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学的核心概念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的研究.pdf_第1页
创业学的核心概念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的研究.pdf_第2页
创业学的核心概念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的研究.pdf_第3页
创业学的核心概念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的研究.pdf_第4页
创业学的核心概念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创业学的核心概念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 卷第5 期 2 0 0 5 年9 月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G e o s c i e n c e s (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V 0 1 5No 5 S e p 2 0 0 5 创业学的核心概念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的研究 王一丁 ( 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 3 0 0 7 2 ) 摘 要:创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存在学科界限不清楚的问题,创业机会作为创业学的核心概念在创业学的 研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创业机会的现有研究和发展做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创业学;创业机会;识别;把握 中图分类号:F 2 7 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l 0 1 6 9 ( 2 0 0 5 ) 0 5 一0 0 5 6 一0 5 创业自古以来就有,如西方国家早期的工场 主、探险家,通过创业活动开拓新市场和新产业。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陶朱公范蠡辅佐勾践成 大业之后功成名退聚千金又散千金的故事。但创业 作为一门学科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和深入研究,却是 在近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其大部分文献著作都是近 二三十年才出现的。创业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来研 究,仍处于青春期( L o w ,2 0 0 1 ) 。中文的“创业” 一词,对应英文的“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 ”,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h i p ”又源自“e n t r e p r e n e u r ”,后者在中文 中却往往被译作“企业家”,但确切地说“企业家” 应当是英文中的“m a n a g e r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应 当被译作“创业家”,它包含着强烈的创新意味。 在剑桥国际英语词典中,“创业家”这一词条 被翻译成“通过开办自己的企业或者独立地在一个 新市场开发而获取利润的人,他们承担了比其他人 更大的风险”。创业意味着风险,风险意味着不确 定性,正是由于创业的不确定性极强,创业学的研 究也一直没有完整的学科架构。 由于学科发展历程短暂,对创业学的基本学科 架构现在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没有一整套公认的 学科界限和研究方法论。正如S h a n e 和V e n k a t a r a m a n ( 2 0 0 0 ) 指出,创业学常常被认为是学科领域 过于宽泛而缺乏一定的研究深度,在已有的很多关 于创业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脱离了创业学本身 的研究框架而延伸到其他的领域中,例如:心理 学、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等。如果不具有清晰的学 科界限和研究方法,创业学就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 学科。S h a n e 和V e n k a t a r a m a n ( 2 0 0 0 ) 提出了一 个很有见地的观点,认为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发掘是 创业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也是其唯一的核心研究领 域 1 ( P 2 1 7 ) 2 ”。笔者同意这个观点,进一步提出: 什么是创业机会? 如何识别和把握创业机会? 一、创业机会 C a s s o n ( 1 9 9 2 ) 对创业机会的定义是“那些新 产品、服务、原材料和管理能够被应用或者出售以 获得高于其成本的情况”。 3 ( w 5 7 简言之,创业机会 意味着利润。但把当今较吸引人的创业机会互 联网来和这个定义做比照时,笔者发现此定义不正 确。现实中投身此领域的创业者大量成为百万、千 万乃至亿万富翁,而他们经营的企业很多却无法盈 利,即使有的话也微乎其微,甚至于一个投资上亿 元的网络公司一年取得了1 0 0 万元的盈利,已经算 是很成功的了。如果以C a s s o n 的观点来看,这个 领域不存在企业家赖以生存的创业机会。 T i m m o n s ( 1 9 9 4 ) 认为一个创业机会“其特 征是具有吸引力、持久性和适时性,并且可以伴随 着可以为购买者或者使用者创造或增加使用价值的 产品或服务”。 4 ( 一0 4 问题是应当如何根据此概念去 收稿日期:2 0 0 4 1 0 一3 0 作者简介:王一丁( 1 9 8 0 一) ,男,湖北京山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和创业学。 万方数据 第5 卷第5 期王一丁:创业学的核心概念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的研究5 7 识别一个创业机会呢? 如果要做验证,前提是: ( 1 ) 先人者已经在此市场上发展了一段时间,足以 提供历史数据供创业者参考,或者( 2 ) 创业者已 经取得成功或失败,这意味着该市场是好的创业机 会或者不是。好的创业家往往是先知先觉者,在别 人认为不是机会的市场中把握住创业机会,淘得第 一桶金。 在创业之前,必须确信机会的存在并值得去把 握。在如今的研究中,创业学的学者们往往都不能 依靠事前的认识来讨论机会是否存在,回顾案例研 究和历史文献的研究往往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当他 们知道最终结果之后往往无意识地把研究向这个预 先知道的结果倾向。现在创业机会的主要问题是把 它和其他一些复杂变量混在了一起,例如成功、盈 利性和资源控制能力等。研究者不应当简单地把研 究局限在“好的”结果上,而必须注意到,在一般 环境中,创业者识别的创业机会很难被一般人所接 受。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现实很难提供准确 直接的数据来估计潜在的市场容量,并以此开展项 目,其原因是很难估算出这些潜在市场的经济价 值。例如,在网络时代的初期,恐怕没有人会猜想 到现在如此大的短信市场。 与上述相关的是S h a n e 和V e n k a t a r a m a n ( 2 0 0 0 ) 对于利润在企业识别中的作用论述 1 旧2 1 9 。 再就是C a s s o n ( 1 9 8 2 ) 指出:机会是实实在在的 机会,而不是一些简单的主观臆断,简言之,企业 家创业的最终目的是利润。如果推测是错误的,它 将会给创业者带来损失,C a s s o n 引用大量文献说 明,大部分创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创业者对他们 所认为的“创业机会”看得太乐观了 3 ( 胛5 7 。 D r u c k e r ( 1 9 8 5 ) 的观点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并非创 业机会不是机会,创业研究者们必须清楚大部分的 失败和机会本身元相关性,只是由于“贪婪、愚 蠢、缺乏深思熟虑的盲目扩张和缺乏决策或执行能 力”。 5 ( 蹦”研究者们往往把失败归咎于机会不好, 而实际上导致失败的却是其他因素。 笔者认为创业机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用 S c h u m p e t e r 创新来判断。S c h u m p e t e r 强调,经济 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不平衡,技术、政治、社会、法 律与其他一些创新和变化导致了新兴的财富的聚 集,直到新平衡的建立。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流动,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时得到信息。当一些人先于别 人得到信息后,在平衡还没有建立起来时,就可以 低于平衡价格的价格得到资源并重新组合出售以赚 取超额利润( S c h u m p e t e r ,1 9 3 4 ) 。S c h u m p e t e r 创 新即是信息的先有性和独有性,这正对应着创业机 会的特性 6 ( P 2 5 。 创业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是“创业家具有什 么样的特性”。围绕这个问题,众多研究者从不同 的角度提出了各种论断,但并未形成共识。笔者认 为他们没有抓住创业学研究的核心,“什么才是一 个创业机会”将成为创业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而前 者应当只是这个核心问题的延伸。 二、识别创业机会 如果把创业机会定义为创业学的核心概念,相 关研究就必须围绕着此概念,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 握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创业机会不同于一般大量 的有利可图的机会,其特点是对于“产品、服务、 原材料和管理方法”有极大的革新和效率的提高 ( K i r z n e r ,1 9 9 7 ) 3 ( P 7 6 。由于决策范围和对新事物 接受程度的完全不确定,我们不能依靠严格的精密 计算来做决策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B a u m o l , 1 9 8 9 ) 7 p 6 ”。 创业者是特立独行的,他们能够做出常人做不 出的与众不同的决策。即使创业机会存在,也只有 能够敏锐地识别和捕捉到它的人才能够掘得第一桶 金,正是这种识别能力的差异才使得创业机会显现 出来,它对于大部分人都是不明显的( H a y e k , 1 9 4 5 ) 8 ( n 5 。在任何时候,只有少数人能发现创 业机会( K i r z n e r ,1 9 7 3 ) 9 6 。 为什么是某些人而不是其他的人识别出这些创 业机会? S h a n e ( 2 0 0 0 ) 归纳出两点:( 1 ) 拥有率 先掌握信息的信息先有权,依靠这些信息,创业家 可以在大多数人没有得到信息的时候先人一步做出 准确的判断。( 2 ) 率先认识到机会的商业价值,把 别人视而不见的创业机会牢牢地把握住口 ( P 2 2 ”。 虽然S c h u m p e t e r 并没有提出“信息不对称” 的说法,但是他所定义的S c h u m p e t e r 创新中对于 信息流动不完全的提法,准确地点中了创业家率先 识别创业机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创业中如果选择 正确的行业,对于宏观、微观、竞争对手和消费者 等信息必须非常敏锐。掌握最新信息的人不一定都 是成功的创业者,但成功的创业者一定是信息的先 得者。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我们每天都处于纷 繁的信息海洋中,对信息拥有先有权的人越来 越少,而率先把商机识别出来是创业家拥有的 万方数据 5 8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5 年9 月 另外一种能力。 T h o m a sW Z i H l m e r e r 和N o 工1 m nM S c a r b o r o u g h 把创业机会的识别分为五大步骤:第一步,判断新 产品或服务将如何为购买者创造价值及使用新产品 或服务的潜在障碍。根据对产品或服务使用的潜在 障碍以及市场认可度的分析,得出新产品的潜在需 求、早期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以及产品达到创造收益 的预期时间。第二步,分析产品在目标市场投放的 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并进行机会窗分析。第三步, 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是否能保证足够的生产批量和 可以接受的产品质量。第四步,估算新产品项目的 初始投资额,使用何种融资渠道。第五步,在更大 氛围内考虑风险程度以及如何控制和管理那些风险 因素1 0 P 6 0 。 H o w a r dH S t e v e n s o n ,M i c h a e lJ R o b e r t s 和 H I r i n gG r o u s b e c k 指出为了充分评价创业机会,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 1 P 6 :( 1 ) 回答机会 的大小,存在的时问跨度和随时间成长的速度等问 题。( 2 ) 潜在的利润是否足够弥补资本、时间和机 会成本的投资,而带来令人满意的收益。( 3 ) 机会 是否开辟了额外扩张、多样化或综合的商业机会选 择。( 4 ) 在可能的障碍面前,收益是否会持久。 ( 5 ) 产品或服务是否真正满足了真实的需求。 Ju s t i nG L o n g e n e c k e r 和C a r l o sw M O o r e 等 指出了评价创业机会的五项基本标准:( 1 ) 对产品 有明确界定的市场需求,推出的时机也是恰当的。 ( 2 ) 项目必须能够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3 ) 投资 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回报。( 4 ) 创业者必须适合创业 机会。( 5 ) 创业机会中无致命缺陷口1 6 0 。 T i m m o n s 提出的包括八大类5 3 项指标的评价 框架是现在应用得最广泛,也是公认的比较容易应 用的框架,针对不同指标做权衡打分。总体来说, 这是比较科学的一种方法( 如表1 所示) 。 三、把握创业机会 即使在识别出创业机会的人当中,能够把握住 这些机会的人也只是极少数。对这个问题,V e n k a t a r a m a n ( 2 0 0 0 ) 把原因归结为如下两种: ( 一) 创业机会本身的原因 机会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期望价值不同。 V e n k a t a r a m a n 举例指出,一个对癌症的有效治疗 方法的创业价值远远大于一个满足大学生需要的小店 的创业价值。值得去把握的创业机会需要使人们相信 其创业期望获利足以弥补其机会成本( 包括休闲、时 表1 田姗I 删晒机会评价框架 1 达到盈亏平衡点所需要的时间在1 5 一z 年以下。 2 盈亏平衡点不会逐渐提高。 3 投资回报率在2 5 以上。 4 项目对资金的要求很大,能够获得融资。 经 5 销售额的年增长率高于1 5 。 济 6 有良好的现金流量,能占到销售额的2 0 到3 0 以上。 因 素7 能获得持久的毛利,毛利率要达到4 0 以上。 8 能获得持久的税后利润,税后利润率要超过1 0 。 9 资产集中程度低。 1 0 运营资金不多,需求量是逐渐增加的。 1 1 研究开发工作对资金的要求不高。 1 市场容易识别,可以带来持续收入。 2 顾客可以接受产品或服务,愿意为此付费。 3 产品的附加价值高。 4 产品对市场的影响力高。 行s 将要开发的产品生命长久。 业 6 项目所在的行业是新兴行业,竞争不完善。 和 市 7 市场规模大,销售潜力达到10 0 0 万到1 0 亿元。 场8 市场成长率在3 0 5 0 。 9 现有厂商的生产能力几乎完全饱和。 1 0 在5 年内能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2 0 以 上。 1 1 拥有低成本的工艺功能商,具有成本优势。 收 1 项目带来的附加价值具有较高的战略意义。 获 2 存在现有的或可预料的退出方式。 条 件 3 资本市场环境有利,可以实现资本的流动。 1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低。 2 对成本、价格和销售的控制较高。 竞3 已经获得或可以获得专利所有权的保护。 争 优 4 竞争对手尚未觉醒,竞争较弱。 势 5 拥有专利或具有某种独占性。 6 拥有发展良好的网络关系,容易获得合同。 7 拥有杰出的关键人员和管理团队。 管 1 创业者团队是一个优秀管理者的组合。 理 2 行业和技术经验达到本行业内的最高水平。 团 3 管理团队的正直廉洁程度能达到最高水准。 队 4 管理团队知道自己缺乏哪方面的知识。 致命 不存在任何致命缺陷。 缺陷 创1 个人目标与刨业活动相符合。 业 2 创业家可以在有限风险下实现成功。 家 的 3 创业家可以接受薪水减少等风险。 个 4 所创办的事业顺应时代潮流。 人 标 s 创业家渴望创业这种生活方式,而不只是为了赚大钱。 准6 创业家在压力状态下状态依旧良好。 1 理想与现实情况相吻合。 理 2 管理团队已经是最好的了。 想 3 在客户服务管理方面有很好的服务理念。 与 现 4 所创办的事业顺应时代潮流。 实 5 所采取的技术具有突破性,不存在许多替代品或竞争对手。 的 战 6 具备灵活的适应能力,能快速地进行取舍。 略 7 始终在寻找新的机会。 性 差 8 定价与市场领先者几乎持平。 异9 能够获得销售渠道,或已经拥有现成的网络。 l O 能够允许失败。 来源:T i n s ,J ( 1 9 9 4 ) 4 ( “7 ) 万方数据 第5 卷第5 期王一丁:创业学的核心概念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的研究5 9 间与金钱的投入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投入) ( K i r z n e r , 1 9 7 3 ;S c h 啪p e t e r ,1 9 3 4 ) 1 甩1 8 ) 6 ( 兀2 ”。 研究数据证明,创业者获得的平均利润高于社会 平均利润。具体地说,好的创业机会往往具有以下一 个或者几个条件:需求很大( S c h m o o k l e r ,1 9 6 6 ; S c h u I 】叩e t e r ,1 9 3 4 ) 1 ( P 2 1 8 6 P 1 2 ”、边际利润很高 ( D L l m e ,R o b e r t s S a m u e l s o n ,1 9 8 8 ) :j ( 4 9 、技术处 于发展初期( U t t e r b a c k ,1 9 9 4 ) 、市场竞争程度不太 强也不太弱( H a n l m a n 其次,阐述了创业力的概念和创业力维度;最后,提出了创业机会和创业力关系的理论模型. 4.期刊论文 夏亮.Xia Liang 关于创业机会来源观点的比较研究 -科技创业月刊2009,(5) 目前关于创业机会来源的观点有多种,各观点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进一步研究中需要解决系统性及研究方法的问题,未来研究将着力于创业机会来 源的系统分析框架的构建,建立基于不同创业机会来源的创业机会感知模型,同时注意创业机会来源的动态性研究及基于不同创业机会来源下的创业风险 评估研究. 5.期刊论文 林嵩.LIN Song 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解构与机制探讨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3) 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过程的第一步.在现有的研究中,对于创业机会的概念探讨已经较为丰富,但是创业者如何搜索真正有价值的创业机会,对这一问 题缺乏明确的理论框架.基于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分析,文章对创业机会识别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6.期刊论文 蔡壮华.郑炳章.杨旭辉.CAI Zhuang-hua.ZHENG Bing-zhang.YANG Xu-hui 创业机会理论综述 -石家庄 经济学院学报2008,31(3) 创业机会在创业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其具体应用和作用过程,又将创业机会分为几个环节,即创业机会的来源与分类、创业机会的筛选与 识别、创业机会的评价.按照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价过程将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便于大家更深刻的了解创业机会. 7.期刊论文 王伟.朱燕空 创业机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商业时代2010,(2) 创业是一个识别、开发和利用创业机会的过程,创业机会评价是创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创业机会评价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在了 解国内外创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证,借鉴平衡记分卡理论,从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及创业资源相结合的角度,尝试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 机会评价指标体系. 8.期刊论文 赵文红 创业机会、动机与社会网络中国创业精神的发展途径分析 -生产力研究2008,(13) 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和转轨时期的经济制度反映了社会网络在中国创业精神发展的特殊性.文章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中国创业现象,提出基于社会 网络的创业精神发展的概念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创业实践,提出了创业机会、动机与创业精神之间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