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智能通风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智能通风 控制系统的研究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 要 单片机系统的应用给现代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自动化、智能化均 离不开单片机的开发和使用。本文介绍的是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的设 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温度、湿度、光强度以及风速的检测与控制系统中输出电路的 实现。系统的组成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参数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湿度检测、光 强度检测、风速检测) ;键盘输入模块;报警电路;LCD 显示电路;输出电路。本文重 点对测控硬件、软件的组成进行了分项、模块化逐步设计分析,同时对各个模块主要 元器件的选择进行了方案论证,最终完成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的设计。 本文所介绍是以 ATmega32L 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室内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系统可 以实现的功能是由单片机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参数采集模块,实时将采集回的数据进 行相应的处理(数字信号可直接传送给单片机,模拟电压信号则需通过单片机内部的 AD 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传送给单片机) ,通过 LCD 液晶显示屏精确地记录、显示 出来。同时,将处理后的信号与设定的限制值相比对,如果它不在设定的阈值内,系 统将发出警报,与此同时发出指令控制室内相关通风设备的开关,从而实现对影响室 内空气质量的参数的控制,改善人们的家居环境。 本系统线路简单,成本低,不仅测量精确,还可实现多点测量。由于含有键盘输 入电路,操作者可以通过键盘向系统发送各种指令或者置入必要的数据信息,系统操 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系统的软件部分应用 C 语言编程设计完成,硬件经过 运行与调试,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智能通风;控制系统;温湿度测量;ATmega32L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has brought a new revolution to the moder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field. Neither automation nor intelligence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usage of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What this paper describes is the design of an indoor intelligent ventilation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Main features of the design are the detection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light intensity and the speed of wind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utput circuit in control system. The system consists of: minimum single-chip system; parameter detection modul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humidity testing, detection of light intensity, wind speed measurement), keyboard input module; alarm circuit; LCD display circuit; output circuit. Wha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s modular and step by step design analysis for the components of controll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meanwhile verifies the selection of each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module and finally finishes the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of the system. What i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is an indoor intelligent ventilation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ATmega32L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he function that the system can achieve is to control the parameter collection module by the control program of microcontroller chip and correspondingly process the collected data in real time (digital signal can directly transfers to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while simulation voltage signal should be converted into digital signal by the AD conversion device i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then be transmitted to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then recorded and displayed correctly by LCD displa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ed signal is matched with the limit values, if it is not beyond the set threshold, the system will raise the alarm, meanwhile issues a signal which controls the indoor ventilation switches, thus achieving the control of parameters that affect indoor air quality and improving people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The line of the system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which can not only measure precisely, but also can achieve multi-point measurement. As keyboard input circuit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system, the operator can send instructions to the system by using the keyboard or by placing some necessary data. The system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is of relatively high practical value. Software se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system is programmed by using C language. After running and debugging the hardware, the system can achieve a desired effect. Keywords: intelligent ventilation; control system;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ATmega32L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 I - 目 录 1 绪论.1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义.1 1.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1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2 2 室内空气品质研究.3 2.1 国内外在室内通风换气方面的研究.3 2.1.1 国外建筑通风经验.3 2.1.2 通风换气技术在我国住宅建筑中的应用.3 2.2 我国自然通风研究应用的发展方向.3 2.2.1 自然通风的生态概念.3 2.2.2 自然通风在国内研究应用的发展方向.4 2.3 机械通风是解决住宅室内通风的适宜方法.4 3 系统方案设计.5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5 3.2 系统主要单元模块方案选择及论证.5 3.2.1 控制模块主控元件的选择论证.5 3.2.2 温度湿度检测模块的选择与论证.6 3.2.3 风速检测模块的选择与论证.6 3.2.4 光强检测模块的选择与论证.6 3.2.5 显示模块的选择与论证.7 3.2.6 输入模块的选择与论证.7 4 系统硬件设计.8 4.1 主控电路.8 4.1.1 CPU 的选择.8 4.1.2 ATmega32L 芯片简介.9 4.1.3 ATmega32L 最小系统介绍.11 4.2 测量模块.12 4.2.1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基本性能介绍.12 4.2.2 DHT11 湿度传感器基本性能介绍 .13 4.2.3 脉冲式风速测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检测方法.14 4.2.4 GL5516 光敏电阻工作原理及接线图 .15 4.3 12864 液晶显示屏的基本性能介绍.1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 II - 4.3.1 12864 液晶显示屏的接口信号说明.16 4.3.2 12864 液晶显示屏的指令集.17 4.4 电源模块的设计.18 4.5 报警模块的设计.19 4.6 键盘输入模块的设计.19 4.7 系统输出模块的设计.20 5 系统软件设计.22 5.1 主程序软件流程.22 5.2 主要模块软件设计说明.23 5.2.1 温度检测模块.23 5.2.2 湿度检测模块.23 5.2.3 显示模块.24 5.2.4 ADC 转换模块.26 6 软硬件调试及系统抗干扰分析.28 6.1 硬件调试.28 6.1.1 线路、元件的检查.28 6.1.2 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28 6.2 软件调试.28 6.3 系统抗干扰分析.29 6.3.1 硬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29 6.3.2 软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30 6.4 本章小结.30 7 总结展望.31 7.1 总结.31 7.2 展望.31 谢 辞.32 参考文献.33 附 录.3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 页 共 51 页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通风度、 温湿度、光照度都是评价家居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它们则主要是依靠通风设备的开关 来实现。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室内通风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但在我国相 对比较落后。我国绝大多数的住宅内除了厨房和卫生间有机械通风排气装置外,居室 的通风主要采取人工开窗和电动开窗的方式。虽然我国的开窗系统实现电动开窗,但 是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人的行为。再者,从节省能源的角度看,这些方式来是非常浪 费的,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相悖。因此,采用有组织的通风控制设备来维持良好 的室内空气品质,越来越显得必要。 鉴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 ATmega32L 单片机的室内智能通风控制系统,该系 统能够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仅有效节能,更能使室内通风系统更安全可靠、经 济地运行,力求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方便的家居环境。 1.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本问所设计的室内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通过对房屋室内的 温度、湿度、风速、光照度的测量、比较、优化,进而控制通风设备状态,再配合空 调系统,同时操作系统、设定与修改系统的运行参数及空调的启动条件,达到智能调 节房屋室内环境的目的。 该系统适用于多种场合,如使用中央空调的智能建筑(宾馆、大型写字楼等)、使用 家用空调的办公室和住宅、无空调的办公室等多种需要调节室内环境的场所。本控制 系统由控制器、通风设备、自动化窗和温度、湿度、风速、光照度等传感器及软件性 构成,为二级网络结构,如图 1 . 1 所示。第一级为控制器,采集、处理各类 I/O 信号, 完成系统的控制功能;第二级为传感器和各类风机等设备。两级之间根据设备的不同 由 I/O 接口等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图 1 . 1 系统结构框图 本文介绍的控制系统的重点内容是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系统由 ATmega32L 单片机和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风速检测仪、报 控制器 温 度 传 感 器 湿 度 传 感 器 光 强 检 测 风 速 检 测 温 度 传 感 器 湿 度 传 感 器 光 强 检 测 风 速 检 测 加 热 器 空 调 风 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2 页 共 51 页 警和电源电路等组成,可以对多个测量点进行测量,完成数据的采集与显示。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是围绕室内智能通风调节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过程展开的。首先对相关的数据 采集及相关硬件设计进行探讨,然后对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整篇论文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章:对系统进行整体的叙述,介绍了课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指出国内大部分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堪忧。 第三章:对系统的主要模块元器件的选择进行方案论证。 第四章:介绍了系统硬件主要模块的设计方案。 第五章:概述了系统主程序,同时对主要元器件的软件设计进行了具体阐述。 第六章:介绍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同时进行了系统抗干扰分 析。 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设计成果,指出了本文设计的系统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 今后的研究方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3 页 共 51 页 2室内空气品质研究 2.1 国内外在室内通风换气方面的研究 2.1.1 国外建筑通风经验 我们所知道的“密闭建筑综合症”的根本原因就是通风不够,因此国外大型建筑非 常强调通风效果。但国外的建筑通风也有一个从单纯的温度调节到空气环境品质综合 改善的一个过程。起初,国外建筑的通风量都很大,但随着能源危机的影响,为了节 约能源,在公共建筑的空调通风系统中增加回风量,降低新风量装置,很快又出现严 重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问题,问题暴露以后,人们又重新修订新风量的标准,这样, 欧美国家才改善了建筑通风效果。除了单体单户低层住宅建筑以外,国外的多层和高 层集中住宅都依赖机械通风。这与我国的情况恰成鲜明对比,国内的高层公寓基本上 还是靠自然通风。各家各户自行安装的空调产品,也大多没有通风功能,只能调节室 内空气温度和湿度。而在国外,一些低层单户的单体建筑也在使用带有热回收性能的 机械通风设施。特别是随着建筑材料的进步,建筑节能技术水平和建筑规范的提高, 建筑围护结构的密闭性越来越好,这也让室内空气环境品质越来越需要机械通风。北 欧、北美的建筑大多采用机械通风。 2.1.2 通风换气技术在我国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的民用建筑是依靠自然通风实现室内的通风换气,高层公寓 基本上也还是靠自然通风。各户安装的空调只能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多数都没 有通风功能。目前国内住宅常见的室内换气设备主要有换气扇、吸油烟机、通风器等, 通过机械强制排气的方式,排除室内污染的空气(烟气、燃烧废气、臭气、水蒸气、二 氧化碳等),对室内进行全面或局部换气。 在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期间,由于外窗密闭,宜推广窗用自然通风器。国家的住 宅工程中心与北京斯特灵换气设备有限公司共建“住宅室内换气系统研发试验基地, 开发了旋转式热回收换气系统。其特点是双向换气,不仅能够排出室内浊气,还能送 入净化后的室外新鲜空气,节能效果显著,室内温度稳定,维护简便,清洗容易。 2.2 我国自然通风研究应用的发展方向 2.2.1 自然通风的生态概念 自然通风是重要的生态建筑观念。从生态学的观念来说,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构 筑,积极地顺应和组织自然风的流动,以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如果要需要使用能源, 则尽量从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中获取。在当今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普遍采用的更 健康、更廉价的技术措施。它可以为人类提供新鲜清洁的空气,不仅有利于人的生理 健康,满足人与自然接近的心理需求,同时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生态环境。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4 页 共 51 页 2.2.2 自然通风在国内研究应用的发展方向 自然通风在我国民居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民居门窗的位置,建筑朝向及建筑 格局等方面无一不体现着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居室热湿环境的思想,另外我国能源短缺 且空调系统能耗较大,发展自然通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2003 年在我国“非 典”的出现,更要求在建筑中使用自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品质。 2.3 机械通风是解决住宅室内通风的适宜方法 室内需要的新风量,自然通风能够解决室内通风量的问题。但是,自然通风会受 到地域气候、住宅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通风气流组织无法有效控制,即使开窗也 无法使住宅各房间获得稳定、均匀的有效通风量,各住宅的通风换气水平很不平均。 机械通风是使室外新鲜空气首先进入起居室、卧室等人员主要活动、休息场所, 然后从厨房、卫生间排出到室外。这种通风方式保持了全天 24 小时有组织地、定量地 连续通风,既保证厨房、卫生间使用时的通风量,又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新风 量。 综上所述,真正能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还需要采用机械通风的有组织通风方式。 住宅机械通风有很多种,但经研究发现,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独立机械通风方 式更符合我国国情,而且便于推广使用。该通风方式可以有组织地对住宅进行送风、 排风,使得各房间获得稳定、有效的通风换气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5 页 共 51 页 3系统方案设计 3.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所研究的系统适用于多种场合,如使用中央空调的智能建筑(宾馆、大型写字楼等)、 使用家用空调的办公室和住宅、无空调的办公室等多种需要调节室内环境的场所。本 文介绍的控制系统的重点内容是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本次设计以 ATmega32L 芯片为控制核心,温度,湿度等传感器为环境信息采集源, 来制作一个室内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在原有的机械式按键开关的基础上,实时控制通 风设备(如空调,加湿器,风机等) 。此外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多种传感器结合,智能 将各个传感器采集回的数据进处理、比较,依据实际测量的环境控制通风设备,如自 动开关风机,智能调节空调开停等,并提供报警显示。 图 3 .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 系统主要单元模块方案选择及论证 3.2.1 控制模块主控元件的选择论证 方案一:采用 XC9000 系列的 FPGA。该类器件具有并行处理能力,能快速的响应 外部的各种数字信号,但在数据处理方面过于复杂,而且芯片价格较昂贵。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单片机数学运算功能较强。在程序相互调用 方面,处理方便灵活,性能稳定,适合实际应用。且单片机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价格 便宜。 ATmage32 5V电源供电 键盘输入 温度检测 湿度检测 光强检测 风速检测 报警电路 显示 执行机构 模拟空间 检测相关参数控制通风设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6 页 共 51 页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单片机控制可更为简便灵活地实现系统功能,故拟采用方案 二。 3.2.2 温度湿度检测模块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选用 DHT11 作为温湿度检测模块。DHT11 是一款数字输出的复合传感 器,包含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 NTC 式温度检测元件,可测 20%90%RH 湿度,误差 5%RH,050,误差2。 方案二:选用 DS18B20 温度传感器和 DHT11 湿度传感器。DS18B20 是一线式数 字温度传感器,具有独特的单线式接口方式,其测量范围在55125,在 10+85时精度为0.5,而最高精度则可达 0.0625。由方案一中数据可知, DHT11 是数字式湿度传感器,可测相对湿度范围在 20%90%RH 湿度,误差5%RH。 从设计要求的精度来看,本方案更优。 综上所述,虽然方案一具有综合作用,但是方案二的测试范围和精度都优于方案 一,故本模块采用方案二。 3.2.3 风速检测模块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风速仪,通过记录风速仪上的叶片因风速作用转动而引起的脉冲数, 再通过程序转换成叶片的转圈数,进而将其换算成风速,将信号接入计算机,实现风 速的数据回放或曲线显示。这样的风速采集系统虽然原理简单,成本不高,但其最大 的缺陷是采集系统过于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对于需要测量多点风速的场合并不适用。 因此,传统的风速采集系统由于不具备便携性而无法应用于多点风速采集测量的场合。 方案二:采用脉冲式风速测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风速带动感应元件(叶片) 转动,叶片转动引发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信号,通过对单位时间内脉冲信号的计数, 进而实现风速的测量。脉冲式风速传感器最大的优点是不仅原理简单、体积小、质量 小,而且能够将风速模拟量直接转换成电子脉冲数。将其与单片机相连,只需在程序 中建立“数”脉冲的程序,就能够方便地实现风速的测量,省去了一般风速传感器还需 要配置的 A/D 转换模块的程序,大大提高了检测装置的便携性。 基于上述分析,采用脉冲式风速测量传感器可以进行多点测量,更灵活地实现系 统功能,故本模块采用方案二。 3.2.4 光强检测模块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是利用硅 PN 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在使用 时,其基极通常开路,基极集电极产生的光感生电流直接馈入基极,并被光敏三极 管自己所放大,因此它的灵敏度比光敏二极管大得多,通常要大 100 多倍。由于光敏 三极管对光强太过敏感,很容易进入非线性区,使测量的值严重失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7 页 共 51 页 方案二:采用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利用自身产生的电流随光照增强的线性特 性输出模拟采样电压,电压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数字信 号通过输送给单片机。由于光敏二极管具有线性好、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从而提高了 电路的响应速度以及灵敏度高。但是单独使用时输出电流(或电压)很小,需要加放 大电路将采样电压进一步放大,而加入运放环节会由于运放的零漂和易受温度影响使 得电路稳定性降低,误差增大。 方案三:采用光敏电阻。利用光敏电阻受光照后,其阻值变小的原理,感知光强。 采用光敏电阻作为光照传感器,进行模拟电压采样,通过 ADC 数模转换器将模拟信号 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送到单片机中,简单可行,成本造价低。总的来说,光敏电阻具有 反应速度快、体积小、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光谱特性等特点。但是光敏电阻工作时 的容易受温度影响,且由于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不是线性的,在测量光学参量时需要 先对所用光源测出其光照特性曲线图,然后根据此图查出光强的变化情况,才可对光 学参量进行计算,处理数据稍微复杂。 基于以上分析,综合考虑本模块选用方案三。 3.2.5 显示模块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 12864 液晶模块显示测得的数据,可显示较多组的数据,字体较大, 可清晰读数。 方案二:采用 1602 液晶模块显示所测数据,1602 液晶接线简单方便,但不能满足 多组数据的显示需要。 综上所述,显示模块选择方案一。 3.2.6 输入模块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独立式按键接口设计。它的优点是电路配置灵活,软件实现简单, 缺点是每个按键需要占用一根口线,若按键数量较多,资源浪费将比较严重,电路结 构也变得复杂。因此本方法主要用于按键较少或对操作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方案二:采用专用键盘处理芯片。它的一般功能比较完善,芯片本身能够完成对 按键的编码、扫描、消抖和重键等问题的处理,有些甚至还集成了显示接口功能。具 有可靠性高,接口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适合处理按键较多的情况。但考虑成本因 素,该方法并不是最佳选择。 方案三:采用矩阵式按键设计。该法适应于按键数量较多,但又不想使用专用键 盘芯片的场合。其优点就是相对于独立接口方式可以节省很多 I/ O 资源,相对于专用 芯片式可以节省成本,且更为灵活。缺点就是需要用软件处理消抖、重键等问题。 综上所述,输入模块选择方案一。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8 页 共 51 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9 页 共 51 页 4系统硬件设计 本次的题目涉及到多个参数的测量,要运用到不少的元器件,因此,将其划分成 一个个电路模块,分别有由 ATmega32L 单片机构成的最小系统、显示模块(12864 液 晶显示器) 、报警模块(蜂鸣器) 、温度测量模块、湿度测量模块、风速检测模块以及 光强检测模块。 4.1 主控电路 本节主要介绍 CPU 的选择及其相关参数和最小系统中各个引脚接线的设置。 4.1.1 CPU 的选择 单片机实际上就是把 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I/O 接口电路等微型机 的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因此称之为单片机。由于它具有体积小、性价比高、 耗电少、可靠性高、易于掌握和使用等特点,所以现在单片机不仅占领了原来实用小 型机的各个领域,而且广泛应用于过程控制等场合。此外,还可应用于过去计算机无 法深入的方面,如测量仪器、教学装置、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 我们平时学习中接触最多的要属 51 系列的普通型单片机,而大多数人更是以郭天 祥老师的新概念 51 单片机 C 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作为启 蒙教材,若需要继续专研,则是接着深入学习以 ATmega16 为基础的 AVR 系列的单片 机。因此,在这里主要对这两种类型的单片机进行介绍、对比与选择。 (1)51 系列的普通型单片机 51 单片机从内部的硬件到软件有一套完整的位处理器。且它的 I/O 脚的设置和使 用也相对简单,当该脚作输入脚使用时,只须将该脚设置为高电平(复位时,各 I/O 口均置高电平) 。但是,51 单片机也存在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时精度不高、I/O 口输出 时无驱动能力、当晶振频率为 12MHz 时运行速度慢、体积大、ROM 少等缺点。 (2)AVR 系列的单片机 总的来说,AVR 单片机具有以下特点:速度快,每秒钟可以执行百万条指令。 51 单片机的内部时钟需要经过 12 分频,而 AVR 单片机不需要经过分频,所以从长久 意义上来说,AVR 单片机要比 51 单片机的执行指令的速度快 12 倍。片上资源丰富。 驱动能力强。其 I/O 口输入输出电流达到 20mA,这么大的电流足可以驱动发光二级 管、数码管、继电器等等。功耗低。在完成相同功能的情况下,要比其他单片机消 耗的能量少一些。可选择型号种类多。AVR 单片机有 ATtiny 系列、AT90S 系列以 及 ATmega 系列,每种系列都有很多型号供我们选择。性价比高。在同等价位的情 况下,AVR 单片机要比 51 单片机性能强大很多。保密性好。 目前 AT90 系列产品已很少用,多数使用 ATmega 系列。ATmega 系列属于高档 单片机,适合各种具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0 页 共 51 页 鉴于此,本文采用 ATmega32L 单片机来完成室内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的设计。 4.1.2 ATmega32L 芯片简介 (1)主要性能(部分): 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AVR微处理器 先进的RISC结构 131 条指令,大多数指令执行时间为单个时钟周期 32个8位通用工作寄存器 非易失性程序和数据存储器 32K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擦写寿命:10,000 次) 1024字节的EEPROM(擦写寿命: 100,000 次) 2K字节片内SRAM 外设特点 两个具有独立预分频器和比较器功能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 一个具有预分频器、比较功能和捕捉功能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 四通道PWM 8路10位ADC(8个单端通道) 具有独立片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 特殊的处理器特点 上电复位以及可编程的掉电检测 片内经过标定的RC振荡器 片内/片外中断源 6种睡眠模式:空闲模式、ADC噪声抑制模式、省电模式、掉电模式、Standby模 式以及扩展的Standby模式 I/O和封装 32个可编程的I/O口 40引脚PDIP封装 工作电压 ATmega32L:2.75.5V 速度等级 ATmega32L:08 MHz ATmega32L在1 MHz,3V,25时的功耗 正常模式:1.1 mA 空闲模式:0.35 mA 掉电模式: 1A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1 页 共 51 页 (2)引脚配置: 图 4 . 1 ATmega32L 的引脚(PDIP 封装) 表 4 . 1 ATmega32L 引脚功能说明 引 脚功 能 VCC数字电路的电源 GND地 端口 A(PA7.PA0) 端口 B(PB7.PB0) 端口 C(PC7.PC0) 端口 D(PD7.PD0) 同:四个端口均为 8 位双向 I/O 口,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属压力及大型容器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中国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壁挂式空气清新剂扩散器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重庆智慧城市建设与企业投资机会
- 矿专项应急预案
- Unit5 The colourful world(教学设计)-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环境监测与污染源识别技术方案
- 安全咨询合同
- 新能源技术创新2025年与知识产权运营风险防范策略报告
-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2018八年级下册-统编版2016
- 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社会招聘5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1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胰岛素泵护理查房
- 2025年资格考试-WSET二级认证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羊驼介绍课件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培训
- 医德医风培训课件内容
- 2025广东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练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