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月下桨声》教案学案.doc_第1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月下桨声》教案学案.doc_第2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月下桨声》教案学案.doc_第3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月下桨声》教案学案.doc_第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月下桨声》教案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月下桨声教案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桨、吆、裸、鲫”,理解“桨声、千丝万缕、小心翼翼、吆喝、狗吠、赤裸、问购、鲫鱼、脚力钱、拨浪鼓、固执、遗落”等词语。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3、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教学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教学难点: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字词吆喝狗吠鲫鱼拨浪鼓千丝万缕青山绿水(1)读轻声,注意区分“拨”“拔”这组形近字。(2)能再说出含有“千”和“万”的词语吗?(3)青山绿水这是什么样的画面,想想怎么读?这样的描写环境的词语还能说出来吗3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课文,分段读课文,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小女孩为“我”送鱼的经过?试着给课文分段。四、读课文,初步了解小女孩的品行1让我们走进姐弟俩,读课文,想想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我们要想深入了解一个人,要抓住人物的什么?就用这个方法我们进一步了解小女孩。五、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文章第二段1默读画出描写小女孩外貌、言行的句子。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六、全班交流1当小女孩发现钱给错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同桌分角色读出小女孩的心情。2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让我们再来感受小女孩的诚实。师生分角色读课文。3出示句子: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腰间的一个布包打开它,又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1)读这句话与书中有什么不同吗?(2)你觉得的哪句话好,为什么?出示: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又(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1)括号中的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2)小女孩的家境不富裕,而且很在乎钱,如果换别人看到多给了钱也许会怎么做?(3)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带着你对她的赞叹再读这句话。4看着小女孩用一把葱对我补偿,此时我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在想什么?七、学习第三段1小女孩的诚实、朴实使我感动,令我无法忘记她。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我一直想念着小女孩?2读出我的失望。出示:但那些船上没有一点红。3我想念小女孩,我还想念什么?4学完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感受?说一说。附送: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月光启蒙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领会“月光启蒙”的内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写个字让大家认一认,看老师写。(师板书:蒙) 2.认识吗?认识的请举手。 3.真聪明!这可是生字呀!谁能组词呢?(相机导出并板书:启蒙) 那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同学们,看到这个词语你能想到什么呢?启蒙老师。那老师一般在什么地方呢?同学们,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特别的老师,在特别的地方进行的启蒙教育。4.今天老师将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月光启蒙(完成课题板书) 读课题。5.介绍作者:知道课文的作者是谁吗? 孙友田,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们曾经学习过他写的一首诗歌,名字叫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引导学生回忆诗句。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6.家在农村,他成长为一位诗人,背后总会有许多理由。孙友田就说,他的成长,离不开母亲,是母亲把他带入了诗歌王国,当他长大了,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7.请同学们来一起读课题:月光启蒙。满怀深情地读课题。8.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有问题想提,想一想,把你读了课题后想说的话,想提的问题跟大家交流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真聪明。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许多个问题更重要!大家都是小爱迪生!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课文读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想读吗? 2.提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不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2)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自读文章,思考问题。 4.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初读习得 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出示) 时辰 混沌 嫦娥 凤凰 活计 红账子 割荆草 编箔篮 筛大米 莲花落 启蒙老师 篱笆小院 白布褂子 搂在怀里 (1)指名读。正音。 (2)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第小节,谁先来读?正音:篱笆时辰(均读轻声)()请你点一名同学来读读第小节。真细心,这里两个多音字,你都把它读正确了。莲花落听过“莲花落”吗?知道“莲花落”是什么玩意儿吗?(“莲花落”又叫“数来宝,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开始流传了。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以前叫花了要饭的时候常唱,后来发展成了一种民间曲艺。混沌把它放到句子里去读一读,“豁然开朗”,那你推想一下,“混沌”大概是什么意思?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就叫“启蒙”。()看来,课前的预习做得很充分,讲起来就自信了。最后一小节,我们一起来读。3.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简要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4、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读出感情。二、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解决。找一找文中那句话,可以解释题目中的启蒙,在月光下,母亲从那几个方面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1、那一句话,可以解释启蒙?2、同学们,在这月光下,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评价:是否正确、流利。1、根据回答出示板书: 唱歌谣 讲故事 唱童谣 猜谜语 2、由此可见,课文可以划分为几大段?拿出笔,快速默读课文,用“”标出来。 第一段(15自然段):唱歌谣 第二段(69自然段):讲故事 唱童谣 第三段(1013自然段):猜谜语 第四段(14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母亲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四、赏读课文第一部分 1.过渡:从刚才交流的情况看,同学们都很能干!会学习!老师高兴。课文很长,我想这节课咱们就重点来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有意见吗?没有意见,咱们就来读吧! 2.自主练读。先准备准备,一边读一遍品味,看怎样读就把感情给读出来了。 3.赏读。 (1)谁先读?说说看,读这一段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读?(答案是多元的) 夏夜的月光下,母亲在院中搂着孩子,唱起了动听的歌谣,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美妙)美在那儿,妙在何处?夏天的月夜怎么美呢?为什么在你们眼里是“最美的时辰”? ( 夜,静悄悄的。月亮在云中穿行,母亲伴着淡淡的月光给我唱起动听的歌谣,多美啊!)、这的确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为景色的美吗?(月夜美、歌谣美、嗓音美) 夏夜的月色真美,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看课文插图) 2“搂”你体会到什么?(亲热)被妈妈搂过吗?什么感觉呢?(幸福) 别让这种感觉溜走,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大家好!我是磨立沟小学的刘盼盼。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月光启蒙这一课的教学。一、 说教材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亲情依依”,向我们展示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情、亲情、友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月光启蒙的作者是著名煤矿诗人孙友田,原题是月光母亲。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回忆孩提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给自己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情景。是母亲为他打开了民间文学宝库,使他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全文洋溢着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自始至终贯注着浓郁的母子亲情,真挚感人。文章语言纯朴优美、感情真挚。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语言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 课文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深受学生喜爱。这篇文章课文插图精美,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谣、童谣的音律美。3、情意目标:初步领会“月光启蒙”的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和怀念之情。本课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月光启蒙”的真正含义。二、 说教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中主要以品读感悟法为主要教法,穿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重点词推敲的方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涌动的情感,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农远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音频文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重点内容。三、 说学法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本地民谣,童谣,作为知识拓展,使学生受到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在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