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章DNA重组.ppt_第1页
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章DNA重组.ppt_第2页
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章DNA重组.ppt_第3页
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章DNA重组.ppt_第4页
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章DNA重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因工程原理,PrincipleofGeneEngineering,第二章,第二章DNA重组,第一部分DNA的组成和结构,1.1DNA的组成,1.2DNA的空间结构,线形DNA:环形DNA:,1.3DNA复制,半保留复制方式,复制起始位点(replicationoriginsite),原核生物DNA的复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DNA拓扑异构酶引物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复制子,从复制起始点开始复制出的一个DNA分子或一个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复制子的数量,原核生物的染色体DNA:单个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多个质粒DNA:单个、多个,1.4DNA转录启动子和转录区的结构,启动子:Promotor,DNA分子上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的区域,在许多情况下,还包括促进这一过程的调节蛋白的结合位点。,Shine-Dalgarnosequence;SDsequence,1974年,由J.Shine和L.Dalgarno发现,SD序列:,在细菌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10个碱基左右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碱基序列,能与细菌16SrRNA3端识别,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1.5DNA转录终止子(transcriptionterminator),终止子(Terminator)是一段位于基因或操纵组末端的DNA片段,可中断转录作用。原核生物拥有两种类型的终止子,包括:,本体转录终止子(Intrinsictranscriptionterminators):-依赖转录终止子(Rho-dependenttranscriptionterminators:,不依赖于蛋白质辅因子就能实现终止作用。,依赖蛋白辅因子才能实现终止作用。这种蛋白质辅因子称为释放因子,通常又称因子,与RNA螺旋酶蛋白复合物。,两类终止子有共同的序列特征:在转录终止点前有一段回文序列。,富含GC,回文序列:双链DNA中含有的两个结构相同、方向相反的序列称为反向重复序列,当该序列的双链被打开后,可形成局部“十”字形结构。这段序列被称为回文序列。,1.6天然DNA的来源和用途,染色体DNA:分离目的基因的主要材料,1000106kb病毒DNA:用于构建基因克隆载体,T4、质粒DNA:用于构建基因克隆载体线粒体DNA:呼吸作用的基因叶绿体DNA:光合作用的基因,存在与生物体内的DNA,(1)大肠杆菌源质粒DNA的提取(2)噬菌体DNA的提取(3)氯化铯法制备植物基因组DNA,1.7天然DNA的的提取,合适的生物材料裂解细胞分离DNA纯化核检测,(1)大肠杆菌源质粒DNA的提取,松弛型质粒:加氯霉素严紧型质粒:不加氯霉素,(2)噬菌体DNA的提取,1.8DNA的纯化,氯化铯-溴化乙锭连续梯度离心法离子交换层析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洗脱法“基因纯”试剂纯化从DNA样品中去掉EB,2.2.4DNA浓缩2.2.5DNA纯度检测,第三次课结束!,第二部分基因工程工具酶,基因工程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激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DNA和RNA修饰酶。,一、序列特异的DN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RE),指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核酸内切酶。来源:原核生物种类:500多种作用:把外源DNA切割成片段。,第一型(TypeI):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第二型(TypeII):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第三型(TypeIII)同时具有修饰及认知切割的作用,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和书写:,HindIII,细菌属名,细菌种名,菌株,酶编号,Haemophilusinfluenzaed,RE的功能:防御外源DNA感染,利于遗传的稳定性RE抑制了细菌种属间的交叉繁殖,但甲基化酶的某些误差,又使得不同菌株间DNA的重组成为可能,利于生物的进化.,1968年,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到了I型RE,1970年,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到了II型RE,RE的发现:,3.1.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机制,(1)在DNA分子双链的特异性识别序列部位,切割DNA分子,形成链的断裂.识别序列:又叫靶子序列,是由4-8个核苷酸组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3.1.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旋转对称或二重互补对称,连续的:,例如:,5ABCCBA33ABCCBA5,间断的:,5ABNBA33ABNBA5,EcoRI,BamHI,GAATTCCTTAAG,GGATCCCCTAGG,(2)识别序列在DNA分子上出现的频率,例如:,DNA长49000bp,BglII的识别序列为AGATCT所以理论上在DNA中,BglII识别序列应该出现:49000/4096=12次。实际上,仅出现6次。,同裂酶(isoschizomer)-来源不同,但识别同样的核苷酸靶子序列.例如:HpaII和MspI的识别序列都为,5.CCGG.33.GGCC.5,BamHI:5GGATCC3BclI:5TGATCA3BglII:5AGATCT3,同尾酶(isocaudamer)-来源不同,识别的核苷酸靶子序列不同,但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例如:BamHI,BclI,BglII是一组同尾酶切割后的末端是GATC.,3.1.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的位点,多数在识别序列内部。环形DNA切割后的片段数:N线形DNA切割后的片段数:N+1,DNA片段末端种类:,粘性末端:磷酸二酯键断裂位置是交错的,平末端:断裂位置在对称轴,切割位点表示方法,5-CTGCAG-33-GACGTC-5,PstI,可以表示为:,5-CTGCAG-3,反应总体积:20微升酶的用量缓冲液的组成与酶的种类有关反应时间1-3小时。,3.1.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反应系统,例:Bgl对DNA的消化,13mL蒸馏水2mL10 x缓冲液4mL底物DNA1mLRE,37,1-3小时,依次加入:,混匀离心,升温,使酶失活(6510-15min),除去酶蛋白,限制性酶切反应一般流程,底物DNA:,DNA纯度DNA分子构型识别位点侧面序列位点偏爱DNA甲基化,酶的用量,酶的活性底物DNA:位点数量,标准缓冲液的组成:,缓冲液系统,MgCl2(或醋酸镁)NaCl(或KCl)Tris-HCl-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DTT),反应温度:大多数是37,少数或高或低,Star活性:某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在不是原来的识别序列处切割DNA。,3.1.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Star活性,4,二、DNA连接酶,DNA连接酶能催化双链DNA片段紧靠在一起的3-OH和5-P基团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使两末端连接。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双链DNA片段末端连接,则产生重组DNA分子。,3.2DNA连接酶,3.2.1DNA连接酶的作用机理,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但效率较低),3.2.2目前常用的DNA连接酶,1条DNA链具有3-OH,另1条DNA链具有5-P,而且3-OH与5-P是相邻的.3-OH与5-P位于与互补链上的互补碱基配对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末端.吸能反应:E.coliDNA连接酶需要NAD+,T4DNA连接酶需要ATP.,3.2.3DNA连接酶作用条件,反应温度:37酶用量:平末端1-2unit粘性末端0.1unitATP:10mol/L1mmol/Lbuffer:Tris-HCl,KCl,DTT,BSA,DNA连接酶反应条件,具互补粘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具平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DNA片段末端修饰后进行连接,3.2.4DNA片段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互补粘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具平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DNA片段末端修饰后进行连接,DNA片段末端同聚物加尾后进行连接粘性末端修饰成平末端后连接DNA片段5段磷酸化作用后连接,DNA片段末端同聚物加尾后进行连接,粘性末端修饰成平末端后连接,DNA片段5端脱磷酸化作用后连接,5,催化以DNA单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一条与模板序列互补的DNA新链的酶。,三、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包括:,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Klenow大片段酶T4DNA聚合酶T7DNA聚合酶修饰的T4DNA聚合酶逆转录酶耐热性DNA聚合酶,(一)耐热性DNA聚合酶,1956年,美国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来。由大肠杆菌基因polA编码,单链多肽蛋白质。分子量:109kD球形,65埃,(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E.coliDNApolI),1.DNA聚合酶I反应需要的条件:全部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和Mg+.dATPdCTPdTTPdGTP带有3-OH游离基团的引物链.,2.DNA聚合酶I催化的反应(1)聚合反应:53方向DNA聚合酶I催化的聚合反应是在引物链3-OH与dNTP分子的-P-基团间.dNTP接上后,又提供了1个3-OH末端,继续连接dNTP分子.合成方向是53,(2)53核酸外切酶活性:,(3)35核酸外切酶活性:,polI,3、DNA聚合酶I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DNA缺口转移(nicktranslation)反应用于分子克隆。制备高比活的DNA探针。,DNA缺口转移线状分子,制备高比活的DNA探针,25l1g纯化的目的基因DNA片段;适量的DNaseI;DNA聚合酶;32P-dNTPs;dNTPs;,典型的反应体系:,(二)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Klenow片段与DNA末端标记,Klenow聚合酶的特点:分子量:76103dal具有聚合酶的活性具有3-5的核酸外切酶的活性。,DNA聚合酶I,MW:34103dal:53核酸外切酶活性。,MW:76103dal:Klenow片段酶,保留DNA聚合酶活性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枯草杆菌蛋白酶,Klenow聚合酶的应用:cDNA克隆中第二链合成的催化补平双链DNA的3凹端。标记DNA片段的末端:带标记的dNTPDNA序列测定:Sanger末端终止法,cDNA克隆中第二链合成的催化,5GATCT33A5,5GATCT3332P-GA5,5GATCT3332P-AGA5,具有3隐蔽末端的DNA片段,Klenow酶,32P-GTP(加入的种类根据5末端决定),Klenow酶,32P-GTP,32P-ATP,补平双链DNA的3凹端。标记DNA片段的末端:带标记的dNTP,DNA序列测定:Sanger末端终止法,(三)T4DNA聚合酶,从T4噬菌体中分离的噬菌体基因43编码具有53聚合酶活性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是Klenow片段的200倍左右。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特点:当反应混合物中没有dNTP时,T4DNA聚合酶只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从3-OH端降解DNA。当反应混合物中仅有1种dNTP时,3端降解在暴露出互补的核苷酸时停止。,32P标记的核苷酸,ATCGTACAG,TAGCATGTC,5,5,3,3,ATCGTAC,CATGTC,ATCGTACAG,TAGCATGTG,T4DNA聚合酶,dGTP,具有3-OH末端的DNA片段,加入32PdNTPs,32P标记的核苷酸逐渐取代了外切酶删掉的原有核苷酸取代反应。,(四)反转录酶,把RNA转录成DNA的酶。又叫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或RNA指导的DNA聚合酶。1970年发现,在多种肿瘤病毒中发现,常见的AMV(鸟类骨髓母细胞瘤病毒的反转录酶)。包括:链:65103dal链:95103dal,酶活性: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RNaseH活性:RNaseH是一种专门切割DNA与RNA杂交链上RNA分子的酶,RNA模板,DNA引物,AMV,DNA,RNA,AMV,AMV,催化以DNA和RNA为模板,以4种三磷酸核苷(ATP、UTP、CTP、GTP)为底物,合成一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