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近代翻译理论,文艺复兴至现代,西方翻译史:古代翻译、中世纪翻译、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近代翻译和现代翻译翻译理论的发展史:传统译论时代(自公元前1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前,包括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近代时期)现当代译论时期(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西方翻译理论简介,文艺复兴时期(从14世纪末起至17世纪初止)飞跃期,代表人物:(德国)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Erasmus,1466?-1536?)和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法国)雅克.阿米欧(JacuesAmyot,1513-1593)和艾蒂安多雷(EtienneDolet,1509-1546)(英国)乔治查普曼(GeorgeChapman),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德语:Erasmus(Desiderius)vonRotterdam,又译埃拉斯默斯,史学界俗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生于约1466年10月27日,卒于1536年7月12日),是中世纪尼德兰(今荷兰和比利时)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神学家。伊拉斯谟是一个用“纯正”拉丁语写作的古典学者。伊拉斯谟的观点:(一)翻译必须尊重原作(二)翻译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三)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马丁路德(德语:Martin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德国基督教神学家,宗教改革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基督教更正派信义宗教会(即路德宗)的开创者,曾是罗马大公教会奥斯定会的修士。提倡因信称义,反对教宗的权威地位。他翻译的德文圣经影响深远,促进了德文的发展。重要文章: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论教宗权柄。提出人人皆祭司,提倡信徒对教会进行改革。教会被掳于巴比伦(1520):论圣礼。提出只有洗礼和圣餐是神所设立的圣礼。论基督徒的自由(1520):论因信称义。提出基督徒同时生活在因信称义的自由和因爱行善的不自由当中。回到维滕贝格的八篇讲道(1522):路德为了平息维滕贝格混乱而讲的八篇道。,马丁路德的观点:(一)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主张用大众的语言进行翻译)(二)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主张翻译应该使用意译的方法)(三)翻译必须遵循七项原则(翻译必须集思广益)七项原则:(1)可以改变原文的词序(2)可以合理运用语气助词(3)可以改变原文的语序(4)可以略去没有译文对等形式的原文词语(5)可以用词组翻译单个的词(6)可以把比喻用法译成非比喻用法,把非比喻用法译成比喻用法(7)注意文字上的变异形式和解释的准确性,雅克阿米欧(法语:JacquesAmyot,1513年1593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法国人文主义者。他以翻译古希腊作家的著作而闻名。他最著名的译著是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1559年),这本译著不仅影响法国文学散文,而且,该书英文转译也为莎士比亚的罗马历史剧提供了历史素材。阿米欧在翻译中所遵循的原则:(一)译者必须吃透原文,在内容的移译上狠下功夫。(二)译笔必须纯朴自然,不事藻饰。,艾蒂安多雷(英语:tienneDolet,1509年1546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法国人文主义者。由于他喜欢古典作家的怀疑论,因而他否认灵魂不朽,索邦神学院的神学家宣判其有罪,被处以火刑。多雷在论如何出色地翻译中列出五条翻译的基本准则:(一)译者必须完全理解所译作品的内容(二)译者必须通晓所译语言的译文语言(三)译者必须避免字字对译,因为字字对译有损原意的传达和语言的美感(四)译者必须采用通俗的语言形式(五)译者必须通过选词和调整词序使译文产生色调适当的效果,近代时期(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人物:(英国)约翰德莱顿(JohnDryden,1631-1700)、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FraserTytle,1747-1814)、乔治坎贝尔(GeorgeCampbell1719-1796)和纽曼(F.W.Newman1805-1897)(法国)夏尔巴托(CharlesBatteux,1713-1780)(德国)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FriederichSchleiermacher,1786-1834)、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AugustSchlegel,1767-1815)、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1767-1834)和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约翰德莱顿(英文:JohnDryden,1631年1700年),英国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是1668年的英国桂冠诗人。他被当做是王政复辟时期的主要诗人,以至于这一段文学史被称为德莱顿时代。沃尔特司各特称他为“光荣约翰”。约翰德莱顿的观点:(一)翻译是艺术(二)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三)翻译必须考虑读者(四)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五)翻译可以借用外来词(六)翻译分为三类:逐字译意译拟作,他将诗歌翻译分为三类:“逐字译”(metaphrase),“意译”(paraphrase)和“拟作”(imitation)。所谓“逐字译”是指在翻译中,强调与原文字字相对,句句相对,译作局限于原文的韵律。翻译中的另一个极端是“拟作”。德莱顿提出,“拟作是指后世诗人像以前的诗人一样写诗,写同一主题的诗歌,既不搬原作者的诗句,也不局限于他的意思,而只把他当做一个模式,好比原诗人生活在我们的年代我们的国家,使用他可能会使用的写作方式”。在“意译”中,译者重意不重词。,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FraserTytle,1747-1814),英国人,翻译家。于1790年著论翻译的原理一书。在论翻译的原则提出翻译三原则:(一)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三)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备的通顺,泰特勒提出的三原则为:(1)ThattheTranslationshouldgiveacompletetranscriptoftheideasoftheoriginalwork;(2)Thatthestyleandmannerofwritingshouldbeofthesamecharacterwiththatoftheoriginal;(3)ThattheTranslationshouldhavealltheeaseoforiginal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是恰当的、自然的,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和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和流畅。,乔治坎贝尔(GeorgeCampbell1719-1796):苏格兰阿伯丁的马利舍尔学院院长,对希伯来语有很深入的研究。1789年出版了四福音的翻译与评注(ATranslationoftheFourGospelswithNotes)的译著,专门讨论了翻译的原则问题。翻译的三原则:1、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意思。2、在符合译作语言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移植原作者的精神与风格。(比较傅雷“神似”说)3、使译作像原作那样自然流畅。,马修阿诺德(MatthewArnold,1822-1888),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优秀诗人、文学评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论翻译荷马史诗(OnTranslatingHomer,1861)再论翻译荷马史诗:答弗朗西斯纽曼(LastWordsonTranslatingHomer:AReplaytoFrancisW.Newman,1862)阿诺德的翻译思想:(一)翻译荷马必须首先弄清荷马的特点。(二)要保留荷马的基本特征。(三)译诗必须具有诗人的洞察力。(四)译诗必须译得像诗。(五)译作必须具有与原作相同的感染力。(六)检验相同感染力的是学者而不是读者。,伦敦大学拉丁语教授纽曼(F.W.Newman1805-1897)论翻译荷马作品的理论与实践:答马休阿诺德(HomericTranslationinTheoryandPractice:AReplaytoMatthewArnold,1861)纽曼的翻译思想:(一)荷马是古人,译时必须再现他是古人。(参考王佐良译培根的论读书)(二)衡量译作的标准主要是一般读者而不是学者的反应。(三)翻译是一种折中(compromise),原作越杰出,译作越不能与之相比。,夏尔巴托(LabbeCharlesBatteux,1713-1780)是法国艺术哲学奠基人、文艺理论家、美学作家、法国皇家学院的哲学教授,是18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最富影响的文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家之一。夏尔巴托的观点:(1)永远不改变语序;(2)不改变思想的顺序;(3)不改变句子长度;(4)不改变连词;(5)不改变副词位置;(6)保留对称句形式;(7)保留思想的亮点;(8)保留修辞格;(9)保留格言形式(以格言译格言);(10)避免解释性的意译,除非不解释无法使意思明白;(11)只有必要时才可改变原文的风格。,19世纪,翻译理论研究中心移至德国,代表人物:神学家和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Friederichschleiermacher,1768-1834)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施雷格尔(AugustSchlegel,1767-1815)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1767-1834)诗人和翻译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重点讨论原文的理解问题,使翻译研究形成一定的术语和研究方法,从而把翻译研究从某一具体篇章中抽象分离出来上升为“阐述法”(thehermeneuticapproach)方法由施莱尔马赫提出,施雷格尔和洪堡加以发展,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又译为士来马赫,德语:FriedrichDanielErnstSchleiermacher,1768年11月21日1834年2月12日),德国十九世纪神学家、哲学家,被称为现代神学、现代诠释之父,主张神的临在性,也就是强调宗教“感觉”。他的译著是论翻译的方法,其论点是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辩证关系,一是让作者接近读者,另一种是让读者接近作者。他是第一个提出口译与笔译相区别的人。施莱尔马赫反对贺拉斯模式中“特权语言”的观点,他的译论立足于“文化资本”概念。,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提出:(一)翻译分笔译和口译(二)翻译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三)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辨证关系(四)翻译可有两种不同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论翻译的方法(UeberdieverschiedenenMethodendesUebersezens),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AugustWilhelmSchlegel1767年9月8日1845年5月12日),德国诗人、翻译家及批评家,并且是德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他所翻译的莎士比亚使得该作家的作品成为了德语经典著作。他不仅在美学、建筑学、语言学、文艺批评等方面造诣颇深,而且在翻译领域也颇有建树,堪称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施莱格尔的观点:他坚持“翻译一切”,并主张“翻译既要忠实原文又要体现诗意”。他的这一主张成为西方翻译理论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威廉冯洪堡(FriedrichWilhelmChristianCarlFerdinandvonHumboldt,1767年6月22日1835年4月8日),是一位德国学者、政治家和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者。威廉冯洪堡被看作是德国文化史上影响最深刻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洪堡特认为:原作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辩证的;针对不同的受众和翻译目的,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要充分发掘译入语的潜能;典籍翻译的首要标准是“简单忠实”,最高目标是让读者领略到一丝的异国情调;多译本并存是必要的,因为翻译是同样精神的不同影像,每种译文只是传达了能把握住和能再现出的那部分精神。洪堡特的这些思想对汉语典籍英译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都有重要启示。,洪堡特的翻译观:(一)辩证的(不)可译性(二)翻译的功能与用途(三)典籍翻译的首要标准(四)翻译的最高目标(五)充分发掘译入语潜能(六)多译本并存的必要性,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1832),是德国诗人、美学家、剧作家、小说家和评论家、翻译家。以散文译诗翻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文化传播式翻译(informativetranslation)(2)改编式或模仿式翻译(adaptation/parodistictranslation)(3)逐行对照式翻译(interlineartranslation),现代时期(二战后),代表人物:一、布拉格学派: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S.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Jakobson)。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二、伦敦学派:创始人为福斯(J.R.Firth)、卡特福德(JohnCatford)三、美国结构学派: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沃哲林(C.F.Voegelin)、博灵格(D.Bolinger)、卡兹(J.J.Katz)、奎恩(W.V.Quine)和奈达(E.U.Nida)为代表的美国翻译理论界的结构学派,而以奈达最为杰出。四、交际理论学派:奈达是交际翻译理论的代表。,一、布拉格学派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雅可布森的论述主要有五点:()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translation)。所谓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内用一些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通常的“改变说法”(rewording)。所谓语际翻译,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所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对于词义的理解取决于翻译。他认为,在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过程中,翻译起着决定性作用。()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语言进行处理。()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存在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二、伦敦学派伦敦学派是具有英国特色的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thesocialcontextofsituation)所决定的。在翻译研究领域,译文的用词与原文等同与否取决于其是否用于相同的语言环境之中。伦敦学派的创始人为福斯(J.R.Firth)。有两篇文章集中反映出他的翻译理论,一篇为语言学与翻译(LinguisticsandTranslation),另一篇为语言分析与翻译(LinguisticAnalysisandTranslation)。福斯着重谈到三个方面:()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基础;()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一种语言的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另一种语言。,卡特福德(JohnCatford)是该学派中比较系统提出翻译理论的学者。卡特福德称其理论为“描写性”翻译理论。()翻译的性质。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文字材料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翻译的类别。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全文翻译”和“部分翻译”;就其语言层次而论,可分为“完全翻译”和“有限翻译”;就语言结构的登记来说,可分为“级受限”翻译和“级无限”翻译,即传统意义上的“逐字译”和“意译”,而“直译”介于两者之间。()翻译的对等问题。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基于对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另一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译文和原文是否具有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翻译转换,是指把原文变成译文时偏离形式对应。翻译转换主要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其中范畴转换又可分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系统内部转换四种。()翻译的限度,是指不可译性问题。翻译中有两类不可译。一是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意语法结构;二是文化方面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不同的时代背境等非语言因素引起的。,三、美国结构学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提出一种行为主义的语义分析法,认为意思就是刺激物和语言反应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布龙菲尔德理论为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所取代。乔氏理论有三个观点:()人类先天具有语言能力;()语言是由规则支配的;()语言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该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关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论述。语言的不同主要在于各自的表层结构不同,而深层结构则具有共同特点。,四、交际理论学派尤金A奈达(EugeneA.Nida),是交际翻译理论的代表,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世长辞,享年96岁。奈达的主要论著:翻译科学探索(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1964)、翻译的理论与实践(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19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东莞)
- 2025年感染控制科医师院内感染防控操作规范模拟考核及答案解析
- 锻压模具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上饶市信州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焊锡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综采马蹄儿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成都市温江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互联网网络管理员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压燃气管道施工方案
- 中频操作评分标准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培训课件
- 生活中的理财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暨南大学
- 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GB/T 13298-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
- 电工基础培训教材课件
- 论语中的孝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