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_第1页
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_第2页
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_第3页
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_第4页
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歌鉴赏中的渲染、烘托、衬托、对比 下面,试就渲染、烘托、衬托、对比这四个运用广泛而且极易混淆的术语作一番解说。 一、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例如,白乐天琵琶行(第二节)极尽笔墨之能事,通过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对春江月夜景色的渲染,流露出离愁,表达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 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一言以蔽之,渲染即对事物进行正面描写铺叙,追求笔墨酣畅,痛快淋漓。 二、烘托烘托也是从图画技法中借来的术语,原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一般采用外晕、围染的烘托办法,即 “ 烘云托月 ” 。 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 “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2 / 8 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 之。 ” 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 “ 托 ” 之物更加突出。 “ 烘托 ”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2001 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烘托。 “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此诗除了首句提到 “ 微雨 ” 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再如琵琶行中 “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 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李白有听蜀僧睿弹琴一诗: “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听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此诗末两句写由于专心听琴,不知不觉间,碧山已为暮色笼罩,秋云也重重地暗下来。它从一个侧面烘托出蜀僧睿琴声的美妙和琴艺的不凡。 齐已有早梅一诗: “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3 / 8 应律,先发望春台。 ” 此诗以 “ 禽窥素艳来 ” 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有 “ 梅妻鹤子 ” 之称的西湖隐士林逋有 “ 梅花 ” 一诗:“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 真颈联以 “ 霜禽 ” 、 “ 偷眼 ” 、 “ 粉蝶 ” 、 “ 断魂 ” 烘托梅花景之美,香之幽。 尽管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 “ 托 ” 彼。 三、衬托衬托是利用事物近似或对立的条件或同一事物相近、相反的两上方向来表现事物,使之更突出更形象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它能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使所要描写的气氛更加强烈。衬托分为正衬、反衬。 1、正衬: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 “ 绿叶衬红花 ” 。 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此诗以西湖生气勃勃 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此外,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白居易4 / 8 “ 长恨歌 ” )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诗人飘零之哀, “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极高的天台衬天姥山之高,“ 寒蝉姜切 ” 、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以悲凉秋景衬离情之凄苦。 2、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哀衬乐,以丑衬美。亚夫之姜斋诗话云: “ 以乐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乐。 ” 李煜望江南一词云 :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以昔日游上苑时 “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的繁华美丽景象反衬出羁留汴梁的亡国之君内心的无限悲怆:乐只在梦中。 此外, “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 (王维鸟鸣涧)以鸟之 “ 惊 ” 、 “ 鸣 ” 反衬春山 “ 夜静 ” , “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 ” (温庭筠更漏子)以 “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 ” 的美好景物及衬闺阁孤寂秋苦; “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 (无好问颖亭留别以鸟之悠悠反衬思归春内心之急急。 有的诗,能兼用正衬 反衬。李白有清平调(其二)云: “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首句以花受香露正衬贵妃承幸,二句以5 / 8 楚王梦遇神女的虚幻反衬玄宗得贵妃真实,三四句以靠新妆专宠的赵飞燕反衬贵妃的天然国色。一扬一抑,一正一反,极尽衬托之能事。 四、诗歌中的 “ 对比 ” ,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诗人给我们展示 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 “ 锦衣 ” ,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 “ 只今惟有鹧鸪飞 ” 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此词将今日千里之外的 “ 孤坟 ” 与梦中十年前相守的妻子于 “ 小轩窗,正梳妆 ” 两幅画面对比,突6 / 8 出今日孤独凄凉,往日温馨,从而表达了对亡妻的深长思念之情。 “ 对比 ” 和 “ 衬托 ” 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练习题 一、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简析本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一场夜雪的景色的。 请分析 “ 时闻折竹声 ” 一句诗的意蕴。 第 题的要点是两个,一是要答 “ 表现手法 ” ,二是要答写景角度。最主要的手法应是侧面烘托。以 “ 衾枕冷 ” ,烘托雪夜之寒;以 “ 窗户明 ” 烘托出大雷已铺天盖地,到处是银白的世界;以 “ 折竹声 ” ,烘托大雪之厚重,以雪夜奇寒烘托出作者心情之孤寒。这样回答,才能做到 “ 虚实并举 ” ,即既要有术语、套话,又要落实到具体诗句。回答本诗 “ 写景的角度 ” ,就要清楚知晓 “ 角 度 ” 这一术语的内7 / 8 涵。这是从触觉、视角、听觉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第 题要求赏析 “ 意蕴 ” , “ 时闻折竹声 ” 一句包含哪些意蕴呢,若能结合全诗,展开想像,设身处地,发散思维,不难看出, “ 折竹声于 ”“ 夜深 ” 而 “ 时闻 ” ,至少有三层含义。其一, “ 折竹 ” ,极言雪之大之重,因雪压断了竹竿:其二,衬出夜之静。此为以声衬静;其三,诗人彻夜未眠,不然,何以 “ 时闻 ” ?为何不眠?不仅因 “ 衾枕冷 ” ,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独居(谪居江洲)异地的孤苦难耐的心情。 二、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 “ 夜半 ” 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 “ 闲敲棋子 ” 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8 / 8 2、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出来的? 【参考答案】 1、 c(提示: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 “ 景 ” ,诗人盼望朋友到来,侧耳细听,没能听到朋友的脚步,只听到雨声和蛙声;这两句也暗中点明朋友 “ 不来 ” 的原因。明乎此,最后一句的 “ 闲敲棋子 ” 的 “ 闲 ” 就不能理解为 “ 悠闲 ”“ 闲适 ” ,而是闲得无聊。) 2、诗人当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