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试验方案(定稿).doc_第1页
玉米秸秆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试验方案(定稿).doc_第2页
玉米秸秆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试验方案(定稿).doc_第3页
玉米秸秆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试验方案(定稿).doc_第4页
玉米秸秆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试验方案(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秸秆反应堆技术在早春黄瓜应用研究试验方案按照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研究,探索玉米秸秆行下式、行间式应用对作物生长发育土壤微环境的影响,我站决定组织早春黄瓜上开展黄瓜玉米秸秆不同使用量试验研究和玉米秸秆行下式行间式试验研究,为保证试验规范开展,特制定本方案。一、试验地点和规模(一)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利通区古城镇新华桥村,每个试验安排1座日光温室(80米8米),共2栋。(2) 承担人员 杨伏云 农艺师 金 明 高级农艺师 二、试验设计(一)黄瓜玉米秸秆行下式、行间式试验研究1、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为行下式,处理2为行间式,处理3为对照,不填秸秆。安排在早春茬黄瓜生产中,选择玉米秸秆。2、试验设三次重复,温室长80m,垄距1.5m,即可起垄53个,每小区4垄,温室东西山墙各留4垄作保护行。装填秸秆槽宽50cm,深30cm,槽与槽的中心距离为150cm。每亩玉米秸秆用量4000公斤,合每米10公斤,因各点温室跨度有差异,请按照垄长核算用量,确保用量准确。3、参试品种为德尔99黄瓜,由利通区旺禾园种苗培育中心元月1日统一育苗,于2月5日统一定植。4、温湿度管理、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操作一致。5、试验设计布局图(见附表)田间布局图重复重复重复保护行(4垄)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3处理1处理2行下内置式(9垄)保护行(4垄) 共53垄注:80m长温室按1.5m起垄,共起53垄,每个小区4垄,(2) 黄瓜玉米秸秆不同使用量试验研究和玉米秸秆行下式行间式试验研究1、试验选用玉米秸秆设5个处理,处理1为3000公斤、处理2为3500公斤、处理3为4000公斤、处理4为4500公斤、处理5为对照,不填秸秆。试验安排在越冬茬番茄生产上,采用行下式秸秆反应堆技术。2、试验设三次重复,温室长80m,垄距1.5m,即可起垄53个,每小区3垄,温室东西山墙各留4垄作保护行。装填秸秆槽宽50cm,深30cm,槽与槽的中心距离为150cm。每亩玉米秸秆用量3000公斤,合每米7.8公斤; 每亩玉米秸秆用量3500公斤,合每米9.1公斤;每亩玉米秸秆用量4000公斤,合每米10公斤; 每亩玉米秸秆用量4500公斤,合每米11.6公斤,因各点温室跨度有差异,请按照垄长核算用量,确保用量准确。3、参试品种为德二99黄瓜,由利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委托旺禾园种苗培育中心统一育苗,于2月5日统一定植。4、温湿度管理、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操作一致。5、试验设计布局图田间布局图重复重复重复保护行(4垄)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1处理2处理1处理5处理3处理4保护行(4垄) 共53垄注:80m长温室按1.5m起垄,共起53垄,每个小区3垄,三、技术要点主要有开沟、铺秸秆、撒菌种、覆土、浇水、打孔和定植等几个技术环节。1、开沟:在温室内南北向开沟,长度与栽培畦等长,沟宽50cm,深30cm,沟与沟的中心距离为150cm。2、铺秸秆:在开好的沟内铺满秸秆(干秸秆),厚度约为30 cm,将秸秆在沟的两端各出槽1015 cm,便于灌水、散热、透气。每亩大棚所用秸秆量约为4000kg。3、撒菌种:秸秆铺好踩实后,按照菌种与秸秆1:400的比例撒入专用微生物菌种,每亩用量约10kg菌种。具体方法是当秸杆填到半沟深时踏实找平,撒上1/3菌种,然后继续填入秸杆,踏实找平与地面相平时撒入剩余2/3菌种,同时每亩撒入8-10kg尿素,以加速秸秆的腐解并培养出微生物。4、覆土: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不低于30 cm,整平。结合覆土,放入底肥,随后浇水。5、浇水:浇一次透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天后,将垄面找平,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30 cm左右,覆膜,打孔。6、打孔:在垄上用12#钢筋(一般长80100厘米,并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打三行孔,行距2530厘米,孔距20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7、定植:在秸秆经过微生物腐解15日后,定植番茄,垄面株距40cm,平均株行距75cm40cm,亩定植2200株。其他种植管理按照常规进行。四、进度安排12月- 1月,制订实施方案,落实示范地点,准备秸杆、菌种,召开项目启动会议。2013年1月-2月,育苗、起垄、做畦、铺秸秆、定植。2013年2月-2013年6月,田间管理,记载数据,召开观摩会,举办培训班。2013年7月-8月,数据整理,完成总结报告并上报。五、记载项目1、观测记载玉米秸秆腐熟时间分别观测记录行下式、行间式玉米秸秆的腐熟时间,玉米秸秆腐熟时间为玉米秸秆埋入土壤至完全腐熟的时间。2、观测记载不同处理地温变化分别观测记录栽培垄10cm、15cm、20cm地温变化情况,每小区设1个观测点,9个小区共设9个观测点,分布在温室前中后部进行观测。3、观测记载不同处理作物种植前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试验棚起垄埋秸秆前,先按照5点法,每棚取5个土样混合到一起,取1份土样,进行化验,待试验结束后,按照3点法每小区取3个土样混合到一起,取1份土样,9个小区共取9份土样,进行土壤有机质化验。4、观测记载不同处理番茄生育期进展、产量、品质等。观测记载表详见附表六、组织管理措施 本项目由利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并实施。经作科金明、杨伏云等同志为成员的实施小组,负责制订试验方案和具体计划,负责试验,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积累数据,撰写试验报告。表2 黄瓜生育期记载表处理育苗期定植期始花期盛花期座果期始收期 拉秧期备注处理1处理2对照表3 果实性状测定表处理果色果形果肉色纵径横径(cm)果肉厚(cm)果长(cm)单果重(g)备注处理1处理2对照表4 田间灌水施肥情况记载日期田间灌水施肥及其它管理情况不同埋置方式试验气温观测数据表每月观测记录3次,分上中下旬进行,观测时记载当天揭苫时、中午2时、下午放苫后的时点地温。地温测定15cm、20cm的土壤温度,按照各处理取统一地点进行固定观测记录。观测日期:处理15cm地温20cm地温揭苫正午2点放苫揭苫正午2点放苫处理1处理2处理3观测日期:处理15cm地温20cm地温揭苫正午2点放苫揭苫正午2点放苫处理1处理2处理3观测日期:处理15cm地温20cm地温揭苫正午2点放苫揭苫正午2点放苫处理1处理2处理3不同埋置方式试验植株生长状况观测数据表第一穗花开50%时观测观测茎粗:重复一 12345平均处理1处理2处理3观测茎粗:重复二 12345平均处理1处理2处理3观测株高:重复一 12345平均处理1处理2处理3观测株高:重复二 12345平均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1为行下式,处理2为行间式,处理3为对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