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一、基础积累(10+10+5+4=29分)1、看拼音写字或词语。(10分) hs rnghu qijn my jnghung ( ) ( ) ( ) ( ) ( )不安 lnln yhn piti tinf jiojnnozh ( ) ( ) ( ) ( )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例子仿写。(10分)聚( )会( ) ( )描( )写 真( )实( ) 仿写: 千言万语: 无穷无尽: 3、把下列诗句填完整,并解释关键词义。(5分)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 。 摘自古诗暮江吟瑟瑟: 。 可怜: 4、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4分) 他山之石, 。(诗经.小雅) ,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第句名言告诉我们 的道理。二、课内阅读(6+2+3+3=14分)一)多读名著可以 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性情, 我们的精神空间。矛盾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我们总结为:第一遍 。第二遍 。第三遍 。(6分) 摘自乐园三多读一点名著二)然而我们的(实验 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 想)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摘自课文囚蚁1、 用斜线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2分)2、根据提示回答做题。(3分)1) 给“然而”换一个同义词,它是 2) 作者不用“辛苦”而用“辛辛苦苦”的用意是 3、“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指的是: (3分) 三、课外阅读(2+2+10+7+3+3=27分)青鸟情院子里飞来两只小鸟,乌黑的翅膀,雪白的脊梁,人们叫它青鸟。清晨或傍晚,它们总在树上跳来跳去,唱自己的歌。乏了,多在树枝上相偎着,闭上眼睛,作短暂的小憩(q)。忽地,它们嗖地飞起,一前一后,平展了双翅,斜斜地绕过屋顶,互应一声,转个圈,飞向远方。青鸟比麻雀大,比喜鹊小,也不像燕子那样筑窝。屋檐墙上有孔小洞,便是它们温暖的家了。它们形影相随,步调一致,是一对可爱的小夫妻。又一月过去了,人们很少听到它们的歌声了,却意外地发觉洞里有了叽叽喳喳的叫声,也看到它们飞来飞去,格外忙碌。原来它们已是有儿女了!五月的一天下午,响雷追着一道闪电,暴雨跟着狂风压来,(泼 下)了个稀里糊涂。从田里跑回家的人,淋得透湿,赶忙换了衣服,然后出着长气,屋檐下站了,一边擦雨水,一边望着外面的雨线,议论起雨的来势。这时,从那昏昏的天边,出现了一个白点,像风筝在飘。白点愈来愈近,像要落地似的,但风太猛,总使它忽高忽低,落不下来。几多盘旋,几次挣扎,总是高了又低,低了又高。人们终于看清了,是一只青鸟,但是另一只呢?猛地,只见它斜着翅膀,强硬冲了下来,穿进院子,嘿,它嘴里还衔着条虫子哩!树上响起另一只青鸟的叫声,随着叫声,洞口探出四个小小的脑袋,张着扁扁的镶着黄边的嘴巴,吵着嚷着。它飞进洞去,不知给哪只小鸟喂了食,另一只飞走了,它却停在那里,守护着洞口,任风刮雨淋。风猛,雨急,飞行极艰难,它全然不顾了。高空一阵呼啸,使它失去了方向,划出一道弧线,像石块般地抛在街上,一动不动,怕是再也飞不起来了!我跑出门去,想把它(捧 逮)回来,免得雨中受苦。它极力挣扎,但还是被我弄了回来,擦干雨水,放在炕上,用筛子盖住,想让它暖和。它先是安静地躺着,一会儿工夫,似乎缓过劲来,再也不安于这温暖的地方了,急着出去,撞得筛子乱响。我刚揭筛子去看,它扑噜一声,飞起来,冲向门外雨小了,人们都回屋去了,我却非常不安,望着昏黄的天空,不知它飞向哪里,在干什么?树上的那只,也终未进洞去,缩着脖颈,静静地守着阅读短文,然后做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形影相随 全然不顾 2、用斜线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2分)3、按要求回答问题。(433=10) 1)文中的青鸟的样子是: 2)从“人们都回屋去了,我却非常不安”体会到“我” 的感情。3)从“也终未进洞去,缩着脖颈,静静地守着”中体会到: 4、第四自然段写得极为细腻,将青鸟穿越暴风雨的情景写得很感人。(3+2+2=7)1)请你画出最感动你的某句(词),并在一旁写出体会。2)语段画有横线的句子主要写了: 3)“它任风刮雨淋了”, 你知道了作者选用“任”字可以表达出 5、概括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 。(3=2+1)6、你对作者给文章取名为青鸟情的看法是: (3=1+1+1)四、作文。(30分)1、我眼中的爸爸(或者妈妈)2、那天,老师用疑惑的眼光瞅着我,我想不起做错了什么咦,那事老师知道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写一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误会,题目自拟)从上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作文。四、作文 。(30分)课外阅读 34=4+4+10+10+3+31、4=2+2:形影不离,或者两个鸟总在一起;完全不去理睬(不管)2、4=2+2:去掉“下”和“逮”3、10=3+3+4 1)3=3*1:乌黑的翅膀,雪白的脊梁,比麻雀大,比喜鹊小2)3:对青鸟的安危十分挂念3)4:两只青鸟相互轮流守护自己的孩子。4、10=4+3+31)4=1+2+1:(不在47中画句无分,所画句不是“最感动”只给0.5),画句子1 写体会2,末尾有句号1. 2)3=2+1:写人们躲雨2;末尾句号1。3)3=2+1:青鸟不怕狂风暴雨外出寻找食物喂养孩子2;末尾句号1。5、3=2+1:一对青鸟为了养育孩子不畏狂风暴雨的情景3;通顺、完整各0.5。6、3=1+1+1:本文文题相符(或者文章内容紧扣文题)1;表达出青鸟之间关爱真情1,人对青鸟的关爱之情1。附送:2019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盘点拼音邀o游 和蔼i 渺mio小 璀cu璨cn 恩赐c 滥ln用 矿kung产 资z源 晶jng莹yng慷kng慨ki 威胁xi 目睹d 枯竭ji 葬zng礼菲fi格雷特巴拉圭gu 汛xn期 枯槁go 哀悼do 酋qi长 麋m鹿l 骏jn马 雄鹰yng 潺潺chn松脂zh 婴yng儿 眷jun恋土炕kng 肆s虐n 盘踞j 纷至沓t来 扁pin舟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震耳欲聋世外桃源和蔼可亲闪闪发光破碎滋润善待 滋养悲剧恩赐 节制 枯竭 眷恋 威胁 纷至沓来治理归宿荡漾领悟从天而降生命垂危风雨同舟奄奄一息多音字: 扁 供 参 载 薄形近字:晶(晶莹) 莹(晶莹)蔼(和蔼)资(资源)滥(滥用)胁(威胁) 睹(目睹)品(品味) 荧(荧光) 竭(竭力)姿(姿色)监(监视)协(协作) 赌(赌博)潺(潺潺) 悼(悼念) 骏(骏马) 眷(眷恋) 赐(恩赐) 竣(竣工) 婴(婴儿)漏(漏雨) 掉(掉队) 俊(俊俏) 券(证券) 踢(踢球) 峻(险峻)樱(樱花)近义词:灾难灾祸 残忍残暴 晶莹晶亮 慷慨大方 贡献奉献 天际天边 沉寂沉静 透亮明亮 恩赐赏赐 和蔼和气威胁威吓 清晰清楚 节制控制 肆虐残虐 渺小微小承载承受 恭敬尊敬 劲挺挺拔 险恶凶险 璀璨灿烂 交错交织 遨游漫游 枯竭干涸纹痕痕迹相悖相反流连忘返恋恋不舍 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反义词:清晰模糊 消失出现 浪费节约枯竭丰富 保护破坏灵活呆板 节制滥用 精心马虎 有限无限 节制放纵凶猛温顺 荡漾平静 恭敬粗暴 渺小巨大 慷慨吝啬 词语搭配:生命垂危的老人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白色的纹痕 雄奇的气势绿色的波浪 粼粼的波光 参天的杨柳 命运的选择 浓密丛林中的薄雾 闪闪发光的松针 严重的威胁 雨后清风的气息 温暖的怀抱了不起的奇迹 绿风荡漾的小院 水雾飘飘洒洒 水声震耳欲聋不加节制地开采 慷慨地提供 不顾后果地滥用 精心地保护不紧不慢地说 提出设想 建造基地 造福子孙后代 滋润心田解除干渴一叶扁舟 一处沙滩 一片耕地 一座山脉一条大瀑布词语解释:晶莹:光亮而透明。 滥用:胡乱或过度地使用。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苟延残喘:比喻勉强维持生存。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面目全非:食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首要分子。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归宿: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相悖:互相违背,相反。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竭泽而渔:意思是淘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解析课文、语句 13.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作比喻、分类别、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解析: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解析:“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解析:“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提醒。、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解析: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解析: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14.鹿和狼的故事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大地滋养着世上万物,包括动植物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上各种自然资源的给予。 解析: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解析:“山峦”指连绵的山。起伏的群山蕴藏着宝贵的资源,流淌的河水养育着万物的生命;动物与植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解析: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历史长河中,水之所以能保持它清澈、纯净的本性,离不开世世代代人的努力。是祖辈的辛勤呵护,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坏;是祖辈的不懈努力,水流才不至于被污染。他们保护家园、捍卫纯洁的精神,将在时间长河中熠熠闪光,不断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解析: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雨雪,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我们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假如人们唾弃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两者兴则共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解析: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相反,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因此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是作者所要传达的主旨。16.青山不老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解析: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解析: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解析: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