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之式与方程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2、明确方程、解方程和方程解的概念,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区别。3、正确理解方程的含义,能熟练地解简易方程。教学重点: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方程的相关概念;熟练地解建简易方程。教学难点:明确等式与方程的区别,能熟练解简易方程。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CCTV、SOS、UFO、NBA、cm师: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这些信息都是用字母来表示的。)(2)师:你们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点?(用字母表示数,比较简洁明了。)师: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今天我们来复习代数初步知识中的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以及有关方程的内容。二、复习(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相关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2、师:同学们再想一想,字母可以用来表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相关计算公式,还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呢?(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师:请同学们说出所学过的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或者计算公式。(PPT展示)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1)一只青蛙每天吃a只害虫,100天吃掉( )只害虫。2)小明今年b岁,再过十年是( )岁。3)一堆货物 x 吨,运走24吨,还剩( )吨。4)水果店有 x 千克苹果,一共装6箱,平均每箱装( )千克。5)m 表示一个偶数,与他相邻的两个偶数是( )和( )。师:通过上面的习题,用字母可以表示那些数量和关系式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3、师:用字母表示数应用很广泛,表达很简洁,有很强的概括性。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怎样正确规范地书写呢?PPT展示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写作“”,也可以省略不写。省略乘号时,应当把字母写在数的后面。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二)方程1、师: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后,我们还一起认识了方程。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在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是方程时,需要特别关注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在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是方程时,需要特别关注等式中是否含有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一定是方程。)2、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 (解方程是一步一步的解答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学生可能回答: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一般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3、出示: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方程? 40.7X102 X0.25 30a5b 7X636 55XY 30% 180.125 XX424、上面哪些是方程?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可能回答:是方程。因为这些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是方程。)5、在解方程时要注意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解方程时要注意运算符号,正确使用等式性质。)6、师:等式性质是怎样的?(学生可能回答: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零),等式仍然成立。)7、解方程还可以根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来解答的。练习 解方程: (1)X0.25 (2)30%(3)40.7X102(4)XX42(将学生的解题过程通过实物展台进行展示)(三)作业布置一课三练第42页 知识伴我行中第1、2题附:板书设计附送:2019年六年级下册当代神农氏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掌握“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等词语。2、学习袁隆平具有的坚持不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2、抓住关键词,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袁隆平具有的崇高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袁隆平具有的科学严谨、执著追求的精神。激发学生培养自己的怀疑、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五个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结构。3、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宝鸡是炎帝故里,你们知道炎帝的传说吗?(学生讲有关炎帝神农氏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知道当代神农氏指的是谁吗?(板书:袁隆平)。人们为什么称袁隆平为当代神农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2、学生互相交流,扫清文字障碍。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4、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介绍袁隆平的事迹。5、教师简介袁隆平。三、理解课文1、再读课文,熟悉内容2、根据每部分内容。3、分四个片断来分析。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把握其内容。(片断一:奇思妙想;片断二:迎难而上;片断三:艰难寻找;片断四:终获成功。)同学们可自行设计小标题,但要注意每部分的小标题要能够概括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标题力求简洁、有吸引力。四、自主学习,提出质疑1、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学习。2、同桌互相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3、提出质疑:(1)为什么说袁隆平是“当代神农氏”?(2)学生根据题目讨论、交流。(3)反馈学习讨论情况。(将袁隆平比作神农氏,是运用比喻的方法,体现他对人类贡献之大,这是对他的高度赞美和评价,同时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吸引读者兴趣。)五、学生感悟1、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2、简单谈谈对句子和人物的感受。3、读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原因是什么吗?找出具体说明的句子来。4、一起朗读这句话。5、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袁隆平是一个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人,他的发明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6、你知道“奇迹”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奇迹”:出乎意料的不平凡的事。)7、为什么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奇迹呢?(因为在全世界,这是一个不可攻克的难题,在此以前,没有人取得成功。现在,我们中国的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出人意料、举世瞩目的,所以称为奇迹。)六、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外收集有关袁隆平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如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2、学习科学家们科学严谨、执著的态度以及献身精神。3、学会通过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高尚品德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本文为什么以神农氏为题?2、课文中四个描写袁隆平克服困难,成功为杂交水稻育种的事情,分别用小标题概括。二、探究学习,理解重点内容1、过渡:同学们,这篇课文记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表现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那么,课文中哪些重点词句体现出袁隆平的科学精神?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2、教师引导粮食,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1)指名朗读这句话。(2)你知道“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3)这两个词语表现了什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表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当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时,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你体会到了什么?(用“偏偏”表现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突出了这一任务的艰巨)。3、重点品读“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透过稻叶,滴进水中。”(1)指名朗读这两句话。(2)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两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寻找的困难,即这种试验的难度之大,体现袁隆平坚忍不拔的精神。)4、教师引导“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没找到。”“第三天,还是没找到。”(1)你从上面的三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体现时间漫长,表现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2)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一是要体现时间的漫长,二是要体现袁隆平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来。)5、重点品读“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1)这句话,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心情?(表现了科学家们对实验成果的珍爱和成功时的喜悦。)(2)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指名朗读这句话)6、重点品读“像慈母似的抚摸着。”你体会到了什么?(比喻句再现袁隆平当时兴奋、喜悦、失而复得的复杂心理。表现他对自己研究成果的珍爱,对科学事业的热爱。)7、重点品读“不论晨曦初露,或是日落黄昏;不论晴空万里,或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1)你从这个句子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能够体现他一丝不苟、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2)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不论都守护、精心。)三、总结全文,理清文章脉络1、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本文全篇采用倒叙手法,开篇先突出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伟大意义及获得的高度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