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学案及答案_第1页
理想教学案及答案_第2页
理想教学案及答案_第3页
理想教学案及答案_第4页
理想教学案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理想教学案及答案 莲山课 件 k 理想 课型:讲读 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目标 1、 2 教学难点 :目标 2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寂寥()诅咒()扒窃()玷污()洗濯() 缀连()倔强()蜕()可望不可即 () 2学生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 “ 读一读,写一写 ” 中词语的 含义。 请用这些词各写一句话。 寂寥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 学生用楷书把 “ 读一读,写一写 ” 中的词语抄写两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2 / 15 3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本诗讲述了什么 哲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 也一并写在下面。 5模仿第一段写几句话。 例如: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二指导学习 研讨 1导入(由预习导学导入),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范读、自读、领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后讨论: 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后,你对这首诗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3 / 15 不理解的地方?请列出, 我们共同解决(生提问或师引 导学生提问,培养其主动探究的习惯,生答或师点拨, 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示例: 第 l 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 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 第 3 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 ?谈谈 “ 珍珠链 ” 和“ 脊梁骨 ” 的比喻作用。 怎么理解 “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 ?举出 1-2个这样的例子。 怎样理解 “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这两句诗的含义? 为什么 “ 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 寂寥里怎么有欢笑 ?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 你能 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 “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 不幸者绝处逢生 ” 的含义吗 ?什么是 “ 大写的人 ” ? 第 11 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 ?“ 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 ,为什么说 “ 可厌 ”?“ 诅咒着 眼前的环境 ” ,为什么说 “ 可笑 ” ? 第 12 节 “ 理想开花 ” 两句比喻什么 ?结尾为什么不4 / 15 照应 “ 照亮夜行的路 ” ,而说 “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 小结:朗读、研讨和赏析这首诗歌,应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体会诗歌的形象化语言。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 。愿大家从小 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4回读课文,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选择你最欣赏或喜欢的一段诗句来读一读, 要求读准语气、语调,并把它积累在摘抄本上。 三巩固 延伸 1.下列词语书写及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熄灭( x)饥寒( j)辍连( zhu)肥皂( zo) B脊梁( q)船舶( p)倔强( ju)坚贞( zhn) c洗濯( zhu)孤线( h)慈爱( c)夸耀( yo) D玷污( din)抛弃( po)不幸( xng)庸人( yng) 2.根据意思写词语。 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比喻犯过错误的人改过自新。() 处在危险的境地而化险为夷。()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B理想使你倔强地5 / 15 反抗着命运 c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D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4.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 那 只 不 过 是 它 的 副 产 品 。 副 产 品 :_。 有 理 想 者 就 是 一 个 “ 大 写 的 人 ” 。 大 写 的 人 :_。 理 想 被 扒 窃 了 , 不 必 哭 泣 。 扒 窃 :_。 可 望 不 可 即 , 折 磨 着 你 那 进 取 的 心 。 折 磨 :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美丽的珍珠链, _。 理想使你微笑地 _;理想使你倔强地_。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 _;唤浪子回头,理想是 _。 理 想 开 花 , _ ; 理 想 抽 芽 ,_。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考题。 (一) 6 / 15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 1)理想 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 2)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第四小节中画线的句子都用了 _的修辞手法,其中句( 1)把理想比做 _,和前文_ 相照应;句( 2 )则是把理想比做7 / 15 _,强调理想的 _。 诗中用了很多比喻句,除了前面所说的,请在诗中再找一个比喻句。 请简要分析第一节的句式特点,并 模仿这样的形式造句。 教后感 七年级语文学案 6.理想 课型:讲读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学习重点 :目标 1、 2 学习难点 :目标 2 学习过程: 一预习 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寂寥()诅咒()扒窃()玷污()洗濯() 缀连()倔强()蜕()可望不可即 () 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 “ 读一读,写一写 ” 中词语 的含义。 请用这些词各写一句话。 8 / 15 寂寥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用楷书把 “ 读一读,写一写 ” 中的词语抄写两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3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一些知识,写在下面。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本诗讲述了什么 哲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还有什么问题? 也一并写在下面。 5模仿第一段写几句话。例如: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 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二学习 研讨 1简介作者有关知识。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跟读、齐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尽量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后讨论: 9 / 15 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3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后,你对这首诗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列出, 我们共同解决: 示例: 第 l 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 它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 第 3 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 ?谈谈 “ 珍珠链 ” 和 “ 脊梁骨 ” 的比喻作用。 怎么理解 “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 ?举出 1-2 个这样的例子。 怎样理解 “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这两句诗的含义? 为什么 “ 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 寂寥里怎么有欢笑 ?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 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 “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 不幸者绝处逢生 ” 的含义吗 ?什么是 “ 大写的人 ” ? 第 11 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 ?“ 夸耀着当年 的功勋 ” ,10 / 15 为什么说 “ 可厌 ”?“ 诅咒着 眼前的环境 ” ,为什么说 “ 可笑 ” ? 第 12 节 “ 理想开花 ” 两句比喻什么 ?结尾为什么不照应 “ 照亮夜行的路 ” ,而说 “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 小结:朗读、研讨和赏析这首诗歌,应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体会诗歌的形象化语言。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 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4回读课文,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选择你最欣赏或喜欢的一段诗句来读一读, 要求读准语气、语调 ,并把它积累在摘抄本上。 三巩固 延伸 三巩固 延伸 1.下列词语书写及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熄灭( x)饥寒( j)辍连( zhu)肥皂( zo) B脊梁( q)船舶( p)倔强( ju)坚贞( zhn) c洗濯( zhu)孤线( h)慈爱( c)夸耀( yo) D玷污( din)抛弃( po)不幸( xng)庸人( yng) 2.根据意思写词语。 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11 / 15 比喻犯过错误的人改过自新。() 处在危险的境地而化 险为夷。()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B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c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D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4.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 那 只 不 过 是 它 的 副 产 品 。 副 产 品 :_。 有 理 想 者 就 是 一 个 “ 大 写 的 人 ” 。 大 写 的 人 :_。 理 想 被 扒 窃 了 , 不 必 哭 泣 。 扒 窃 :_。 可望不 可 即 , 折 磨 着 你 那 进 取 的 心 。 折 磨 :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美丽的珍珠链, _。 理想使你微笑地 _;理想使你倔强地_。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 _;唤浪子回头,理想是 _。 12 / 15 理 想 开 花 , _ ; 理 想 抽 芽 ,_。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考题。 (一) 理想 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 1)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 2)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13 / 15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第四小节中画线的句子都用了 _的修辞手法,其中句( 1)把理想比做 _,和前文_ 相照应;句( 2 )则是把理想比做_,强调理想的 _。 诗中用了很多比喻句,除了前面所说的,请在诗中再找一个比喻句。 请简要分析第一节的句式特点,并模仿这样的形式造句。 学后感 第 6 课理想参考答案 一、(略)二、(略) 3. 采用比喻、顶针的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 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 “ 珍珠链 ” 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 如同 “ 脊梁骨 ” ,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意思是说理想使我们充满斗志,鼓舞我们顽强不屈地奋斗。 诗人所说的 “ 理想 ” ,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14 / 15 种牺牲。) 寂寥,就是寂静、空旷。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却被误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在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奋斗者的处境就陷于寂寥。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如古代的岳飞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上一节说 “ 被扒窃 ” ,这一节说“ 失去 ” ,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观抛弃的,有层进关系。与第 8 节又构成正反对照, “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 ,而 “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 ,二者是逆向的,对比非 常鲜明。正反对比,更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夸耀自己当年的功勋,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名夺利,当然可厌。 “ 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 ,却不愿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当然可笑。 “ 理想开花 ” 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 ,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三、 可望不可即 浪子回头 绝处逢生 副产品:副产品原指制造某种物品时附带产生 的物品。这里指荣誉是社会对正确理想的认同而不是理想的目标。 大写的人:崇高而伟大的人。 扒窃:盗窃,这里指15 / 15 理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