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7课时最新精品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 1、关于学习本单元的一些背景知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常见的直线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初步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圆是最简单的封闭曲线图形,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几何图形。这部分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掌握有关圆的一些知识,不仅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材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内容。 2、与学习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教材对于圆的概念是凭借学生已有的初步直观认识,通过描述和实践操作(如画圆)来认识的。但学生头脑里已有的“圆”和教材所阐述的“圆”认识上有误差学生往往以为“圆就是封闭曲线围成的圆面”。鉴于这种状况,更要强调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正确认识圆。如:让学生用一根绳子在桌子上摆一个圆,看谁摆得最圆,最光滑,使学生看到圆是一条封闭线。 再如:教师用一条线段,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另一端栓上粉笔,绕固定点旋转一周画出一个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粉笔画出的这条封闭曲线叫做圆。 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画圆,从中进一步体会、理解、认识圆。 学生以往学过的“线段”“角”、“直线”、“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对称图形”以及“用字母表示数”等知识,都是学习本单元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中,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在方法上采用割拼的办法,把圆面割成近似长方形后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应该注意:学生对于割补的方法是有基础的,但是推导的过程更复杂,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学会使用工具画圆。 2、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知道圆周率一般采用的近似值。 3、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会求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5、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及思维的灵活性。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求圆的周长与面积。 2、本单元学生学习的难点有: (1)对圆周率“”的理解。 (2)对组合图形的分解。 (3)画定长半径(或直径)的圆。第69课时 圆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34页圆的认识,练一练16题。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会用工具画圆。 2、培养学生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关系。教学难点:如何画定圆。教学关键:理解圆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引入。1、提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车轮做成长方形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多媒体显示椭圆。)问:用椭圆做车轮行不行?(多媒体显示小熊从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颠簸的画面。)2、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道理在哪里呢?学了这节课,大家就会清楚了(出示课题)。 二、感知。 1、演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小球其中一个端点不动,另一个端点旋转形成圆。引导学生用手比划这个圆。 2、媒体显示硬币、圆形卷尺、圆形的时钟,说明这些物体的表面或围成一圈都是圆的。引导学生举例,周围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3、讨论。球是不是圆形的?(球的横截面是什么形状?) 4、圆是怎样形成的呢?引导学生观察:一根细线,一头拴在图钉上,并将图钉固定在黑板上,一头拴在粉笔上,拉直细线,让粉笔绕着图钉画一周,形成圆的过程。说明:圆是一条封闭曲线。提问:小球被甩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而老老实实回到原来的地方形成一个圆呢? 三、操作、领悟。 1、折一折,请学生拿出课前剪好的一张圆形纸片,说一说是用什么物体帮助画的?现在请把它对折四次,然后展开,仔细观察这张纸片,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相互讨论)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黑板上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图钉所在的位置。圆心用字母“”表示,让学生在圆形纸片上标出圆心“”。 2、量一量,请学生用直尺量一量纸片上圆心到圆上的(折痕)距离,你又发现了什么?得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用字母“”表示。让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画出一条半径,并标上字母“”。想:在同一个圆里,这样的半径可以画出多少条?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师生小结)。让学生继续观察圆形纸片上的折痕,问: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吗?得出直径的定义,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表示,让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画出一条直径,并标上字母“”。想:在同一个圆里,这样的直径可以画出多少条?所有的直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后,师生小结。) 3、比一比,请学生用直尺量一量刚才纸片上画出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思考: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在同一圆里,半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不用测量的方法,能否用把圆形纸片对折的方法来证明这一关系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2或。 四、画圆。 在学习和工作上经常遇到要画圆,借实物画很不方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这就需要借助工具圆规。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圆的大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通过观察多媒体画面,得出: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的。 师生共同画圆,并得出画圆的步骤。 五、巩固练习。(1)做书上“试一试”和“练一练”。(2)在下图中,你看到什么条件,还能联想到什么?OO8厘米12毫米10分米5分米 六、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小熊坐在车轮是方的、椭圆的、圆的车上感觉怎样?然后进行课堂小结。 七、作业本p69.第70课时 圆的周长教学内容:课本第137页圆周长公式,练一练16题。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和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索未知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建立圆周长的概念,理解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概念)教学难点:如何获得圆周率的概念及其值。教学关键:做好动手操作的实验。数据要接近准确数。教学准备: 教具:圆规、直尺、圆片等。 学具:直尺,直径分别为2、3、4的圆片、绳子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提问:(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什么叫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呢? (3)圆有没有周长呢?教师:圆也有周长,任何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都有周长。 2、出示课题,明确要求。 二、教学新课 1、建立周长的概念。 (1)请学生指出黑板上圆的周长。 (2)说说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3)演示:教师从圆的这一点开始,把这一周拉成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车轮滚动一周。 2、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1)复习已学图形的周长。(口答) (2)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可以通过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来求周长。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能直接用尺子测量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圆的周长。 四人小组讨论。汇报方法(用滚动、绳子量),明确测量时的注意点。你能用滚动或绳绕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演示:用一根小线的一端拴上小珠在空中旋转,让学生观察在空中出现的圆。)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以测量圆周长,但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圆周长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演示观察,两个球同时旋转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学生: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与直径有关。测量(四人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测量直径为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圆的周长,并填入课本第137页表格。 教师:通过测量,我们发现直径2厘米的圆,周长是6厘米多一些;直径3厘米的圆,周长是9厘米多一些;直径4厘米的圆,周长是12厘米多一些;直径5厘米的圆,周长是15厘米多一些;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介绍圆周率。(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 4、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圆周长直径圆周率() 2(计算时3.14,但不用表示,用表示。) 三、应用公式 1、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外直径是0.65米,自行车滚动一周的距离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学生尝试解题。 (2)反馈矫正。 2、“试一试”。 3、判断题。 (1)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 (2)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 ( ) (3) 就等于3.14 ( ) 4、练一练16题。5、思考题:如果将赤道的长度增加10米,这时的赤道与原赤道之间的缝隙,能不能钻过一辆高度为1.5米的桑塔纳轿车呢? 四、教学小结。 什么叫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可以怎么求?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p70.第71课时 圆周长公式的应用教学内容:课本第140页例2及练一练16题。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正确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圆周长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 1、准备题 求下面各个圆的周长。(单位:厘米) 10 2.5 2、一棵古树,不砍树能知道它的直径吗?你有什么办法?(讨论) 3、出示例2.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23.55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1)学生小组讨论。 (2)尝试解答。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小结。 解法一、 23.553.147.5(米) 解法二、设花坛的直径是米。 23.553.14 7.5 答:花坛的直径是7.5米。 (5)“试一试”。 4、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6题。 第5题:(绕木桶一周的长度接头长)3共需的长度 第6题:每周的长度6周/分10分前进的米数 5、课堂小结: 2 知道: 6、作业本p71.第72课时 圆的面积教学内容:课本第141页圆面积,练一练。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圆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极限思想的渗透。教具学具:圆的面积演示教具及平行四边形拼割教具;厚纸做的圆及剪刀与胶布。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2、已知圆的半径是2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2米,宽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4、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我们已经学会的圆周长的有关计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圆的面积)二、新授。1、圆的面积的含义。问:面积所指的是什么?(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以前学过长方形面积的含义是指长方形所围成平面的大小。那么,圆的面积的是指什么?(圆所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2、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如果用面积单位直接去度量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可以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也就是割补法,把圆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怎样分割呢?教师拿出圆的面积教具进行演示: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二份,再把每一个等份分成八等份,一共16份,每份是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并写上号数,然后把这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试操作,把学具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把第1份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1份(即原来的半份)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右边,这样就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向学生说明:如果分的等份越多所拼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教师边提问边完成圆面积公式的推导:(1)拼成的图形近似于什么图形?(2)原来圆的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3)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的长?(4)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哪部分?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 = = = =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可以写成: 其余小组讨论或课外推导。3、圆面积公式的应用。出示例1:一个圆形的池塘,池面的半径是16米。池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读题,问:要求圆的面积的条件是否具备?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14 314256 804(平方米)答:池面的面积是804平方米。三、巩固练习。1、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1)半径2分米。(2)直径10厘米。(先提问:题目只告诉圆的直径,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样算?)2、练一练的第15题。强调书写格式,运算顺序与单位名称。四、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并知道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如果题目只告诉直径也就先求出半径再按公式计算。五、作业。作业本p72.第73课时 圆面积的应用教学内容:课本第143页例2;练一练第16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圆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面积。 2、能运用圆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运用公式求圆面积。教学关键:求出需要的条件,即圆的半径。教学过程:一、复习。1、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圆的半径)2、求下列各题中圆的半径。(1)C=6.28分米 r=? (2)d=30厘米 r=?(3)C=15.7分米 r=? (4)d=18.84厘米 r=?3、求下列各圆的面积。(1)r=2分米 , S=? (2)d=6米 S=?(3)r=10厘米 ,S=? (4)d=3分米 S=?我们已经学过已知半径、直径求圆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已知圆的周长求圆面积以及圆环面积的计算,以便于应用它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圆面积的应用。)二、新授。1、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出示例2:小华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厘米。这棵树干的横截面面积约是多少?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求树干横截面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圆的面积)(2)求圆的面积必须要什么条件?(圆的半径)(3)题目中只给圆的周长,能求出半径吗?根据什么来求?(根据 求出半径)2、学生试算,两人到黑板板书。解法一:(1)花坛的半径:125.63.142 =402 =20(厘米)(2)横截面面积:3.14 =3.14400 =1256(平方厘米)答:这棵树干的横截面面积约是1256平方厘米。解法二:(1)花坛的半径:解:设树干的半径为x米,根据,得 125.6=23.14x x = x =20(2)横截面的面积: 3.14=3.14400=1256(平方厘米)答:这棵树干的横截面面积约是1256平方厘米。解法三: =3.14 =3.14400 =1256(平方厘米)答:这棵树干的横截面面积约是1256平方厘米。3、小结: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这个条件,但实际生活中常常不能直接告诉半径,而只知道圆的周长或直径;那么这时我们就应该先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2、练一练第16题。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本p73.第74课时 练习二十教学内容:课本第145页练习二十;作业本第74页。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财长和圆面积公式计算,正确地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2、通过圆周长和圆面积计算的具体运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及比较。教学过程:1、复习 (1)什么是圆的周长?它的计算公式是? (2)什么是圆的面积?它的计算公式是?9厘米1.2米米3毫米 (3)求下面各个圆的周长和面积。2、基本练习。 (1)求下面各个圆的面积。r= 1.2厘米 d=15分米 C=12.56米 C=314毫米 (2)操作题。 画一个圆,已知圆规的两脚张开2厘米,并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3)学生板演。第4、5、6、7题。 (4)判断:半径为2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课堂小结。(1)(3)(2)家学校4、思考题。 三条一样长。5、作业本p74.第75课时 圆环的面积教学内容:课本第146页例3圆环的面积计算;练一练1、2、3题。教学目标:理解并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环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环的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环宽与半径之间的联系,再求圆环的面积这类题的处理。教学关键:理解圆环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求圆的面积。(单位:分米) (1)r=2 , S=? (2)d=6 S=? 2、小明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1厘米作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 3、在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内作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面积。 4、检查反馈。45 二、引入新课 工厂生产一种环形垫片(如图),要求这个垫片的实际用料面积,有方法吗?(小组讨论并汇报) 圆环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这一内容。(揭示课题) 三、教学新课 1、例3:工厂生产一种环形垫片(如上图),内圆半径是4厘米,外圆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垫片的面积。 (1)独立尝试。 (2)反馈方法。 外圆面积:3.14523.142578.5(平方厘米)内圆面积: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 垫片面积:78.550.2428.26(平方厘米) (3)在计算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还可以怎样算?3.14523.14423.14(5242)28.26(平方厘米) 这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圆环面积:圆环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22(22) 2、练一练。 (1)第147页“试一试”; (2)学生独立练习“练一练”。 (3)小结:已知是直径的要先求半径。求环形的一半:要“”。 四、小结: 环形的特征是什么?如何计算环形面积?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作业本p75.第76课时 求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教学内容:课本第148页例4及练一练1、2题;作业本第76页。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求组合图形的几种思考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取得隐蔽条件。教学关键: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知识。教学过程: 1、明确内容与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圆及其它平面图形的的周长与面积的意义,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答实际问题。 2、基本练习。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请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面积求法。 (3)以前学过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有几种思考的方法?(割、补) 3、出示例4:一个窗如下图(单位:米),上部是半圆,下部是长方形。如果给这个窗配上玻璃,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想这个组合图形有哪几部分组成?1.81.2 (2)如何求各部分的面积?条件都已知吗? (3)(割的方法) 半圆面积: 3.14()22 3.140.622 3.140.362 0.5652(平方米) 长方形面积: 1.81.22.16(平方米) 窗玻璃面积: 0.56522.162.7252(平方米) 答:(口答)。300300100100200 (4)“试一试”,学生尝试练习。并说说思考的方法。 (补的方法) (300300100100)2002 80000(平方厘米) 3.14()2235325(平方厘米) 800003532544675(平方厘米) 4、课堂练习。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1012447 (2)求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8164421 5、课堂总结。 6、作业本p76.第77课时 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149页复习第19题;作业本第77页。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口答。 (1)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这个圆的直径是( ),周长是( ),面积是( )。 (2)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半径是( )厘米,面积是( )。 (3)一口钟的时针长5厘米,一昼夜时针针尖走过的路程有( ),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8厘米 (4)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从( )到( )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 ),所有直径( ),半径是直径的( )。 (5)图中每个圆的半径是( ),周长是( ),面积是(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2、公式整理。 2或 , ,2 , 圆环22(22) 二、基本练习(全体参与) 1、课本第149页第1题全体练习后反馈。 2、课本第150页第2题,填表后反馈。 3、课本第150页第3、4、5、6、7题。 三、综合练习 1、环形外圆的半径是3分米,内圆半径是2分米,环形面积是( )。 2、分析求下列阴影部分面积的方法,并列式。10816环宽1厘米64588 3、课本第151页第8题和思考题。 (1)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乘以对角线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面积。55522 (2)思考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本p77.附送:2019-2020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总复习5课时最新精品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 1、关于学习本单元的一些背景知识。 本单元根据本学期教学的主要内容,共编排了31道复习题。分成五个组块进行复习。 (1)第17题:主要复习数和式的意义,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分数,百分数乘、除法意义和口算。 (2)第811题:主要复习式的计算,其中包括百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第1218题:主要复习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基本应用题。 (4)第1924题:主要复习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5)第2531题:主要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2、与学习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是计算教学的重要方面。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复习有计划地针对性练习。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比整数、小数应用题更为抽象、复杂,复习时要通过分析对比,理清思路、揭示规律,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二、教学目标 1、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计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4、进一步掌握圆的特征,牢固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性强,演算过程复杂,是分数四则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重在通过对照、比较,弄清基本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明确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单元复习的难点。第78课时 总复习(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52页总复习(一)第17题;作业本p78.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2、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口算。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教学过程: 一、第79课时 总复习(二)教学内容:课本第154页的复习(三)第1218题;作业本p80.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较熟练地解答。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百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应用题解法。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说说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3、练习:第155页第8题解方程(练习后说一说解方程的依据)。 二、基本练习 1、全体书面练习:课本第155页第9题。 (1)学生练习。 (2)反馈后提问: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审题确定运算顺序,确定能否简算。计算认真演算,及时检查,仔细核对。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并说一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1)学生练习。 (2)情况反馈。 三、变式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练习后强调: 审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仔细分析数字特征,确定好计算方法,同时要注意不违反运算顺序。 2、下面两题怎样算方便? 学生练习后反馈:你是怎么发现可以用简便方法算的? 3、计算下列各题: (1)先由学生独立练习。 (2)反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选择、确定方法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合理的方法取决于对数字特征的仔细观察和对题目的整体把握。 四、独立练习 课本第154页第911题。(练后当堂反馈)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本p79.第80课时 总复习(三)教学内容:课本第155页的复习(三)第1218题;作业本p80.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较熟练地解答。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百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应用题解法。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说出单位“1”然后回答问题。 (1)今年比去年增产,今年是去年的几分之几? (2)用去比剩下的少20%。用去是剩下的几分之几? (3)完成第155页第12题(全体练习后反馈) 二、知识整理 1、完成第13题。 (1)全体练习。 (2)反馈时说出数量关系。 强调:已知单位“1”用乘法:单位“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未知单位“1”用除法:已知量已知量分率单位“1” 2、练习第14题。 (1)板演。 (2)讲评。 三、综合练习 1、独立练习第15、16题,说说列式的意义。 2、对比练习第17、18题。 说说有什么异同?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 作业本p80.第81课时 总复习(四)教学内容:课本第157页总复习(四)第1924题;作业本p81.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通过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重点:搞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单位“1”的量和找出另一个量的对应分率。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说出基本数量关系: 1、今年比去年增产。 2、上午比下午多。 3、用去比剩下的少20%。 4、实际比计划节约15% 二、知识整理 1、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学校去年购买图书500册,今年比去年多买,今年买了多少册? (2)有鸭蛋10千克,有鸡蛋7千克,鸭蛋比鸡蛋多百分之几?鸡蛋比鸭蛋少百分之几? (3)一条路已修好了80米,还剩下,全长多少米? 2、学生练习后反馈: (1)如何列式?(2)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确定单位“1”的量?怎样确定计算方法? 三、基本练习 1、课本第157页第19、20题。(学生练习后反馈:说出数量关系及列式计算。) 2、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大卡车能装货7吨,比小卡车多装50%,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器人操作员初级面试题集
- 2025年食堂会计招聘考试题集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评价50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考试安全生产知识题库
- 2025年爆破员安全员技能考核题集
- 2025年宠物推拿AI师笔试模拟试卷
- 2025年无人机植保初级考试易错题解析
- 课件aoe教学课件
- 2025年宠物店宠物健康档案管理考试题
- 2025年导游笔试bi备冲刺题
- 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
- 医院重症护理技能竞赛理论考试(CRRT)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乡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重点知识点早背晚默
- 2025年标准货物出口合同范本(中英文版)
- 2025年新钢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教材分析(1-4单元)
- 2025版电子购销合同模板
- 护理中医小讲课课件
- 学校均衡编班管理办法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英语试卷真题 (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