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老北京的春节5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老北京的春节5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老北京的春节5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老北京的春节5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老北京的春节5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老北京的春节5教案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老北京的春节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2单元过年中第二篇主体课文,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散文。文章以平实洗炼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娓娓道来,展现了一幅醇厚悠远、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图。文章共有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也反映出老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编排此文,旨在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领略老北京新春独特风情民俗,领略老舍先生简洁生动的语言特色的同时,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设计思路】虽然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又很喜欢,教学中,首先运用朗朗上口的童谣,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整体感知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带领学生走进“作业超市”,从而达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教学目标】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2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绝”、“守岁”等词语。2.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过年童谣的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提示课题(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师:听完童谣,你想到了什么,一起来说一下!学生答师:春节你熟悉吗?来说说吧。学生交流师:提起春节,咱们真是有说不完的话,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到许多年前的老北京去看看,看看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过春节的。(课件:老北京过春节的图片。补充课题:老北京的春节。齐读课题。)师:这是哪儿的春节?(引导学生再读课题,突出“老北京的”几个字。)师:想去看看吗?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笔圈出来,开始吧!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课文读完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提问题,讨论“色如翡翠”“腊八蒜”“截然不同”“冰灯” “守岁”是什么意思?二、学习生字师:出示本课生字。请自己读一下。看到“假”字,你想提醒同学什么?师:读生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学生抢读生字。三、初读课文师: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怎样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指名一排同学按自然段接读,教师随时纠正读音错误)师:刚才同学读得很认真,听的同学也很认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美德,我们同学做得真好。师: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答。师:这么热闹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好长时间,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腊月初八、腊月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师:老师把重要的日子做成了日历,咱们来看一下,齐读一下吧。(课件:日历。学生齐读)四、研读课文师:春节有这么多重要的日子,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部分,画画描写热闹的句子。画完了,把你画的句子推荐给大家。师:“守岁”就是到了除夕夜,人们点亮灯火,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块聊天,一整夜不睡觉,期待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其实,我们现在也有“守岁”的习俗。让我们重温守岁的情景,再一次感受当新年的钟声敲起时的场面吧。( 春节晚会片断:12点钟声响,人们欢庆新一年的到来。)看到了吗?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来到了。(课件上日历翻到了大年初一)刚才谁选的这一段?请你来读一下你画的这段中热闹的句子。师:你来看一下,为什么说大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截然不同呢?找到了吗?找到了你来读一下。学生交流。师:真是不得了,你用“忙碌”和“悠闲”这两个词概括了除夕和大年初一截然不同的景象。师:(小结)除夕的晚上是热闹的,贴年画,穿新装,红红的对联,日夜不绝的鞭炮。而大年初一是比较悠闲的,人们可以逛庙会,骑毛驴,看美景,还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所以说大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截然不同。谁想来读一读除夕的热闹和大年初一的悠闲?好。我们男女生各推荐一名同学来打擂台。学生比赛读。师:除夕,大年初一过后,元宵节到了,春节的高潮到了。哎,同学们,除夕和大年初一就够热闹了,老舍爷爷却说更热闹的是元宵节,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师:好,哪个小组起来说一说,你们研究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汇报。师:(小结)刚才同学说除夕是热闹的,但没有月光,而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到处是灯,天上是灯,地上是灯,家里也是灯。头顶明月当空,地上灯火通明,太美了,怎能不说春节的高潮是元宵节呢?师:老北京的灯会我们是看不到了,但我们这里也有灯会,来,看看去。(课件播放花灯图片:宫灯花灯冰灯龙灯)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个合适的词形容看到的灯。(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五光十色)师:各种各样的花灯,令人耳目一新,谁能不喜欢呢?这么热闹的灯会,你们想不想读一下呢?学生读课文。师:同学们读书的热情这么高,连老师也被感染了,我们一起来读。(引读)元宵一上市生:春节的高潮就到了。师:除夕是生:热闹的师:可没有生:月光师:元宵节呢生:恰好是明月当空。师:处处生:张灯结彩师:整条大街生:灯火通明师: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生: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师:家中也有灯生:走马灯,宫灯,纸灯,有的灯里还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呢师:除了看灯生:人们还会吃元宵师:预示着生:新的一年快乐吉祥师: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到了生:正月十九。师:春节就结束了生: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师:同学们可别遗憾,老北京的春节结束了,可再过几十天,20xx年的春节就要来到了,同学们到那时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我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我们的春节又有哪些习俗呢?出示作业:1.写一写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2.画一画你们家过春节的情景。3.搜集和春节有关的图片、传说故事等。【板书设计】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老北京的春节6教案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老北京的春节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过年”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编排了一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故事,反映了我国人民热过年的节日习俗,表达自古至今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本课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以平实洗炼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娓娓道来,也映出老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展现了一幅醇厚悠远、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图。本篇文章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线索清晰,简洁、平实的语言中蕴涵浓浓的京味,散发着节日的喜庆之气。学情分析我所要执教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浅近的文章,具备了初步的理解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复杂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及情感。对于春节这一传统民俗节日,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然而对于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学生了解得不多,也因此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本科的教学中我准备采取情境再现、推进式引导等策略,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读中品味京味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汇,了解按照时间推移记叙的写作顺序。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抓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了解老北京的民俗,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2.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绝”“守岁”等词语的意思。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使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品味作者的语言,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故设计了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通过大量的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感情、品味语言;优美过渡语与课件完美结合,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恭喜恭喜,同学们,伴着这喜气洋洋的乐曲我们来继续学习著名的京派作家老舍先生的老北京的春节出示新词,复习。(规矩、差不多、腊月、泡蒜、对联、鞭炮、守岁、拜年、恰好、灯盏、长龙、预示、吉祥)2、老舍爷爷写的是“老北京的春节”,题目中的“老”是什么意思?课件:字典中对“老”是这样解释的:1、跟“少”或“幼”相对 2、经常3、陈旧 4、原来的今天,就让我们踏着作家老舍的笔迹,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老北京逛一逛,感受老北京的春节是怎样的。二、学习课文,理清思路,了解习俗,体会感情。1、老北京人忙碌了一年,终于盼来了春节,自读课文,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找一找,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3、老北京人在年前都有哪些老规矩呢?这些老规矩不仅有这些,还有很多呢,读读下面的童谣,你还知道了哪些老规矩?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从这些老规矩中你看出什么?一年的辛勤工作,盼来了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老北京人为了过好这个年,快乐的忙碌着,他们管这叫“忙年儿”!4、欢欢喜喜过大年了,老北京人又是怎么过年的?年里有这么多重要的日子,你最喜欢哪个日子呢?请同学从课文46自然段中找出那一段,再读一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5、读后交流(1)描写除夕的段落a、你为什么喜欢?(热闹)b、哪些语句体现了除夕的热闹?d、配乐读: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想象着这热闹的景象,让我们再来有滋有味的读读这一段吧。e、这一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2)描写大年初一的段落。a、指名读。b、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截然不同”什么意思?自己读一读,联系着上一段的内容,体会,大年初一与除夕的景象有什么不同。(配乐欣赏:拜年、庙会图片)c、男女生对读,体会除夕的热闹和大年初一的悠闲。(3)描写元宵节的段落a、老舍爷爷说高潮是元宵节,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用心读课文第6自然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b、教师随机指导朗读c、点拨:如果说除夕的最大特点是热闹,元宵节的出众之处就是亮堂。天上是明月当空,地上是灯火通明,从大家到老铺到家里,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正是因为这些绚丽多彩、千姿百态,高高悬挂的明灯与天上的皓月交相辉映,把整个老北京的正月十五装点得喜气洋洋,怨不得人们称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配乐欣赏:元宵灯会)d、各种各样的花灯,令人耳目一新,谁能不喜欢呢?这么热闹的灯会,你们想不想读一下呢?f、正月十五吃元宵可是老北京的习俗,这元宵呀讲究还不少呢,它代表着和和美美,团团圆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6、我们通过许许多多的老北京习俗感受到了老北京人过年时热闹喜庆的场面,体会了浓浓的年的味道,老北京的年味儿都在哪里?是什么?7、总结写法:过了正月十五,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老舍爷爷是按照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老北京的春节的?(时间的先后顺序)三、扩展延伸:1、这篇课文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字里行间也传递着京味文化。简介老舍:(图片)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感受得到老舍爷爷对我们北京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2、这节课我们一起享受了老北京春节的快乐,你们想过没有,老北京的春节为什么这样过?这些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怎样形成的?老师向大家推荐一个网站老北京网,你可从中了解更多的老北京风俗的知识,了解京腔京韵的京味文化。3、我们是新北京人,在传承传统的风俗习惯的同时,也发展着新的风俗,就拿春节来说,一些新的习惯也慢慢在家家户户扎了根,比如欣赏图片、音乐认读词语查字典,理解“老”在文章中指的含义。预设:喜庆、热闹年味十足默读13自然段预设:对春节的重视、忙碌指名读,师生对读学生齐读默读、批注扩展想象,用总分、排比句式:“元宵节上的花灯 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总结体验:老北京的年味是色如翡翠色味双美的腊八蒜;是香甜的腊八粥;老北京的年味儿在响彻夜空的爆竹声中;老北京的年味在正月十五流光溢彩的灯会上看春晚欢快的乐曲渲染了节日喜气洋洋的气氛,对“老”字的理解引发学生思维和发问“老北京的春节和现在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一样吗?” 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紧接着教师设计了下面的过渡语,于是学生带着兴趣,带着疑问走进文本。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感受老北京除夕的热闹、喜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