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30西门豹教案4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30西门豹教案4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30西门豹教案4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30西门豹教案4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30西门豹教案4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3030西门豹教案西门豹教案4 4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 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 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文章在写作上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 惩除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了解都比较少,加上学生平时所看的课外书,很 多都是趣味性比较强的书。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的兴趣不太浓,加上文章的含义比较深刻 ,要体现西门豹做法的妙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设计理念: 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课本剧的实践 以及有感情的朗读西门豹的话,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读准确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天地、人烟稀少、老 百姓、眼睁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4、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找出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幻灯片 头饰 教学过程: 导入:开始上课前,老师跟同学们聊几个问题。某某同学,请问你贵姓?你呢?你呢?那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物给大家认识,他是谁呢?猜猜看,他姓什么?中国人大多 数是单姓,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复姓,比如我们知道的大文豪欧阳修,历史学家司马迁,还 有三国中的诸葛亮等等。现在请同学们大声的齐读一下课题。通过预习,谁能来简单的人 介绍一下西门豹呢?(简单点介绍即可,比如他是个好官,年代,官职等等)4.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师:好,你预习的真不错,那么相信通过今天对文本的学习,西门豹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更 深刻的印象。那么首先我们进行词语过关。同学们词语读的非常准确。2 那么课文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整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谁在 什么地方干了一件什么事)大家概括的很好。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 一、品读课文,重点突破 1-9段内容详解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进入文本的学习。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的时 候,看到的景象是-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晚老师已经布 置大家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那现在哪位同 学愿意对照表格,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写结果呢?谁有要补充的吗?那造成邺这个地方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哪两个呢?如果我们把他说的更简洁一点,也就是 生:“天灾人祸”。 师:那通过要1 9自然段的学习,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呢?生:我觉得西门豹是个有智慧善于调查研 究的人。 师:你总结的真不错。(板书) 师:经过自己的一番调查研究,西门豹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那如果当初魏王派去管理邺的 人不是西门豹,而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呢?生:我会直接把巫婆和官绅们都杀死。 师:恩,老师也在想,西门豹的权利不是很大吗?派兵把巫婆和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吗? 西门豹是这样做的吗?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好不好呢? 10-15段内容详解 (出示课件:西门豹的做法妙在哪里?) 师:那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认为应该着重研究什么呢?又该怎样研究呢? 生:我们应该着重研究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然后多读多体会西门豹的话,体 会他做法的巧妙之处。 师: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以小组讨论 的形式,来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 师:那你是捉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呢?谁来说一说? 生:我是抓住:“这么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 送新娘。”来体会的。表面看来,仿佛是西门豹对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一事表示赞同, 而实际上此时西门豹早已识破巫婆官绅愚弄百姓,骗取钱财那一套,并且想好了将计就计 ,揭穿骗局的一整套方案,这足以说明西门豹智慧过人。他说去送送新娘,实际上是去送 巫婆上天,一语双关,智慧过人。 生:我是通过西门豹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 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来体会的。我认为他是一个思虑周全,安排周密的人 ,他以姑娘不漂亮为由,先把女孩救了下来。西门豹将计就计,既救下了女孩有惩治了巫 婆。 生:我是通过西门豹说:“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西门豹假装客气,不动声色的就把巫婆投进了漳河,惩罚了巫婆。 生:通过“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西门豹假戏真做,非常巧妙地铲除 了官绅头子惩罚了官绅头子。 生:我是通过书上说“哪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 直淌血。而西门豹并没有把他们都投进漳河,却说好吧,再等一会儿”通过这个办法西门 豹将剩下的官绅彻底制服,并让老百姓知道了漳河里面并没有河伯,他们都是骗人的。 师:老师发现大多数的同学都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确,西门豹话中 有话,话外有意。那么,当时他是以怎样的口吻来说这些话的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 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选择一句你体会最深的,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出示课件中 的句子)有感情的读课文。 (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师:嗯,你读的真好,尤其是我也去送送新娘这句,读出了讽刺的口气。还有谁想来读? 三个不读的很坚定。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还有一个地方不太明白,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老百姓, 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而要这样大费周章呢? 生:因为当时在古代老百姓们思想很封建迷信,即使告诉他们河里没有河伯,他们也不会 相信。所以西门豹为了让老百姓们亲眼看到这个事实,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 育,让他们自己从迷雾中醒悟过来,才这样大费周章的。8 一、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师:好,正是因为西门豹所做的这些工作,老百姓们才会在后来那样的信任他,拥护他, 也为后来的兴修水利打下了基础。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师:大家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原来这个地方什么样,现在什么样? 生:原来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现在这个地方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得到了好 收成。看到了这样丰收的景象,如果你是下列人物之一,(新娘,失去孩子的老人,普通 老百姓,活命的官绅)你会说些什么呢?请任选一个角色来说说吧。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生:大智慧,善于调查研究,所以说他是一个为民造福的好官。 师:所以我们有一句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不如回家卖红薯。3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听说咱们班有好几位同学还为此私下里排了一个课本 剧,你们要为大家展示一下吗?你们需要剩下的同学帮助你们做些什么吗?生:需要大家 起立,扮演普通百姓。好,那请大家准备一下。4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精彩极了,回去后,每个上台参演节目的同学各为你们小组加两分, 并且每人下课后过来领取一个奖学币。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西门豹吗?还想更多的了解他吗?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小故事 ,好,现在让我们来默读以下这个故事,读完后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悟。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向西门豹学习崇尚科学,反对 迷信。有一天也可以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板书设计: 西门豹 善良勇敢 善于观察 为国为民的好官 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 附送: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31女娲补天教案1新人教版 教学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要求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重点 难点 1.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学习她 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2.练习复述故事,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31 女 娲(w) 补 天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2 “欢歌笑语”“快乐幸福”写出了什么?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 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t)下 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 “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写出了什么?田野里到处是洪水。3 “到处”说明了什么?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zhn)扎。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人们过了许多年快乐的生活后,天突然塌了,露出了一个大窟窿,许 多人被困在山顶上和水中。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灭。又造了船,好救出 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立刻”一词体现了什么? 段导读:本段写女娲去求雨、造船,拯救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4这 句话交代了什么?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 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 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 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5“几天几夜”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女娲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 1 知识点详解 2 “欢歌笑语”“快乐幸福”写出大地上人们的欢乐气氛。 一连串叠词的运用写出人间的惨状。“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 3 “到处”说明四周水势大。这段话形象地描写了人类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有人出手相救。同时 也暗示女娲救人是非常艰难的。 女娲看到人们受苦很难过,并且“立刻”去求雨、造船来拯救人们,体现了女娲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 民于水火的献身精神。 4 这句话交代了女娲决定补天的原因。 5 通过“几天几夜”一词,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女娲不分昼夜四处寻觅五彩石的身影,不由得使人更加赞叹 女娲不畏艰难险阻拯救人类的精神。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炼(lin)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6“五天五夜”写出了什么?女娲把它装在 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7 “金光四射”和“立刻被补好了”写出了什么? 段导读:本段写女娲经历冶炼五彩石,把天上的窟窿补好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女娲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把天上的窟窿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天边五彩的云霞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1.初读课文,了解神话故事,理清文章层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生字、新词卡片,动画片。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动画片宝莲灯的片段)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这部动画片,我想你们肯定知 道很多的神话故事吧!大家畅所欲言。(九色鹿、西游记、葫芦娃) 2.今天让我们跟随课文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板书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按照自学识字法进行识字练习,再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积累词语。 (3)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给不理解的句子做上记号,学习时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 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汇报学习成果。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塌t下 露l出 燃rn烧 挣zhn扎 熄x灭 喷pn火 缺qu少 冶y 炼lin 大盆pn 轰隆ln隆 纯chn青色 熊xin熊大火 注意:“冶”不要读成zh。 (2)认清字形。 找出生字的结构规律。 上下结构:露 熊 盆 左右结构:隆 塌 燃 挣 熄 喷 缺 纯 冶 炼 熟字带生字识记法。 睁挣 息熄 诀缺 练炼 6 “五天五夜”写出女娲炼五彩石的艰辛。 7 “金光四射”写出天空中出现的变化;“立刻被补好了”写出了女娲补天的神奇。 偏旁加字组新字。 雨+路露 皿+分盆 灬+能熊 火+然燃 纟+屯纯 冫+台冶 扌+争挣 (3)书写指导。 偏旁变形:土作为“”旁,横变为提。 火作为“”旁,捺变为点。 左右结构的字本课较多,书写时要注意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隆”右部中间不要少写一横。 (4)一字组多词,积累词语。 塌倒塌 塌陷 缺残缺 缺勤 纯纯洁 纯熟 注意:根据字的不同字义积累词语,拓宽积累词语的范围。 (5)理解词语。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 窟窿:洞。 挣扎:用力支撑。 冶炼:用焙烧、熔炼、电解等方法把矿石中所需要的金属提取出来。 (6)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三 细读课文,清理文章层次,了解文章大意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 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 2.默读每一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同学相互交流。 第1自然段:女娲创造人类,大地上欢歌笑语,人们幸福地生活。不久天上露出一个大窟 窿,人们在水火中挣扎。 第2自然段:女娲想办法解救人们。 第3自然段:女娲艰难地找齐五彩石。 第4自然段:女娲用神火冶炼五彩石并补天。 第5自然段:人们常见的天边的云霞,传说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3.全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说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自从女娲创造人类,人们幸福地生活,不久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 人们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女娲找齐了五彩石并用神火冶炼了五彩石,最后把天上的窟窿 补好了。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相传天边的云霞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4.再次读一读这个神奇的故事,你怎样评价女娲?(女娲非常了不起,女娲真神奇) 四 总结质疑 1.文章很明显地分为三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的脉络。 2.齐读课文题目,你想更深入地学习来解决哪些问题呢?(女娲是谁?她为什么要补天?她 是怎样补天的?她把天补好了吗?) 3.我们将在下节课深入研究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 1.在讲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包括理解生字新词,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女娲补天的 资料。这样,学生在还没有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识写生字指导,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识写生字的方法,自主独立识字,如 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等,教师可略作提示。 3.课上教师可以首先讲述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使学生兴致高昂,然后再顺势导入本课, 这样自然而不失趣味性,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深入学习课文,在解疑过程中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 补好的过程。 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女娲补天的故事片及相关资料。 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你们提出了几个需要这节课深入研讨的问题,我们来回忆一下。( 女娲是谁?她为什么要补天?她是怎样补天的?她把天补好了吗?) 2.今天,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吧! 二 深入学习,感受故事的神奇 1.解决问题:女娲是谁? (1)默读全文,你能找出有关介绍女娲的句子吗?读一读。(“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 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她就好像是人类的母亲。) (2)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你又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她是人类的母亲?(当有巨响发生 时,她“急忙”起床,看到人类在水火中挣扎,女娲像母亲一样难过,并“立刻”找雨神,“求 ”他下雨;又“造”船,救出人们。从这些地方足以看出她把人类当成自己的儿女,而且能够 体会出她甘于奉献的精神。) (3)为什么称女娲是我们人类的母亲?(相传女娲有一手绝活,她能用泥捏成人,并能使泥 人成活,后人都称女娲创造了人类。因此常有“人是泥做的”之说。) (4)老师点拨:那我们人类真是女娲用泥捏的吗?同学们肯定知道不是的,我们人类是由 猿进化成的,女娲捏泥造人是个神话故事。那么她到底为什么要补天呢? 2.解决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女娲补天的原因。(虽然人们被女娲从洪水中救出,但是 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因此她决定把天补上。) (2)读一读书上的句子,女娲怀着怎样的心态补天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 上。”“决定”看出她补天的信心,“冒着生命危险” 看出她很勇敢,不顾自己的生死,一心要救人们。) (3)你能用一组关联词展示女娲的勇敢、不怕危险的精神吗?(女娲即使冒着生命危险, 也要补天救人们。) 3.解决问题: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她把天补好了吗? (1)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想一想:女娲用什么补天?她是怎样找到补天用的材料的?可 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找到女娲炼石及补天的句子,读一读,画出她这一过程的动作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天是否补好了?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学习成果,共同研究。 小组一:女娲上山找五彩石补天。她花费了很多时间与工夫,我们是从“她忙了几天几 夜”,“她又找啊找啊”看出她花费的时间多,从“跑到”“寻找”这些词语能够体会女娲 急切的心理。 小组二:描写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过程的动词有“找-挖-放-炼-化-装-端- 泼”。给我们的感受是,补天是一件很危险、很艰险的事情,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却使我们 感觉比较轻松,突出了女娲的神力。 小组三:天补好了,“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4)点拨:补天之前人间的惨状又是怎样的呢?请找出描写人间惨状的词语。你又体会到 什么?(“轰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这些词语展现了人间的惨状。我体会到,大窟 窿被女娲炼好的五彩石补住,真是太神奇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故事的神奇。 三 观看录像,使学生直观感悟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神奇的故事吧!(观看女娲补天片段。) 2.同学们,你们此时最想说什么?(指导学生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感悟人物身上的精神 。) 3.教师小结:传奇的故事展示了神奇的女娲,我们虽然了解了女娲补天的全过程,但我想 她身上所具有的品质和精神更应该使我们终生不忘。(她的善良、勇敢的品质,不怕危险、 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 练习复述课文 1.这么感人的神话故事,你一定想向爸爸、妈妈以及好伙伴介绍吧!不如我们在这里练 一练,请同学们帮你听一听、评一评,使你向别人复述时更有自信。 2.复述指导。 复述是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不是背课文,要把课文内容尽可能详细地讲出来 。 3.复述要求。 (1)复述前熟读课文,记住情节和重点词语。 (2)把课文内容变为自己的话。 (3)复述时,语言要清楚,讲述要明白。 (4)仪表大方、自然。 4.学生分组练习,同学间互相评议。 5.学生展示,教师点拨指导。 6.评选“故事之星”。 1.教学第1自然段时,教师可以采用引读、师生分句读、小组赛读的形式,为学生营造轻松、 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可以通过让学生闭目想象的方法,感受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 景象。 2.教学时教师要抓住第3、4自然段重点深入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女娲冶炼五彩 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既要使学生感受到女娲补天的艰难,又要使学生体会到这一连串动 词生动传神的表达效果,而且能够更深层地感受到女娲的神力、伟大和善良。 31 女娲补天 1.照样子,组词语。 例:ln x zhn y 2.选字填空。 在,再 以,已 3.把下面的句子转换成“被”字句。 (1)火将许多人围困在山顶上。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 (2)女娲救出洪水中的人们。 洪水中的人们被女娲救出。 (3)我把电脑教室打扫干净。 电脑教室被我打扫干净。 一 神话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 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 、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 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目前中国古籍中记述神话 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等。 二 中国神话的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