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解析试卷解析小学三年级冀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解析试卷解析小学三年级冀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解析试卷解析小学三年级冀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解析试卷解析小学三年级冀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解析试卷解析小学三年级冀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解析试卷解析小学三年级冀教版 一、轻松填空。(20分)1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 闰年的1月、2月、3月一共有( )天。xx年是( )年。3.(1)黑板的面积约是4( ),(2)小红身高139( )。4.商场从上午8时30分开始营业,到晚上9时停止营业,这个商场全天营业时间是( )5小熊举重时的现象是( ),电风扇使用时现象是( )。6猴妈妈上山摘了105个桃子,他准备分给7个猴宝宝来吃,每个猴宝宝能分到( )个桃子。7.在体育测试中,林芳的4次跳远成绩分别是169厘米、164厘米、165厘米、162厘米,他的平均成绩是( )厘米,记录员应该记( )厘米。x k b 1 . c o m88=256,里应该填( )。9数学课本的厚度是20( ),“万里长城”全长约是6300( )。10我估计数字书的面积大约是340(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72( )。11小芳做幸运星,做了6个红色的,3个蓝色的,还有1个绿色的。红星占总数的( ),蓝星占总数的( )。绿星占总数的( )。12第248个是( )图形。二、一学期的学习结束了,小动物们用学过的知识各说了一句话,你看看他们说的正确吗?(10分)1小白兔说:“把一个长方形分成4分,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 )2小狗说:“我们家房子的长是八点八十米”。( )3小猫说:“计算小数加法时,要对齐小数点,从个位算起”。( )4小山羊说:“两个长方形,只要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就一定相等。”( )5小鸡说:“我知道了小数末尾的零可以不写。”( )6小鸭子说:“毫米是非常小的单位,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 )7小猪说:“我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大。”( )8小狐狸说:“大拇指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 ) 9小熊说:“我经常晚上21点睡觉。”( )10小象说:“我过一条深度平均是1.5米的河,绝对不会有危险。”( )三、根据信息,回答问题。(8分)x k b 1.c o m人民商场的的营业时间是:8:3022:001、人民商场的营业时间属于( )计时法。(1分)2、人民商场的营业时间从上午( )到晚上( ),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小时?(4分)3、小红和小兰在商场开始营业时他们进去买东西共用了2小时30分,他们什么时间从商场出来?(3分)四、观察与操作。(13分)1请你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4分) ( ) ( ) ( ) ( )2我会计算面积。(3分)新 |课|标| 第 |一 |网 25厘米 17米 14厘米 3先把下面的长方形平均分,再涂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6分) 五、计算小能手。(20分)1先估算结果是几位数,再计算。(6分)5278= 3529= 7526=( ) ( )()2竖式计算。(8分)5.7+4.8= 9.5-3.7= 2865= 6347=3脱式计算。(6分)新 课 标 第 一 网360+3625 287(13-6) 517-2166 六、根据下面的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9分)“利民”商店本周售出水果如下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售出量(箱)271619171824261这一周共售出水果多少箱?2平均每天售出多少箱? (3)照这样售出,下周“利民”商店应该准备多少箱水果比较合适? 游乐园票价成人:10元儿童:8元七、综合应用。(20分)1王老师和杜老师带43名同学去游乐园,带380元买门票够吗? 2强强8分钟要打720个字,前3分钟打了240个字。(1)前3分钟每分钟打多少个字? (2)要想按时完成任务,以后每分钟要打多少个字?3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全部的,第二天卖出全部的 ,两天一共卖出全部水果的几分之几? 4明明家的客厅长9米,宽8米,如果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共需要方砖多少块? 5.某生活小区的一块长方形绿地长20米,宽10米,中间有3个正方形花坛,花坛边长是4米,周围是草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新 课 标第 一网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答案1、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3 2、91 3、平方米 厘米 4、11小时30分 5、平移 旋转 6、15 7、165 169 8、206 9、毫米 千米 10、 平方厘米 平方米 11、6/9 3/9 1/92、 判断(每题1分,共10分)3、 根据信息,回答问题(共8分)1、24时计时法(1分) 2、8:30 10:00 22:00-8:30=11时30分(4分)3、8:30+2:30=11:30(3分)四、观察与操作。(13分)1、1/2 3/9 6/8 2/4 (4分)2、2514=350平方厘米 1717=289平方米(3分)3、 略5 计算小能手。(20分)1、4056 1015 1252(每题2分)2、10.5 5.8 1820 904(每题2分)3、1260 41 481(每题2分)6、 根据下面的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1、27+16+19+17+18+24+26=147(箱)2、1477=21(箱)3、 略7、 综合应用。(1、2、5每题4分,3小题3分,4小题5分,共20分)1、438+102=364(元) 380364 答:老师带的钱够用。2、 2403=80(个) 答:前3分钟每分钟打80个字。新 课 标 第 一 网 (720-240)(8-3)=96(个)答:以后每分钟要打96个字。3、2/8+3/8=5/8答:两天一共卖出全部水果的5/8.4、98=72(平方米) 66=36(平方分米) 72平方米=7200平方分米720036=200(块)答:共需要方砖多少块?5、2010=200(平方米)443=48(平方米)200-48=152(平方米)答:草坪的面积是152平方米 命题说明一、 命题目标分析:试卷命题注重于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做到结构简约、题型平易,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在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 试卷分析:W wW. x kB 1.c Om依据期末考试要求0.70.8的难度,试题难易度比例在7:2:1。试卷在难度中既照顾了中下等学生,让他们有话可说,又使尖子生能够充分发挥优势既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考查同时,试卷力求注重学生的人文性教育,侧重考查学生的独特见解和感受三、 题目分析:这套试题延续往年中考的各板块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选择、计算、解决问题、等题型;本套试题基于三年级下册所学课本知识,侧重基本能力的考查,重在“基础”,注重学科基础的强化。四、 命题反思:针对本次试卷,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试卷命制过程和命题后的感想:本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对本试卷进行设计、编写。力求达到新课程的评价要求。本次考试属于期末考试,考试目的考察学生一学期掌握知识的程度,把检测重心放在期中考试后的学习内容,了解教学的基本情况基于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我选择了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考查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将数学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紧密融合。新|课|标|第|一|网 附送:2019年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全册完整教案集及教学设计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时间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教学重点1、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认识有余数除法,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2、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拨一拨”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3、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方向和路线。通过实际测量,认识分米、毫米和千米。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4、读统计图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预测。三、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四、教学措施:1、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2、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3、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五、班级情况分析六、课时安排:1、乘除法 - 7课时2、观察物体 - 2课时3、千克、克、吨 - 5课时4、乘法 - 8课时5、周长 - 6课时6、除法 - 6课时7、年、月、日 - 6课时8、可能性 - 2课时 9、总复习 - 4课时一 乘除法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1)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教学设计:一、 情境引入: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二、 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引出:203=4、讨论算法。20+20+20=60 23=6,203=60三、 拓展应用:1、 32 5 4 67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你发现了什么 ?2、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 大象每天要吃90根。、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四、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五、作业:作业本中的作业。课后反思: 需要多少钱(2)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具准备:挂图、幻灯、小黑板。教学设计:一、 情境导入: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二、 探索新知: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1)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3 =(2) 全班交流算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5、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三、 拓展应用:1、133 705 242 153313 342 244 135 2、 、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五、作业: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课后反思: 练习一(3)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教学难点:解决教材第7页第7、8两道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开火车练口算。教师用口算卡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抽查学生对此口算的方法是否掌握。2、教材第6页第1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3、教材第6页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教材第6页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问,组织交流后再开始第二个环节“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教材第6页第4题。寻找本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说一说是根据什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第四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教材第7页第6题。寻找本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3倍”“2倍”的含义,学生列式解答。2、教材第7页第7题。(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意。(2)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3)列式解答。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教材第7页第8题。(1)创设情境:求教师和同学们共80人去参观科技馆,怎样租车合算?(2)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3)小组学习,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然后汇报交流。(4)组织学生从“省钱”的角度讨论“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2、教材第7页第5题学生独立作业。五、作业: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教学反思: 参观科技馆(4)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学难点: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二、 探索新知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三、 拓展应用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2、 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 平均每人人 数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2802 =48你发现了什么?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还剩多少页每看?、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课后反思: 植 树(5)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二、 探索新知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三、 拓展应用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2、 7元 84元 、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在 里填上“”“”“”或“=”500 kg 3 kg 1 kg 300 g 9 kg 9000g 800 g 10 kg 3 kg 3 t 4000 g 4 t 8000千克 8吨 4500克 4千克 3 t 3600 kg 5 t 5000 g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质量单位“吨”有一些什么了解?2、 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课后反思: 练习四(13)教学目标: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3、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某超市招聘售货员的考试,要求应试的人员必须掌握最基础的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刚好我们才学过了这方面的知识,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称物品,认秤。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下面两样物品称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2、贴标签。以给商品贴上质量标签的游戏形式出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3、补标签。教师创设情境:“下面这些物品和动物的质量标签上的质量单位漏写了,你能把它们填补完整吗?”学生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千克、克、吨”,集体完成,并请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4、比较下面物品的轻重。教师用第3题中单纯的式子变为比较两种标明质量的物品轻重,吸引学生参与。复试1、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尝试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3、第8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同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