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银行河东支行综合办公楼设计_第1页
天津银行河东支行综合办公楼设计_第2页
天津银行河东支行综合办公楼设计_第3页
天津银行河东支行综合办公楼设计_第4页
天津银行河东支行综合办公楼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1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1.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天津银行河东支行综合办公楼; 建筑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 4958.16 m2; 1.2 设计原始资料 (一)自然条件 1工程地址:此工程位于天津市河东区,西临天津市区主干线 -中环线东兴立交桥,东临河东区中山门居民区 -和睦西里。 2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缓。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 ,特征周期为 0.45s,勘察深度范围内无液化土层,本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 本场地可采用长螺旋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 层选 2 层粉质粘土,该层土强度较高,分布稳定,为良好的桩端持力层。 根据各层土物理力学指标,提供各层土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 qs(Kpa)和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pa)如下: 表 1-1地质条件 序号 土层名称 土层厚度(m) 土的状态 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 qs (kPa)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Pa) 粉土 2.9 松散 -稍密 40 2900 粉砂 4.1 稍密 32 1 粘土 4.0 可塑 50 2 粉质粘土 5.0 可塑 50 3抗震设防:抗震设防裂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4防火等级: 二 级 5建筑物类型:丙类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2 6基本风压: W0= 0.4KN/m2,主导风向:东北风 7基本雪压: S0= 0.35KN/m2 8冻土深度:本场地平均冻土深度为 0.65 米。 9地下水位:最低: -2.7m 最高: -1.4 m,其水质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 10气象条件:年平均温度: 15。 C ;最高温度: 38 。 C;最低温度: -16。 C; 年总降雨量: 400 mm ;日最大降雨量: 60mm 1.3 建筑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 是天津银行河东支行综合办公楼,总平面形状是规则矩形,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到银行使用的特殊性,运输通道的畅通性,同时为满足办公的使用功能及防火规范要求。根据最新的建筑设计规范来指导本建筑的设计内容,从中找寻设计依据,做到该设计有理有据,趋于合理性,较经济的开间尺寸不大于 4m,故 3m左右。同时遵循着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外形简洁大方、美观的原则,可以确定了该建筑设计方案。 1.3.1总平面设计 该建筑外形为长方形,设计理念比较规则和保守,追求的是一种品质,不花里胡哨,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 计布局考虑并满足防火的相关要求,日照间距规定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不少于 1小时,考虑到这些,那么日照、通风、卫生等要求均能满足。 1.3.2平面设计 1.柱网布置见图 图 1-1 柱网布置图 2.房间门的设置: 普通办公室门 1000mm 1800mm。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3 1.4 建筑剖面设计 1.4.1房屋高度尺寸确定 该建筑为 6层,底层层高取 3.6 m,其余各层取 3.3 m,总高度为 20.1m。 1.4.2室内外高差的确定 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同时也是防止建筑物因为可 能出现的不均匀沉降,使地面有所下陷,同时为满足建筑的基本使用要求,在安全范围内,取室内外高差为600 mm。室内外高差主要是通过室外台阶联系室内外,两个踏步以上的台阶才能称作台阶,否则归为坡道!该建筑设计的室外台阶踏步高 150,共四个踏步即满足要求。 1.4.3采光设计 对于采光通风的设计,室内光线的强弱和照度是否均匀且满足一定的采光要求,不仅仅是和和建筑立面的窗户尺寸和位置有关,还与建筑剖面中窗户的高度有关系。考虑到采光要求,本建筑设计时窗户的布置比较多,几乎遍布整个外墙,而且窗的高度也比较高,完全能满足 自然采光、通风的要求,无需增设多余的采光井等。 1.5 建筑立面设计 该银行建筑追求的是一种简洁大气理念,本建筑工程立面为矩形规则立面,开窗标高标准层统一,首层幕墙标高、窗标高也是统一的,外墙统一采用陶瓷锦砖外墙面,顿时给人一种美观大气的感觉,局部是乳白色涂料,给人呈现一种错落有致,可圈可点的美感,外墙线条简洁,整体感觉大气美观。 1.6 门窗表 表 1-2 门窗表 楼层 名称 尺寸 /mm 个数 /个 备注 首层 M1 1000 2100 13 M2 1500 2100 5 M3 1500 2400 2 C2 1200 2000 28 C3 1000 2000 4 C4 2400 2000 2 C6 1800 2000 2 C9 900 2000 6 C12 1000 2000 2 二 六层 M1 1000 2100 120 M2 1500 2100 12 M3 1500 2400 0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4 C1 1200 1700 250 C4 2400 1700 20 C5 1800 1700 10 C7 1000 1700 20 C10 900 1700 20 1.7 建筑方案评价 基于本工程的使用要求,考虑到银行的特殊性,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实地求证确定了本工程的建筑方案,该工程的一项特殊布置就是增加了金库间,以及营业大厅的布局,符合该建筑物的基本要求。该建筑基本满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保温,防火,采光等要求,亦满足建筑物使用和 功能要求、 简洁美观 和技术条件 的要求 。 在结构设计方面,满足建筑抗震规范等要求。 1.8 营造 做法 表 1-3 营造做法表 类型 名称 备注 地面 1 陶瓷锦砖地面 除卫生间外 4-5厚陶瓷锦砖铺实拍平,素水泥浆擦缝 20厚 1:4干硬性水泥砂浆 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60厚 C15混凝土 素土夯实 地面 2 陶瓷地砖防水地面 卫生间 8-10 厚地砖铺实拍平,水泥浆擦缝或 1:1水泥砂浆填缝 20厚 1:4干硬性水泥砂浆 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面撒黄砂,四周沿墙上翻 150 高 刷基层处理剂一遍 15厚 1:2水泥砂浆找平 50厚 C15细石混凝土找坡 不小于 0.5%,最薄处不小于 30厚 60厚 C15混凝土 素土夯实 楼面 1 花岗石楼面 除卫生间外 20厚花岗石板铺实拍平、水泥浆擦缝 30厚 1:4干硬性水泥砂浆 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钢筋混凝土楼板 楼面 2 陶瓷锦砖防水楼面 卫生间 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5 4-5厚陶瓷锦砖铺实拍平,素水泥浆擦缝 20厚 1:4干硬性水泥砂浆 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面撒黄砂,四周沿墙上翻 150 高 刷基层处理剂一遍 15厚 1:2水泥砂浆找平 50厚 C15细石混凝土找坡不小于 0.5%,最薄处不小于 30厚 钢筋混凝土楼板 屋面 1 上人屋面 保护层:水刷石涂料 防水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找平层: 1:3水泥砂浆,砂浆中掺聚苯丙烯 找坡层: 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 2%坡 保温层: 85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结构层:钢筋混凝土楼板 内墙 1 水泥砂浆墙面 除卫生间外所有内墙面 刷建筑胶素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筑胶:水 =1:4 15厚 2:1:8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灰 5厚 1:2 水泥砂浆 内墙 2 釉面砖墙面 卫生间内墙面 刷建筑胶素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筑胶:水 =1:4 15厚 2:1:8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灰 3-4厚 1:1水泥砂浆加水重 20%建筑胶镶贴 4-5厚釉面砖,白水泥浆擦缝 外墙 1 陶瓷锦砖外墙面 刷建筑胶素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筑胶:水 =1:4 15厚 2:1:8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灰 3-4厚 1:1水泥砂浆加水重 20%建筑胶镶贴 4-5厚陶瓷锦砖,白水泥浆擦缝 踢脚 1 面砖踢脚 150高 刷建筑胶素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建筑胶:水 =1:4 17厚 2:1:8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灰 3-4厚 1:1水泥砂浆加水重 20%建筑胶镶贴 8-10 厚面砖,水泥浆擦缝 顶棚 1 石灰砂浆顶棚 除卫生间外二层以上所有顶棚 钢筋混凝土板底面清理干净 10厚 1:1:4水泥石灰砂浆 2厚麻刀(或纸筋)石灰面 表面喷刷涂料 吊顶 1 轻钢龙骨石膏装饰板吊顶 卫生间及一层顶棚 轻钢龙骨标注骨架:主龙骨中距 900-1000,次龙骨中距 500或 600,横撑龙骨中距 500-600 500 500或 600 600厚 10-13 石膏装饰板, 自攻螺钉拧牢,孔碾用腻子刮平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6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2.1 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位移验算 2.1.1结构选型和布置 1、结构选型 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要求,进行了建筑平、立、剖设计,为使该建筑平面布置更灵活,本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结构布置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建筑物可用的占地平面地形,故把框架结构横向布置,即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1)初估构件截面尺寸 ( 1)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 100mm,各层梁板柱混凝土等级均为 C4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 级钢 筋,其余钢筋采用 HPB330级钢筋,保护层:梁为 30mm,柱为 30mm,板 20mm。 ( 2)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为了抵抗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采用正方形矩形柱截面。 尺寸要求: 柱的负荷面积: 4.2m 7.2m, ,轴压比限值 =0.85。 A cfN9.0 = 23N / m m1.19.8 50 65.02.110132.72.41 .2 =219672 2mm 所以, b =h =468mm 综上所述,取柱截面为正方形,为安全起见,放大 20%-40%,则取柱截面为600 600mm , A 360000 2mm ( 3)梁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a. 主梁 横梁跨度: 6.0m ,2.4m ,6.0m 。 h=(81121)0l=(81121) 6000=500mm 750mm ,取 h=700mm b=(2131)h=(2131) 700=350mm 234mm ,取梁宽 b=300mm 纵梁跨度: 7.2m 、 6.6m 。 h=(81121)0l=(81121) 7200=900mm 600mm ,取 h=700mm b=(2131)h=(2131) 700=375mm 250mm ,取梁宽 b=300mm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7 则主梁截面为 300 700mm b. 次梁 0l=6000mm : h=(121181)0l=500mm 333mm ,取 h=450mm 取次梁宽 b=200mm 则次梁截面为 200 450mm 。 ( 4)初估板厚 厚度 h=(401451) l =(401451) 3600=80mm 90mm ,满足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最小厚度为 80mm ,故取板厚为 100mm 。 图 2-1框架结构布置简图 ( 5)其他尺寸 2-6层柱高度即为层高,取 3.3m 。 首层:冻土深度 h -0.6m ,并取基础顶面位于冻土层下 700mm 则首层柱高为 H 0.6+0.7+3.6=4.9m 。 2.1.2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荷载计算 1.构件自重统计 ( 1) 13轴框架 16层自重计算: 1)板 30厚水泥砂浆和 20厚花岗石楼面 1.16 2/mKN 100厚混凝土楼板 0.1 25=2.5 2/mKN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8 石灰砂浆顶棚 0.24 2/mKN 2)横向框梁 及横向次梁 边跨( 6000,700 300) 钢筋混凝土梁 25 3/mKN (0.7-0.1) 0.3 25=4.5 mKN/ 石灰砂浆顶棚 0.24 2/mKN (0.7-0.1) 2 0.24=0.288 mKN/ 中跨( 2400,500 250) 钢筋混凝土梁 25 3/mKN (0.5-0.1) 0.25 25=2.5 mKN/ 石灰砂浆顶棚 0.24 2/mKN (0.5-0.1) 2 0.24=0.192 mKN/ 横向次梁 ( 6000, 450 200) 钢筋混凝土梁 (0.45-0.1) 0.2 25=1.75 mKN/ 石灰砂浆顶棚 (0.45-0.1) 2 0.24=0.168 mKN/ 边梁( 7200/6600,700 300) 钢筋混凝土梁 (0.7-0.1) 0.3 25=4.5 mKN/ 陶瓷锦砖外墙面砖 0.7 0.5=0.35 mKN/ 内墙水刷石涂料 (0.7-0.1) 0.36=0.216 mKN/ 中梁( 7200/6600,700 300) 钢筋混凝土梁 (0.7-0.1) 0.3 25=4.5 mKN/ 内墙水刷石涂料 (0.7-0.1) 2 0.36=0.432 mKN/ 4)柱 边柱 3.6层高 3.3层高 钢筋混凝土柱 25 2/mKN 0.6 0.6 4.9 25=44.1KN 29.7 KN 陶瓷锦砖外墙面 0.5 2/mKN 0.6 4.9 0.5=1.47KN 0.99 KN 内墙涂料 0.36 2/mKN (( 0.54) +0.4 2) 4.9 0.36=2.36KN 1.59KN 小计 47.93KN 32.28 KN 中柱 钢筋混凝土柱 25 2/mKN 0.6 0.6 4.9=44.1KN 29.7 KN 内墙涂料 0.36 2/mKN (0.6 2+0.4 2) 4.9 0.36=3.528KN 2.1384 KN 小计 3.9 2/mKN 小计 4.788 mKN/ 小计 2.692 mKN/ 小计 1.918 mKN/ 3)纵向框架梁 小计 5.066 mKN/ 小计 4.932 mKN/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9 ( 2) 13轴框架顶层自重计算 1) 板 防水屋面 1.52+0.485=2.005 2/mKN 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 25=2.5 2/mKN 石灰砂浆顶棚 0.24 2/mKN 2) 女儿墙 砌体 5.5 2/mKN 0.9*0.2*5.5=0.99 mKN/ 外墙面砖 0.5 2/mKN 0.9*0.5=0.45 mKN/ 内墙面 20厚水泥粉刷 0.9*0.02*20=0.36 mKN/ 2、计算各层重力代表值 ( 1)统计计算所需数据 统计出各层的门窗表以及各种构件的自重标准值。统计结果如下: 小计 47.628KN 31.82 KN 4)墙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 200 厚) 3.6层高 3.3层高 2m 砌体 5.5 3/mKN (4.9-0.7) 0.2 5.5=4.62 2.8 mKN/ 2.2 内墙涂料 0.36 2/mKN 2 (4.9-0.7) 0.36=3.024 1.872 mKN/ 1.44 小计 7.644 4.732 mKN/ 3.64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 200 厚) 3.6层高 3.3层高 2m 砌体 5.5 3/mKN (4.9-0.7) 0.2 5.5=4.62 2.86 mKN/ 2.2 内墙涂料 0.36 2/mKN (4.9-0.7) 0.36=1.512 0.936 mKN/ 0.72 陶瓷锦砖外墙面 0.5 2/mKN (4.9-0.7) 0.5=2.1 1.3 mKN/ 1 小计 8.232 5.09 mKN/ 3.92 小计 4.745 2/mKN 小计 1.8 mKN/ ( 3)门窗 木门: 0.2 2/mKN 钢铁门: 0.4 2/mKN 铝合金窗 : 0.4 2/mKN 玻璃幕墙 : 1.5 2/mKN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0 表 2-1门窗表 楼层 名称 尺寸 /mm 个数 /个 备注 首层 M1 1000 2100 13 M2 1500 2100 5 M3 1500 2400 2 C2 1200 2000 28 C3 1000 2000 4 C4 2400 2000 2 C6 1800 2000 2 C9 900 2000 6 C12 1000 2000 2 二 六层 M1 1000 2100 120 M2 1500 2100 12 C1 1200 1700 250 C4 2400 1700 20 C5 1800 1700 10 C7 1000 1700 20 C10 900 1700 20 ( 2)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iG=恒载 +0.5活载 1) 中间层(二 五层) 楼盖面积(扣除柱所占面积) (14.4+0.6) (56.4+0.6)-0.6 0.6 36=842.04 2m 因此,楼盖自重: 842.04*3.9=3283.956KN 梁、柱自重 横向框架梁: 4.788 (6-0.6) 18+2.69 (2.4-0.6) 9=509.004KN 纵向框架梁: 5.07 (56.4-0.6 8) 2+4.93 (56.4-0.6 8) 2=1031.79KN 附加次梁: 6000+300 1.92 (6.3 16+3.25 1)=199.57KN 以上和 =1740.37 KN 柱: 32.28 22+31.83 14=1155.94KN 标准层梁柱自重: 509.004+1031.79+199.57+1155.94=2896.31 KN 填充墙、门窗自重 1683.75KN 外门窗面积: 1.2 1.7 52+0.9 1.7 4+1 1.7 2+1.8 1.7 2+2.4 1.72=129.88 2m 外墙门窗自重: 0.4 129.88=51.952KN 外墙面积: (56.4-0.6 8)+(14.4-3 0.6) 2 (3.3-0.7)-129.88=203.96 2m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1 外墙自重: 5.10/(3.3-0.7) 203.96=399.76KN 内墙门窗面积 1 2.1 25+1.5 2.4 2=59.7 2m 内墙门窗自重 0.2 59.7=11.94KN 内墙面: (56.4-0.6 8) 2+(6-0.6) 14) (3.3-0.7)-59.7=405.18 2m 框梁 (6+0.2) 16+(3-0.1-0.1) 1) (3.3-0.45)=290.7 2m 次梁 内墙自重: 4.73/(3.3-0.7) 405.18=737.43KN 框梁 4.73/(3.3-0.45)*290.7=482.67KN 次梁 以上自重和 =51.95+399.76+11.94+737.43+482.67=1683.75KN 活荷载 走廊、开水间、厕所 2.5 (2.4-0.6) 56.4+2.8 1.6+3.3 6.2 2)=367.3KN 办公室 2 (3.4 6.2 23+3.6 6.2 4)=1148.24KN 以上梁板自重和 =1155.94+1683.74+367.3+1148.24=4355.23 KN 综上所述,中间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kikiE QGG 5.053= 3283.96+2896.31+1683.75+0.5 (367.3+1148.24)= 8621.78KN 2) 一层 楼盖面积(扣除柱所占面积) (14.4+0.6) (56.4+0.6)-0.6 0.6 36=842.04 2m 因此,楼盖自重: 842.04 3.9=3283.956KN 梁、柱自重 横向框架梁: 4.788 (6-0.6) 18+2.69 (2.4-0.6) 9=509.004KN 纵向框架梁: 5.07 (56.4-0.6 8) 2+4.93 (56.4-0.6 8) 2=1031.79KN 附加次梁: 6000+300 1.92 (6.3 16+3.25 1)=199.57KN 以上和 =1740.37 KN 柱: 47.94 22+47.63 14=1721.33KN 首层梁柱自重: 509.004+1031.79+199.57+1721.33= 3461.7002 KN 填充墙、门窗自重 1400.32KN 外墙门窗面积 : 0.9 2.2 4+1.2 2.2 28+2.4 2.6 2+1.8 2.6*2+1 2.22+1 2.2 2=112.48 2m 外墙门窗自重: 0.4 112.48=44.992KN 幕墙面积 6.6 2.9 3+3 2.9 1=66.12 2m 幕墙自重: 1.5 66.12=99.18KN 外墙面积 : (56.4-0.6 8)+(14.4-3 0.6) 2 (5.5-0.7)-112.48-66.12=437.72 2m 外墙自 重: 8.23/(5.5-0.7) 437.72=750.6898KN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2 内墙门窗面积 1 2.1 10+1.5 2.4 4=35.4 2m 内墙门窗自重 0.2 35.4=7.08KN 内墙面: (56.4-0.6 8) 2-32.6-2.8 2-1+(6-0.6) 7) (5.5/2-0.7)-35.4=173.29 2m 框梁 (6+0.2) 10+(3-0.1-0.1) 1) (5.5/2-0.45)-1 2.1=146.94 2m 次梁 内墙自重: 7.64/(5.5-0.7) 173.29=275.96KN 7.64/(5.5-0.45) 146.94=222.42KN 以上自重和 =44.99+99.18+750.69+7.08+275.96+222.42=1400.32KN 活荷载 走廊、开水间、厕所 2.5 (2.4-0.6) 56.4+2.8 1.6+3.3 6.2 2)=367.3KN 办公室 2 (3.4 6.2 23+3.6 6.2 4)=1148.24KN 综上所述,一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kikiE QGG 5.013283.96+1721.3+(1740.37+1400.32)/2+0.5*(367.3+1148.2)+(1155.94+1683.8)/2=8753.2479KN 2) 六层 楼盖面积(扣除柱所占面积) (14.4+0.6) (56.4+0.6)-0.6 0.6 36=842.04 2m 因此,楼盖自重: 842.04 4.75= 3995.48KN 梁、柱自重 横向框架梁: 4.788*(6-0.6)*18+2.692*(2.4-0.6)*9=509.004KN 纵向框架梁: 5.07 (56.4-0.6 8) 2+4.93 (56.4-0.6 8) 2=1031.7KN 附加次梁: 6000+300 1.92 (6.3 16+3.25 1)=199.57KN 以上和 =1740.37KN 柱: 32.28 22+31.83 14=1155.93984KN 六层梁柱自重: 509.004+1031.7936+199.57+1721.33= 3461.70KN 填充墙、门窗自重 51.95 +399.76+11.94+737.43+482.66=1683.75KN 活荷载 电梯机房屋面活载 7.5 (4.6 3.2) =110.4KN 屋面活载 2 (56.4+0.6-2.8) (14.4+0.6-4.4) =1149.04KN 女儿墙自重: 1.8 (56.4+0.6+14.4+0.6) 2-1.8 3.2 =253.44KN 综上所述,六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kikiE QGG 5.06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3 (1155.94+1683.75)/2+0.5*(110.4+1149.04)+253.44+3995.48+1740.37 =8038.84782KN 机房层 7层 顶板面积 3.2 4.8 =15.36 2m 顶板自重 15 4.745 =71.175KN 填充墙自重 外墙面积 (3.2+4.8) 2 2 =32 2m 外墙自重 32 3.92 =125.44KN 活荷载 顶板活载 2 3.2 4.8 =30.72KN 综上所述, 7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kikiE QGG 5.07=71.18+125.44+0.5*30.72 =211.975KN 2.1.3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1、梁线刚度 表 2-2梁的线刚度计算 断面 b h(m) 跨度l(m) 截面惯性矩I.(m4) 边框架梁 中框架梁 I=1.5I.(m4) ib=EI/l(kN m) I=2I. (m4) ib=EI/l(kN m) 0.3*0.7 6 0.0086 0.0128625 64312.5 0.01715 85750 0.25*0.5 2.4 0.0026 0.00390625 48828.125 0.005208 65104.16667 2、柱的线刚度计算 各层柱的截面尺寸均为 600mm 600mm ,首层计算高度为 4900mm ,标准层柱高为层高即 3300mm , E=3.25 710 2/mKN . 表 2-3 柱的线刚度 层次 混凝土强度 ( E) KN/ 柱截面 2cb h m 层高 hm 惯性矩 cI= 3121bh m4线刚度 ck=hIEc c ( KN.m)2 6 3.25 710 0.6 0.6 3.3 0.01 106363.64 1 3.25 710 0.6 0.6 4.9 0.01 71632.65 3、柱的侧移刚度 D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4 柱的侧移刚度 D 的计算。 表 2-4 中间框架 2 6层 D值计算表 D cbK2 KK KK 2212hKD C ( KN/m) 中柱 ( 14根) 1.42 0.56 65773.60 边柱 ( 14根) 0.81 0.47 54555.31 iD =1684604.67 mKN/ 表 2-5边框架 2 6层 D值计算表 D cbK2 KK KK 2212hKD C ( KN/m) 中柱 ( 4 根) 1.06 0.51 59821.30 边柱 ( 4 根) 0.6 0.42 49707.43 iD =438114.89 mKN/ 表 2-6 中间框架首层 D 值的计算表 D cbK KK KK2.50 212hKD C ( KN/m) 中柱 ( 14根) 2.11 0.63 22722.29 边柱 ( 14根) 1.2 0.53 19004.17 iD =584170.38 mKN/ 表 2-8 边框架首层 D 值的计算表 D cbK KK KK2.50 212hKD C ( KN/m) 中柱 ( 4 根) 1.58 0.58 20798.54 边柱 ( 4 根) 0.9 0.48 17269.44 iD =152271.93 mKN/ 则首层: iD=736442.31 mKN/ 标准层: iD=2122719.56 mKN/ 2.1.4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5 表 2-9基本周期 1T 的计算表 层次 Gi(KN) i=17 Gi(KN) Di i- i-1= Gi/D(m) i(m) 6.00 8038.85 8038.85 2122719.56 0.00 0.13 5.00 8621.78 16660.62 2122719.56 0.01 0.13 4.00 8621.78 25282.40 2122719.56 0.01 0.12 3.00 8621.78 33904.18 2122719.56 0.02 0.11 2.00 8621.78 42525.95 2122719.56 0.02 0.09 1.00 8753.25 51279.20 736442.31 0.07 0.07 iG为重力荷载代表值; 按顶点位移法计算,考虑填充墙对框架刚度的影响,取基本周期调整系数0=0.6。计算公式为TT 01 7.1 ,式中 T 为顶点位移 , 按 D值法计算,见上表,则: sT 3 6 6 6.01 2 9 2.06.07.11 2.1.5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位移的计算 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根据已知设计条件知,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0.12,gT=0.45 s, =0.05 因为因为gT大于 1T =0.3666s 则 16.108.0 05.012 9.063.0 05.09.0 12.012.01m a x21 2)利用底部剪力法求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 KNGGG e q ieq 32.4 3 5 8 720.5 2 1 7 985.085.0 则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KNGF eqEK 48.5 2 3 032.4 3 5 8 712.01 为了考虑高阵型对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分布的影响,需在顶部附加一集中水平力,由于 4.01 T 小于gT4.1且gT小于等于 3.5s,故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 =0; i 楼层处的水平地震作用: iF=njjjiiHGHG1EKF 其中 71nj jjHG = 8753.25 4.9+8621.78 (8.2+11.5+14.8+18.1)+ 8038.85 21.4+211.98 23.4=673387.92 mKN/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6 所以,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1F = 8753.25 4.9 5230.48 1/673387.92=333.15 KN 2F =8621.78 8.2 5230.48 1/673387.92=549.14 KN 3F= 8621.78 11.5 5230.48 1/673387.92=770.14 KN 4F =8621.78 14.8 5230.48 1/673387.92=991.14 KN 5F=8621.78 18.1 5230.48 1/673387.92=1212.14 KN 6F=8038.85 21.4 5230.48 1/673387.92=1336.24 KN 鞭梢效应: 对于顶层,由于该层的重量和刚度相对于第七层突然变小,地震时将产生鞭梢效应使得其地震反应特别强烈。为简化计算,乘以增大系数 3,但此增大部分不应该往下传递。 nj jjEK KNHGFHGF 1777 58.1 1 592.6 7 3 3 8 7/48.5 2 3 04.2398.2 1 13.0/13.02)抗震验算 iii FVV 1)61(,766 3/1 FFV 表 2-10 iF、iV和e的计算表 楼层 水平地震力 iF( KN) 层间剪力 iV( KN) 层间刚度 iD KN/m iu=nkikiD1V( m) 层高iH( m) 层间相对弹性转角e6 1336.24 1374.77 2122719.56 0.0007 3.30 1/4950 5 1212.14 2586.90 2122719.56 0.0013 3.30 1/2632 4 991.14 3578.04 2122719.56 0.0017 3.30 1/1894 3 770.14 4348.18 2122719.56 0.0021 3.30 1/1555 2 549.14 4897.33 2122719.56 0.0024 3.30 1/1376 1 333.15 5230.48 736442.31 0.0074 4.90 1/660 由此可知,结构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在第一层, 5 5 0/10 0 1 5 1 6.0 ee e 满足要求。 2)抗规 5.2.5 规定:“抗震验算时,结果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 nj jEki GV 1 , 查表知,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为 0.024,与重力加速度有关。 1EkV= 5469.46 KN 0.024nj jG1=0.024 51279.2=1230.70 KN 2EkV= 5095.52 KN 0.024nj jG2) = 0.024 42525.95=1020.62 KN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7 3EkV= 4506.19 KN 0.024nj jG3=0.024 33904.18=813.70 KN 4EkV= 3695.87 KN 0.024nj jG4=0.024 25282.4=606.78 KN 5EkV= 2664.55 KN 0.024nj jG5=0.024 16660.62=399.85 KN 6EkV= 1412.23 KN 0.024nj jG6=0.024 8038.85=192.93 KN 均满足要求! 2.2 框架水平地震作用下内力计算 2.2.1计算依据 由1nikkVF求得框架第 i 层的层间剪力iV后, i 层 j 柱分配的剪力ijV及该柱上下端的弯矩 uijM和 bijM分别按下列式子计算: 柱端剪力:1ijij inijjDVVD下端弯矩: bij ijM V y h 上端弯矩: (1 )uij ijM V y h 上式中:1 2 3ny y y y y 其中 ,ij ijDD前面计算取值,iV取自表 2.10,1 2 3, , ,ny y y y查规范可得,各层线刚度不变,取1y=0,1 层柱考虑修正值2y, 1,2 层考虑修正值3y。 2.2.2底层梁柱受水平地震荷载内力计算 上面计算的水平地震作用,是每个结构层所承受的总的荷载;进行框架计算时,需要按照各榀框架的抗侧刚度 D将层间水平地震作用分配到每榀框架上去。由于本设计中手算只计算了第 13轴的横向框架,故这里也只计算 13号轴线框架分配的水平地震 作用。 一榀框架每层的分配系数为: mk nj ijiki DD1 1/ ,式中, i 为层号, m 为本框架柱数目, n 为本层总的柱数目。将 D代入可分别计算出 13轴号横向框架各层分配系数 1 =(19004.17 2+22722.19 2)/736442.31=0.11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8 62=(54555.31 2+65773.6 2)/2122719.56=0.11 13轴横向框架各层所分配到的水平地震作用: 1161 FF = 0.11 357.54=40.52 KN 2262 FF = 0.11 563.47=63.88 KN 3363 FF = 0.11 774.78=87.84 KN 4464 FF = 0.11 986.08=111.79 KN 5565 FF = 0.11 1197.38=135.75 KN 6666 FF = 0.11 1313.44=148.91 KN 1)计算各个柱分配剪力 底层四柱 D值分别为: 底层边柱( A、 D 轴柱): D=19004.17 mKN/ 中框架边柱 底层中柱( B、 C 轴柱): D=22722.29 mKN/ 中框架中柱 底层层间剪力: 61i iFV = 40.52+63.88+87.84+111.79+135.75+148.91 =588.69 KN 依照 D值将层间剪力分配给各柱: 底层边柱: 61iiADADDVVV = 588.69 19004.17/(19004.17+22722.29)/2=134.06KN 底层中柱: 61iiBCBDDVVV =588.69*22722.29/(19004.17+22722.29)/2= 160.29KN 26层边柱( A、 D轴柱): D=54555.31 中框架边柱 26层中柱( B、 C轴柱): D=65773.60 中框架中柱 同理: 二层层间剪力: 62i iFV =63.88+87.84+111.79+135.75+148.91= 548.17 KN 依照 D值将层间剪力分配给各柱: 二层边柱: 62iiADADDVVV =124.27KN 二层中柱: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9 62iiBCBDDVVV =149.82KN 三层层间剪力: 63i iFV =87.84+111.79+135.75+148.91=484.29KN 依照 D值将层间剪力分配给各柱: 三层边柱: 63iiADADDVVV =109.79KN 三层中柱: 63iiBCBDDVVV =132.36KN 四层层间剪力: 64i iFV =111.79+135.75+148.91= 396.45KN 依照 D值将层间剪力分配给各柱: 四层边柱: 64iiADADDVVV =89.87KN 四层中柱: 64iiBCBDDVVV =108.35KN 五层层间剪力: 65i iFV =135.75+148.91=284.66KN 依照 D值将层间剪力分配给各柱: 五层边柱: 65iiADADDVVV =64.53KN 五层中柱: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20 65iiBCBDDVVV =77.80KN 六层层间剪力: 66i iFV =148.9080855KN 依照 D值将层间剪力分配给各柱: 六层边柱: 66iiADADDVVV =33.76KN 六层中柱: 66iiBCBDDVVV =40.70KN 2) 反弯点高度 hyyyyyh )(3210 针对第 13轴横向框架底层柱而言,因为柱上下横梁刚度无变化,所以可不考虑 1y的影响,即取 1y =0;同时,不考虑修正值3y,取3y=0。查表知: cb KKK /_ =85750/71632.65=1.197 对于 A、 D轴柱有: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