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教案参考-幼儿园玩竹竿 大班体育活动 撰写人:_ 部 门:_ 时 间:_玩竹竿大班体育活动活动目标:1、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进一步萌发创新与合作的意识。2、在玩竹竿的过程中学习助跑跨跳过宽50厘米左右的平行线。3、在玩竹竿中进一步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活动准备:1、金箍棒人手一根,“树桩”四个,小红旗四面,皇冠四个。2、幼儿会做竹竿操,练习过双脚立定跳远,部分幼儿有一定的玩棒经验。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四路纵队走到四根长竹竿处,以组为单位,右手持竹竿,集体练习竹竿操。t:猴儿们,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举一举呀,走一走;走一走呀,蹲一蹲;蹲一蹲呀,放一放;放一放呀,荡秋千;荡一荡呀,转一转;转一转呀,摇一摇;摇一摇呀,真快乐,天天做操身体好!2、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t:猴儿们!你看我的金箍棒漂亮吗?你们想不想玩啊?我来给你们变出来。(1)自由玩竹竿,初次探索不同玩法,满足玩的欲望。t:请每个小朋友拿一根金箍棒,自己找一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玩的方法又多又好,还能注意安全!(学耍金箍棒、在手心里保持平衡、放在跨下当马骑)(2)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有创新玩法的幼儿在两队之间介绍并演示玩法,让个别幼儿学一学。(3)幼儿合作玩竹竿,进一步探索竹竿的不同玩法。教师有意识的鼓励幼儿讲给别人听,促进同伴间互相学习能力的发展。t:刚才是你一个人玩的,现在请你自己找一个朋友一起玩,想想有没有什么新的玩法。两手握住竹竿的两头,俩俩将竹竿“十”字交叉比谁的力气大,进行对抗练习;多人把竹竿放在地上跳房子;双脚立定跳“小河”(教师针对跳“小河”,移动其中一根竹竿。)t:小河变宽了,谁有办法跳过去。(直接在原地跳、跑了跳、等)(4)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2个或2个以上幼儿站在两排中间,结伴说出合作玩的方法进行示范,同时让其他幼儿学一学。t:他们是怎么过小河的?(要先跑再跳、跳的时候两只脚要分开、还要用力跳)t:猴儿们真聪明,谁来教教老师,怎样才能跳过小河?教师示范跨跳动作,并与孩子一起用“跑”、“用力跨”、“蹲一蹲”概括动作要领。(5)以小组为单位用竹竿搭成不同宽窄的小河,提示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宽度练习跨跳。t:请你们找个空地方搭出一条一头宽一头窄的小河,然后跨跳过小河。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宽度跨跳。3、综合游戏。结合游戏场地,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以组为单位把竹竿收好,排成四路纵队。t:猴儿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要走“钢索”、跨跳“小河”、钻过“山洞”、绕过大树桩,拔下红旗,跑回原地。比比哪一组最先到,注意要拔下红旗。(根据时间确定游戏的次数)t:今天,我们都很出色,胜利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吧光钎接入合同范本
- 街边旺铺出租合同范本
- 滚珠螺杆采购合同范本
- 酒店保洁托管合同范本
- 2025年初中三年级英语上学期词汇专项训练卷
- 衣柜安装承揽合同范本
- 连云港市集体合同范本
- 网约车合作协议书合同
- 租房合同伤亡补充协议
- 货车买卖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满分答案
- 2026届浙江杭州市高三一模英语读后续写解析课件(含范文)
- 2025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 2025-2026新版人教版8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 Unit1HappyHolidaySectionB1a1d教学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个案
- 地暖施工方案
- 车位过户网签合同范本
- 2025年医疗健康保健品营销策略
- 2025独家代理商合同协议书范本
- DB32T 5180-2025装配式钢筋骨架卡模体系应用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