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江雪教学设计语文S版 .doc_第1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江雪教学设计语文S版 .doc_第2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江雪教学设计语文S版 .doc_第3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江雪教学设计语文S版 .doc_第4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江雪教学设计语文S版 .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江雪教学设计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说几个表示冬天的成语。2.揭题,并说说诗题江雪的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概况1.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2.把课文读正确(这里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多读,大面积的检查。)3.猜猜课文大概写了些什么?(用一个“猜”字能减轻学生的心里压力,发言的同学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三、教给方法,自主学习1.仔细观察,今天学的古诗与以往学的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何不同?2.板书“注释”。利用注释帮助理解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今天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自己去学懂古诗。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四、集体交流,适时点拨1.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1)“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2)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又进行了词语的积累。)2.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情?读读后两句。(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你感受到了什么?(4)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找出表示数量的4个词。师板书:千万孤独。3.了解背景,体会意境。(1)读到这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诗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2)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进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案”。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在永州整整度过了十个颠沛流离的春秋。政治上,他处处遭到黑暗腐败朝廷的打击、排斥;生活上,昔日好友沦落天涯,杳无音讯。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写成了千古绝唱江雪。(3)了解了这些,你认为老渔翁真的在钓鱼吗?五、 课外延伸唐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诗人常常借助景物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立体侧面。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唐诗。1.渔歌子(1)这首诗是作者厌恶了官场污浊的生活,而宁愿过那种“不须归”的隐居生活。(2)自己根据注释,读懂这首诗。(3)背诵古诗。2.枫桥夜泊(1)根据注释自己读读这首诗。(2)猜猜看,写这首诗时,作者的心情如何?(3)背诵古诗。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并会灵活使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并用“舒畅”、“快活”造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爱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父亲的爱鸟情感;理解“我”的心情变化:为什么心里掠过一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教育学生懂得爱鸟、保护大自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质疑课题。读了题目,爱动脑筋的孩子脑子里必定会闪过一些疑问。(学生说)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词。3.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会读书的同学能把课文读成一句话,你能在默读全文后,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汇报: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板书)指名读句子,体会“一生最喜欢”。师:读了这句话,爱动脑筋的孩子此时又会产生疑问了,请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三、细读感悟。到底这树林和唱歌的鸟凭什么魅力而成为父亲一生的最爱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树林里的鸟吧。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个段落描写了树林的鸟?(提示:默读时动眼、动脑、动手画。)2.学生汇报,指导学习第十自然段。师:谁能把这一段话读正确、通顺、流利?(指多名学生读)师:读了这段话,你了解到鸟的什么特点?(鸟有气味)师:哪句话最能让你了解到小鸟有气味?随机指导朗读句子“每一只鸟才张开呼吸着”。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给你的感受最深?随机指导理解“舒畅”一词:你用什么办法理解这个词?小结:查字典、换近义词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指导朗读句子,读出鸟儿的欢快舒畅,可以加上动作读。师:谁能用“舒畅”来说一句话?3.指导朗读句子:多么美好的黎明、多么快活的小鸟,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们的快活吧齐读一至四句。4.这是鸟特有的气味,非一般人所能闻到,那如何才能闻到?读第十段最后一句,用刚才的办法,把这个句子读成一个或者两个词语,也就是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结合学生的汇报,随机指导理解:你怎么理解“用心”一词?(换近义词:专心,认真。)我们平常闻气味都是用鼻子闻,可父亲却说要用心闻,那么,怎样闻才是“用心地闻”呢?你能联系前文,找到文中的的话来解释吗?5.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九段,思考前面的问题。6.学生汇报,随机指导理解“用心地闻”。“突然,父亲站住了闻了又闻?(从“上上下下、望了又望”体会父亲仔细看、用心闻。)“我茫然地望着兀立的父亲。”指导朗读,体会父亲静静地用心地闻、仔细地观察。随机指导理解:茫然、凝神静气。(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再读句子,你仿佛看到了父亲是()地站在那。7.一旁茫然的我,这时心里想什么?(哪有鸟?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鸟?)请位父亲来回答。8.指导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用心爱护鸟的感情以及父亲对鸟的熟悉。9.父亲这么仔细观察、用心地闻鸟味,再次读文段,读到父亲的心里去,看看你还能体会到什么。(爱鸟读第一段)10.看来,父亲对于鸟来说真是个有心人,而喜欢树林和鸟的父亲对鸟的了解仅止于气味吗?11.默读课文第十一至十六自然段,思考:父亲对鸟还有哪些更深入的了解?(用读句子读词语的方法找一找)12.学生汇报学习结果,随机结合课件指导朗读。“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想知道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是什么样的吗?看课件。理解“群鸟齐鸣”,指导朗读第十一段。“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天空的”(指导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快活”,并用“快活”来说一句话。)鸟儿歌唱着要飞上天空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可是却不知它面临的危险“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所以,最容易被猎人打中。看,父亲知道鸟儿什么时候唱歌,也了解鸟儿最快活与最危险的时刻,父亲真了不起啊!这一切都源自于读第一段中心句。13.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此时,我的心情如何?1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我心情为什么“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15.小结:是啊,父亲不是猎人,即使是猎人也不会伤害小鸟,因为(齐读第一段,即全文中心句)四、总结全文。1.读了这篇课文,令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再次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2.将题目的顿号换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读一读。(爱)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写作方面: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