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关于时间详细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关于时间是教科版科学五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第一课。(一)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目标定位本课包含导言在内共3页,且只有三幅图片和三段文字表述,内容间似乎缺乏有机联系,让教师感到难以着手开展教学,但略一深究便会发现三部分内容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如第一部分就世界杯足球决赛在日本横滨举行时,日本、北京和巴黎三地的时间不同这一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第二部分通过呈现饭店里的挂钟以及利用更多的事实说明地球上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并适时学习“世界时区图”。第三部分通过“为什么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下一课的学习作铺垫。可见,本课应侧重于第二部分的教学,其目标定位应是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时差的存在,通过感悟体验明确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时间”在本教材的第二单元已作比较详细的教学。本课的“关于时间”是建立在地球运动基础上的对地球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的观察存在时差,昼夜现象的存在,以及人们在时差的影响下同一时刻不同时间下的生活情境。由于地球是个大球体,在现有条件下我们的课堂不可能搬到太空中来观察时差这一现象,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难度。现代媒体条件下如何上好这节大空间跨度的观察课,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一次新的突破。(二)弱化概念教学,增强学生感悟体验强调知识传授、概念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将知识、概念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其独特的观察感悟体验。因此,笔者认为在本课教学中可做如下调整:1弱化“世界时区图”的教学。用时差计算某个地区的时间,这是初中的教学内容,而且许多初中生都不易掌握。我们小学教材中的时区图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学生在读图时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加以简单的指导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任意拔高教学要求,只要学生能从第一排数字读出世界上同一时刻各地不同的时间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要求学生会用时差去计算某一地区的时间,更无需讲授时区、区时、本初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2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生对时差存在现象的观察体验。大空间跨度的观察在我们已有的条件下没法直接进行观察,如何寻找有效途径让学生得以直观感受体验成为教学难点突破的重点。现有的现代信息网络媒体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感受现场直播、利用网络摄像头进行实时间接观察体验是效为有效的途径。9.11事件的现场直播感受;春节联欢晚会上0点仪式中全球华人向祖国拜年的实况录像;笔者利用GOOGLE搜索到了“美国州立德州大学”、“日本治部坂一个人造滑雪场”这两个未加密的摄像头,向学生展示了当时的场景实况。这些能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时差的存在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途径,如可在课堂上打越洋电话,让旅居外国的亲戚、朋友谈谈他们的情况;或在网络教室里,通过腾讯QQ和远洋彼岸的朋友聊聊天,通过语音、视频看看对方的生活情景等等,真切地感受到时差的存在。3开展综合体验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教材特点,并根据学情有意识地开发课程资源,设计学生所喜欢的生活情境。设计了去英国旅游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辩论的过程中,感悟到时差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视频现场直播、网络摄像头让学生实时观看世界各地的情景,感受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2、了解由于时差的存在给国际之间的交往和生活带来的诸多问题,并能对调整时差提出自己的见解。3、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媒体进行大空间跨度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视频现场直播、网络摄像头让学生实时观看世界各地的情景,感受时差现象的存在。教学难点:学习简单地看世界时区图并进行简单的时差换算。(三) 教学准备世界时区图、时钟、9.11事件现场直播录像、春节联欢晚会上0点仪式中全球华人向祖国拜年的实况录像、网络摄像头安装设置。(四)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播放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0点仪式中全球华人向祖国拜年的录像片断。(初步感受时差的存在)2、联系生活感受时间,了解“北京时间”及各国标准时间:估计一下现在大约几点?(让学生说明估计的依据)收音机或广播里是怎么进行整点报时的?能模仿一下吗?(强调24小时制)你知道什么叫“北京时间”吗?(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北京时间和世界各国标准时间。(选择四个有代表的地区时间:伦敦时间、北京时间、东京时间、纽约时间)你认为世界各地的时间一样吗?能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验证一下吗?(学生讨论、交流)3、通过多种渠道,感受时差的存在:通过9.11事件的现场直播感受、春节联欢晚会上0点仪式中全球华人向祖国拜年的实况录像、网络摄像头给学生亲身感受世界各地的情景,感受时差的存在。根据大饭店里挂着的钟进一步了解时差。3、简单学习了解世界时区图,学习借用世界时区图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从球面展开引出世界时区图。(教师自制教具展示、解说)读世界时区图,进行小组观察、讨论学习。学生交流,教师进行简单的补充讲解。通过对“世界时区图”的学习,根据现在的北京时间推算纽约、伦敦、东京这三个城市现在具体的时间,并谈谈现在这四个地区的人们生活情境。5、综合体验活动看来,同学们对“时区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好,接下来,就让老师当导游,带同学们去英国伦敦走一走。从北京出发到伦敦,飞机需要飞行13个小时。以上是航班信息,如果你去旅游,请根据投影上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出示投影)北京飞往伦敦的航班时刻表始发站到达站离站时间(北京时间)到达时间北京时间伦敦时间中国北京英国伦敦10:3023:3015:300:3013:305:30如果你去伦敦旅游,你会选择哪个航班?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6、教师进行简单的小节。问:为什么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时间会不一样?(促使学生继续思考,为下节课学习作好引子。)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的解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形成的;2、 培养学生探究宇宙星球运动规律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转动形成的。教学难点:学生实验中空间方位的转换及模拟地球上观察点的东、西方向的确定。 三、教学准备演示:灯(用来模拟太阳)。分组:手电筒、地球仪(小)、即时贴、口取纸、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实验资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1、 讲述:海河外滩公园是塘沽的美景之一,杨老师拍了两张外滩的照片,请大家欣赏。 (播放照片。)2、 提问:(1) 这两张照片分别是什么时间的画面?(2) 白天用一个字来说,可以叫做什么? (板书:昼)黑夜用一个字来说:可以叫做什么? (板书:夜)(3) 昼与夜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 (4) 主要是谁造成的? ( 板画:太阳、地球。)(5) 昼夜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 板书课题。)(6) 你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你怎么知道的?新授:1、指导学生“站在宇宙中”,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的运动:(1) 提问:地球是如何自转的,才会引起昼夜交替变化?你能设计实验吗?(2) 师生共同研讨实验方法。(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进行模拟实验。) (板书:模拟实验。)提问:实验中,你要看到什么现象?实验中,注意什么?(使学生清楚实验中地球仪不要转动太快;注意调节手电筒与地球仪的距离,光线照亮半个地球仪即可;调整后,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每组请一个最有毅力的孩子负责拿手电筒。)(3) 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4) 汇报:(请向不同方向转动地球仪的二个组上前汇报实验。)(5) 思考:两种转动地球仪的方法,都可以看到昼夜交替现象,但是,对于地球来讲,可能既向这边转,又向那边转吗?地球到底是怎样自转的?为了搞清楚,我们还需要再进行一次实验。(6) 提问:这次实验要根据你平常看到的什么现象来判断呢? (太阳东升西落。)(7) 提问:为了观察得更清楚,我们首先要确定什么? (观察点。)观察点确定在哪儿? (天津。) (为了便于观察,杨老师帮你用即时贴做了一个大点,师在板画的地球上贴好观察点。)然后确定什么? (方向。) 当我们面向地球仪时,如何判断方向? (左西右东。) (板书:东、西。) 这次实验中,手电筒、地球仪、观察点分别模拟什么?你能想象一下,在观察点上,观察到什么现象,就是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此时,如何转动地球仪,那么地球就是如何自转的。(8) 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9) 汇报: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10) 小结: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了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你想来看看地球的自转吗?(11) 录像:地球自转。2、指导学生“头扮成地球”,用现象再现的实验方法,探究地球的运动:(1) 提问:刚才,我们都到宇宙中去了,孩子们,现在返航。回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你能不能把昼夜交替的现象再现出来? (板书:现象再现。)(2) 小组讨论。(3) 汇报:(请一组到前面边说设计,边示范:用自己的头扮成地球,眼睛成为观察点,判断此时的方向:左眼一侧为东,右眼一侧为西。教师提供“太阳”,学生转动。)(4) 提醒学生在实验中注意的问题: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注意体会什么时候开始看见太阳,直到什么时候完全看不见太阳,体验昼夜交替变化。转动别太快了,小心摔倒。(5) 学生实验。(6) 汇报:几组学生上前表演“地球自转”。(7) 小结: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的方向? (板书: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长?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地球自转周期。 (板书:24小时。)3、指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1) 提问: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可是,我们平常看不到地球在转动,看到的却是太阳东升西落,这是怎么回事?想想生活中你经历的哪些事情,能帮你把平时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进行解释。 (板书:联系实际。)(2) 学生发言。(3) 录像:行驶的车,转动的转马,使学生理解相对运动。(4) 录像:地球自转与太阳东升西落,边播放教师边配音:平时,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我们知道,太阳并不是真的在天空中穿越,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假如这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随地球一起运动。清晨,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实际的情况是,我们朝着等待在那里的太阳转过去,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因此,我们先从东方看到太阳,地球继续转动,现在是一天的什么时候呢?(中午。)现在呢?(傍晚。)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实际的情况是,我们朝着背向太阳的一面转过去。总结、拓展:(1)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小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更让学生注重总结学习方法:模拟实验,现象再现,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且提醒学生认识事物时,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2) 拓展:还想通过实验感受地球的自转吗?杨老师为你提供实验方法,有兴趣的同学课下研究,分发实验资料。附实验资料:我们通过浮在水面上的吹塑纸条的旋转也完全能雄辩地证明:地球是自转的。 取直径为 50厘米的白色搪瓷面盆1只。为便于观察,用特种铅笔在面盆边缘沿顺时针方向每隔30作一标记,将其12等分,分别为0、30、60、90360,为防止外界振动和干扰,将盛满清水的面盆置于底楼的水泥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型+答案(考点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ab卷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考前冲刺分析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银行招聘考试(英语)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第三批云南省产业导师选聘工作(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节能理念解读课件
- 【中考真题】2025年辽宁省中考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AI技术在电力系统发展中的应用与前景
-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 1a~2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册)
- 早稻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 2014版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 JT-T-1178.2-2019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
-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作业专项施工方案24
- 心脏查体完整版本
- 十大医药代表成功经验分享
- 医患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课件
- 消防设施正确使用与操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