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感想_第1页
琵琶行感想_第2页
琵琶行感想_第3页
琵琶行感想_第4页
琵琶行感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3 琵琶行感想 读琵琶行有感 D1 班 李瑞 其实在众多诗人之中,我并不喜乐天,无关才情,只因他薄情冷酷,不善体贴人心。将文人的架子摆了个十足,虽有鸿鹄之志,仲永之才,却终难摆脱世俗的枷锁,穷有一身酸臭的腐儒气息。全然不似易安、李白等人。其诗词名篇之间,是难得的真性情。我却独爱这首他这一首琵琶行,犹爱那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隽永直白,点破人心。落寞洒脱之意不加渲染便透纸而出,令人心悸。 但其实乐天一生大都富贵安乐,并无战乱流离之苦,老年更是坐享 美酒佳肴,比起柳永、杜牧的半世漂泊,重光、杜甫的国仇家恨,他简直太幸运了。一生当中的苦难屈指可数,其中最为严重的大抵就是那次贬官浔阳,但也正是因为这次贬官,他才写下这首琵琶行,让千年后的我轻吟浅诵,心中大恸。这样悲凉真切的诗句出自他之手,实在让我啼笑皆非,让人顿感意料之外。 但静下心来,细读琵琶行,却又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茫茫月色,清清江水,悠扬飘渺的琵琶声涉水而来,宛如一名幽怨的闺阁女子凄婉一笑,动人心弦,惊动了这一江瑟瑟的荻花,乱了诗人一片漂泊的心。然后,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歌女身 世凄凉,诗人遭遇可悲,可怜人见可怜人,2 / 23 惺惺相惜之感自然应运而生。低沉的弦音掩映着歌女悲伤的情思,好似在哭诉平生的不幸,敛眉低头,琴音倾斜而下,又似说尽心中无限的惆怅。区区二十八字,使我似乎又重回那个清冷的秋夜,淡淡的月光,如烟如雾,就像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丝丝缕缕,伴着琴音,扣人心弦。也就难怪诗人一个七尺男儿,也潸然泪下,泪湿青衫了。同是天涯失意之人,且让我纵笔挥洒,写下一曲琵琶行略表同情,也不枉这一番良辰美景。也算是对自己这样天涯沦落之人的一种告慰和抒发,只是不知乐天这一贬,是幸,亦或不幸? 我无法评说,只觉得通篇诵读下来,从开始的送友离别到后来的对酒听曲,我最爱的亦还是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啊,诗人从贬谪此地之时,一切便有了开始的理由,不必相识,更不必相知。相逢,便是缘分,相惜,便是幸运。但愿那轮江上的明月,能永照大地,照尽天下失意之人,沦落之人,让我也能有幸在某一天,某一地,相逢一位与我同样失意的天涯游子,把酒言欢,畅诉衷情,共同感受那苍凉月色之下的丝丝暖意。 指导老师:朱德刚 2016 高一级语文周练六 琵琶行课后练 习 1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明年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3 / 23 B铁骑突出刀枪鸣。整顿衣裳起敛容。 C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 D曲终收拨当心画。 终岁不闻丝竹声。 2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9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 ,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 A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 B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 中泣下谁最多。 3介宾短语后 置的一项是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张良具告以事。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4 / 23 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左右欲刃相如。 5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曲罢悯然 钿头银蓖 连篇累牍 口诵心唯 B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 6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泣:眼泪。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掩泣:掩饰哭泣。 8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声啊! 10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 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5 / 23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 12 13 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 象的优美。 12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6 / 23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 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1 读后感 琵琶吟 悠悠情 汶上一中高一 6 班伊文文 彩蝶翩翩,飞入梦中,划破昏暗,在梦中摇曳生姿。七彩光芒,繁华盛世,仿佛回到了从前,一切都那么熟悉。一丝淡淡的欣喜不由在心中荡漾。 忽然,传来一声刺耳的声音,彩蝶翩翩的影子支离破碎,一切美好华景片刻间烟消云散,一颗七巧玲珑之心瞬间被不尽的愁绪淹没。 夜半梦醒,绣枕已湿。女子起身坐起,长发滑落腰际 。她走到铜镜前,轻抚面庞。柳眉、凤眼、俏鼻、红唇,红妆依旧,只是眼角的丝丝皱纹,却是用脂粉也难以完全遮7 / 23 住。她久久凝视着镜中的脸。最终不过轻轻叹息,红颜易老,年华易逝 ? 光阴弹指而过。但京城万般宠爱、风光得意、纸醉金迷的场景,还是会时常出现在她的梦里,无法散去。可是,这梦好累,真的好累。 梳洗后,她命婢女取来琵琶,泛黄的琴面映着淡淡的月光,琴身精致一看便是不菲之物。女子轻抚琴身,眼泪悄然落下,沿光滑的琴面下落,坠入地面,无痕。这把琵琶已伴她多年。出师时,师傅便将它传于她,一直未曾离身 。轻拨琴弦,一串清扬的乐符自指尖流泻而出。玉指翻飞,旋律连缀成一段忧伤清曲。 琵琶声传千千思,细数过往心中事,芙蓉玉酿不再,唯见泪落千行淡撒衣衫。 一曲未终,女子听见外面有人呼喊,便停了下来。本不愿出去,但抵不过船外人万般邀请。最终犹豫了一下,犹抱琵琶半遮面。 月光下,女子身着白色罗绫衣裙,简单挽起的发髻上斜斜的插着一个珠钗,精致秀丽的容颜,弥漫着些许忧伤的眼眸,误让众人以为仙子下凡。女子微微抬眸,一个青衫男子闯入视线,心里莫名有种熟悉感,暗想,也许是旧相识吧。稍整衣衫缓 缓坐下。玉指轻弹,古朴的琵琶,沧桑的乐音,让人有些恍惚。心中的感情,全部隐在了弦中,声声直8 / 23 逼人心。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时如泉水叮咚,时如女子灵动,时如闺妇哀怨,时如宝剑出鞘,时如沙场争锋 ? 曲终抬眸,四目相对,两人默契一笑。从对方的眼中看出 知音也。男子轻声询问:姑娘京城人士否?女子轻点头,将自己的身世娓娓道出,而她的心仿佛也回到了当初。 十三岁那年,琵琶学成。凭着精湛的琴艺和出色的相貌,红遍京都。从此,她开始日夜为富家子弟弹唱,受到他们万般宠爱,他们为她抛掷千金 也毫不在意。日子混混沌沌得过着,今年欢笑复明年。曾经,无数子弟说过要将她纳入府中,她都婉言拒绝。她明白,他们喜欢的只是她美丽的容颜;她想等的,是一个可以厮守一生的人。 时过境迁,年华消逝,亲人散去。她最终也没有等到托付终生的人,而身边人也渐渐没了对她的宠爱。女子心中虽然早已料到,但巨大的落差与失落还是让她满心凄凉。 后来,她嫁做了商人的妻子,但商人只是商人。他能想到的只有赚钱,他不会听她弹琵琶,更不会懂她心中所想。商人重利轻别离,只留她辗转于江湖之上,空守明月叹息。 坐下 之人听后,泪痕满面。女子说完欲走,男子出言相留,诉出他自己的身世,请她再弹一曲。看着男子真诚9 / 23 的眼睛,想到与他相似的凄凉身世,便抱着琵琶又回到了原处坐下。幽幽的琵琶声在船中回荡,男子提笔写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呵,一生情痴为何,一生忠义为何。同是痴人,同是可怜人。 浔阳江畔,梦回浮生。只叹红尘易醉,情难断。愿君但惜琵琶缘,一曲琵琶一生牵。 他赠诗篇,她赠往昔。萍水相逢,却成知己。同一世界的人,无言共谈,但泪在双颊流过,无声胜有声。 夜渐明,伊人立船头,轻拂 琵琶。千言万语化为一首轻柔的乐曲,送男子渐行渐远 ? 弹指流年 琵琶韵 汶上一中高一 5 班高玉华 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 题记 长安城里,烟烟细雨,万丈红尘煮就这一樽以念卿 ? 是谁,在浔阳江沉喑暮蔼里轻拈素弦,凝绝的弦音荡过历史沧桑的面容,那九曲回肠的音响依旧穿越千年,驰无古今? 是谁,把深秋霜浸的枫红,夹在唐诗泛黄的扉页间,纵使隔离了千百年的更迭,依旧栩栩如生,灵活鲜动?又是谁,怀揣着昨日春花秋月的浓情,浸润一场红尘烟雨的迷蒙,斩断了一世恩爱的百转柔肠?呼唤啊!是无奈的低吟还是柔意的呢喃?是愉悦的弦跳还是低唳的浅啜?从浔阳江边那10 / 23 烟水寒的清唱,到烟波江舟那一曲绕梦的琵琶。抛弃了潇潇暮雨,与知己同坐,畅谈同游,五千年的传奇和琵琶调的呜咽,静静地、悄悄地,泣在胸中。 弹指流年,拂歌散尘,消瘦了思念;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而断?绕指的情愫,一生的眷恋。琵琶和鸣,孤寂难掩。情缘诉不尽笙箫,一生孤寂谁人怜,掬一泓流水,携一律清风,在花笺中染了斑白。 月淡风凄,一曲亘古的琵琶,飘散了今生的眷恋。 残阳 墨江,琴拂心弦。阡陌道上,斯人已去,谁人踏花拾锦年?落花嫣然,良辰美景开成半声叹息,就着琵琶断韵,打捞未央的记忆。 孤星碎,残梦断,素衣寒。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一袭青衫,落拓江湖,一身风尘,满面憔悴,或奔足呼告,或贡献绵薄,或因痛心而归隐田园。微凉岁月,水色如烟,分不清哪是时光,哪是忧伤,徒留一指流沙,低吟浅唱 ? 琵琶韵里梦魂扬,诉尽相思欲断肠。 谁解曲中惆怅味,寒衣沾泪碎心堂。 一段历史掩不住一曲悲欢离合,一曲悲欢离合唱不尽一页酸甜苦辣。听弦断,断 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零落谁的指尖。何人独倚望西楼?何人琵琶语凝愁?思如扣,沾衣袖,世人皆云琵琶恼,谁叹曲中忧? 11 / 23 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一纸暗香,阑珊寻了谁?一帘幽梦,凭栏念了谁?一曲琵琶,唯美埋葬谁?转眸相对,不问尘世之变故,相逢一笑,不问曲中人聚散。 斜倚夕辉,望天涯,尘世凡故,皆独忘 ? 韶华易逝,朱颜易改,流水易去,烟花易凉,物是人非,琵琶难全。 弹指流年,英雄气短,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 2 【参考答案】 1 D 明年秋:明年,第二年;今指第二年,即下一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 为是因和为两个词的连用。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今常用作表原因的关联词。B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突然爆发出;今指超出一般而显露出来。整顿衣裳起敛容:整顿,整理。今指治理。 C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年龄大。今指长子长兄。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助词。今指去了又来。 D丝竹古今都是借代音乐。 2 B 都是判断动词,是。 A使快弹数曲。数: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 目: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名词,数量。 C轻拢慢捻抹复挑。轻:形容词,轻轻;商人重利轻别离。轻:动词,轻视。 D满座重闻皆12 / 23 掩泣。泣:动词,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泣:名词,眼泪。 3 D 4 D 彼此命运如此相似,虽不曾相识,但却像朋友一样有相知,感慨无限 3 主题教学设计及其特色分析 琵琶行并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白居易和 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 2、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3、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全诗大意,掌握重点字词; 2、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表达技巧; 3、掌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教学难点: 13 / 23 1、理解诗中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了解作者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法。 教学思路: 从诗前小序入手,小序中说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本课教 学围绕斯人何言?因何而感?有何感?这三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进 而串联全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 二、新授 、作者简介、诗歌体裁 14 / 23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 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琵琶行 、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 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 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 岁被改职任太子 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 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行就写15 / 23 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 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诵读诗歌 、讲析小序 1、请学生朗读小序 2、请学生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明确: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 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 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提 出问题:斯人何言? 三、小结: 这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送客 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 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 尽情倾述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诗16 / 23 一问世,即广为传送, 远扬塞外,直至今天,虽历时千载,仍传不衰。 四、作业布置: 熟读诗歌 预习新教材 新学案自主学习篇 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第一课时的学习主要以整体感知课文为主,学生预习情况不理想,今后的教学还是应当加强预习的检查,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整个课堂效率低下,怎样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这个问题一定要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合作探究解答斯人何言这一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诗前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 写成一首诗呢? 写诗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 17 / 23 象感人。 二、新授: 1、 斯人何言? 斯人:琵琶女 2、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课文第几段找? 第四段 3、学生结合注释自己去翻译 琵琶女自述经历:从受人追捧、嫉妒到独守空船 三、课堂练习 复述琵琶女的经历 四、课堂小结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 ,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那琵琶曲究竟是怎样的人间仙乐呢?我们下节课继续。 五、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段落。 18 / 23 理清全文结构图,分析其诗人感情的变化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回答作者感斯人言、因何而感?有何感?这两个问题,结合创作背 景梳理白居易、琵琶女二人的身世。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简要概括琵琶女的经历。 二、新授 .引导学生把握诗人与琵琶女的相似的命运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 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有何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板书: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19 / 23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失落、痛苦 读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失落、痛苦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 在一起? 音乐 明确 :同时天涯沦落人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 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整体感知文中描写琵琶曲的语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自读 三、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第二段 2、完成新教材 新学案 P41 训练落实篇 1 7 20 / 23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描写琵琶曲的语段 ,掌握其技巧;情景交融的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单复习所学内容直接导入 二、新授 细读第二段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1、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本课描写无形的音乐所运用的方法,学生根据第二段的诗句自己分析 明确:、诗人根据琵琶女演奏时琴声的高低缓急,把演奏过程分为若干 个阶段,分而有合,写得跌宕起伏、 收放自如,并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干 净利落,动人心魄。 、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赋形于声,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转移到 听者主观的感觉之中,启发联想,余韵无穷。 、使用了一连串形象而巧妙的比喻来描写虚渺飘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