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1月月考试卷.doc_第1页
2019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1月月考试卷.doc_第2页
2019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1月月考试卷.doc_第3页
2019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1月月考试卷.doc_第4页
2019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1月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1月月考试卷 一、 基础(36)1、 看拼音写汉字。(8分) g w qng cu fng f jio o( ) ( ) ( ) ( )fn yu jn xi yu hu bi i( ) ( ) ( ) ( )2、 形近字组词。(10)港( ) 诱( ) 祥( ) 竟( )脆( )巷( ) 透( ) 详( ) 竞( )跪( )3、 成语填空。(8分)异( )天( ) 油然( )( ) ( )往( )前 一马( )( )居( )思( ) 满( )在( ) 振奋( )( ) ( )山( )壑4、 选词填空。(4分)幽静 恬静(1)、月光照在她( )的脸上。(2)、在这条( )的小路上,可以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思绪。熟练 熟悉(3)他技术( ),年年被评为“劳动标兵”。(4)这条山路,他非常( ),不会迷失方向。 5、 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6分) (1)我决心改掉不好的坏习惯。(2) 穿上了妈妈为我织的新毛衣,我感到很温和。(3) 上午参观了博物馆。二、 积累。(18)(1、2小题每题2分,其它每空1分)(1)子曰:“三人行( )焉。 (2)( ),欲饮琵琶马上催。 (3)世界上还有一种最值得( )的桥,那就是以( )、( )、( )和( )构筑起来的无形的桥。(4)播种( ),收获( );播种( ),收获( );播种( ),收获( )。(5)人要做( )的人,不要做( )、( )的人。三、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顺序连成有条理的一段话。(6分)( )彩虹听见了,就骄傲起来,连太阳都看不起了。( )彩虹不相信,还是很骄傲。( )人们都称赞彩虹很美丽。( )白云对彩虹说:“你的确很美丽,不过要是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你了。”( )一会儿,白云遮住了太阳,彩虹就不见了。( )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4、 阅读。(15)棉花棉花,顾名思义是一种花。可是,在五彩缤纷的百花园里,却没有它的席位。她不美吗?不是。棉花虽然没有牡丹那样雍荣华贵,也没有水仙那样亭亭玉立;既不像玫瑰那样绚丽多彩,更不像海棠那样婀娜多姿。但她的美,却另有所在。她坚强:乍暖还寒的春天,她破土发芽;赤日炎炎的酷暑,她现蕾开花;秋风瑟瑟的深秋,她吐出了如银似雪的棉絮。她经历了寒凉酷热的季节,风雨雷电的时候,旱涝病虫等灾难,可她坚强地在逆境中成长,从来没有垂头丧气,始终是昂首向上。她团结:她的纤维虽然细小,可总是手拉手,膀靠膀,抱成一团。人们用她纺成线、织成布、做成衣物,便再不是一根根微不足道的细毛毛,而是能经得起相当大的拉力、磨力、折力的团结整体。她纯净:洁白的心灵,容不得半点污垢。她无私:自己饱受大自然风霜之苦,奉献给人们的却是温暖和安慰棉花,她不是花,可她比花还美。她的美不在于外形,而在于内涵,心灵的美,纯朴的美,持久的美我敬仰棉花,愿棉花之美传遍人间,充满天下。(1) 请用“”画出一句排比句,用“ ”画出一句拟人句;再用“( )”画出一句比喻句,它是用 比喻 。(4分)(2) 文中第3自然段按 的顺序记叙的,棉花的美指的是 、 、 、 。(5分)(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只填序号)。(4分)“我敬仰棉花,愿棉花之美传遍人间,充满天下。”这句话的含义是( )A、“我”希望人间都知道棉花的美,天下到处都种上棉花。B、“我”希望人间都知道棉花的美,人人都做棉花那样具有心灵美、纯朴美、持久美的人。C、“我”敬仰棉花,“我”愿尽自己的力量去宣传棉花的美,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 )A、赞美棉花坚强、团结、纯净、无私的崇高品格。B、向读者介绍有关棉花的知识。C、借棉花表达作者愿人人做心灵美、纯朴美、持久美的人的美好愿望。(4)请摘抄你喜欢的词句:(2分) 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 四、 作文。(25)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困难。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回忆你的这段经历,把它真实的、具体地写下来。我收获了 附送: 第11单元 大与小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21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不盲目自大,学会容纳别人、善待他人。3、 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4、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成语典故。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大”与“小”这两种相对的现象,感受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教学方法:收集法、观察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单元措施: 1预计8课时完成教学。 2由学生先查找资料,以备上课使用。课堂上通过互相交流,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3. 本单元着重对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2019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第11单元认知目标:掌握7生字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重难点: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本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打扫。他的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板书:陈蕃 不扫 薛勤 扫一室才能扫天下二、找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一下生字掌握情况。 蕃 薛 喧 蜘 蛛 三、小组讨论学习,找出课文的层次。 第一自然段,整体概述东汉时代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惰。 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描述薛勤针对陈蕃的“扫天下”和“扫一室”的观点,阐述了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 第三自然段,写了陈蕃的感悟。 四、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会谈到“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懒散”,引导学生将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中的内容尽数找出) 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 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5、全班交流。 6、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 让学生充分读句子,体会反问语气,感情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意思。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 7、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陈蕃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找课文答案或交流查找资料。 四、总结课文,提高认识。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要做成大事,往往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课后第一题;“扫一室”和“扫天下”有什么特别含义? 并板书:扫一室平凡小事 扫天下轰轰烈烈的伟业是呀,要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必须从小事一点一滴积累。那些课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课桌、地面脏点不要紧;考上清华大学是大事,平日的学习是小事的同学们,现在你们还认为小事可以不计吗?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陈蕃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写,在下次语文综合实践时交流。 六、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平凡小事) (轰轰烈烈的伟业) 陈蕃 不扫 (告诫) 从小事做起 薛勤 扫一室才能扫天下七、教学后记: 井底之蛙认知目标:掌握11个生字。能力目标: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对照课文,注意朗读古文的语调,领悟其内涵。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故事是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重难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故事是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课时:二课时教学方法:讲读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分析课文思路,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一、指导朗读、初步理解课文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板书课题:井底之蛙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板书):“井底”、“大海”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3、井底之蛙原来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呢?因为青蛙听了鳖的话,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只是一只小小的青蛙,所以它觉得自己非常渺小。4、 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5、 学了课文,从知道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6、 这个寓言故事是用用讽刺什么的?(板书: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7、 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指导朗读,重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教学过程:一、指读课文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三、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 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四、课堂练习1、提问:(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2、听写生词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4、解释。举:举证,用这个例子来说明。仞:古代八尺为一仞,“千仞”形容高度深度。极:达到顶点。禹:指夏禹,即大禹治水的禹,夏朝第一个国君。潦:“涝”的通假字。崖:通“涯”,水的边,指海岸。加损:降低。夫:发语词,无义。顷久:指时间的多少。五、作业设计:1、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 预习“三颗钮扣”的房子。 板书: 井底之蛙井底 大海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六、教学后记:“三颗钮扣”的房子认知目标:掌握9个生字能力目标:通过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重难点:通过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教法:自读法、讨论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意大利童话:三颗钮扣的房子(板书)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课文较长,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了解课文大意,再有重点的读课文。、认读生字:钮扣 出租 搁置 锤子 刨子 锯 门槛 膝盖 拒绝 仆人 嘭嘭 寡妇 喇叭 娶亲 笑眯眯开火车读生词。、默读课文,自己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自己的理由。、三颗钮扣都为人们做了些什么事情?、它的小木屋为什么能够容纳这么多的人?6默读课文,找出能够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品读国王的话,体会问题不在于房子,而在于心。板书:(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三、小结:想一想,老国王为什么摘下自己的王冠?木匠用它博大纯朴的爱心容纳了自己身边的人,它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四、表演请同学把自己组编的故事演一演,想一想,木匠的房子为什么能够容纳下这么多的人?五、作业:如果你是那位国王,你会为自己的人民做些什么?把你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六、教学设计: 做房子穷木匠 收留过路人 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感动国王七、教学后记:语文天地认知目标:积累本单元的好词佳句能力目标:学习转折句型 背诵读一读的句子。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在平常的生活中,不要忽略了小事,要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重难点:背诵法课时:三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