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七律长征3教案 语文A版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思、情感。 2.引导朗读,背诵全诗。 3.通过了解诗中的对仗、对偶,掌握这两种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内容和作者所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有关长征的精彩片段;毛泽东的有关资料;长征的有关资料(文章、地图、宣传语等);课文磁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引导学生理解“五岭”是指五岭山脉;“乌蒙”是指乌蒙山,山势险峻、雄伟。 理解“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腾”:向上跳跃。“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泥丸”:指泥泞的道路。 “五岭逶迤”侧重写山岭长,“乌蒙磅礴”侧重写山高,“五岭”和“乌蒙”是“千 山”的代表。 理解诗句的意思:五岭山脉连绵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气势雄伟,在红军眼里就像泥丸在脚下滚过。 作者列举“五岭”和“乌蒙”是为了什么?(突出长征途中的困难) 红军把“五岭”看作“细浪”,把“乌蒙”看作是泥丸,突出了什么?(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烘托出红军的豪迈气概) 指导朗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方法自学,逐字逐句理解。 观看或讲述巧夺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1935年5月红军巧夺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金沙江形式险要,敌人控制很严,但红军在渡口俘获了过江侦察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侯在对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军发觉赶来时,我军已经安然到达江北。】 “金沙江”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暖”有两层意思:(1)金沙江水日夜拍打在云崖上,似乎把云崖都拍打发热了。(2)红军巧渡金沙江后,充满胜利喜悦的心情。 “寒”使人想到什么?使人想到大渡河两岸悬崖峭壁,令人心惊胆寒,另一方面想到红军浴血奋战,惊险悲壮。 一“寒”一“暖”,相互映衬,既突出了环境的恶劣,又突出了红军旺盛的斗志。 引导学生朗读。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理解“更喜”、“尽开颜”心情喜悦,个个逐开颜笑。 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引导学生朗读。 二、品读诗文,了解对仗。 1、品读诗文,(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明读) 2、找出文中的对仗。(学生先找对仗句,再找对仗词、字)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三、总结升华,拓展思维。红军第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ting)、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了)、甘肃、陕西等11个省,用了1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么红军在长征时,红军是不是只过了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这些山山水水?在这首诗中,毛主席是怎样概括的?(万水千山),那么万水千山与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是什么关系?(概括与具体,总写与分写)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板书设计: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三字经 3教案 北京版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4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内容。教学重点:理解字、词、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字经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学生很容易就被下来,也很容易理解。学生对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典故了解较少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三字经全书1140字,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教学中,先让学生被下来,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三字经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丽,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资源北京版实验教材语文第十册课本;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解题。介绍三字经的主要内容以及成书情况,激发学习兴趣。二、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学习生字。1“乃”字的笔顺;2“杼”“琢”“窦”的字形;3多音字组词:燕( ) 教( ) 少( )三、朗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哪些字是重音?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参照书下注解,理解每一行课文的意思。3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讲解历史故事。4组织全班交流,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串讲(2)教师串讲全文,明确重点词语的意义。5练习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故事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3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片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积累运用三读读背背三字经的节选文,愿同学们今天能沐浴于我们民族文化的气息当中,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字三字经。(板书:三字经), 学生朗读课文4同学们,通过我们对这几句三字经的理解,你能说一说(这一部分)“三字 经”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教育”。)读一读,背一背。(出示大屏幕读一读,背一背。) 分小组背诵、同桌背诵。 5 小结:同学们背得真不错,回家后把它背给你的家人听。同学们,下面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今天所学三字经的第一部分内容,请回顾我们刚才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方法: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字经”第二部分。三、布置读书:1出文中哪些是古人的思想?哪些是古人的事例?2织讨论:选取令你感受最深的谈一谈,三字经对我们有哪些启发?3结:三字经可以说既是一部启蒙读本,又是一部历史著作。学好它,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有一个完整地认识。四、布置作业:默写课文。板书设计:三字经(节选)人性本善;教育使然;燕山教子,孟母三迁;不教不严,师父之过;幼不学,老何为;人不学,不知义。资料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孟子很早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母就把家搬到了离父亲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识教育孟子。因为周围是墓地,经常有人哭哭叫叫,孟柯也学着那些人,他们走来走去,孟柯也跟着他们。孟母见了,想:“这个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理想的地方。于是,孟母又一次搬家,搬到集市边上。因为小贩们都想赚钱,拼命招揽生意,孟柯也学着小贩们一样大喊,孟母见了,又想:“这个居住的地方不好。”孟母又一次搬家了,这次,她搬到了学堂,因为经常会有文人来学校作揖拜跪,孟柯就向孟母提出要上学读书,孟母说:“这才是理想的地方。” 孟柯很贪玩,有一次,他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彭阳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央遴选真题及参考答案(b类)
- 淮安清中开学考试卷及答案
- 母婴护理师考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信息技术考试真题分类及答案
- 医学生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东春季高考考试卷子及答案
- 九江编制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法规与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矿山安全落后工艺及设备淘汰目录(2024年)》
-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事故隐患重点排查事项清单(参考模板)
- 《公共机构建筑机电系统调适技术导则》
- 智慧农业的农田水利与水资源管理技术
- 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面试
- 三年级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生涯发展报告
- 企业活跃度分析报告
- 《词根词缀》课件
- 检验科标本运送培训课件
- 体育专业生涯人物访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