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1囚蚁说课稿 鄂教版说教材: 囚蚁是小学鄂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生动、富于童趣的语言记叙了作者的一件童年往事: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由于喜爱蚂蚁,便开始了饲养蚂蚁的尝试,没想到第一次饲养导致了蚂蚁的丧命,第二次饲养以蚂蚁全部逃走而告终,从而促使作业明白了“自由可贵”的道理。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可爱,童年的纯真,浓厚的好奇心和感悟生命真谛的美好。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作者“囚蚁”的原因。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讲作者与妹妹第一次“囚蚁”的经过和结果。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讲作者和妹妹第二次“囚蚁”经过和结果。文章感情真挚,文笔清新,在娓娓叙述中,作者与妹妹富于童趣,喜好幻想的形象跃然纸上,但文章在童心烂漫之中,也蕴涵着自己的思索:如果回想一下,每个人儿时都会做过一些“笨”事,这并不奇怪,因为儿时幼稚,常常把幻想当成真实。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理解“饲养”、“突发奇想”、“兴致勃勃”、“惊惶不安”、“无所不能”、“平心静气”、“威风凛凛”、“安乐窝”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给与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与空间,在交流和换位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核(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可贵”的道理。说教学重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两次囚蚁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并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说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说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过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指名说。2、 抓住题眼,初步感知1、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赵丽宏的一篇文章囚蚁,板书“囚”,指名读,齐读。看着这个“囚”字,你产生了什么联想?2、补充板书“蚁”字,齐读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三、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读,纠正字音。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完成练习(多媒体)。2、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大意。五、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我和妹妹想养蚂蚁的原因是什么?六、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24自然段,画出我们养蚂蚁的句子。 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蚂蚁,再旋紧瓶盖。(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导:是呀,我们旋紧了瓶盖,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小动作,对15只蚂蚁意味着什么? 师评:是啊,限制自由就是“囚”,谁能把被囚者的这种恐慌读出来? 指名有感情朗读。 请找出描写蚂蚁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1)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A寻找什么。(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导:是啊,着急是被囚者最真实的感受,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蚂蚁们在寻找什么呢? 师评:找到出路就能获得自由啊!(板书:自由)B可惜我听不见(生读句子,谈感受)师导:是啊,这难道不是囚吗?如果你就是这个不安的被囚者,你会对瓶外的“我”说点什么呢?师引读: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过渡:第一次养蚂蚁失败了,兄妹俩找到了原因,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他们用火柴盒为蚂蚁做了一个新家,并相信蚂蚁一定会喜欢它。说板书设计: 11、囚蚁 原因 经过 结果 无比喜爱 1、玻璃瓶里 全死了 2、火柴盒里 逃走了 自由 更 可贵说教学效果: 由于课前我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带着课后习题进行预习,也组织学生搜集作者赵丽宏的作品,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坐着,以便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扩大学生的阅读米娜。所以在教学囚蚁第一课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在介绍自己饲养小动物的经历时,由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在介绍中,学生的语言流通,感情真挚。接着引导学生读题,从课题“囚蚁”入手,把握住“囚”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以此为关键点辐射全文,起到了“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于是,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作者为什么“囚蚁”?是怎样“囚蚁”的?“囚蚁”的结果是怎样的?带着问题来读课文。学生很快能找到重点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虽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但在有些问题的回答上,可以看出学生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如:想想蚂蚁们在寻找什么呢?对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只有少数同学举手发言,而且答案大同小异,学生不会从多个角度去想象。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 隔窗看雀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1.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2.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理解“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的含义,感受麻雀身上所蕴涵的生活哲理。【教具学具】PPT课间,有关麻雀的图片、影像资料。【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自读、讨论、在读中感悟。【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感受麻雀的行动、样子。【教学过程】一、审题导入1.同学们,平时都见过麻雀吧!在你的印象中,它是一种怎样的鸟?(课件出示麻雀的图片)生交流对麻雀的初步印象。2.师:著名诗人、散文家周涛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隔窗看雀”(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最关键的字眼在哪?(引导理解“隔窗”)3.是的。作者并没有走近麻雀惊扰它们的生活,而是隔着窗户细细地瞧,静静地看。那么在他的眼里,麻雀又是什么样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生分自然段读,检查预习情况.2.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俯瞰、雏、平庸、忙碌、羞愧、坚忍3.轻声地读一篇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作上记号。4.交流初读感受 预设:(1)知道了麻雀总是在不停地跳,不知道累。文中有个词进行了较好的概括。(忙碌)(2)知道了麻雀长得不好看,没有特点,像复制似的。(3)麻雀飞行也不高. 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呢,? 预设:(1)课文为什么很多段的前面都是用“它”开头,而不直接写“麻雀”? (2)为什么说它是活标点? (3)为什么说它“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三、体会麻雀的“忙碌”“平庸” 1.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麻雀的“忙碌”、“平庸”,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交流: A从哪里感受到麻雀的“忙碌” (1)“他总是拣那些不是它要找的那枝。” (引导学生抓住“总”、“不停地”,感受它的忙碌) 指导读出麻雀的忙碌和活泼 (2)“除了跳之外,它的尾巴总在保持平衡。”(抓住“总在”一翘一翘) (3)“它常常无缘由地飞回来。” (抓住“常常”) 方法:A让生自己找到重点句,结合句中的重点词,说出感受,然后读出来出来。 B还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它的“平庸”呢?(1)“它不会翱翔作大俯瞰”。 (借助这个句子。去掉“不”对比了解大禽类的飞行姿势,通过对比地读,感受它的“平庸”)(2)“看起来像复制的”(麻雀的外形很不起眼,长得不好看,也很普通。)(3)“它那么小一个黑点也看不清楚”(感受它在人类眼里的渺小)(4)师过渡:看 来它的确很平庸,但每天还忙个不停。再来看看,它都在为什么而 忙呢?课件出示:“低飞、跳跃、啄食活着。”a读一读,你想说点什么?b师:是啊,它的忙碌地都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是为了“活 着”。 连“忙碌”也是这么的琐碎而平凡。 四、留下悬念,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句子,抓重点词感受到了麻雀的“忙碌”和“平庸”这是感悟课文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作者对麻雀的认识绝不仅仅停留于此。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节课接着学习。【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回顾前文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还通过品词读句感受到了麻雀的“忙碌”与“平庸”。 可是,在作者周涛眼里,它却是“不羞愧”“不自卑”(板书)。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个问题来深入地品读课文。二、体会麻雀的“不羞愧”“不自卑” 1.轻声地读一遍课文,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它的“不羞愧”“不自卑”,画出有关的 句子。 2.与同学交流:读读自己画下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A“它不会翱翔,也不会盘旋作大俯瞰或大航行。” (引导学生联系前文理解虽然它非得不高,但它不羞愧、不自卑,总是不停地飞。)B“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活着。”a.“永远幼稚地鸣叫”,体会麻雀的叫声很一般,但不羞愧,总是在叫,表达自己的欢快,给人的生活带来热闹。b.“坚忍” (1)什么叫“坚忍”?(坚强地忍耐)(2)文中指的是谁要坚强的忍耐?忍耐些什么?师:一年四季里,我想最难熬的是冬天。在冬天里,麻雀要忍的是什么呢?(寒冷、饥饿、人对它的伤害) (3)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冬天里,麻雀要忍受大自然和人类或其他动物对它的伤害,很多鸟不能够留下来,要飞到南方去。而麻雀,不管春夏还是秋冬,不管城市还是农村,我们一直都可以听到它(引读)“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它用这样的鸣叫点缀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增添欢快和热闹。(4)指导朗读,评读。 c.“有责任感”师:虽然渺小平庸,但始终忠于自己的职责孵蛋、育雏。d.“活着” (1)师:它是怎样地在活着?联系上下文想想。(坚忍的活着,欢快的活着,有责任感的活着) (2)师:是的。麻雀的生活就是这样,面对自己平凡得如复制的面容,它始终欢快 的蹦跳;面对着生活中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它坚强的忍耐;面对着每天忙碌的生活,它牢记自己的责任。它就是这样的活着。生命也因为存在而有意义。(再指生读)(3)“512”,一个我们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有多少同胞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但他们心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活着。 课件:展示地震中幸存者的资料,配乐。师:生命是脆弱的,但在这一霎,因为活着,生命又是多么的坚强与伟大。 指导朗读,评读,齐读。 3.现在你对麻雀又是一种怎样的认识呢?这里有几个关联词,可以借助来说一说。 4.拓展:虽然( ),但是( ),所以它依然( )活着。三、赏析精彩语段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周涛。他是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的获得者。因为他曾是诗人,所以他的文字有诗的种子有奇特的想象,有绝妙的比喻,值得大家好好品味。你觉得哪些语段写得精彩、鲜活,自己再读读。 2.课件出示:“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就是分号。” (1)轻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在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指生描绘画面,认识二者的形似) (2)为什么说它是“活标点”?(3)联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师:麻雀如同标点一样很渺小,但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热闹,注入了活力,点缀着我们平凡忙碌的生活,所以它不羞愧,不自卑 (4)配上四组画面,师配乐引读。(课件) (5)生看画面,同桌合作练习背诵。(6)师生配合读。四、拓展 1.这一个个逗号、句号,这活标点指的是谁呢?(麻雀)你从哪里知道的?(它们被人所起的名称是“麻雀”,不知道他们彼此之间是不是也认为对方是“麻雀”呢?)你们是否也从这只麻雀身上看到了某种人的影子呢? 2.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生在联系生活实际时,师适时地概括)(1) 做的事很普通,但很快乐。(2) 并不高尚伟大,但做了自己分内的事 (3) 很活跃的人,忙碌的生活。 3.回头看看课题,全文都是写“看雀”,作者为什么要加上“隔窗”呢?联系全文 想一想。 4.生交流 5.小结:虽然只隔着一扇窗户,但我们从中看到了作者对这样一个弱小生命的尊重。 其实,不管你做什么,大鹏也好,麻雀也罢,只要你活着,不羞愧、不自卑地活着。生命,因为你的存在而美丽。生命,也因为你有意义的存在而受人尊重!【板书设计】13 隔窗看雀 忙碌 而 不羞愧 平庸 而 不自卑活着,生命因存在而有意义【教学反思】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感受麻雀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如何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麻雀的形象呢?一是自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文中麻雀形象的生活、鲜活。二是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自由读、轻声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各有所长,灵活运用;二是个性朗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机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张扬学生个性,读出自己的体会。第一课时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送进句子里,读好自己的感受”就是这个目的;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中表现麻雀“不羞愧、不自卑”时,那“坚忍”、“欢快”和“有责任感”让学生很有推敲的价值,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分析词语意思,甚至进行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联想到麻雀“在季节变化中”的“坚忍”,而它们的“欢快”面对,渺小、单薄的身躯“有责任感地孵蛋和育雏”。这样既学习到作者用词的鲜活、精准,又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