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设计姓 名:班 级:理工09秋土木工程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辽阳分校二一二年六月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辽阳分校设计任务书专业年级 理工09秋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 毕业设计题目: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设计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依据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的相关资料和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该工程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应结合功能要求完成建筑平面、剖面、立面和有关构造设计;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平面布置,材料的选择,主要构件尺寸的确定,单榀框架梁柱内力分析与组合,截面配筋,楼板设计,基础设计等,并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其中:1)建筑图包括: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2)结构图要包括:平面配筋图、框架配筋图(一榀)、基础平面图、楼梯详图;3)手绘图二张,且图纸均应达到施工图深度。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摘 要本毕业设计为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设计;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设计。本设计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建筑设计方面主要进行了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并确定了详细的构造做法。本建筑为内廊式建筑,主要功能包括实验室、微机室、办公室和会议室等。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结构的选型和布置、构件尺寸的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组合及调整、框架配筋、基础设计、板的设计和楼梯设计等。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如恒载,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如地震作用,采用D值法。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结构设计的计算书全部采用手算,结构施工图参照电算(采用PKPM软件)结果绘制。关键词: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综合楼;ABSTRACTThis graduation design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is a design of experiment-office comprehensive building for the third middle school in Xuzhou city; The second is a special subject part: New Concrete and Initial Exploration of its Rel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last part is a translation.The first part: A design of experiment-office comprehensive building for the third middle school in Xuzhou city. This project, a five-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the whole cast framework structure, consis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The plane, elevation and profile design for the building has been done for the part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the detailed construction practices has been determined, too. The building is within-corridor-style building, and its function parts consists of laboratory, computer room,office and meeting rooms,and so on.The selection of structure and its arrangement, determining the size of structure members,the load calculation,the force calculation,combination and adjusting,the reinforcement for the framework,the design for the foundation,board and stairs and so on have been done for the part of structural design. Under the action of vertical loads, such as dead load, Moment Second-Distribution Method is used to design; Under the action of transverse loads, such as the seismic action, it designed with D value method. All the footings are designed with pad foundation under column. All the structural design are worked out by hand calculations,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plans are drawn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worked out by the software of PKPM.The secong part is a special subject one,titled New Concrete and Initial Exploration of its Rel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Some new concrete has been classified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new concrete,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project, have also been introduced.The third part is a translation,titled Seismic Safety of Structures: Influence of Soil-flexibility,Asymmetry and Ground Motion Characteristics. It assessed the impact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member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mainly through looking for a suitable hysteresis model.Key words:fram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seismic resistant; comprehensive building目 录第一部分 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设计毕业设计1摘 要1ABSTRACT1目 录11 建筑设计11.1 工程概况11.1.1 工程概况11.1.2 原始设计资料11.1.3 设计依据21.2 建筑设计说明21.2.1 建筑平面设计21.2.2 建筑立面设计41.2.3 建筑剖面设计51.2.4 采光通风设计51.2.5 抗震设计51.2.6 建筑防火设计61.2.7 建筑材料61.2.8 细部构造总说明61.2.9 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82 结构设计112.1 设计资料112.2 设计依据112.3 结构方案的选取112.3.1 竖向承重体系的选取112.3.2 水平方向承重体系的选取122.3.3 基础类型的选取122.3.4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132.3.5 构件材料的选取132.4 截面尺寸估算132.4.1 梁截面尺寸估算132.4.2 柱截面尺寸估算142.4.3 板厚尺寸估算142.5 构件线刚度计算142.5.1 梁的线刚度142.5.2 柱的线刚度142.5.3 梁柱的相对线刚度152.5.4 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152.6 荷载计算152.6.1 计算单元的选取152.6.2 恒载标准值172.6.3 可变荷载计算192.7 地震作用计算202.7.1 重力荷载代表值202.7.2 自振周期计算212.7.3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222.7.4 变形验算232.7.5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232.8 内力计算282.8.1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82.8.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342.8.3 雪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382.8.4 风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432.9 荷载效应组合472.9.1 四种内力组合472.9.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522.10 截面设计522.10.1 框架梁的截面设计522.10.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572.11 基础设计632.11.1 荷载计算632.11.2 初估基底尺寸642.11.3 确定基础高度652.11.4 基础底板的配筋计算672.12 板的设计692.12.1 设计资料692.12.2 荷载设计值692.12.3 计算简图702.12.4 内力计算702.12.5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712.12.6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712.12.7 走道处板的配筋验算722.13 楼梯设计722.13.1 楼梯概况722.13.2 楼梯平面布置图722.13.3 梯段板的设计732.13.4 平台板设计742.13.5 平台梁设计75参考文献78致 谢79第一部分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设计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辽阳分校理工09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第27页 1 建筑设计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工程所在地处于辽宁省辽阳市。根据建筑物功能使用、经济性能要求及该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该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建筑物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建筑与地形的关系,从建筑物功能与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设计主要依据有关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根据徐州市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地震设防烈度、气象资料等有关资料进行设计。在建筑的功能上,设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微机室,行政办公室和教师办公室,会议室等。该建筑共五层,总建筑面积约为5652m2。工程名称: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工程规模:5层,总建筑面积约5652m2;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环境:本工程位于辽阳市市内;地面粗糙度:C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 0.1g场地土类别: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重要性系数:1.0;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二级;环境类别:地面以上:一类;基础:二a类;层高均为3.9m,建筑物总高度为:20.4m;室内外高差为450mm,无地下室。1.1.2 原始设计资料1.1.2.1 气象资料辽阳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基本风压值 0.55kN/m2基本雪压 0.55 kN/m21.1.2.2 基本地形及地质水文资料(1)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2)工程地质:对建筑物有较大影响的是第四纪地层,本工程地质条件能满足一般建筑物的要求,需注意冲沟、岩脉,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应尽量避开,以免导致建筑物倾斜、拉裂。本工程地基土体的平均容重取18.024 kg/m3;粘土的孔隙比及液性指数均大于0.85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取180kN/m2。(3)水文地质:本地区地下水靠天然降水补给,地下水由东、东南向西、西北方向流动,与地形坡度一致。(4)地震工程地质: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辽阳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1.1.3 设计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20011-2001(2008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001-2001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05系列辽宁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 施工说明 辽J01-2005等1.2 建筑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要达到以下的一系列要求:(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2)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结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在精神上的感受。(5)建筑物还要满足总体规划的要求,任何一个单体建筑都是存在于一个总体的规划之中,即使单体再漂亮、美观,而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统一,都可以说这是一个失败的建筑物。建筑设计的依据:(1)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4)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1.2.1 建筑平面设计1.2.1.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本设计是实验办公综合楼,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实验用房、办公用房和服务用房等组成。楼内各种房间的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条件确定。各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确定,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1)房间使用面积、形状、大小的确定一个房间使用面积基本包括:家具、设备所占的面积;人们使用家具、设备所占活动面积;以及行走、交通所需的面积。本设计中实验室(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和微机室开间12m,进深7.8m,每个实验室和微机室配备一间6m7.8m的准备室。办公室开间6m,进深7.8m。每层布置一间会议室,面积为6m7.8m。厕所布置在建筑北面,并设置两个前室,每个前室置两个洗手盆。卫生洁具数量按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男厕所每50人设一具大便器,女厕所每25人设一具大便器。对于每层面积为4.2m7.8m 和3.3m7.8m的房间,初步分别设置为办公室和资料室,或依据具体条件,另行安排其使用功能。(2)门窗大小及位置的确定为方便施工和装修,各房间门的洞口宽度取900mm,洞口高度取3100mm,每个办公室一般设置一个门,其余较大开间的房间,前后各设置一扇门。本设计为内廊式建筑,门的开启方向朝房间内侧,厕所的门宽也取为900mm。房间中窗的大小和位置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到室内采光和通风及窗地比的要求,本设计中,实验室、微机室和办公室的窗户,洞口尺寸为3900mm2100mm和3300mm1200mm。会议室走廊侧窗洞口尺寸取2100mm1200mm,厕所开窗较小,取1000mm1200mm。楼梯窗的洞口面积,依据楼梯的面积不同,分别设置为3300mm650mm和2100m650mm。(3)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1)总则: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保证使用便利和安全疏散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其对造价和平面组合设计的影响。平面设计中对交通联系部分作以下要求: 通路线简洁明确,以利于联系通行方便; 宽度合理,人流畅通,以利于紧急疏散安全迅速; 应满足一定的采光和通风要求; 交通面积力求节省,同时兼顾空间造型的处理等。2)水平交通联系部分走廊走廊是连结各个房间、楼梯和门厅等各部分,以解决建筑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走廊的宽度应符合人流通畅和防火要求,中小学教学楼中过道的宽度,根据过道连接教室的多少,内廊不应小于2100mm,办公部分不应小于1500mm。双面布房且大于40m的走道的最小净宽为1.8m,考虑到柱截面尺寸,适当放大取走道宽2.7m,净宽2.15m,可让三人并行通过。3)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楼梯设计楼梯时,应使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其他有关单项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考虑防火要求,多层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且应靠外墙设置,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考虑结构楼梯平面形式的选用,主要依据其使用性质和重要程度来决定。坡度和踏步尺寸:民用建筑舒适的坡度范围是2545,踏步尺寸宜满足:b+2h=600mm620mm其中b为踏步宽,h为踏步高。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议住宅建筑适宜的踏步尺寸为 b=250mm300mm h=156mm175mm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规定踏步高不宜大于210mm,小于140mm,各级踏步高应该相同,踏步宽可采用220、240、260、280、300、320等,亦可采用250mm。对于大中学校,楼梯踏步最小宽度b为280mm,最大踏步高度h为160mm,。本设计主入口选取现浇板式平行双分楼梯,其余楼梯选用板式双跑楼。作为主要交通用的楼梯梯段净宽应根据楼梯使用过程中人流股数确定,考虑了人们行走的舒适性,均取踏步宽280mm,踏步高150mm。楼梯坡度小于30%。梯段宽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的股数及有否经常通过一些设备的需要,再结合本建筑的一些布置特点,梯梯梯段宽为1500mm至1600mm,其中双跑双分楼梯中间梯段宽为3300mm。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梯段的宽度,并应大于1200mm。在本设计中,平台的最小宽度为1750mm,出于安全方面的原因,平台边线退离转角一个踏步的位置。楼梯的扶手应坚固适用,且在两侧都设有扶手。在楼梯的起始及终结处,扶手均自其前缘向前伸出300mm,且出于安全因素,扶手末端向下布置。1.2.2 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是表示房屋四周的外部形象。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结合平面的内部空间组合进行的。进行立面设计时要考虑房屋的内部空间关系,相邻立面的协调,各立面墙面的处理和门窗安排,满足立面形式美观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各入口等细部构件的处理。立面设计的任务是恰当确定立面中各组成部分和构件的比例和尺度,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设计出体型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筑立面。建筑立面设计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主要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尺度和比例。立面组成部分的尺度要正确,比例要协调;(2)节奏和虚实。节奏感可以通过门窗的排列组合、墙面构件的划分表现;虚实对比则通过形体的凹凸光影效果实现;(3)材料质感和色彩配置;(4)细部处理。如檐口和入口处理等。考虑设计的是综合楼,立面尽量简洁,采用横向分隔条装饰。紧密结合了房屋内部空间组合的平剖关系,绘制整个立面的基本轮廓,同时考虑了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的限制,着重分析了各个立面上墙面的处理,门窗的调整安排,最后对入口门廊、建筑顶层等进一步作重点及细部处理。(1)追求尺度正确和比例协调在建筑设计图集中查找相应部位的尺度,如踏步高取150mm,楼梯栏杆高1000mm,以满足人们生活习惯和安全的需要。在建筑物的突出部分也尽量使比例协调,满足人们的视觉习惯以及结构上的要求。(2)考虑材料质感和色彩配置在里面轮廓的比例关系、门窗排列、构件组合以及墙面划分基本确定的基础上,较为合理地对材料质感和色彩进行了选择和配置,以使建筑立面进一步取得丰富和生动的效果。(3)注重细部处理突出建筑物立面中的重点,既是建筑造型的设计手法,也是房屋使用功能的需要。在建筑的立面造型中,常常强调建筑物的整体性和时代性。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部分,是人们经常经过和接触的地方,在使用上要求地位明显,易于找到。1.2.3 建筑剖面设计建筑剖面图旨在反映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各部分空间的高度、建筑的层数、建筑空间的利用以及处理建筑剖面中结构构造关系等问题。建筑剖面设计的实质是对室内空间、交通联系空间进行竖向的组合布局,并结合平面一起考虑。房间高度可用层高或净高表示。净高为室内地面至顶棚或其他屋顶构件底面的距离;层高为净高加建筑结构高度(如梁板高度)。房间净高受使用性质、采光和通风要求、结构类型、设备设置、室内空间比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设计取房间层高为3.9m。1.2.3.1 净高和层高的确定考虑室内使用的性质和活动特点,满足功能上的要求。该工程为实验办公综合楼,考虑到实验设备,楼层或屋顶结构的高度及构造方式,在使用空间设计中,梁的高度、板的厚度及空间的结构构造方式对剖面设计都有一定影响。层高的确定除了要考虑室内净高与结构、构造所需的高度外,还应使其符合建筑模数要求。该建筑在功能的布置上比较均匀,因此层高均取3.9m,加上900mm高女儿墙,房屋总高度为20.4m1.2.3.2 建筑各部分标高的确定为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室内外地面应有高差,一般民用建筑室内外高差取300600mm,本综合楼取450mm。对同一楼层和地面的部分用房,如易于积水或需经常冲洗的,如厕所,这类房间的楼地面标高应比该楼层其它房间的标高低2050mm,以防水外溢。本综合楼的厕所标高比其对应房间标高低20mm。1.2.3.3 建筑层数的确定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对象不同,对层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此外,还应考虑到城市规划、防火要求、地质情况、抗震设防等因素。本工程中建筑层数定为五层。1.2.4 采光通风设计本综合楼在各墙面都设有大面积的窗户,在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辅以人工作法。1.2.5 抗震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徐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和适度设防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甲、乙、丁类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该类建筑,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重点设防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确定,本设计为二级框架。防震缝的设置条件: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设防震缝:(1)毗邻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3)房屋毗邻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故在本设计中,可以不设置防震缝。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1.1的规定,现浇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55m,小于本设计的长度,故宜设置伸缩缝。在此处,通过后浇带解决此问题。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50100厘米,后浇带的间距约为2025米,并尽量和施工时的接缝结合设置。因该处地质条件较好,不存在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以及相邻墙体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可不要设置沉降缝。1.2.6 建筑防火设计 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非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疏散楼梯是安全疏散道路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应设明显指示标志,并宜布置在易于寻找的位置。疏散楼梯的多少,可按宽度指标结合疏散路线的距离及安全出口的数目确定。根据高层建筑防火规范,首先楼梯的布置及大小要满足发生火灾时人流紧急疏散的要求。建筑结构自身的防火保护:在结构外表面喷涂防火材料,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强度降低速度不是太快,以达到防火要求。建筑物内部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本设计主要配置消防栓。1.2.7 建筑材料梁、板、柱及基础混凝土均采用C35;本设计中用到两种钢筋级别:HRB335级和HRB400级。墙体的砌块使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块规格为:390mm190mm190mm,其容重为11.8kN/m3。1.2.8 细部构造总说明1.2.8.1 勒脚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它起着保护墙身和增加建筑物立面美观的作用。由于它容易受到外界的碰撞和雨、雪的侵蚀,遭到破坏,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毛细作用所形成的地潮也会造成对勒脚部位的侵蚀。所以,在构造上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勒脚防潮层:分为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面时,要同时设置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本工程只设水平防潮层。水平防潮层根据材料的不同,一般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油毡防潮层具有一定的韧性、延伸性和良好的防潮性。由于油毡层降低了上下砌体之间的粘结力,且降低了砌体的整体性,对抗震不利,目前已少用。砂浆防潮层是在需要设置防潮层的位置铺设防水砂浆。防水砂浆能克服油毡防潮层的缺点,但由于砂浆系脆性材料,易开裂。故不适于地基会产生微小变形的建筑中。为了提高防潮层的抗裂性能,此处采用20mm厚1:2水泥砂浆掺5%避水浆,在标高-0.06m处设防潮层。1.2.8.2 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使将屋面水排至远处,这一坡面称散水。散水坡度约3%-5%,宽一般为600mm1000mm,纵向每隔10米做一道伸缩缝,散水与外墙设20mm宽缝,其缝内均填沥青砂浆。当屋面排水方式为自由落水时,要求其宽度较出檐多200mm,一般雨水较多地区多做成明沟,干燥地区多做成散水。本工程做散水,宽度600mm,坡度3%,做法详见施工说明。1.2.8.3 楼地面工程(1)室内地面采用地砖地面,做法详见辽J01-2005-13/2。厕所地坪比室内相应地坪低20mm。 (2)室内经常有水房间(厕所)应设地漏,楼地面用1:2.5水泥砂浆(掺3%防水粉)作不小于1%排水坡度坡向地漏,最薄处为20厚,地面最高点标高低于同层房间地面标高20mm。 (3)特殊注明外,门外踏步、坡道的混凝土垫层厚度做法同地面。1.2.8.4 屋面工程(1)采用刚性防水屋面(有保温层),做法详见辽J01-2005-12/7。(2)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管道)的转角处水泥砂浆粉刷均做成圆弧或圆角。女儿墙采用混凝土压顶。(3)凡管道穿屋面等屋面留洞孔位置须检查核实后再做防水材料,避免做防水材料后再凿洞。1.2.8.5 门窗工程1) 在生产加工门、窗之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实测。2) 门窗安装前预埋在墙或柱内的木、铁构件应做防腐、防锈处理。1.2.8.6 油漆构件防腐、防锈工程1) 所有埋入混凝土及砌块中的木质构件均须做好防腐处理,满涂焦油一道。2) 所有埋入混凝土中的金属构件须先除锈,刷防锈漆二道;所有露明金属构件(不锈钢构件除外),均须先除锈刷防锈漆一道,再刷油漆二道。3) 所有室内木质门窗均需打腻子,磨退后刷底漆一道,再刷调和漆二道。1.2.8.7 基础工程依据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及修复的可能性)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甲级、乙级、丙级。本设计基础的安全等级为乙级。基础按刚度分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分类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其中,独立基础是柱基础中最常用和最经济的型式。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埋置深度,在保证建筑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浅埋,以便节省投资,方便施工。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影响建筑埋置深度的因素主要有:1)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类型和荷载性质与大小。建筑的埋置深度首先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如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型式和构造等。某些建筑物需要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或宜采用某种基础形式,这些要求常成为其基础埋深的先决条件。地基承受基础的荷载后将发生沉降,荷载越大,下沉越多。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不同,地基沉降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一样。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2)地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在确定浅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应当详细分析地质勘探资料,尽量把基础埋置在好土上。对建筑物有较大影响的是第四纪地层,本工程地质条件能满足一般建筑物的要求,需注意冲沟、岩脉,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应尽量避开,以免导致建筑物倾斜、拉裂。本工程基地埋置在粉质粘土层上,按现场载荷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该层天然含水量为26%,液限指数为32%。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避免施工时要进行基槽排水或降水。如果地基有承压水时,则要校核开挖基槽后,承压水层以上的基底隔水层是否会因压力水的浮托作用而发生流土破坏的危险。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本工程中,地下水水位为室外地坪以下2.05m。3)寒冷地区土的冻胀性和地基的冻结深度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的温度随气候而变化。当土冻结后,水分转移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产生冻胀现象,地面因土的冻胀而隆起。春季气温回升解冻,冻土层不但体积缩小而且因含水量显著增加,强度大幅度下降而产生融陷现象。冻胀和融陷都是不均匀的,如果基底以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将产生难以估计的冻胀和融陷变形,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破坏。地基土的冻结深度首先决定于当地的气象条件,气温越低,低温的持续时间越长,冻结深度就越大。其次,冻结深度还与土的性质以及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有关。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如果基础埋置深度太浅,基底下存在较厚的冻胀性土层,可能因为土的冻融变形,导致建筑物开裂甚至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在选择基础的埋深时,必须考虑冻结深度的影响。在本工程中,辽阳市的标准冻结深度为240mm,初选基础梁的高度为350mm,综合以上因素:本设计初选基础顶面到室外地面的距离为650mm(240+350=590mm),室内外高差为450mm,则底层柱高=3900+450+650=5000mm。1.2.8.8 工种配合1)凡楼板、墙体及墙上留洞,均需对照有关专业图纸,准确无误后方可施工。钢筋混凝土墙和楼板上所有留洞需预留,不得再打。2)卫生间、空调等管道内施工时要防止砂浆残渣和碎砖等杂物掉入,防止堵塞。1.2.9 建筑细部具体构造做法本设计在装饰上不追求豪华,重视材质、材色、崇尚自然、协调、和谐,突出重点,创造出与建筑物身份相称的朴实、典雅。外墙为砖红色瓷砖外墙,配上浅色铝合金窗,黄色分隔条纹。本设计所有构造做法均查05系列辽宁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 施工说明 苏J01-2005得到。1.2.9.1 屋面 采用刚性防水屋面(有保温层),做法详见辽J01-2005-12/71. 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C4150双向钢筋2. 隔离层 10厚石灰砂浆3.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4. 保温层 70膨胀蛭石保温层5.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6. 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7. 20厚板底抹灰1.2.9.2 楼面 采用地砖楼面,做法详见辽J01-2005-7a/3。1. 10厚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2. 5厚1:1水泥细砂浆结合层3.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4. 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1.2.9.3 地面 采用地砖地面(有防水层),做法详见辽J01-2005-13/21. 10厚地面砖,干水泥擦缝2. 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3. 20厚1:2干硬性水泥砂浆(或建筑胶水泥砂浆)粘结层4. 刷素水泥浆(或界面剂)一道5. 40厚C20细石混凝土6. 防水层 A. 刷冷底子油一道,二毡三油防潮层,撒绿豆砂一层,热沥青粘牢7. 60厚C15混凝土,随捣随抹平8. 10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9. 素土夯实1.2.9.4 内墙 采用白色乳胶漆墙面,做法详见辽J01-2005-9/51. 刷白色乳胶漆2. 5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粉面3. 12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4. 刷界面处理剂一道1.2.9.5 外墙 采用瓷砖墙面,做法参考辽J01-2005-6/61. 25厚瓷砖墙面(含水泥砂浆打底)2. 刷界面处理剂一道3. 190厚混凝土空心小砌块4. 刷界面处理剂一道5. 10厚1:3水泥砂浆打底6. 10厚1:2.5白水泥石英砂浆粉面1.2.9.6 墙基防潮 采用防水砂浆防潮层20厚1:2水泥砂浆掺5%避水浆,位置一般在-0.450标高处1.2.9.7 踢脚 采用地砖踢脚、台度,做法详见辽J01-2005-7/41. 8厚地砖素水泥擦缝2. 5厚1:1水泥细砂结合层3. 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4. 刷界面处理剂一道1.2.9.8 卫生间1. 8厚防滑地砖,素水泥浆擦缝2. 5厚水泥胶合层3.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4. SBS柔性防水层一道5. 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6. 8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7. 20厚板底抹灰1.2.9.9 女儿墙1. 6厚水泥砂浆罩面2. 12厚水泥砂浆打底3. 190厚混凝土空心小砌块4. 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5. 10厚1:3水泥砂浆打底 6. 10厚1:2.5白水泥石英砂浆粉面1.2.9.10 散水 采用混凝土散水,做法详见辽J01-2005-3/121. 60厚C15混凝土,撒1:1水泥砂子压实抹光2.120厚碎石或碎砖垫层3.素土夯实,向外坡4%1.2.9.11 台阶 采用水泥台阶,做法详见辽J01-2005-4/111. 20厚1:2.5水泥砂浆抹面2. 素水泥浆一遍3. 70厚C15混凝土(厚度不包括踏步三角形部分)台阶面向外坡1%4. 200厚碎石或碎砖石,灌1:5水泥砂浆5. 素土夯实1.2.9.12 排水雨水管 采用直径为100mm的PVC落水管1.2.9.13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采用C35混凝土,有垫层,垫层厚度100mm,垫层混凝土标号为C10。基础具体尺寸与做法详见基础设计。2 结构设计2.1 设计资料工程名称:某中学实验办公综合楼;工程规模:5层,总建筑面积约5652m2;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环境:本工程位于辽阳市;地面粗糙度:C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场地土类别: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重要性系数: 1.0;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二级;环境类别:地面以上:一类;基础:二a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g;层高均为3.9m,建筑物总高度为:19.5m;室内外高差为450mm,无地下室。2.2 设计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20011-2001(2008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2.3 结构方案的选取2.3.1 竖向承重体系的选取选择合理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结构或构件布置,使之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同时还须综合考虑建筑物高度、用途、经济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常见的竖向承重体系包括砖混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筒体结构体系等。砖混结构体系:主要由墙体承受竖向荷载,楼板层承受水平荷载,同时设置构造柱加强墙体的稳定性,设置圈梁增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其自重大,且不利于抗震,加上浪费粘土资源,因此目前限制使用。框架结构体系:由梁柱连接而成,其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长,地震反应较小,经合理设计可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其缺点是结构抗侧刚度较小,在地震作用下侧向位移较大。剪力墙结构体系:由剪力墙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力的结构,剪力墙是利用建筑外墙和内隔墙位置布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承受竖向荷载在墙体内产生的向下的压力及侧向力在墙体内产生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因此剪力墙具有较大的承受侧向力的能力。但墙体太多,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增多,材料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既增加了结构自重,又限制了建筑上的灵活多变。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其既保留了框架结构建筑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具有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作用,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一般1040层的高层建筑可采用该结构。筒体结构体系:主要有核心筒和框筒结构组成的空间受力结构。筒体结构抗侧刚度大,整体性好;建筑布置灵活,能提供很大的可以自由分隔的使用空间,特别适用于30层以上或100m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本综合楼的建筑高度为19.5m,共计五层,层高均为3.9m,在楼层高度及建筑物高度均比较小的情况下,其结构的抗侧刚度及抗震性都较容易满足。根据本楼的功能使用性,要求建筑平面布置比较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经各方案比较筛选,本设计选用框架结构作为该综合楼的竖向承重体系。2.3.2 水平方向承重体系的选取常见的横向承重体系包括:现浇楼盖、叠合楼盖、预制板楼盖、组合楼盖等。现浇楼盖结构:可分为肋梁楼盖、密肋楼盖、平板式楼盖和无粘结预应力现浇平板楼盖等。肋梁楼盖结构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且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易于满足楼面不规则布置、开洞等要求,容易适用各种复杂的结构平面及各种复杂的楼面荷载。其余结构特点不详加说明。叠合楼盖:在预制钢筋混凝土薄板上,再现浇一层钢筋混凝土并使之共同工作的楼盖结构。其优点是整体性好,刚度大,施工方便,节省模板。预制板楼盖:可分为预制预应力大楼板和预制预应力多孔板,其施工方便,工业化程度高,但刚度较小,整体性较差,抗震性弱,在抗震区使用较少。组合楼盖:由底部的压型钢板和上部的混凝土现浇层所组成。其优点是自重轻、楼板厚度小、节省模板、施工方便、施工周期较短;缺点是用钢量大,造价高。经各方案比较筛选,本设计选用现浇肋梁楼盖作为该综合楼的水平向承重体系。2.3.3 基础类型的选取框架结构的基础常见类型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等。基础类型的选择,取决于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荷载的大小、上部结构对地基上不均匀沉降及倾斜的敏感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还应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比较。因该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能满足一般建筑物的要求。加上建筑物柱网布置均匀,平面布置比较对称,故采用柱下独立基础。2.3.4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的确定根据该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建筑结构为5层,层高均为3.9m。填充墙采用190厚的混凝土空心砌块。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为100mm。一般情况下,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学生参与度提升
- 桥梁施工技术标准与操作流程
- 乡村设计师施工方案
- 茶厂员工请假审批制度
- 2025年三维重建技术在医疗影像领域的创新突破:助力个性化治疗
- 2025年人脸识别在智能安防领域的深度学习应用
- 茶厂利润核算流程细则
- 乳制品厂灌装机维护流程细则
- 乳制品厂卫生检查计划规定
- 成品水泥护栏施工方案
- 第2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三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 鱼池净化系统施工方案
- 新概念第一册语法汇总
- 流化床粉尘分级机持料量的控制
- 第八届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公司职级职务管理办法RL
- 《环境化学》(第二版)全书教学课件
- 红光镇商业市调报告
- 《同分母分数减法》教学设计
- 货物采购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