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泳阅读性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4、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二、重点、难点: 1、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三、教学手段:多媒体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2分钟)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二、读文生情 整体感知 (8分钟5+3)1、配乐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2)归结为“和美”(板书)三、研读入境 合作讨论 (10=5+5)(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1、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2、划分4人小组、要求: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3、(5分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4、(5分钟)反馈、小结。(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2)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5、补充名人的话:(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孟子说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四、涵泳入理 品味探究(10=5+5) (默、朗结合,品味意境)(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1、思考: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2、思考: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男、女朗读,品味 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五、(15)赏读入心 拓展运用(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这个句子虽然不是写景,但我喜欢)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 2、(3分钟)反馈、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内容:生生不息 (如果我们写作 增添亮色)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4、(3分钟)深情赏读:领读跟读,评价。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5、(4分钟)仿写:“爸爸妈妈是;我是。”(“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6、(5分钟)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7、反馈、小结: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六、课后作业:(父亲的故事过渡)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斜塔上的实验教案1 鲁教版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丰富知识背景。 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学习伽利略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关注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科学和文学应该开出并蒂之花。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阶段,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这篇课文将带着学生走进科学的领域,去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奇思妙想,从而激起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本文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的。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丰富知识背景。 学习伽利略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教学方法 实验法、点拨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比萨斜塔的图片,提问塔的名称、所在国家以及谁在上面做实验,由此导入对伽利略的介绍,从而导入新课。 二、导学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生字词) (2)简介作者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通过多次反复试验研究,他推翻了被当时人们奉为权威的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学说,建立了落体定律。他还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体运动规律,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他还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凸凹不平、木星有4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后因发表文章反对地心体系,支持和发展地动说,而遭到罗马教廷异端裁判所判罪管制。最终,罗马教廷宣布取消对伽利略的审判,伽利略得到平反。 (3)速读课文,总体了解课文内容 文章开头和结尾写了伽利略的哪两个发现?中间写的又是什么呢? (17)写伽利略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812)记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的情况。 (1319)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4)分析文章(17)节 速读后思考: 1.伽利略的发现受什么启示? 2.第2小节中的“觉得”和两个“似乎”能去掉吗? 做单摆的演示实验 注意观察并思考(讨论): 1.做这项实验需要什么条件? 2.你发现绳的摆动有什么特点? 3.实验的结果怎样? 4.这一发现如今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应用? 5.通过此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5)研读课文(812) 让我们为孩提和学生时代的伽利略画个像,看看他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6)研读课文(1319) 介绍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3层时,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思考: 1.当时有什么困难? 2.写观者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3.实验的结果如何? (7)合作探究 1.作者是采用先写趣事,再写小时候,最后写斜塔上的实验的顺序进行写作,这样写好还是按时间顺序写好? 课文构思巧妙。写人物传记一般是按时间顺序,从小时候写起,但课文却首先描写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写得引人人胜,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然后再回过头略写伽利略孩童和学生时的情况,接着再重点写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的情况。这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澜起伏,兴趣盎然。 2.学习了这篇文章,你能否从伽利略的事迹中总结出几条关于知识创新的经验,并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来。 拓展.迁移 古今中外,像伽利略这样受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启发而有所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是大有人在,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