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狼和鹿教案 冀教版【教材内容】狼和鹿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阅读课文。文章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的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而且,文章所叙述的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文本的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种联系,就打破了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中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弄清狼、鹿、森林、人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1.分步板书课题:教师板书“狼”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鹿”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永远是坏蛋,是坏蛋就要杀掉;鹿永远是可爱的,因此我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地保护着鹿。教师补充板书:狼和鹿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故事,齐读课题。此时,面对这个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地围绕题目质疑,教师针对学生质疑的难易程度,做适时点评。 【意图】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常常能为阅读文本提供诸多资源。这一揭题方式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本文题目中的阅读资源,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阅读重点与阅读指向,让学生的原认知与文本内容产生强烈的“反差”,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帮助学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行为首先应该从阅读文章的题目开始。二闯关游戏,了解学情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读情况:同学们课前已经初步地阅读了文本,让我们一起来闯预习关(1)第一关:读准每一个词语。出示词语:提防 血泊 威胁 狩猎 生机勃勃 青烟袅袅你认为哪些词语在朗读时容易读错音?(学生交流。指名读、齐读、小老师带读)(2)第二关:交流生词理解情况。功臣 祸首 王国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文本内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文本内容: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功臣?什么是“祸”?什么是“首”?课文中谁是“功臣”?谁是“祸首”?谁是谁的“王国”?(3) 第三关:读好下列短句。活泼而美丽的鹿 贪婪而凶残的狼狼与其它一些鹿的天敌 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教师引导学生留意每组短句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联系。(4)第四关:读通下列长句。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教师小结:连闯四关,四战四捷。良好的开端必然是成功的一半,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意图】一个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比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为重要。因此,面对进入中年段的学生,教师应该时时注意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自己预习成果的时间与舞台,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闯关游戏”的模式亦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而设计的,重在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三品读课文,深化领悟*走进森林*1.故事发生在凯巴伯森林,自从人类捕杀了六千多只狼以后,这儿成了鹿的王国。出示: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2.轻声地读一读,鹿没有了狼这一后顾之忧,它们在这一王国里会怎样的自由呢?(学生自由表达)3.教师引导:是呀,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饿了可以渴了可以累了可以困了可以教师小结:总之,在这一自由王国里,它们可以自由地散步,可以安心地睡觉,可以毫无约束地生儿育女。4.于是,鹿的总数一下子就超过了十万只。出示: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5.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熟悉的班级人数、年级人数、学校人数的逐层相比较,帮助学生直观地建立起“十万只”的概念。【意图】没有狼的凯巴伯森林是一个怎样的王国?文章寥寥数语,但是却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一鹿的“王国”的面貌。让学生触摸到此时鹿的“自由自在”有利于学生突破文章的阅读难点。因此,让学生把这寥寥数语“读长、读厚”是这一组块阅读的重点。“鹿没有了狼这一后顾之忧,它们在这一王国里会怎样的自由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丰富的想象,于是“王国”这个词语不再那么“枯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熟悉的班级人数、年级人数、学校人数的逐层相比较,帮助学生直观地建立起十万只的概念。”于是“十万只”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符号,它已经有了丰富的文本内涵。*回忆往事*1.可是20多年前,鹿可没有这么自由。(出示第一段话)自由地读一读,思考:20多年前,鹿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自由交流。)2.教师小结:树虽然很绿,景色虽然很美,但是,鹿却很不安全。所以,整个森林只有大约四千只鹿。3.出示课件(森林的插图):这就是昔日的森林,鸟在歌唱,鹿在奔跑,狼很贪婪。你能读好这段话吗?(指导学生进一步在朗读中加以体会。)*面对现实*1.于是,枪声打破了森林的宁静(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2.鹿终于可以生活在自己的“自由王国”里了。几年过去了,结果又怎么样呢?(出示:可是,八千只病鹿。)3. 默读,讨论:鹿为什么相继死去? 饿死。(哪些句子说明它们没有吃的?为什么没有吃的?相机理解词语“蔓延”。) 病死。(为什么二十多年前疾病没有在鹿群蔓延?)4.因此,短短的几个冬天,十万只鹿只剩下八千只,而且是病鹿。此时,如果让你在这幅画面上画上这八千只病鹿,这些鹿可能会是什么样子?此时,如果再让你在这幅画面上画上凯巴伯森林,森林又会是什么样子?(学生自由想象。)5.多么悲凉的画面!你能通过朗读表达这份悲凉吗?(指导朗读。)6.在这份悲凉中,鹿怎能不回忆起昔日“与狼共处”的生活呢!(出示并齐读第一自然段。)7.男女生分别读昔日的凯巴伯森林与今天的凯巴伯森林。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进一步感悟。*感悟道理*1.此时,在美好的回忆与残酷的现实中,八千只病鹿一定明白了“自由王国”其实并不自由。此时我们不得不问:这究竟是谁惹的祸?这又警示我们什么?2.自由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懂了什么?(班级交流。)3.教师点拨:为什么狼反而成为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为什么鹿又成为了破坏森林和毁灭自己的“祸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师小结:人类“捕杀”了鹿的天敌狼,目的是“保护”活泼美丽的鹿。可是,狼没有了,这架生物界的天平也就失去了平衡。教师在小结中完成板书,板书中以示意图的形式表示“狼”与“鹿”的平衡关系。【意图】将文本所叙述的故事分割成四个组块,看似割裂了文本的内容,其实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帮助学生读懂文本,读好文本。走进林回忆往事面对现实感悟道理,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之后,让学生置身于这种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组块式的阅读历程之中,利于三年级的学生充分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以及文章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语段咀嚼推敲,把玩回味,从而感悟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概念。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生态平衡”的话题,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组块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应该努力地帮助学生降低坡度,化解难点。设计中教师导在关键处,启在愤悱时,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四拓展延伸。1.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克但又相关的联系。你还了解哪些?(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给予恰当地引导。)2.教师适当补充下列材料:生物学家发现,鼠害严重的地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蛇类被大量捕杀;白蚁与黑蚁是一对冤家,一旦相遇就会大动干戈,往往出现大兵团作战的场面。结果常常是黑蚁大获全胜,白蚁损兵折将,纷纷逃窜。于是,人们用黑蚁来防治毁坏建筑物的白蚁;山雀和啄木鸟是一对好伙伴。山雀喜欢飞到啄木鸟那儿,在地上等待啄木鸟啄出的虫子;而啄木鸟由于专心啄树皮,很容易遭到老鹰的袭击,于是山雀只要发现老鹰,就会给啄木鸟以信号;狐狸是令人讨厌的家伙,但是如果没有了狐狸,兔子、田鼠、刺猬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多,那么田间的植物和果实就会大量减少。【意图】阅读对话既要立足于文本,但又不能囿于文本的有限空间,更不能受40分钟的课堂所羁绊。让学生在读懂文本语言,初步感悟狼和鹿之间的相关相克的联系之后,适时地将学生阅读的视角引向课外,投注进自己生活的世界,搜集生活中与文本故事相似的材料。这样延伸性的阅读设计,既巩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帮助学生丰盈“生态平衡”这一本来是陌生的概念,更有利于发挥文本对于学生的育人功能。可谓一举而多得。板书设计: 14、狼和鹿 吃 狼 鹿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瑞雪教学设计 沪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8个生字“凛、冽、霎、罩、耀、巍、馒、掷”;读准文中的多音字“分(fn)”,理解“凛冽、霎时间、纷纷扬扬、笼罩”等词语意思,积累“分外耀眼、茫茫田野、巍巍群山、壮丽雄伟”等词语。背诵课文第三节。2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所见所闻的,感受雄伟壮丽的北国风光;结合课题中“瑞”字,抓住关键词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3借助课后练习,结合文本情境,说说雪后孩子们的活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感受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难点:由于地域差异,学生对课文描写的漫天大雪缺乏直观体验,难以对课文表现的中心产生情感共鸣。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给课文标注小节号,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2查字典理解课文中不理解词语的意思。3积累描写雪景的优美词句。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1.师:同学们,大家肯定都见过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雪的课文。首先,我们先看一些雪景。媒体出示图片:瞧,下雪了。看了画面,请用一、二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媒体演示:“我看见了 。”(说说你看到的画面)“我觉得 。”(说说你的感受)2、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瑞雪。板书课题: 瑞雪 齐读 课题中“瑞”是什么意思? 板书: 吉祥那么瑞雪也就是吉祥的雪。(生齐说)3师:为什么把这场雪称为瑞雪呢?过渡: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欣赏瑞雪,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课文,并带着小问题: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师:学生们都已经读完课文了,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中出现的两个生字。媒体出示:l 巍 师:“巍”的部首是山字头的,而“巍巍”是形容山高峻的样子。l 掷师:请同学们开火车,注意读准“掷”的翘舌音。开火车读“掷”。师:“掷”是提手旁,和手有关系,就是用力扔的意思。请一个同学上来做一做“掷”这个动作。(2)媒体出示:壮丽雄伟 群山 遍身银装 白蒙蒙堆雪人 雪球 奔跑 追逐眉开眼笑师:老师把词语分成三行,谁看出词语分行的规律了?第一行是描写什么的?(景色)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什么?(活动),第三行又是描写?(神情)。3师:通读过课文,同学们能说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这场雪的吗?(若学生回答时遇到困难,可以点拨提醒:“文中有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文章的顺序?”)(1) 按时间顺序来写的。(2) 圈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媒体演示 昨天中午 时间顺序 傍晚 今天清早师:根据时间顺序,我们把课文分成了下雪、雪后两部分板书:下雪 雪后 4师:读了课文,你心里对这场瑞雪产生了什么感受?(可以提示:“雪是怎样的?景色如何?雪后人们表现是怎样的?”)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雪大 景美 人喜5过渡:(指着板书)雪大、景美、人喜是我们共同的感受。下面,就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课文,品位这场瑞雪。三、 精读课文,品味积累。(一)学习课文1-2小节。1.出示句子: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指名读)教学生字:“凛、冽”。师:这个词读作“凛冽”,“凛”是前鼻音,我们在燕子专列这堂课中也见过这个词。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部首都是两点水)理解词义:“凛冽”就是寒风刺骨的意思。(非常寒冷)师:谁能读好这句句子,感悟风的寒意。(先指名读,再齐读)2、师:寒风刮起来后,雪就开始下了。这场瑞雪下得真大呀,请同学们轻声读第1-2节,划出体现雪大的词语。3.交流l 大片大片 纷纷扬扬媒体演示 动态大雪纷飞场景师:看,雪花满天飞舞,随着风飘来飘去,想数也数不清。这就是句子中的哪个词?(纷纷扬扬)出示句子: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师:谁能读出大雪飘落纷纷扬扬的感觉?(先指名读,再女生读)l 霎时间 师:此时,村庄霎时间就被大雪笼罩了,请大家读准这个词字音。“霎时间”还可以说成(一瞬间 一刹那 一转眼可以提示学生小狗杜克出现过近义词)师:这些词都表示极短的时间 (学生齐说)。在极短的时间里,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引导学生跟着一起说),这场雪可真大呀。l 笼罩师:“笼罩”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媒体演示 师:山川、田野、村庄全都被大雪像笼子一样罩住了,这就是“笼罩”的意思。朗读(先指名读、再请男生读)师:抓住这些关键词,哪位同学可以读一读这一段话,试着把雪大的情形给读出来。男同学们一齐来读这段话。l 整整一夜引读:这样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夜。师:说明雪下得时间真长啊。4.师:刚才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我们感受到了雪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雪后美景。(二)品读、积累课文第3节。1师:雪下了整整一夜,雪后的村庄又变成了怎样的模样呢?默读第三节。不出声,不动唇,边读边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交流:作者写的景物。2、引读:一轮红日 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 师:“分”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它另一个音是(生:第一声),哪位同学可以组词?师:“耀眼”的“耀”请同学跟着我书空一遍,写“耀”时要注意左窄右宽。板书“耀”。师:耀眼是什么意思?(“耀”的部首是光字旁,所以“耀眼”和光有关系,指的是光线强烈,使人眼花。)分外耀眼就是(把大地照的十分耀眼。)一轮红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闪闪发亮,真美啊!师:哪位同学可以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4、师:(指着PPT)田野呢?(一片雪白)5、师:群山怎样?(遍身银装)为什么用“银”而不用“白”字?(因为群山在红日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真的像穿上了一件银色的大衣。)6、师:作者写白雪皑皑,用了不同的词,写出了大地、田野、群山不同的特点。大地是白得分外耀眼,田野是一片雪白,群山遍身银装。这样的风光用第三节中的哪个词来形容?(壮丽雄伟)真是一派壮丽雄伟的风光。7、出示句子: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师:要读好这句话,必须要注意哪个关键字?(好)为了强调两个好,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师:大家看,这段话字数相同,上下对称,就像诗一样。同学们想象一下雪景的壮丽,再一齐读一遍这段话!(齐读)8、师:作者在描写雪后景色时,抓住景物的特点,为我们刻画了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请同学们再齐读第3节,我想从大家的朗读声中感受到这片雪景。师:这么优美的语句,你们能根据这些提示,试着背一背吗?请同学们先自己花时间背一背,然后我们再一起背诵。(师生合作背诵)(三)学习4、5小节,体会人们的喜悦。1、师:雪景的优美壮丽同样感染到了村庄里的人们,村里的人表现得如何呢?(欣喜、开心)这壮丽雄伟的风光让人赞叹,这瑞雪丰年的图画令人欣喜,人们为何如此欣喜呢?文中的这句谚语为我们提供了答案。2.出示谚语,理解引号作用。出示句子:“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指名读)师:这句谚语为什么要加引号?(引用谚语要加双引号)2.质疑,理解谚语意思。 师:对于这句谚语中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预设:这里的“被”是指什么?(雪)“三层被”是什么意思?(雪积得厚) “来年”是什么意思?(明年)“枕着馒头睡”是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讲解课件
- 开展劳动节主题活动总结
- 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开花课件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二中高一(下)月考数学试卷(6月份)(含答案)
- 汉字基础知识培训心得
- 食品安全行业的政策趋势与风险评估
- DB62-T 4539.4-2023 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指南 第4部分:物资储用
- DB5307-T 68-2024 丽江市营造林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规范
-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方案
- 保险车险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GB/T 23781-2024黑芝麻糊质量通则
- GB/T 9867-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
- GB/T 35690-2017弱磁材料相对磁导率的测量方法
- GB/T 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 JB∕T 13977-2020 液化天然气(LNG)低温潜液泵
- 年度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
- 110kV企业变电站短路电流计算及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2022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福建师范大学各学生组织部门简介
- CAMDS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