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监测模拟试题.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监测模拟试题.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监测模拟试题.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监测模拟试题.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监测模拟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监测模拟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是第( )组。摇曳(y)茁壮(zhu)气概(gi)忽略(l)演奏(zu)耿直(gng)塑料(s)恬静(ti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第( )组。弱不禁风 禁止 空旷 空白得心应手 应该匀称 称心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第( )个。 幽默引用吟颂显现4.下列词语中的“盛”只有一个与“盛怒”中的“盛”意思相同,是第( )个。盛气凌人盛产盛宴盛装5.“他的话我越琢磨越不是味儿”这句话中“琢磨”的意思是第( )个。思索;考虑 雕刻和打磨(玉石)加工使精美(文章等)磨炼;折磨6.最美教师张莉莉,看到自己的学生即将被车撞倒的一霎那,勇敢地推开了学生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当时的危急时刻,最恰当的是第( )个。 迫不及待 舍己为人 千钧一发 心急如火7.选择正确的字填写在横线上。眷 倦 容 荣在_纳三千人的礼堂里,作为一名游学归来的游子,他正动情地向大家讲述着几十年在外的心路历程,追忆曾有的_誉、诉说着对故乡的_恋大家听了两个小时了,没有一点疲_的感觉。8.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wn ru to zu yo y yn sng chng f y yng dn cu9.根据“背”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回答下列问题。背2 bi 动 背部对着(跟“向”相对):山面海|水作战人心向。离开:井离乡动 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人的事。违背;违反:约| 信弃义动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过去,装着没看见。背1 bi 动(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回村去。动 负担;承担:债|这个责任我还得起。方量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麦子|一柴火 (1)在“我看着他的背影,目送着他走远了。”这句好中,“背”字的读音是_;意思是_。(2)在“事情做错了,改了就好,不必背包袱”这句话中,“背”字的读音是_;意思是_。第二部分 阅读与积累10.晚上,你站在北京的过街天桥上,桥下的车来车往没有停歇。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路上的车。_11.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如果用一句名言赞美蒲松龄,你会选第( )个。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12.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诗句。(三句中任选两句即可)儿童散学归来早,_。欲把西湖比西子,_。_,总把新桃换旧符。13.请你给下面的图配上合适的古诗句。 , 。(一)仔细阅读下面关于微波炉使用的资料,完成下面的题目。使用微波炉的禁忌:1.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2.忌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不能加热食物。 3.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广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刺破,以免加热后引起爆裂、飞溅弄脏炉壁,或者溅出伤人。4.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5.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 6.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是可以繁殖的,虽再冷冻可使其繁殖停止,却不能将之杀死。已用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7.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发生飞溅导致火灾。如万一不慎引起炉内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后再开门降温。 8.忌将微炉置于卧室,同时应注意不要用物品覆盖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 9.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米之外。14.根据上文的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序号观点判断正误说明理由小林想用微波炉加热带壳的鸡蛋小华在热菜时炉内起火,她果断地切断了电源小林用不锈钢的饭盒在热食品。15. 小华的妈妈经常将肉买回来后大块冷冻在冰箱里,每次做菜时拿出来用微波炉解冻后切下当天做菜的份量后,再把剩下的肉放回冰箱冷冻。小华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答: (二)礼物 在小镇最阴暗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他的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贴补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 那天,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花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感动:“谢谢您了。” 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着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两家很快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薄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冻,怎么受得了。”约翰点头默许了。 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铺着厚厚的棉絮,针脚密密的。平安夜那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里带一枝处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购菜,放在他家门口。 两个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的敲门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没有提菜篮子。_ “嗨,珍妮,”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在我家门口的,是件不错的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老人略带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还有,这个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样。”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16.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黯然:_晶莹:_17找出短文第自然段中描写老人身处困境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18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是第( )个。 一对普通的夫妻照顾一位贫困老人的故事。 一对普通的夫妻为一位贫困老人送礼物的故事。 一位贫困老人为了报答平时照顾自己的贫困夫妻,在圣诞节为他们准备了一份礼物。 一对普通的夫妻为一位贫困的老人偷偷准备了圣诞礼物送到老人家门口,老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了报答这对平时非常关照自己的夫妻,把礼物转送给这对夫妻。19短文第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写了晶莹的水滴?请把这样表达的好处批注在方框里上。20文中的“礼物”具体指的是_。21珍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至少说明一个理由。_(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更加生气,并且用更加严厉的方式教训我们。.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22在下面的几句话中,符合短文意思的画“”,不符合的画“”。黄河水污染严重,但宁夏很多人直接饮用黄河水。 ( ) 关于黄河污染的旧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 )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逐年增加。 ( )黄河的污染影响了地下水。 ( )23短文运用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_24请你说说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_25.请结合短文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一则关于保护黄河的宣传语。(不超过20字)第三部分 习 作26从下面两个文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写一篇习作。(1)_变了提示:写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的变化,如王小虎同学变了、李大伯变了、我家变了、家乡变了等。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简单的习作。(2)从下列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展开想象,自拟题目,编一个故事。 孙悟空 流沙河 水力发电站 老虎 狐狸 大象 森林 啄木鸟 沙漠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真情的回报教案王新芳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理解文题包含的意思,懂得诚实勤奋的劳动可以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懂得只有诚实勤奋的劳动才能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真情的回报(齐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的“我”用“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出示中心句) “我”永远记住了这句话,成为“我”一生中的座右铭。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齐读)这堂课,让我们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这句话的真谛。一、 自主学习,初步体会感情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1)边读边用横线划出体现“我”付出真情的句子。(2)用波浪线划出“我”得到回报的句子,并试着用小标题概括。(3)划出后,可以认真读读有关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写写批注。2、生自由读书,边读边划。3、交流(一)感悟“真情”。请你先读句子,再谈感受。A、“开头,我把装满报纸的大口袋” 板书:推车送报(学生:辛苦、脚酸)师:年仅9岁的我,推着自行车步行送报,那种苦和累是可想而知的。B、“于是,我只能肩挎着沉甸甸” 生谈感受 板书:步行送报 师:那沉甸甸的大口袋压着那瘦削的肩膀,也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上。就这样,他一天天地坚持着,从不间断。C、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 板书:不学“绝活”1、什么叫“绝活”?如果扔的话,会给订户带来哪些不便?这里的“绝活”是真正的绝活吗?所以这儿为什么加引号理解了吗?(否定干扔报纸的事)2、比较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出示,请生自己读,比较感受。我没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后一句更强调“我”对送报这份工作极端认真的工作态度,为订户们考虑,想订户所想。)3、你从这两个“依旧”感悟出了什么?(送报纸很认真,原来一直这样做的)原来这样做,现在还是这样做,用一个成语形容叫什么?(一如既往)齐读。师:一个“绝活” 两个“依旧” ,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巧妙与产生的魅力。所以我们在作文时也应该好好推敲一些词语或符号怎样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它们的内涵。师:作者付出了很多真情,可他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写出来,请你根据老师的友情提示,想象 “我”平时送报的情形。提供句式:(1)今天风很大,我把装满报纸的大口袋挂在自行车车把上 (2)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我骑着自行车(3)今天,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早早地到报社拿了报纸,然后,肩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开始送报了。突然,天空下起了雪 4、小组讨论后再交流。师评:a、我们仿佛看到他在狂风中推着自行车艰难地前行着。B、衣服被汗水湿透,汗珠顺着脸颊滴落在马路上。C 、雪花落在他红扑扑的小脸蛋上,刺骨的寒风中,他送完了一家又一家。5、师述:是啊,“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不管是骑上自行车,还是肩挎大口袋,“我”都能挨家挨户,不厌其烦地把一份份报纸送到订户家门口,甚至送到订户手里,这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怎能不打动订户呢?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2生再齐读。6、那么,到底什么原因使一个九岁的孩子对送报这份辛苦的工作干得这么兢兢业业呢?生;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家里实在太需要他的支撑了,如果不兢兢业业的话,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师: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用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担子,穷人家的孩子总是早当家啊!小小年纪,却要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因为对家庭的责任,所以他兢兢业业。(板书:家庭)生:他对工作的那份责任感使他兢兢业业。(板:订户)师:是啊!因为对订户的责任,所以他兢兢业业。终于我(出示):“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齐读)那么“我”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呢?请用小标题概括。谁来说?(二)感受“回报”?1、交流后板书:非常客气 推荐订户 给“我”小费 送自行车师述:订户们对“我”的回报是随着“我”的真情的不断付出,对“我”了解的不断加深而越来越丰厚。作者并没有把这些回报用同样的笔墨写出来,而只详写了圣诞节前夕送自行车的感人一幕,请大家自读5、6自然段,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感人?用括号标出,并说说为什么?2、a、 “只见满满的”抓 “满满的、无一缺席体会订户们对我的重视程度。师:59位订户都推掉了自己的私事,来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怎能不令人感动?B、“屋子中央信封。”师;订户们想得真周到啊!鼓鼓的邮袋中装满了对我的祝福,怎能不令人感动呢?3、请大家练读这小节,读出你的感动。指名2生再齐读。4、抓“凑”师: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并不富裕,也许是因为每个人都想献一份爱心。5、“信封里是圣诞卡,还有一个星期的报费。”师:圣诞卡上会写些什么呢?你想过吗?同桌讨论一下。交流:祝圣诞节快乐!幸福快乐!6、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一刻,聆听着大家美好的祝福,我目瞪口呆,激动得说不出来的话,你能帮他说出来吗?(惊喜、激动与感激)。7、“你是我们最好的送报人。”师:一句简单的评价,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订户们的善良,他们对我的关爱,这就是真情的魅力。还有什么比得到订户的认可和赞美更令人感动的呢?8、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个平常却又感人的经历,想要读好这些文字吗?告诉你们一个诀窍,忘了自己是谁,我们现在就是小男孩。齐读师:在回家的路上,我骑着订户们送的崭新的自行车,不断地想我会想些什么呢?师:我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我要用更加勤奋诚实的劳动来回报大家给我的关爱。出示第7小节指读齐读出示“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指读齐读9、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付出什么真情,有没有得到什么回报?举例说说。师:同学们,有时我们虽然付出了真情,但并不是马上就得到回报,当我们付出真情后,也别总是想着回报。课文学到这儿,你也能像作者一样,写一句类似的话,表达你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吗?生自由说。师: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互相关怀,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最后让我们一起铭记这几句话结束今天的课。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怎么对你。人间自有真情在,付出总有回报。二、 创新与实践作业:1、圣诞节的前夜,我的订户们都集中在基尔恩先生家,他们是怎么聚到一起的呢?这之前,他们商议过些什么,决定怎么做?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吗?不妨以圣诞节前夜为题写一篇想象性的文章。2、文章中的“我”也许有一天不再送报纸了,邻居家更小的孩子也许会接替“我”的工作,“我”会把自行车送给那个小孩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板书: 真情 的 回报推车送报 非常客气 步行送报 推荐订户 不学“绝活” 给“我”小费 送自行车责任(家庭 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