 .2.2 不同 去雄方法与座果率、 种子数关系 试验 去雄方法的 选择 A 二 摄子去雄, 不 去花瓣 ( 用摄 子撑开花瓣,不削去花瓣, 从花丝中部或下部拨除 所有 花药) ; B 二 摄子去雄,去部分花 瓣 ( 用摄子 撑开花瓣, 削去 3瓣花瓣, 从花丝中部 或下部拨除 所有花药) ; C = 徒手去 雄 ( 用左手拇指、食指和 中 指轻握花蕾 基部, 右手 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花冠中下 部, 顺时 针稍用力旋转花冠,然 后稍 往回 转, 两手沿不同方向 轻拉, 把花 药、 花冠 全部从花朵上拿掉) 。C法操 作中 应注意, 右手 捏的 应是 花冠的中 部, 不是上部, 因上 部是柱头所在位置。 选择8 loh后开的 大花蕾,头天下午 去雄, 第Zd 早上授粉。 试验设计、 方法、座 果率 和种子 数的 统计,授粉花粉采集 法同1 .2.1 。 1 . 2. 3 不同空气 相对湿 度、 温度时花粉发芽率的影响 采 集当天开 但未散粉的 大花蕾,削去花瓣, 取出 花药 摊放于 装有生石灰干燥 器中的硫酸 纸上, 等到花药千燥. 花粉散出后 过8 Q-1 20 目 筛子, 收 集花粉装进 有盖的 玻璃瓶置于培养箱中4 保存备用。 设5 个空 气相对湿度处理: 1 00% 、 00% 、 8 0%、 70% 、 60%, 设 4 个温度处理:2 0 、2 5 、3 0 、3 5 。 培 养 基 配 方 为: 1 30 眺9 蔗 搪 +l 0 妙9 琼 脂 +l oom glkg 硼 酸 + s m glkg 赤 霉 素 , p H 值6 . 花 粉 播 种 方法: 用极细头发丝轻粘粉后 轻抖一下, 于 每载玻片培养基上沿平行的方向, 播3 行, 每行 约隔。 3 c m , 并用细M ark 笔作标记1 、 2 、 3 。 播完 种后, 分置于以 上20组 温度一湿度中培养sh。 每行观察2 个 视野,即 每片 观察 6个视 野。 萌发率= ( 视野中 萌发的花粉粒数 / 视 野中 总花粉粒数) x l oo% ,计算每 温度一湿度下平均萌发率. 1 一 2. 4 不同 成熟 度种果的 种子发芽率田 间随 机取 绿熟 果 ( 授粉后3 0d) 1 08个; 始转色果( 授粉后 4 5 d ) 108 个;完全转色果 ( 授粉后57d) 1 08个。 每sd取对应成熟 度果 18个,把种 子掏出来,放 在尼龙袋里挂 起晒干。全部 种子充分晒干后, 去除杂质和批种子, 按标 准发芽 法试验随机取出 4 00 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粒作标准发芽法测各种子批的发芽率,余下种子常温下贮藏备用。 1 :2不同 成熟 度种果种子贮 藏2 00d 后的发芽 率 试验 1 _ 2- 4 余下相 对应种子用纸袋 装好, 放在没 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常温贮藏 Z IX 加 后取出,做标准发芽率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 . 1 授粉雌蕊成熟度对座果 率、单果种 子数的影响 表 1 不同成熟度雌蕊对座果率、产种量的影响 统 计 项 目 座 果 率 不 同组 合雌蕊成熟度 平均单果 饱满种子数 1 1 15 8 .7a A2 6 7 . o a A 组合Mlls l . Za b A2 2 2 ) 比 14 9 .7b A1 4 2 . 7 c B 1 1 16 6 ,8a A2 3 3 刀 A 组合Nl l6 3 5a b A2 067 B 15 72b A1 0 9 JC 注:小定字母表示 D unc an 新复极差法, %水平上差异显著,大写字母表示 1 %水平上差异极显著.下同。 由表1 可见, 3 种不同 成熟度的雌蕊中, M、 N两组合, 无论是座 果率还是平均单 果饱满种子数 均以当天开 花的 雌蕊( m) 为 最高。开花当 天 ( O d) 的 座果率 ( 111) 与开花前 ld( n )的 座果率相比 差异不显著, 与开花 前Zd的 座果率 ( 1 ) 相比。 差异达显著水平, 但差异未达到极 显著水平。 开花 前 ld ( n)的座果率与开花前Z d( 1)的座果率相比差异不显著。 M、 N组合3 个不同 成熟 度的 雌蕊其对应平 均单果饱满种子数差 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其中组合N 还达到了极 显著水平。 M组合中, 当 天开 花的雌蕊 (II1) 对应的 种子数与 开花前l d ( n ) , 开 花前Zd( 1 ) 对应种子数 差异均达极显 著 水平, 但开 花前ld ( 11 )与开花前Zd ( 1 ) 所对应的种子 数异没达到极 显著水平. 这与刘荣去等研 究辣椒的不同 花 柱年龄与座果率、 种子 数的 结果是一致的 阴 。 2. 2 不同去雄方法对座果率、平均单果饱满种子数的影响 表2 不同去雄方法对座果率、平均单果饱满种子的影响 统 计 项 目 座果率平均单果种子数 不同组合不 同去 雄 方 法 组 合 M26 5 3 2 6 2 _ 0 2 3 50 组 合 N2 2 8 3 胡57760066363A641 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从表2中可看出,3种去雄方法对座果率、种子数的影响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2. 3 不同空气 相对湿度、 温度花粉发芽率的关 系 表 3 不同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对花粉发芽率的影响 发芽率 ( %) 湿度 2 0 2 5 3 0 3 5 1 阅 %2 3 j5 2 名3 5 名1 9 . 6 9 0 %2 0 14 3 .54 3 石1 5 2 8 0 %2 0 j3 8 夕2 8 注1 4 石 7 0 %1 1 .62 0 31 9 石22 .5 6 0 %8 21 2 石1 0 夕5 7 由表3 、图1 分析, 在空 气相对湿度小于60% 时, 无论在 那个温度段花粉的发芽率都 很低,均 小于 1 2. 6 % ;当温度一定时,花粉发芽 率大致随着相 对湿度的 减少而降 低,随 着它的 增加而升高; 相对湿度一定时, 以2 5 30时发芽率 较高。 这和肖 春英( 1 9 8 0) 花粉萌发最适温度为2 5 一 26的 结 论稍有出入13。 哥不同 湿 度、 温度 下甜 椒花 粉发芽 率 忠 6 0 r 冲 v .! 袱!. t 级5 0 卜一=竺、屯,一一一 娜1、 、. 拐 40 卜一,畔二尸纽竺欢户.一 3 0 卜一一-一一 - 一 一 3,、 f-一一一一 2 0 卜一一私花之井之,门卜一-一 1 0 卜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0 1.,. 1 0 0%9 0 %8 0 %7 0%6 0 % 空气相对湿度 . 书 一 2 0一 .一 2 5- 奋es 3 0es 今se 3 5 图 1 不同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对花粉发芽率影响折线图 2 .4 不同成熟度种果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表4 不同成熟度种果经不同后熟天数的种子发芽率 ( %) 不同成熟度 绿熟果 始转色果 完全转色果 1 0dl s d2 0d2 5 d 3 8 月4D . 1 20 .32 3 4 凡 6 _590 名 3 9_ 88 7 68 8 .5 91 _ 29 6 29 38 9石2 色7991 1 22 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成熟度、后熟与发芽率的关系 哥 。 。 一 一 , 一”动 一 , -, 一 、 戮上 U I 洲, n n 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4 0 卜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口 - 2: : 一 :. 于于/ 爪 051 01 52 02 5 绿 熟 果 二 始 转 色 果 , 完 全 转 色 果后 熟 天 数 图2 不同成熟度果、不同后熟天数的种子发率折线图 由表 4 、图 2 分析可看出,完全转色果的后熟天数一发芽率曲线开始稍有提升,但很快就是一条 平坦的曲 线, 发芽 率变化不 大: 而始变色果则不一样,它是一条逐渐提升的曲 线,随着后熟天数的 增加发芽率增高, 最后能 达到完 全转色果的 发芽率; 绿熟果在开始 1 阂 内 发芽率没变化,1 5d 后发 芽率开始较大幅度上升, 2 0d 后发芽率,变化不大,它始终没有达到始转色果 和完全转色的发芽率 水平。 2 5不同成熟度种果种子 贮藏Z ood 的发芽率 表5 不同 成熟 度、 后熟天数的种子贮藏2 侧 月发芽率 ( %) 不同成熟度田5dl 叼1 5d2 0d2 5 d 绿熟果0006 名8 J7 石 始转色果1 夕7 石3 2 . 1印37 8 . 57 9 ) 完全转色果8 7 j9 1 名9 1 490名叭 39 5 .2 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貂 “ 厂一一一一 二 一 一一 一 下 一一 - 一 概吸 一川 .产一- 一月r一-一1 愧 。 卜止 竺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一百共习 051 01 52 02 5 . 冲一绿熟果. 月一始转色粱-山 一完全转色果后熟天数 七 一 一 去 一 一 刊 卜 一 一 * 一 一 咭 一 留 / 卢一 厂 / . 一丫 一 闷 卜 , - 卜 - - 4 图3 不同成熟度、后熟天数种子贮藏 2 (X 习发芽率折线图 由 表5 、 图3 分析可见, 不同 成熟度、 后熟天数果的 种子贮藏Z IX 日时发芽率变化 趋势同 鲜种子 时的变化趋势是一 致的。 绿熟果芽率丧失 较多, 始转色果次 之, 完全变色果丧失较 少。 3 结论与运用 3 . 1 结论 3 . 1 1 由 授粉雌蕊成熟度对 座果率、单果 种子数影响试验的分 析得出,以当 天开花的雌 蕊座果率最 高、单果饱满种子数最多, 但是在规模制种中, 每天每个工人要负责 对2 00株的 花授粉,都 是当 天 去雄当 天授粉不切实可行. 而且工人稍有 不慎就会把已 跑粉的 花入 选, 这样就难保证 获得高 纯度的 种子, 所以 在海南岛规模 制种中 应全部采用开花前ld的花截 即 开花前ld下午把第Z d 开的花去 雄, 第Z d 早上用授粉管给柱头 授上足量花粉, 这样既能保 证获得高纯度的 种子, 也能保证获 得较高的种 子单产。 3. 1 .2 由不同去雄方法对 座果率、平均单果饱满种子数的 影响试验分析可见. 3种去 雄方法对座果 率、平均单果饱满种子数的 影响差异均不 达显著水平,所以 在规模制种中,为了提高 去雄的 工作效 率,降 低制种成本, 全部 采用徒手去雄法 ( C法) 。甜椒的 花器较普通 尖椒大 得多, 用该 法操作简单 易行, 且甜 椒的 单株授粉数一 般不是很多 ( 20朵以下) ,第Zd找花也 不困 难。 3 . 1 .3 不同空 气相对湿度一温 度花粉发芽率的 关系试验的 结果表明, 在 25一 30时, 空气相 对湿度 1 00% 、 80% 时 花粉的 发芽率维持较高的水 平。 在海南规模 制种中 ,授粉时间是12月至 翌年2 月, 这 个时间 段白 天的 温度恰好是 25 3 0 ( 寒流影响时 期例外) ,那么有效 地控制 制种田 间的空气 相对 湿度对提高 种子单产有极重 要的作用。 所以 应采用: 起高畦( 畦高2 5 一 3 优m ) ; 优质 地膜覆盖, 膜边 距畦间 沟底1 5cm , 畦的 走向 要沿着地块的等高线 方向 走: 畦间 沟要平坦, 做到易灌易排. 在授粉期 间结合沟灌与 用瓢淋莞、 畦面, 就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调节 田间的空气 相对湿度以 达到提高种子 单产 的效果。 3 . 1 .4 对不同 成熟度种果对 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试验和不同成熟 度种果 种子贮藏 Z ood的 发芽率试验 的分析,可得出,采收不同 成熟度种果对种子质量影响至关重要, 所以 在规模制种中, 应采收完全 变色种果,并在阴凉环境下 后熟3 一 s d , 然后再掏种, 这样能有效提高 种子的贮藏期和 种子发芽率。 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3 2规模制种中的具体措施 3. 2 . 1 培育 壮苗 海南的土 壤有机质含量较低, 一般 地育苗营养土配方:按重量比, 水稻田 土:火 烧土: 充分腐熟牛 粪棣:精 制有机肥 ( 市售) 幼5 : 2 : 2 :0. 5 。苗2 片真叶后用磷酸二 氢钾和尿素 按重量比1 :1 的 混合肥,以0 1 % 一 0 .3 % 的浓度追 提苗 肥2 次, 这样就易得壮苗。穴盘孔纵、 横径宜 选用sc lnx scm的为 好(5 4 允块) . 配好营养土在播种 前一 周还应用敌克松 l lX 幻 倍液淋透, 以杀灭 有 害病菌。 播种期选在9 月1 日 一ro月15日 为宜。苗期如 有黄弱苗出 现, 可用质量百分比0 .2 % 的 尿 素十 0. 3 % 的蔗糖 +0+3 % 的磷 酸二氢钾 + 0. 15 % 的70% 的甲 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 叶面喷 雾, 以 促长兼防病。 3. 2. 2 选好地、 整好地、 旋足 墓肥 宜 选择地势高 燥, 耕性良 好,易排易灌的砂壤土水稻田 块来种 植 。 一 般 地 , 每6 667 n l 辛 撒 施 尿素1 0ks , 精 制 有 机 肥Zt( 市 售) , 条 沟 施 过 磷 酸 钙40 kg , 三 元 复 合 肥 3 0 4 o k g , 条沟深2 0-2 5c m . 畦面宽9 5c m ,畦 间沟宽4 5cm ,沟深25一 3 0c m .地膜选用 质量较好 的 双色银灰色膜。膜 宽 12 吸 m . 这样可较有效地防止 沟灌时水漫过畦面, 而又能满足植株 对水分的 要求。 3 么3 管 足管细水 肥、 严把防虫防 病关 (1)水肥管理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是保证缓苗的关 键. 缓苗 后及时追0. 3 % 尿素 水2 一 3 次.定 植后5 一 7d沟灌1 次, 保持沟里比 较潮湿, 沟灌时结合 植株长势用 瓢水淋莞。 第一花开花后, 每株穴 施 巧克氮 钾钙镁复合肥, 穴距植株1 5cm ,穴深 1 5 一 2 0c m 。果 开 始大量膨大时叶 面喷施质 量百分比0. 3 % 的 尿素+ 0. 4 % 的红 糖+03 % 的磷酸二氢钾水液卜3 次, 促进果 实长大, 种子的 发育。( 2)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 主要有: 疫病、 青枯病、枯萎病、 细菌性叶斑病、 病毒病等, 常见虫害有: 美洲斑潜叶蝇、蚜虫、蓟马、 蜻、红蜘蛛、 棉铃虫、烟青虫等。 青枯 病、 枯萎病在海南发病很 普遍, 也很严重, 也是降低种子单 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按3. 2. 2 方 法选好地、 整 好地、放足基肥可有 效地减 少这 2 种病害的 发生。 病毒 病在海南的 发病较大陆轻得多, 把蓟马、 蚜 虫、蜻类防治好,它 就会 得到有效的 控制。 蓟马在 花中 锉吸汁液,会严重影响花的质量,同时 还会 导 致非目 的杂交, 所以蓟 马的防 治尤为重要。表5 、 表 6 海南甜椒规模制种中常见病虫害的 化学防 治方法。 表 5 甜椒常见病害化学防洽表 病害类型 瘁倒病 施用农药名称及用药方式 疫病 细菌性叶斑病 青枯病 枯萎病 根 结 线 虫 磷酸二氢钾3 00倍液卡 722 % 普力克叹 刀倍液叶面 喷施。 7 2 卫 % 普力克8 00倍液叶面喷 施: 64%杀 毒矾5 00倍液叶面喷施: 7 0 %乙麟锰锌可湿性粉剂5 00倍液叶面喷施。 新 植霉素刁 0 义 卜 5 0 ) ) 倍液叶面 咬施; 72% 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 剂月 仪 刀倍液叶面喷施; 50% 加瑞农可湿牲粉剂自 阅倍 液叶面喷施。 7 2 %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以 刃倍液灌根; 5 0 书 敌枯双可湿性粉剂8 以 卜 1 以 x , 倍液灌根 淋施高锰 酸钾以 刃 叫 11 洲 洲 J 倍液; 30% 绿叶 丹可 湿性 粉剂8 以 ) 倍液叶面喷 施; 5 0 % 多菌 灵可 湿性 粉剂5 00倍液叶面 喷施。 1 。 % 益 舒 宝 颗 粒荆6k 岁 6 “ . 7 澎条 沟 施 ; 3 % 米乐尔颗粒剂6 k 晰66.7 m 2 条沟施 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3 ) 生长异常和生理病害 如果寒流时气温 太低, 会导致生长异常, 产生狡多 的三权分枝,要 及时疏 剪,以防枝条过多,相互遮阴, 影响 座果。甜椒忌 枝条重叠, 要及时 剪除拥挤的枝条。 在整 个生育 过程中,要把枝条整理到能 从上面透过枝条隐约 可看到地面为佳。 及时 全部抹去第一 分权以 下的 腋 芽。老叶、病叶要及时摘除,以 利通风、透 光与防 止病害传染。母本 为大果类型组合, 在果实膨大 前应树架固定,以防倒伏。 表 海南甜椒规模制种常见虫害的化学防治表 害虫名称 防治药剂及方法 美洲斑潜叶蝇 蚜虫、蓟马 蜻、红蜘蛛 棉铃虫、烟青 虫 掌握低龄幼虫(l龄、 2 龄) 高峰期( 蛀道不 超过2厘米长) 喷施1 . 8 % 爱福 丁乳油或阿巴丁乳油2 以 刀 倍液叶面喷施; 98%巴 丹原粉15 的 2 以 刃倍液叶面喷施。 10 % 毗虫琳可湿性 粉剂2 以 力倍液喷 施: 25% 蚜蜗清2 ) 倍液叶 面喷施; 1 咔安绿宝1 , 洲 卜 1500倍液叶面喷 施. 1 .8 %齐蜗素 巧00一 2 洲 ) 倍液叶面喷施; 1 0 %虫靖灵2 以 刃倍液叶面喷施; 印%宝路 ( 杀蜻隆1 5 佣、 2 (X刃倍液叶面喷施; 7 3 % 克蜻 特1 2 00倍液倍液叶 面喷施。 强力保 1 1) 刃句 1 2 的倍液叶面喷施 乐 斯本8 00倍液叶面喷施; 10% 安 绿宝1 侧 x 卜 巧 00倍液叶面 喷施: 10% 虫靖 灵 ( 天王星、联苯 菊酷)I IX 旧 一 2 以 犯倍液叶面喷施; 利% 多虫 清1 创 】 ) 一 1 2 佣倍液叶面 喷施; Z j % 保得1200一 2 叮 倍液叶 面喷施 5 .7 %百树得( 百树菊酪、氟氛氮菊酣)12 以 卜2 刃 倍液叶面喷施; 参考文献 1 邹学校 中国辣椒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 加2 . 巧 刘荣升, 等 . 影响辣椒制种产量因素的 研究. 湖 南农 业科学,2 ool.(1 ):l15 邹学枕 中国辣椒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 阅2 .2 的 1 26 南方蔬菜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S t u d y o n H i ghYie l d Hyb d d S e e d P ro d u c t i o n Tec h n i q u eso f S w e e t Pep p e r ( 伽夕 s ic u ma n n u u mv a r. 召 加ss u 邢压.) S end L ) I n Ha l n a n P ro行n c e C aoZhe n m u . L i u W 七 讨轰 Yan g Zeli ang , D a n g X u an而n , L i ao喻, Zhanyua n fe n g , Z h ang X i u 而n g 仃“ p i c alC o 甲 s G e O e t i c Res o u r c e s 知 s ti tu 忱 o f C h ineseACade my o f Tro P i c al A g ri c u ltu ralS c ie n c e s , D a n z h o u , H a i n a n P ro v in c e. 5 7 1 7 3 7 ) A b s t r a c t Inth i s P aper th e facto rsi n n u e n c 1 n g h y b ri d s e e d P rodu c t l o n o f s w e e t pep per 1 n H a i n a n P ro v i n c e w a s s l u d ie d in d e ta il . The resu 1 l s s h o w e d th 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