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1 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2 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二、 自渎课文1 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2 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3 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三、学生生字1 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2 (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3 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4 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四、写字教学1 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2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3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2 能说出古诗的意思。3 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鹳雀楼的美景。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鹳雀楼,尽情欣赏美景。不过,在此之前,我要给大家进行一次测试,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一起欣赏美景。(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2 二、(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二)理解词句的意思。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尽黄河流)2指图(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四)指导朗读、背诵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2小结。3背诵全诗。(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二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解读诗歌。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课时安排:1课时相关资料背景资料: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描写山的诗歌: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5.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教学过程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二、学习古诗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题西林壁(课件出示古诗)。(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3)全班齐读古诗。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岭峰(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出示小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在远处_, 在近处_,在高处_,在低处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保密试题及答案
- 新出消防考试题及答案
- 长江治理面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javaapm面试题及答案
- 商河社工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2025年南通电动车驾照考试题库
- 2025年大仙考试题库
- 2025年人行电票考试题库
- 保安员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电焊考试题库
- 2025年云南高考历史试卷解读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沥青混凝土供货方案及保障措施
- 检验标准管理办法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2025年自考毛概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详细教学计划
- 2025即时零售行业规模消费场景及头部平台美团京东淘宝对比分析报告
-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数学试卷(含详解)
- 2025至2030立体车库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