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学案_第1页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_第2页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_第3页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_第4页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8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 杜甫诗三首教学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 “ 诗史 ” 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岱宗()决眦()搔更短()不胜簪() 2、填空 杜甫,字,是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 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 二、指导学习 研讨 1学习望岳 2 / 18 1)情境导入 杜甫在 25 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 “ 安史之乱 ” 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 4)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望 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5)探究赏析望岳 a、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多媒体投影):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的感觉3 / 18 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 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 “ 望 ” 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 “ 望 ” 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 学习春望 1)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春望,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 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有人将 “ 国破山河在 ” 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6)、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巩固练习 4 / 18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阅读做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写诗人近观泰山的句子是: _ (2)最后两句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现了诗人_的理想和壮志。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 “ 好雨 ” 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5 / 18 3你认为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25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4、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教学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 “ 诗史 ” 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导学 填空 1、 “ 听妇前致词 ” 中 “ 听 ” 者是: _,妇致词的对象是: _。 2、诗 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_;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_。 3、诗中表现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6 / 18 _。 4、诗中能概括全诗事件的一句诗是 _。 二、研讨学习: 1、温故知新 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2、学习石壕吏 1)、背景简介: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 (758)。当时唐军 60 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这一年,他从 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2)、诗题解释:石壕:也叫石壕镇,现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3)分组表演,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a、边读边思考:整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b、研读欣赏:官差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能不能把 “ 有吏夜捉人 ” 改为 “ 有吏夜征兵 ” 呢?(学生自由发言,师生 共同点评) 7 / 18 c、深思明辨: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引导学生结合诗作的背景来谈,善于从诗作中找到依据) d、分组准备表演:教师提示注意分配好角色,注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腔调、神态动作等。学生分组准备 5-10 分钟。 e、分组上台表演:师生点评,结合诗作指出哪些表演到位,与诗作描写不符,哪些表演逼真,与诗作描写的不相符合。以后上台的小组注意克服前面的不足。约 10 20 分钟, 3 4 个小组表演。 4)研读探究 a、情感熏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老妪一家的状况,老妪一家的状况又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史特点)?如果你是那个官差,你还会把老妪抓走吗?为什么? b、老妪是被迫还是自愿去应差服役?最终到底被抓走没有? c、展开想象:老妪被抓走后,老翁回来了,一家人会怎么样?第二天告别时,老翁又会怎么做, d、理解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8 / 18 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 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三巩固练习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2、对这首 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 1 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 2 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 3、 4 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 3、 4 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_;9 / 18 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_。 4、 “ 妇人 ” 致词分为三层,用 “” 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_ 第二层: _ 第三层: _ 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 映 的 社 会 状 况 是_。 25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学习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 “ 诗史 ” 特点。 学习过程: 10 / 18 一、预习 自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岱宗()决眦()搔更短()不胜簪() 2、填空 杜甫,字,是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二、研讨学习: 1学习望岳 1)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2)检查预习情况 3)整 体感知 a、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4)探究赏析望岳 a、思考讨论,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的感觉11 / 18 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 “ 望 ” 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 “ 望 ” 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 学习春望 1)整体感知 a、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2)、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有人将 “ 国破山河在 ” 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6)、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巩固练习 12 / 18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 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阅读做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写诗人近观泰山的句子是: _ (2)最后两句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现了诗人_的理想和壮志。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 “ 好雨 ” 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13 / 18 3你认为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25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4、改写并表演诗歌,体味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学习重 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学习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 “ 诗史 ” 特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 自学 填空 1、 “ 听妇前致词 ” 中 “ 听 ” 者是: _,妇致词的对象是: _。 2、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_;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_。 3、诗中表现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14 / 18 _。 4、诗中能概括全诗事件的一句诗是 _。 二、研讨学习: 1、温故知新 背诵诗 歌。 2、学习石壕吏 1)分组表演,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a、边读边思考:整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b、研读欣赏:官差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能不能把 “ 有吏夜捉人 ” 改为 “ 有吏夜征兵 ” 呢? c、深思明辨: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 d、分组准备表演: e、分组上台表演: 4)研读探究 a、情感熏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老妪一家的状况,老妪一家 的状况又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史特点)?如果你是那个官差,你还会把老妪抓走吗?为什么? b、老妪是被迫还是自愿去应差服役?最终到底被抓走没有? 15 / 18 c、展开想象:老妪被抓走后,老翁回来了,一家人会怎么样?第二天告别时,老翁又会怎么做? d、理解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 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三巩固练习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 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 1 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 2 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 3、 4 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 3、 4 段反映了人 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16 / 18 景。 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_。 4、 “ 妇人 ” 致词分为三层,用 “” 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_ 第二层: _ 第三层: _ 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 映 的 社 会 状 况 是_。 25杜甫诗三首答案第一课时二 5) a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c(多媒体投影):唐朝盛世。诗人年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