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春季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分有多长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7779页“1分有多长”。课前思考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有多大,可以通过操作、测量理解它的实际意义。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古时候用1炷香或用沙漏来计时,现在我们用钟表的指针转动来计时,这些计时工具本身是运动着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活动中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分”是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本案例通过“1分能干什么”的活动,来体验1分有多长。反过来,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估计1分有多长,体会时间单位“分”的实际意义。课堂写真活动一听音乐引入时间(播放1分用萨克斯吹奏的音乐回家,同时课件出示钟面分针、秒针的走动情况。)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生1:我觉得这段音乐太美了。生2:我感觉就像妈妈在唱摇篮曲。师:我也有同样的感觉,那你知道这段音乐有多长吗?生3:这段音乐播放了1分,因为刚才放音乐的时候,我看见秒针走了1圈就是1分。师:是吗?我们再一起跟着秒针走1圈吧!活动二发现分与秒的关系(出示刚才的钟面课件,让学生随着秒针走动而数数,数到60,分针、秒针停止。)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秒针走得很快,分针走得很慢,像只小蜗牛。生2:我发现分针走了1个小格,是1分,秒针走了60个格就是60秒。(师板书:1分60秒)师:(指着板书)1分和60秒,时间同样长吗?生1:时间不一样长,因为分针走得很慢,秒针走得很快。生2:不对,它们是同样长的,因为分针和秒针是同时开始走的,又是同时停止的。生3:对呀!时间是同样长的,只不过分针和秒针的速度不同。(师板书:1分=60秒)活动三体验1分有多长师:现在你们对1分有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1分很长,因为我们数数都数到了60。生2:我觉得1分很短。师:是吗?那我们再来感受1分的动画片吧!(学生在看动画片时,随着猫和老鼠的动作而发出开心的笑声,播放完以后,教室里发出惋惜的声音。)生3:动画片太好看了,还想看。生4:怎么没了,1分也太短了。生5:1分也有点长,因为我知道动画片中老鼠比猫厉害。师:是吗?同样是1分,为什么有时觉得短,有时觉得长呢?生6:老师,我知道,如果我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如果做不喜欢的事,比如就这样呆呆地坐着,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师:你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吗?活动四1分能干什么师:看来,1分还真有奥秘,1分能干什么呢?(教师为学生准备6件事情,即折纸、画画、读文章、背口诀、写字、数数,让学生选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看自己1分能完成多少。学生开始选自己最喜欢的事做,做完后,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完成的情况,再全班汇报。)生1:我1分能背出19的全部乘法口诀。生2:我1分能写50个字。生3:我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了236。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们想说什么?生4:同学太厉害了,1分能数到236。生5:我发现1分能干很多事情。师:确实不能小看1分,1分能干很多事。现在你们对1分有多长有感觉了吧。活动五 估计1分有多长师:我们休息1分,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师:你们向后转,不看表,跟着音乐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想怎么扭就怎么扭。估计到了1分就回到座位上,比比看,谁估计得最准。(放一段很欢快的音乐,教师发口令“开始”,学生随着音乐很高兴地扭起来。教师看着表,记住估计得比较准的学生的名字。)师:现在我是记者。(走到一位估计比较准的学生身边。)师:你好!请问你是怎么感觉这1分的?你认为你估计得准吗?生1:我背了两次29的乘法口诀,就回座位了,因为刚才“1分能干什么”时,我也背了两次29的乘法口诀。师:请问同学,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计的?生2:我从1数到60,数得不快也不慢。师:你认为你估得准吗?生2:应该很准。师:他们的经验很好,大家可以再试试。(此案例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小学傅春老师编写的案例,编者略作修改)问题讨论1教科书安排“1分有多长”的内容,其价值是什么?2在教学中你怎样帮助学生体验“1分有多长”?这位老师组织的活动对你有什么启发?案例点评本案例紧扣研究主题,特别是活动4和活动5,组织学生充分体验1分能干什么,学生对1分的实际感受,犹如一把无形的度量时间的“尺子”,再用这把“尺子”来估计1分有多长。教师采用有趣的记者采访形式,让估计比较准确的学生介绍经验,用这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实际意义,他们是难以忘怀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本案例在40个“1分”里,通过师生互动,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自然、扎实,更有真实、充实之感。学生对“1分有多长”的体验,定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像这样一节课的40分,学生一定不厌其长,只嫌其短。附送:2019年(春季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千米有多长教学参考 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通过实践和想象活动,认识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3借助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千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编写说明本节内容是在学过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基础上,认识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由于千米比较长,学生难以直接观察或亲身感受它的实际长短,所以千米的空间概念一般需要借助学生对10米、100米等长度的认识通过推想来建立。围绕千米的学习,教科书安排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一、第二两个问题通过操作活动体会10米、100米的实际长度,为推想1千米有多长做好铺垫:第三个问题在认识100米的基础上,借助实际情境想象、认识1千米。10米有多长?照样子做一做。教科书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感受10米有多长的场景,启发学生用多种可能的方式去感受10米的实际长度,但并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书上呈现的方式去做,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体会10米的活动,主要强调观察与体验。100米有多长?想一想,做一做。体验100米有多长。教科书通过“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00米吗?大约需要多少名同学才够呢”和“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两个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00米有多长,主要强调先想象再体验。教科书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感受100米有多长的场景,启发学生用多种可能的方式去感受100米的实际长度,同样并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书上呈现的方式去做,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体会100米有多长的活动。1000米有多长?先想一想,再和同伴说一说。认识1000米有多长。教科书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感受1000米的场景,引导学生在对100米认识的基础上,借助跑道等多种熟悉的场景推想1000米有多长。同时,引入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学建议10米有多长?照样子做一做。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小组合作完成第一个活动。先组织10个人手拉手伸直胳膊站成一排,再进行测量记录数据,最后在全班汇报。测量时,注意先把第一个学生的中指尖作为起点,然后把卷尺拉直,量出10米。量完后,还要引导学生再看看10米在这个队伍中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的一段长度,加深对10米的整体感受。(2)两人一组完成第二个活动。先合作在地面量出10米长的一段距离,标上起点和终点,再用自然均匀的步伐走一走,看看可以走多少步。(3)小组合作完成第三个活动。先实际测量教室有多长,测量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还差多少到10米,“或比10米长多少。当然,并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书上呈现的方式去做,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体会10米的活动。100米有多长?想一想,做一做。教学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环节。(1)想象、猜测活动。在“10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是10米”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多少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够100米长?(2)实际测量。组织全班学生到室外手拉手整齐地站成一排并进行实际测量。测量时,可以先测量出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的长度,再根据测量结果,估测出站成100米长大约需要几个人。如果全班有40名同学,一般这40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的长度大约是40米,这样再有60名同学手拉手就能“站出”100米。在估测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实际“站出”100米,如先测量出40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的长度并做出标记,再以这个标记为起点站成一排继续测量,直到量出100米的长度。(3)观察、体会。让学生整体看一看“站出”来的100米到底有多长,以加强对100米的实际感受。对于“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同样可以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估计。估计时,可以先让学生量一量1米大约要走几步,再在这个基础上估计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一般1米大约要走2步,所以100米大约要走200步。再带学生在操场上走一走。没有100米跑道的学校,教师可以先测量出50米长的一段距离,请学生走一走,并记录50米长的距离大约要走多少步;再据此让学生想一想,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走之前,教师要提示大家注意:第一,尽可能用同样的步幅和速度走完100米;第二,记清结果,以便同学间可以交流。当然,并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书上呈现的方式去做,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体会100米的活动。1000米有多长?先想一想,再和同伴说一说。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体会了10米、100米的长度之后,进行认识1000米的教学,可以参考如下教学环节。(1)联系前面100米有多长,组织学生进行想象、讨论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进而得出10个100米长就是1000米。(2)想象10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前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技术投入成本效益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营养师(四级)试题及答案
- 校长在2025年秋季开学教师大会上的讲话:-以师者之名为点灯人为同行者
- 林学考研科目试题及答案
- 初二化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规范食堂设计管理办法
- 中信银行还贷管理办法
- 中国生产现场管理办法
- 评价器考核管理办法
- 儿童考古小知识课件
- 《智能电气设计》教案全套 陈慧敏 1-20 软件安装-配电柜门设备安装及布线
-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第2版)教案 第二章 智能制造数字化基础 2.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 禁毒预防药物滥用
- 开学第一课假期收心主题班会 课件
-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课件
- 中山酒店行业状况分析
- 液压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 植保无人机应急处置预案
- 湖北十堰生产实习报告
- 营销体系之业绩如何做增量10大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