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莺》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2019年(秋季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莺》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2019年(秋季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莺》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2019年(秋季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莺》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2019年(秋季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莺》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季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莺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文学常识以及与莺有关的好词佳句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所介绍的莺的特性。 3、品味优美的语言描写。4、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感受生命与自然的可爱。 教学重点:品味优美的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预习篇一、基础知识积累: 1、积累字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阴mi ( ) 弥漫( ) 萧条( ) 休眠( ) 欢畅( ) 迁x( ) hn养( ) tin静( ) 天真无邪( ) 千呵万护( ) 无忧无虑( ) 解释词语:销声匿迹2、积累好词佳句:(提示:搜集和“莺”有关的成语、古诗词或对联,写在下面) 成语: 古诗词: 对联:3、积累文学常识:作者: 本文选自 ,作者 , 国人, 家、 家。作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939年起担任皇家公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册自然史。 文体: 莺是一篇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二、小试牛刀:初读课文,试着完成下面的问题,相信你能行! 4、(1)填空:(思路导航:用文中的词语填空;词语一定要体现“莺”的特点噢。)(2)联系描写“莺”的古诗词和对联,通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总结)从搜集的诗句和对联当中,莺给我们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是 。(提示:用诗词和对联中的词概括)由此可以看出,莺最突出的特性是5、比一比谁找得准、概括得准:(提示:在课本相应的段落做好标注)用“中心句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或提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述。一般情况只有一个中心句,它大多放在段首,有时也放在段尾,个别情况下才放在段中。陈述性的段有时没有中心句,但可综合概括出全段的中心意思。导学篇一、整体感知,交流讨论:古诗和春联中,莺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莺成了春的使者。可是,作者为什么先从冬天写起呢? 二、研读文本,品味词句:1、风采展示: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2、品读精彩,感受语言美、情感美:本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幅动人的莺歌燕舞图。请分析体会生动优美的语言。(1)师生共同评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分析举例 这句话中“住”、“钻”、“藏”等动词运用 的方法,把小鸟人格化了,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莺的特点。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分析举例 这句话运用 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莺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学生自由评点:选择你认为精彩的词语或句子,仔细品味、揣摩,用上述句式说一句话,进行小组交流。我喜欢的是 理由是 三、升华感悟:读完全文,一只只可爱的小鸟便跃然纸上,是那般的讨人爱、惹人怜。这首先得归功于生动描写小鸟的作家布封。如果让你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你该怎么写呢?(小组交流后,写下来)思路点拨从内容、语言、写法、情感等方面入手练习篇一、阅读下列短文,思考回答问题:松 鼠布封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著身子坐著,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木,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著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乾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著放在一起,再用一些乾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著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关溜溜,干干净净的。1、通读全文,找出对松鼠概括介绍的中心句:2、本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并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理由 (温馨提示:同学们可别忘了刚刚学过的方法噢!)我喜欢的句子是:我喜欢的理由是: 3、通过阅读本文,你认为本文和莺在写法上有哪一些相似之处呢?附送:2019年(秋季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0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理清文章的思路。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学习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学习难点】1、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2、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3、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自主预习案】1、读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2、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云彩识天气简表。 晴天云彩简表名称 形态变化 位置 厚度 天气征兆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名称 形状变化过程 位置 天气征兆云彩识天气简表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课内探究案】一、 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的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效果。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1复习思考。(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_ (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_ 2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_ (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_ 3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_ _ 4复习提问。(1)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答:_ (2)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晴朗天气的征兆;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都是阴雨风雪的征兆,光彩包括晕、华、虹、霞。这些是什么说明方法?答:_ (3)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一句是什么说明方法?答:_ (4)天气晴朗的云有什么特点?阴雨雪风的天气,云有什么特点?答:_ (5)第一段中,结构是怎样的?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形态?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特征?答:_ _ 5、分析本文寓准确于生动的语言特点,研究讨论: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什么?_ _ _ 【拓展检测案】1、给下列字注音。燚y 霎sh 刹ch(那) 晕yn(圈) 盈yng2、解释下列词语。峦:_ 点缀:_ 轻盈:_ 姿态万千:_ 弥漫:_ 3、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1)、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_ (2)、如何分层?_ (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_课外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近几年来,有关酸雨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酸雨对我国的影响愈来愈大,作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什么是酸雨呢?它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我们如何来清除它的危害呢?酸雨是指因大气污染而产生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雹雾露等。酸雨中的酸主要是稀硫酸和稀硝酸,另外还有有机酸。酸雨的形成虽然有诸多复杂因素,但根源在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而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对流层后,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过程,在暖湿静风等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局部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碳或氮氧化物富集,在水汽凝结过程中溶于水而形成硫酸、亚硫酸或硝酸、亚硝酸,然后随雨降落,形成酸雨。酸雨给森林、土壤、湖泊、农作物等带来巨大危害,更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是当今世界三大环境灾害之一,被人们称为“空中杀手”。酸雨破坏植物气孔,使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林木的大面积死亡。欧洲、北美、亚洲等大面积的森林受到酸雨的危害;我国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每年都有大面积林木受酸雨危害枯萎或死亡,江苏、浙江等省森林受害面积达128万多公顷,每年林材损失达6亿元,生态效益损失更高达54亿元。酸雨破坏土壤结构,中和土壤中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造成农作物减产,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质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物难以生存。西欧、美国、加拿大等地的许多湖泊正变成生物难以生存的“死湖”。酸雨对文物、古建筑的破坏程度令人吃惊。世界上许多千古不朽的建筑物、雕像等,被酸雨腐蚀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像希腊的雅典女神、意大利科洛西姆斗兽场、我国北京故宫的汉白玉雕、卢沟桥上的石狮等等,数千年保存完好的文化遗迹,在数十年间成了酸雨的牺牲品。酸雨更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科学家们测算,由于受酸雨的影响,地下水中的铝、铜、锌、镉等金属含量已超出正常值的几十倍,人类在饮用这种水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毒害。含酸的空气也使多种呼吸道疾病增加。例如,巴西的库巴坦布有20%的居民因受酸雨毒害而患有哮喘、支气管炎和鼻炎,其中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高达38%。防治酸雨首先要控制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的排放,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在目前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能源结构的情况下,应尽快改变我国对能源利用的传统方式,加快对煤炭液化、气化等技术的研究及生产步伐,加强二氧化硫的排放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环保投入,治理酸雨污染,防止酸雨扩大;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步伐,开发低污染新能源,特别是在水能丰富而酸雨危害严重的西南地区加快水能的开发11xx年初我国提出“向酸雨宣战”,经过两年的集中治理,一些污染重灾区如重庆、沈阳等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好转。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积极行动,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扼杀这个来自空中的“杀手”,我们的天空会更蓝。4、请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l)千疮百孔:_(2)牺牲品:_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请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它的特点。6、本文采用_顺序来说明。7、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各举一例。8、第自然段介绍_。作者从_和_两方面说明。9、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11附答案:【自主预习案】1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2、晴天云彩简表名称 形态变化 位置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渐渐消散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状排列 两千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名称 形状变化过程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着,仿佛蒙上白色的绸幕,卷云慢慢向前推进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层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块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乌云密布 更低 雷雨冰雹 云彩识天气简表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华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里紫外红 华环小到大晴 华环大到小阴雨 虹 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出现在早、晚,太阳照红云层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课内探究案】1、(1)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2)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2、(1)分类别。(2)打比方。3、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l)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6)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4、(1)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2)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