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l 物料跟踪在棒材生产中的实现 赵程 ( 棒线型材厂) 摘要 :介绍在柳钢棒材生产线实现物料跟踪的原理、检测元件、检测信号采集以及效果。 关键词 :棒材生产线;物料跟踪 ;信号采集 Re a liz a t io n o f M a t e r ia l Tr a c e in Ba r Pr o duc t io n ZHA0 Che n g ( B a r &R o d a n d S e c t io n P la n t ) Abs t r a c t : Th e ma t e r ia l t r a c i ng p r i n c ip le ,d e t e c t in g e l e me n t ,de t e e t i n g s ig n a l a c q u is i t i o n a nd e f f e c t s r e a liz e d in t h e b a r p r o d u c t io n lin e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Ke y W o r ds : Ba r P r o d u c t i o n L ine;M a t e r ia l Tr a c e; S i g n a l Ac q u is it io n 1 前言 柳钢棒材生产线通常轧制一支钢 的时长为 5 5 S 左右 ,若能实现轧制数据实时采集和跟踪对 提高产品质量 、优化产 品性能有着不可估量 的 作用。棒线型材厂现有 1 套 E S P i S Y S实时数据 库 系统 ,该 系统 能通过 O P C端 口与 Win c e和 D C S连接并读取数据 ,数据采集周期为 1 S 。由 于实时数据库的采集周期过长并 且还会有一定 的网络延迟 ,加之棒材生产线 轧制节奏很快 , 导致许 多瞬 问变化的布尔值 无法正常采集 到 。 本文介绍利用现有的软件 和设备实现对棒材轧 制过程进行跟踪的主要措施。 2 实现过程 在现代棒材轧机控制 系统 中,轧机 区物料 跟踪功 能主要是提供当前轧件头 、尾 的准确位 置信息。物料跟踪的基本方法是计算轧件速度 对时间的数值积分 、热金属检测器( H MD ) 、活 套扫描器( L O O P S C A N N E R )和咬钢( L MD ) 信号 用于启动和更新跟踪 。这些信号会受现场环境 作者:赵 程,大学学历,助理工程师,现从事软件 开发 工作。 因素( 如水雾 、氧化铁皮等)影响而误发或多 发信号 ,在程序 中需要对信号进行判定确定其 有效性 ,同时在 P L C中也要对相应 的信号点做 出放大处理。跟踪功能根据人工选择 艺规程 后能够适应轧制 品种规格的变化 ,且不受轧件 速度和轧机空过情况 的影响。 2 1 基 本原 则 棒材主轧线物料跟踪的基本原则 : ( 1 )检测信号仅对当前 工艺规程 中选定使 用的工作机架有效。 ( 2 )检测信号在用于启 动和更新跟踪之前 必须确定其有效性 。 ( 3 )每个工作机架 ,都有 自己单独 的轧机 头 、尾跟踪功能 。这样前进 中的轧件头 、尾位 置在跟踪功能中就能从上一个机架 的辊缝到下 一 个机架 的辊缝连续更新( 采用了 L MD主 导跟 踪 ,因此可以精细到辊缝) 。 ( 4 )跟踪 的基本方法是轧件速度对时问的 数值积分。 ( 5 )在轧件通过下游机架辊缝后 ,跟踪功 能 继 续 跟 踪 轧 件 直 到 下 一 个 物 料 检 测 器 ( MD C ) 。如果跟踪 功能预计轧件应该到达该检 测器所在位置 而检测器在规定 时间内未检 测到 轧件就会产生堆钢信号。 2 2 检测元件 ( 1 )工作 机架传动装置 :工作机架 咬钢所 需力矩必须超过额定力矩 的 2 5 。 ( 2 )热 金属检测器 :热金属检测器 主要用 于咬钢信号和活套扫描器信号不能应用的场所。 ( 3 )活套扫描器 :在活套控制段 ,活套扫 描器作为 H MD使用 ,其功能不受该活套工作与 否的限制 。 ( 4 )堆钢检测器 :堆钢 检测器为软件通过 逻辑判断,主要根据时间来判断是否堆钢。 2 - 3 检测信号判定 热金 属检 测器 ,活套 扫描器和 咬钢信号在 用于更新跟踪之前必须经过判定 ,只有在保证 这些信号正确性的基础上才能使用它们。 控制中的具体做法 :所有的物料检测输入 信号 “ MD I N”只有在允许 接受 头部( P E R M I T H E A D )或允许接受尾部 ( P E R M I T T A I L )信号 的条 件满 足时才 允许输 出物 料跟踪 信号“ MD I I n O U T P U T ” 。相反 ,在允许接 受头部或允许接受 尾部信号的条件不满足时,如果物料检测输入 信 号 MD I N 变 化 ,控 制 系 统 就 会 产 生 假 头 ( F A L S E H E A D ) 或假尾( F AL S E T A I L )的报警 信号。 允许接受头部信号 的满 足条件 :物料 跟踪 信号( MD ) 复位( 即检测 元件未检测到物料) 的时间超过相邻轧件的最小间隔时间。 允许接受尾部信号的满足条件:紧邻的上 游检测器已经复位并且复位的时间超过相邻轧 件 的最小时间间隔。 另 外 ,使 头 、尾 信 号( E N A B L E H E A D , E N A B L E T A I L )允许跟踪功能接受新 的头 、尾 检测信号 ,而无论允许接受头部信号或允许接 受尾部信号的联锁条件是否满足 ,如飞剪的应 急剪切使轧件产生新 的头 、尾 ,就需要跟踪功 能接受新的头 、尾信号 。 2 4 跟踪情况 以轧件 头部 跟踪为例说 明轧件头部通过 一 l机架到达 v 机架的过程( 见图 1 ) : Q 一一 o o M ” MDc M 丫 k 千 L M D+ L 丫 篓一 运 一霉 : 坚 竺 里l 广 l _ I v 机 架 堆 铟 监 控 j 堆 钢 监 控 奢 f 晏 首 l 复 案磊蠹 三 一Tw, 跟踪功能 蘑 一 攀 = = : 当上游 v l _ l机架的跟踪信号指示轧件头部 已经到达上游机架辊缝 时 , v机架 的轧件头部 跟踪功能就开始启动 。跟踪积分器 的预置值是 一 1 机架和 N机架之间的距离 L s s 。 当轧件头部通过上游 _ l机架辊缝后 ,轧 件头部距下游 机架的距离 L 惝计算方法如下: , t 上 惝= LJ v d t ( 1 ) 式( 1 ) 中 V轧件 的速度( 对应 N一 1 机架有效辊径的线速度) 。 a m 当轧件头部通过两机架间的检测器时 ,控 制系统会 自动更新轧件头部距 v 机架辊缝的距 离 ,使 r t L = L r f v d t ( 2 ) J 式( 2 )中 L 幡检测器距下游 机架的 距离。 当轧件 的头部距离下游 v 机架辊缝 的距离 L 小于报警预置值( ,L 耽,L 时,物料跟踪 会产生相应的报警信号( W1 、W2 、W3 ) 。当轧件 的头部距下游 机架辊缝的距离为零时 ,物料 跟踪会置位 “ I N R O L L G A P,P ”信号 ,表示 轧 件头部已经到达 N机架辊缝 。 当轧件的头部通过下游 机架辊缝后 ,物 料跟踪功能会继续计算轧件速度对时问的积分 值 。当头部跟踪功能指示轧件头部 已经到达堆 钢检测器所在位置一段时间后 , v 机架的轧件头 部跟踪功能才结束 。这段时间延 时主要是考虑 各种因素造成 的误差 。尾部跟踪 与头部跟踪原 理相 同,在此不再赘述 。 2 5 效果 由于在跟踪过程 中 ,我们对每一个用于跟 踪的信号都严格判断其可用性,并且在整个跟 踪过程中都不会只通过单一信号来确定轧件位 置 ,能够有效避免 因环境和堆钢导致 的误信号 参与到跟踪过程 中来 ,一定程度上确保 了跟踪 的可信度。 3 结语 准确物料跟踪可以实现全生产流程的物料 位置跟踪 ,在不到 1 mi n的时间内记录各工序实 绩记录及 二 艺数据采集归档 ,为优化产 品质量 提供强力的数据支撑。 轧钢集约化 生产技术 用户对钢铁产 品的需求越来越趋 于多样化 、个性化 和优质化 。而钢铁产 品生产发展 的特 点是大型化 、连续 化 、集约化。用户需求与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之间产生 了矛盾。为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的特殊需求,钢铁企业 往往采取开发新的钢种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过多的 钢种一方面对炼钢生产组织不利 ,加大了人力资源的消 耗;另一方面无法充分利用钢铁材料的细晶化、复相化 等强化机理,浪费了钢铁材料性能的内在潜力。在实现 钢材成分集约化的前提下,通过实现轧制 、冷却等后续 T艺 的柔性化 ,生产出满足不同力学性能和表 面质量要 求 的产品 ,是解决这一 问题的有效途径 。 集约化制造模式下的柔性轧制:用同一种化学成分 的坯料,生产出不同强度级别的产品,以实现 “ 一钢多 能、一板多能、一线多能”的目标。这样可以简化炼钢 和连铸的操作和管理,有利于炼钢和连铸的持续稳定生 产使炼钢、连铸、板坯库 、加热炉之间衔接便捷、管 理简化 、复杂程度降低,满足企业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同时,通过优化热轧 、轧后冷却及热处理生产工艺来生 产出不同性能水平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 ,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产品的性能潜力,即实现了集约化制 造生产模式下的柔性化轧制生产。这种技术须以快速优 化热轧丁艺为基础 ,因此要 有快速 、准确的产品组织性 能预报、控制和优化技术作支撑 ,才能付诸实施。 组织性能预测和控制技术可以在坯料化学成分确定 的条件 下 ,深入研究并掌握轧制和冷却工艺参数对产 品 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定量关系,为柔性化轧制技术的实现提 供了良好的模型支持 。针对热轧过程的多维 、非线性特点 , 开发 了应用于复杂约束条件下的优化算法 ,并结合钢材组 织性能预测的高精度模型,是成功实现热轧1 _ 艺优化设计 的关键 ,与传统方法相比,工艺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实现 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针对量大面广的钢材品种系列, 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钢种归并原则,通 过应用力学性能预测与工艺优化技术、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过程能力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钢种归并的智能化方法 是实现产品定制式生产的基础 。 组织性能预测 、热轧 工艺优化设计和钢种智能化归 并构成了集约化生产技术。集约化生产技术是一个系统 性 的研究课题 ,最终 可以实现力学性能的离线或在线预 测 、钢种成分的集约化和热轧工艺优化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作场所的学习动机与工作效率关系研究
- 企业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 智慧城市的社会治理与创新
- 家庭教育中心理激励方法探讨
- 提升在线教学质量实操与策略研究
- 19-木皮蓝变?有没有办法提前预防富深一个解决方案
- 全球视野下的葡萄酒产区特色:2025年品牌国际化路径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路径探索报告
- Chitosan-Cy7-5-MW-100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市昌平二中学南校区2024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中医养生的吃野山参粉养生法
- 新闻采编培训课件
- 来料检验规范
- 电镀产品检验记录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评估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 2023年小学数学必背定义和公式
-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全科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测试卷(含答案)
- 兴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 主令电器(课用)课件
- 湘少版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湖南省长郡中学“澄池”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