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课型新授课课题最后一头战象课时1设计教师车秀芹教学目标设计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3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教学方法设计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教学方法,先抓课文主要事件,接着抓重点句段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让学生边读边展开合理想象,学生的内心受到猛烈的撞击,深深的震撼,进而学生必然读出情感,诉出情感,写出情感。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组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由对大象的了解来引入课文,导入到对战象的印象。出示文章开头部分,了解战象。2、分析文字中战象的英勇:“劈”“踩”“排山倒海”“扑”。3、尝试朗读,并指导朗读技巧。体会“战象”的称呼。组块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出声读一遍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有生字和疑问标示出来。2、解决生字。出示屏幕:唏嘘 激越 膨胀 日寇 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泣不成声 震耳欲聋 炯炯有神 浴血搏杀 3、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填写词语。领会文章中心。这是一头-的战象。将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并且在文中找出来相应的文段。组块三:抓重点句段,品读感悟。 1、再出声读课文,战象嘎羧在临死前做了哪些事情?以嘎羧的行为为线索划分几个层次,概括小标题。1、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嘎唆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是难点,训练学生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内容是重点,教学时,采用限时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说梗概的方法,理清文章的顺序,感知课文。2、处理本课难点时让学生研读课文,抓住最能说明自己见解的语段,细细品读,深深感悟,可以独自学习,可以小组交流。重点抓住以下语段:“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1、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2、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3、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4、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5、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2、按照顺序复述课文,再次感受开头部分:战象的战场杀敌的英勇。3、体会课文标题:最后一头战象的含义。(1)、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2)、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ouou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3)、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组块四、拓展延伸,推荐作品。 1、正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一个英勇的、坚强的、忠诚的、善良的英雄,用它独特的方式离开了生活了五十多年的人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此时此刻,假如你站在百象冢前,面对着嘎羧和他的战友,你想说些什么呢?2、作者沈石溪是非常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斑羚飞渡狼王梦等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动物的高尚情怀。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新课标第一网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排山倒海(do do)中弹(zhn zhn)浴血搏杀(xi xu)扑喇喇(l l)2、辨字组词寇()躁()遭()欲()冠()燥()糟()浴()博()碑()僻()筒()搏()脾()劈()桶()3、课文中有许多成语,请你摘抄下来_ 4、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像是见到( )。从作者对嘎羧的_和_的描写中,我感受到了_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在坑底,( )着脸,鼻子( )在腿弯,一只眼睛()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似乎在说_板书设计最后一头战象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课后反思从教学实际来看,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篇幅较长的课文的教学,既能让学生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让学生很好的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较开阔,大多数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入情入境的感受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附送: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月光启蒙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 齐读) 二、初读指导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 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 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检查自学情况 (1)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 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 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4. 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 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 二、精读指导 1. 学习15自然段 (1) 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 (2) 学生交流感受 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 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3) 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 (4) 女生齐读2、3自然段。 (5) 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7) 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4.学习613自然段 (1) 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 (2) 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 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3) 自由读1013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 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 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6.出示:最后三句话 (1) 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 (2) 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 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