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4.我的“长生果”教案 新人教版一、说教材我的“长生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这篇略读课文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课文的教学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二是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白读写间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2、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三、说教法和学法因为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按阅读提示,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写了少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做一些批注,同小组的同学交流体会。最后,明确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下面我就说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流程。4、 说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是师生谈话,导入课题。1、先提出问题,什么是长生果?2、在大家眼中的长生果和作者眼中的长生果一样吗?3、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第二部分是设问导读,自主合作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准确字音,然后小组互相评价。第三部分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写了年少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第四部分教师点拨,知识生成从这几件事情中,大家悟出什么道理?请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1、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2、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第四部分小组合作,重点落实1、反复读一读作者列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2、你自己在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五部分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回答到底什么是“长生果”。它的寓意是什么?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作“长生果”,意思的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2、把书必做长生果,说明作者对书有着特殊的感情,那么从哪里可以感受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感情?A、看“香烟人”小人书时的津津有味;B、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C、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D、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第六部分品读语言,学习积累课文的语言特点:生动的比喻,恰当的词语第七部分积累释放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5、 板书设计读书博览写作童年 我的“长生果”做笔记学习感悟借鉴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5 童趣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2、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并积累。3、品析文章中的“物外之趣”,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学习重点:1、感悟课文内容,品析文章中的“物外之趣”,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2、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学习方法:1、朗读法,读议结合法。2、自主合作法。导学提纲:一、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掌握相关的字词。2、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3、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并积累。4、品析文章中的“物外之趣”,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5、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二、我的积累:1、我积累的重点字音、字形。2、我掌握的重点词义。三、自主学习指导:1、对照注释,参考资料翻译课文。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四、思考下列问题:1、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2、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3、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五、合作交流:1、组长主持、组内交流完善自主学习。2、确定展示交流的方法:翻译字词、赏析法。3、合作探究所发现的问题。4、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闲情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童稚 藐小 项为之强 鹤唳云端 怡然称快 凹凸 土砾 壑 虾蟆2、解释词义(1)、必细察其纹理 (2)、昂首观之 (3)、项为之强 (4)、果如鹤唳云端 (5)、以丛草为林 (6)、兴正浓(7)、方出神 (8)、驱之别院(二)解释成语。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三)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词句。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a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e果如鹤唳云端。 f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g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h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i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j徐喷以烟。k以草为林。 l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二、译读增“趣”翻译句子。朗读课文。读出文言味:要求自由朗读,读得有情有境。三、联想生“趣”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2、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明确:(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2)把草丛、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3)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蛤蜞。3参考注解,试说说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明确“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4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明确: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四、体验反思 1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创造力。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2讨论: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明确: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3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鼓励。 4、“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始蟆处死? 五、检测:1给句中划线的字注音。项为之强。以土砾凸者为丘。盖一癞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2根据下面提供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超出事物的本身。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未染色的帐子。3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AM和和FM收音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冷库主管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心耳封堵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铁路隧道消防培训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个性化健康服务技术创新报告
- 欺诈性债务抵消:虚构合同解除与补偿协议
- 蒙氏混龄班老师工作总结
- 高铁站空调采购、安装及旅客舒适度提升合同
- 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共同财产清算协议
- 离婚协议违约金及财产分配纠纷解决合同
- 房产查封申请书
- 2024年新疆伊犁州直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九章 关节活动度评定技术
- 《掌骨骨折诊治》课件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圆周率的历史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2024修订版)(技术方案)
- 2024秋新苏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1.2.1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第1课时)(教学课件)
- 桩基检测施工方案
- 刑法学课程课件教案绪论
- 精神科量表完整版本
-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