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2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2 花城版.doc_第1页
2019年(春)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2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2 花城版.doc_第2页
2019年(春)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2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2 花城版.doc_第3页
2019年(春)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2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2 花城版.doc_第4页
2019年(春)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2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2 花城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2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2 花城版课型:音乐欣赏综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 能背唱乐曲主题,并对乐曲曲式结构有一定的了解。2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以及对乐曲意境的理解。3 使学生对标题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进而对交响音画有初步印象。4 初步了解俄国作曲家鲍罗丁。教学重点:欣赏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难点:音乐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动物及自然风光?教学方法:导入法、赏听法、视唱法教学过程:一:引入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幅油画,它的名字就叫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课本背景图)。可能同学们会觉得它不论时间与空间上都离我们很远,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它离欣赏者很近,甚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提示学生可以从人的视觉与听觉入手)那我们就来给它配乐,在配乐之前我们必须对油画的内容有些了解(出示文字),根据文字提示我们想想它可能出现哪些音乐或声音?设计意图(从画面进入让学生对标题音乐(交响音画)的标题来源有暗示作用,为下节课对标题音乐的总结打下埋伏)二:分段欣赏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曲家是如何做的,欣赏以下片段音乐做出连线并说出共有几个主题?(初听)A俄国卫队 音乐1(主题1独奏)B商队渐渐远去 音乐2(对比复调)C安然无虑的当地商队 音乐3(主题2)(教师简单介绍英国管)D二者关系融洽 音乐4(主题1齐奏)E飘过来的俄国曲调 音乐5(主题1渐漫)(教师简单介绍单簧管)问:共有几个主题?1 为何ABE他们同为一主提而表现的音乐内涵却各不相同?(A与E是力度上的变化,而A与B是节奏与力度的变化)2 你是从哪方面感受出C的安然无虑?(旋律与音色上,可以从英国管是地特定情景下才用的乐器入手进行引导)3 二者关系融洽你是从哪听出来的呢(从旋律的层次上,他们用的是对比复调,进行得非常和谐)设计意图(把学生被动欣赏变为主动,并感受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三:学唱旋律、模拟音响1、学唱主题1,当它是飘过来的俄国曲调时它的力度是怎样的?如果我们用一个音来演唱,请问用哪个音更合适呢?接下来我们用“la”来演唱,注意飘的感觉!当它描述俄国卫队时!这时我们用什么音会好一些呢?从学生回答中选一个音来演唱!注意他的气势。当它描述的是渐渐远去的商队时!注意它的速度与力度,接下来我们用发lu来演唱。2、学唱旋律主题(2)我们用哪个音乐来唱? 注意旋律的悠闲感。3、复调的模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性。分别用lu与la演唱。请学生自寻音源模仿马蹄声,把以上旋律联起来。设计意图(使学生参于到音乐的创作中,亲身体验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并轻松掌握音乐曲式结构)四:完整欣赏(把班上同深究分成六个组,分别展示这五个部分与马蹄声音)提问:这首曲子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设计意图(学生对乐曲留下总体印象)五: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重点欣赏了并切身感受了这首著名的标题音乐,对音乐的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下节课将学习另一首标题音乐图画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下了解一下!附送:2019年(春)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8课神奇的民间锣鼓金橄榄教案 湘艺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民间锣鼓几种乐器。2.能初步掌握民间锣鼓的节奏。教学重点认识民间锣鼓几种乐器教学难点边念边打锣鼓节奏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件 打击乐器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用模仿击打节奏的形式其中学生的注意力!请同学们模仿: 0 0 二、学习新知1.欣赏民间锣鼓的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找出其中的几种乐器。2.认识认识民间锣鼓几种乐器:出示课件图片,并简介几种乐器,教师逐一演奏。鼓: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主要介绍戏曲用的大鼓。粗腰筒形鼓:乐队用的大鼓膜径约 50100 厘米,上下蒙牛皮。平常置于鼓架,双槌敲击。用于器乐合奏及舞蹈 、戏曲的伴奏 。节日庆典用大鼓膜径100厘米以上 ,由1人或数人各执双槌击奏。小锣:也属锣的一种,因锣面较小而得名。铜制,圆形,直径约22厘米,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它的音色明亮 清脆。小锣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它在锣鼓曲时,除有时突出其音色特点外,也敲击花点,起着丰富合奏的效果。演奏方法:小锣无固定音高,奏时左手的食指挑起锣边,拇指为防护小锣滑落而贴放于锣边上,小指为便于掐音而靠近锣光内面右手拇指的第二关节,与食指第二关节,中指第三关节对捏锣扳,屈肘于小锣外面成小锣演奏姿式。右手持锣片敲击(长约17公分的竹片),以锣片下端侧面斜棱击打锣门或锣边而发音,打法也与大锣大致相同,分放音击、边音击、闷音击等几种。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锣、揣锣、打边等。小锣音色柔和、清亮,在戏剧伴奏中,常以各种打法来配合演员的动作,以烘托气氛。小锣是色彩性乐器,常围绕着大锣的重音,作各种装饰性的演奏。多用于文人、女性或诙谐人物(如丑角)的上下场和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地方戏曲、歌舞伴奏和锣鼓队中。另有单击音,用小棰敲击单片钹沿,获其特殊音响效果,用于民族乐队和说唱伴奏。如流行于福建福州、闽侯、永泰、连江、闽清等地的曲种“福州评话”。即用单钹伴奏。演唱者右手执钹,拇指上套一瓷环,可碰击钹的边缘作响,左手持一小棍敲击,以击节说唱。流行四川的曲种“荷叶”,也用单钹伴奏,相传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而且是因演员击节所用之钹,形似荷叶而得名。大锣:属锣的一种,因面较大故称大锣。它是铜制的,直径约30厘米,扁平圆体,有边,边孔较小,系以绳。大锣打击乐器。铜制,圆形扁平,直径约30公分,有锣门(即锣心,直径约10公分的圆平面)、锣边(与锣心相连的外围斜面)两部分。是朝鲜族的民族乐器。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持木槌击奏,在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常用到它。它也常与别的打击乐器相互配合,但它起着最主要的作用。锣面各部分发音高低都不同,中心发音较低,靠边的部分发音较高,演奏者常利用这一特点,在锣边、锣心或二者之间,击奏不同的音色和音高。它那粗犷、宏亮的音色,给人一种震憾的感觉。 具体方法:大锣左手食指、中指与拇指拿起锣拐子(小指也可勾住锣提绳),屈肘胸前成提锣势右手的小指纫进锣槌扣里,拇指与食指轻轻地掌握住槌杆,屈肘于锣光外面敲击时,放松肩、肘关节,既不要挑腕也不要吊腕,要使用小臂带动手腕的背屈和掌屈力量。附大锣演奏法口诀:持锣平胸定高矮,轻握楗杆置锣外,架势勿僵取自然,背起掌落别画圈。3.听赏课本中的锣鼓曲:多媒体课件播放。4.念读节奏:5.体验打击乐器(1)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只念一种乐器的节奏,每个学生都体验一遍打击乐器,选出最佳乐手参加班级合奏。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合奏民间锣鼓乐器。三、教师小结全课中国民间锣鼓是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完美结合,艺术领域与非艺术领域的交相互动,是构成中国锣鼓文化独特个性和无穷魅力的根本要素,而从雅文化的特质研究、介绍入手,探求俗文化的渊源与成的一个古老幽深且又充满了动感的景观。在这个景观中,既有着中国锣鼓蒙昧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