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I第1章 绪论1第2章 塑件分析22.1 塑件形状特征分析22.2 制品表面质量分析22.3 尺寸精度选择22.4 注塑机的选择2第3章 材料的成型工艺53.1 材料的使用性能53.2 材料的注塑工艺参数5第4章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64.1 型腔数量的选择64.2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6第5章 注塑机的校核7第6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106.1 主流道设计106.2 分流道与浇口设计116.2.1 分流道的形状116.2.2 分流道的计算116.2.3 浇口的形状126.2.4 浇口的计算136.2.4 浇口位置的布置15第7章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167.1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167.2 型腔壁厚厚度的计算19第8章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238.1 脱模力的计算238.2 推杆直径设计238.3 推杆强度校核238.4 推杆的位置24第9章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259.1 对温度调节系统的要求259.2 冷却系统设计25第10章 导向与定位机构29第11章 模架的选择30参考文献3233第1章 绪论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塑件成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塑料模具的开发和制造。更多创造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每年进口近10亿美元的模具,所需产品的形状。不仅需要设定工艺参数,注塑模具吹塑成型是一种用于成型塑料中空制品模具,快速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CAD技术的应用是在大型汽车制造业的第一家公司,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在中国塑料模具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模具制造全自动加工,塑料成型加工。通过工业生产的注塑、压铸或锻压等各种生产工具和工具的使用,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十个发展趋势是模具日趋大型化两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多功能模具将在进一步的发展是在塑料模具热流道模具的比例将逐步提高,适应气辅模具压注成型过程将在大开发应用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将更加广泛是非常广泛的快速经济模具前景是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用注射模流动模拟软件应用范围最广的澳大利亚,美国的h-flow CFlow,华中科技大学,在苏州各类塑料模具,有各种各样的模具厂2000多个。计算机辅助模拟和其他形式的注射技术。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将模具的脱模机构引入模具。虽然已经有很多国内企业完成生产过渡到生产零件的现代模式从车间和合同,注塑成型的热塑性或热固性在塑化均匀的加热筒塑料,经常使用自动模具自动顶出机构,1178的工业总输出值。中国模具部门经理称模具印刷,缩短了制造周期由平均30%。降低冷却时间将大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目前,国内市场满意度仅为70%左右。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关注的世界各地,从供应和需求的情况,甚至避免模具修复废料,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降低。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或者在质量、技术和能力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公司的CAD系统使用一年后生产效率翻了一番。具有结构合理的模具要求,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高端市场的占领,模具结构复杂,精度高,技术含量高,用户是坑,从而完成一个成型周期。全球制造业规模正在扩大。然而,模具的质量并没有直接关系到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有很大的关系。第2章 塑件分析2.1 塑件形状特征分析图2-1塑件图该制件形状比较简单,都是由平面构成,厚度为1mm。由于该塑件经常可以触摸到,材料的机械性能综合性要好,所以采用PP材料。2.2 制品表面质量分析 此塑件外观有一定要求,但是要求具有一定的耐磨性。2.3 尺寸精度选择未注公差按MT5标注,经参考文献2 表4-1 查表得:表2-1 塑件公差表未注公差尺寸换算尺寸120120-1.3407070-1.0602020-0.640118.8118.80+1.3469.269.20+1.0619190+0.642.4 注塑机的选择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0 塑件质量公式:M1=V1式中 M1 塑件质量 材料密度 为0.9g/cm3 V1 塑件体积 V1=11.17cm3 根据软件分析得带入公式:M1=V1=0.911.17=10.053g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1 浇注系统计算公式:V2=V1Kn式中 V2 浇注系统体积 V1 塑件体积 K 塑件体积 系数 K通常取0.2 n 型腔个数 该模具一模2件 n=2带入公式:V2=V1Kn=11.170.22=4.468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2 一次注射总质量公式:M0=nM1+M2=nM1+V2式中 M0 注射总质量 M1 塑件质量 M1=10.053g M2 浇注系统质量 M2=V2=0.94.468=4.021gn 型腔个数 n=2带入公式:M0=nM1+M2=210.053+4.021=24.127g根据参考文献4 表8-5 选择SZ-250/1250注塑机型号SZ-250/1250最大注塑容量270cm3最大注射压力160MPa最大锁模力1250KN塑化能力18.9g/s最大开模行程360mm最大封闭高度550mm最小封闭高度150mm喷嘴球径15mm喷嘴口径4mm定位孔径160mm拉杆间距415415第3章 材料的成型工艺3.1 材料的使用性能高抗拉强度、硬度和疲劳强度。尺寸稳定性差,耐电压和电弧性能好。电绝缘性好,几乎不吸水的塑料件对塑料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机械强度高。电气性能、耐磨性、耐化学性、染色性、加工性和机械加工性好,且绝大多数化学反应,尺寸稳定性好,冲击强度高,性能稳定,耐寒性好。抗拉强度低应力集中。非晶材料的电绝缘性好,线性膨胀系数和成型收缩率降低,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低摩擦系数,抗紫外线和大气老化,高冲击韧性和高机械强度。无臭,无味,无毒,防霉,运行时噪音小,耐磨性突出。其他机械性能较好。注射速度。除了抗冲击外,强度显著下降。电气性能和耐寒性尺寸稳定性好。使用开口式延伸喷嘴,低模收缩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良好的耐热性,并随着水分含量和温度的增加,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韧性,一般应采用螺杆注塑机。高刚性和尺寸稳定性,综合性能好,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3.2 材料的注塑工艺参数表3-1 工艺参数表塑料名称PP料筒温度()后段160170中段200220前段180200缩写PP注射压力(MPa)70120注射成形机类型螺杆式注射时间(s)05密度(g/cm3)0.90保压时间(s)20 60比容(ml/g )1.92冷却时间(s)1550收缩率(% )2总周期(s)40120喷嘴温度()170190螺杆转速(r/min)48干燥温度()7085适用注射机类型螺杆式柱塞式均可时间(h)2模具温度()4080后处理无 第4章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4.1 型腔数量的选择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4 型腔数目计算公式:nKVn-V0V1式中 K 注塑量利用系数 一般K=0.8 Vn 最大注射量 Vn=270cm3V0 一次注射量体积 V0=26.808 cm3V1 塑件体积 V1=11.17 cm3带入公式:nKVn-V0V1=0.8270-26.80811.17=17根据模具结构选择一模2腔合适。4.2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分型面的确定应根据模具制作和脱模原理,满足塑料零件外观要求。它通常是由插入端部与型芯,型腔结合处,即所谓的分型面,这是用来取出塑料和浇注系统之间的接触面的结构所引起的。分型面的形状通常采用与模具开孔方向垂直的分型面。分型面应尽可能简单,分型面应尽量选用便于加工的成型件,便于塑料件的顺利脱模。通过分析,本设计采用以下的分型面结构:图4-2 分型面第5章 注塑机的校核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5 最大注塑量校核公式:(nV1+V2)0.8V注式中 V注 最大注射量 V注=270cm3 V1 塑件体积 V1=11.17 cm3 n 型腔个数 n=2 V2 浇注系统体积 V2=4.468 cm3带入公式:nV1+V2=211.17+4.468=26.8080.8270=216终上所述:符合要求。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6 锁模力校核公式:FsFz=PnA式中 A 单塑件分型面投影面积 使用软件计算 A=7338.01mm2 Fz 胀模力Fs 合模力 注塑机Fs=1250KNP 型腔压力 P=10Mpa n 型腔个数 n=2带入公式:FsFz=PnA=12507338.01210=146.76KN终上所述:符合要求。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7喷嘴尺寸校核公式d=d0+(0.51)式中d 主流道小端直径d0注塑机喷嘴直径d0=4mm代入公式:d=d0+0.51=4+1=5mmSR=SR0+(12)式中 SR 主流道球面半径 SR0注塑机喷嘴半径 SR0=15mm代入公式:SR=SR0+12=15+2=17mm根据计算符合要求。注塑机的定位孔尺寸为160mm,所以符合要求。注塑机拉杆长宽为:415415模具长宽为:400400模具能放在注塑机上,所以符合要求。根据参考文献5 式2-20 厚度校核公式:HminHHmax式中 Hmin 最小厚度 Hmin=150mmHmax 最大厚度 Hmax=550mm带入公式:150H=331550终上所述:符合要求。根据参考文献5 式2-21 行程校核公式:Smaxs=H1+H2+a+10mm式中 H1 推出距离 H1=30mm H2 塑件高度 H2=20mm a 浇注系统长度 a=72.2mm Smax 开模行程 Smax =360mm带入公式:Smax=360s=H1+H2+a+10mm=30+20+72.2+10=132.2mm终上所述:符合要求。根据参考文献5 式2-22 塑化校核公式:Gg=M0T式中 G 塑化能力 G=18.9g/s g 实际塑化能力 M0 一次注塑总质量 M0=24.127g T 成型周期 假设T=30s带入公式:Gg=M0T=24.12730=0.8g/s终上所述:符合要求。第6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6.1 主流道设计根据参考文献4 式2-7 小端直径公式d=d0+(0.51)式中 d 主流道小端直径 d0 注塑机喷嘴直径 d0=4mm代入公式:d=d0+0.51=4+1=5mm根据参考文献4 式2-8 球面半径公式:SR=SR0+(12)式中 SR 主流道球面半径 SR0 注塑机喷嘴半径 SR0=15mm代入公式:SR=SR0+12=15+2=17mm根据参考文献4 式2-9 大端直径公式:D=d+2L0tana式中 D 主流道大端直径 d 主流道小端直径 d=5mm L0 主流道长度 从cad图可知L0=72.2mm a 锥角 a=1代入公式:D=d+2L0tana=5+272.2tan(1)=7.52mm根据参考文献4 式2-10 长度计算公式:L=L0+h式中 L 浇口套长度 L0 主流道长度 从图可知L0=72.2mm h 配合高度 一般取h=2.8mm代入公式:L=L0+h=72.2+2.8=75mm图6-1 浇口套6.2 分流道与浇口设计6.2.1 分流道的形状为了方便加工,采用梯形分流道合适。图6-2 梯形分流道6.2.2 分流道的计算根据参考文献4 式2-11 当量直径计算公式:Dn=0.2654m4L1式中 Dn 分流道直径 m 塑件质量 m=10.05g L1 单向流道长度 L1=71mm代入公式:Dn=0.2654m4L=0.265410.05471=2.44mm根据参考文献4 式2-12 下宽度计算公式:x+x+2htanah2=Dn24式中 x 梯形下底宽度 h 梯形高 h=4mm a 梯形斜度 a=4 Dn 当量直径 Dn =2.44mm代入公式:(2x+24tan(4)42=3.142.4424得出:x=3.55mm根据铣刀取整:下底宽度x=7.44mm,上底宽度y=8mm6.2.3 浇口的形状由于此结构采用的是点浇口,形状如下图所示:图6-3 浇口形状6.2.4 浇口的计算根据参考文献4 式2-13 面积计算公式:A=x+yh2式中 x 下底宽度 x=7.44mmy 上底宽度 y=8mmh 梯形高 h=4mm代入公式:A=x+yh2=7.44+842=30.88mm2根据参考文献4 式2-14 周长计算公式:C=2hcosa+x+y式中 C 梯形周长h 梯形高 h=4mmx 下底宽度 x=7.44mm y 上底宽度 y=8mm a 锥角 a=4代入公式:C=2hcosa+x+y=24cos(4)+7.44+8=23.46mm根据参考文献4 式2-15 当量半径公式:Rn=32A2C式中 Rn 当量半径 A 梯形面积 A=30.88mm2 C 梯形周长 C=23.46mm代入公式:Rn=32A2C=3230.8830.883.1423.46=2.96mm根据参考文献4 式2-16 点浇口直径公式:d=nk4S式中 d 点浇口直径 n 材料系数 查表取n=0.47 根据参考文献1 表5-2 查表得 k 壁厚系数 k=0.206t=0.2061=0.206 t为厚度 S 型腔表面积 软件计算 S=24405.56mm2代入公式:d=nk4S=0.470.206424405.56=1.2mm6.2.4 浇口位置的布置图6-4 浇口位置第7章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7.1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塑件外形尺寸120-1.340,根据参考文献1 式6-15 型腔内型公式:DM=D1+S-340+式中 DM内形尺寸D内形基本尺寸D=120 工件公差 =1.34 S收缩率 S=0.02 制造公差 按14选取=0.251.34=0.335带入公式:DM=1201+0.02-341.340+0.335=121.40+0.335塑件外形尺寸70-1.060,根据参考文献1 式6-15 型腔内型公式:DM=D1+S-340+式中 DM内形尺寸D内形基本尺寸D=70 工件公差 =1.06 S收缩率 S=0.02 制造公差 按14选取=0.251.06=0.265带入公式:DM=701+0.02-341.060+0.265=70.610+0.265塑件外形高度尺寸20-0.640,根据参考文献1 式6-16 型腔深度公式:HM=D1+S-230+式中 HM深度尺寸D深度基本尺寸 D=20 工件公差 =0.64 S收缩率 S=0.02 制造公差 按14选取=0.250.64=0.16带入公式:HM=201+0.02-230.640+0.16=19.970+0.16塑件内形尺寸118.80+1.34,根据参考文献1 式6-17 型芯外形公式:dm=d1+S+34-0式中 dm-外形尺寸d外形基本尺寸 d=118.8 工件公差 =1.34 S收缩率 S=0.02 制造公差 按14选取=0.251.34=0.335带入公式:dm=118.81+0.02+341.34-0.3350=122-0.3350塑件内形尺寸69.20+1.06,根据参考文献1 式6-17 型芯外形公式:dm=d1+S+34-0式中 dm-外形尺寸d外形基本尺寸 d=69.2 工件公差 =1.06 S收缩率 S=0.02 制造公差 按14选取=0.251.06=0.265带入公式:dm=69.21+0.02+341.06-0.2650=71-0.2650塑件内形高度尺寸190+0.64,根据参考文献1 式6-18 型芯高度公式:hm=d1+S+23-0式中 hm高度尺寸d高度基本尺寸 d=19 工件公差 =0.64 S收缩率 S=0.02 制造公差 按14选取=0.250.64=0.16带入公式:hm=191+0.02+230.64-0.160=20-0.160制品尺寸型腔内型尺寸120-1.340121.40+0.33570-1.06070.610+0.265制品尺寸型腔深度尺寸20-0.64019.970+0.16制品尺寸型芯外形尺寸118.80+1.34122-0.335069.20+1.0671-0.2650制品尺寸型芯高度尺寸190+0.6420-0.1607.2 型腔壁厚厚度的计算根据参考文献2 式4-14 侧壁常量公式:C=3L4h496+2L4h4式中 C 常量 L 型腔长边 l=260mm h 型腔高度 h=39.5mm 带入公式:C=3L4h496+2L4h4=3(26039.5)496+2(26039.5)4=1.462601根据参考文献2 式4-15 允许变形量公式:p=5(1+)式中 塑件短边公差 =1.06 根据上面算出 p 允许变形量带入公式:p=51+=1.065(1+1.06)=0.4367根据参考文献2 式4-16 刚度计算公式:s=h3CPhEp式中 h 型腔高度 h=39.5mm C 常量 C=1.462601 P 型腔压力 一般取P=10MPa E 弹性模量 E=2.10105 p 允许变形量 p=0.4367 s 侧壁厚度带入刚度公式:s=h3CPhEp=39.531.4626011039.52100000.4367=7.3mm根据参考文献2 式4-17 强度计算公式:当h/L0.41,强度公式为:s=h3P(1+W)p式中 h 型腔高度 h=39.5mmP 型腔压力 一般取P=10Mpap 许用应力 p=160MPa 一般中碳钢150 MPa -180MPa 短边与长边比值 b/L=200/260=0.179W 系数 根据参考文献2 表5-16得 W=0.176带入公式:s=h3P(1+W)p=39.5310(1+0.1790.77)160=18.24mm根据参考文献2 式4-18 厚度常量系数公式:C=L4b432(1+L4b4)式中 C 常量 L 型腔长边 l=260mm b 型腔短边 b=200mm 带入公式:C=L4b432(1+L4b4)=(260200)432(1+(26039.5)4)=0.344169根据参考文献2 式4-19 允许变形量计算公式:p=/3(1+)式中 塑件高度公差 =0.64根据上面算出 p 允许变形量带入公式:p=31+=0.643(1+0.64)=0.3499根据参考文献2 式4-20 刚度计算公式:T=b3CPbEp式中 b 短边长度 b=200mm C 常量 C=0.344169 P 型腔压力 一般取P=10MPa E 弹性模量 E=2.10105 p 允许变形量 p=0.3499 T 厚度带入刚度公式:T=b3CPbEp=20030.344169102002100000.3499=42.16mm根据参考文献2 式4-21 强度计算公式:T=bP2p(1+2)式中 b 短边长度 b=200mm 短边与长边比值 =bL=200260=0.77 P 型腔压力 一般取P=10MPa p 许用应力 p=160MPa 一般中碳钢150MPa -180MPa T 厚度带入强度公式:T=bP2p(1+2)=200102160(1+0.770.77)=28.01mm第8章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8.1 脱模力的计算根据参考文献3 式5-7 脱模力近似计算公式:Q=AP(fcos-sin)式中 Q 脱模力 A 塑件包络面积 A=12076.43mm2 f 摩擦系数 一般取f=0.1 a 脱模斜度 a=1 P 单位面积压力 一般取P=10MPa带入公式:Q=APfcos-sin=12076.43100.1cos1-sin1=9966.96N8.2 推杆直径设计根据参考文献3 式5-8 推杆直径公式:d=k4L2QnE式中 k 安全系数 通常k=1.1 L 推杆长度 从图纸测出 L=134.5mm Q 脱模力 Q=9966.96N n 推杆个数 n=8 E 弹性模量 E=2.1105带入公式:d=k4L2QnE=1.14134.5134.59966.968210000=3.54mm因此d=5mm8.3 推杆强度校核根据参考文献3 式5-9 直径校核公式:d4Qn式中 d 推杆直径 d=5mm Q 脱模力 Q=9966.96N 许用应力 =310Mpa 根据参考文献1 表8-10 n 推杆个数 n=8带入公式:d4Qn=49966.9683.14310=2.26mm8.4 推杆的位置图8-1 推杆的布置第9章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9.1 对温度调节系统的要求为了提高生产率,快速冷却的模具是必需的,这取决于塑料品种,以确定是否模具加热或冷却。易加工塑料件同时冷却,大流量的水冷效果一般更好,模具温度低,温度控制系统应尽可能简单。模具温度均匀性好,从成型温度和使用要求。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提高塑料件质量。注意模具凹模和后模的温度平衡。部分工件形状可以使高分子材料散出的热能等量的被模具凹模和后模所吸收。可是基本上所有制件的模具都包围后模的模具凹模,针对该类模具,模具凹模和后模所吸收的热能是不尽相同的。这个是由于制件在凝聚时因包紧在后模上,制件与模具凹模之内会形成间隔,这个是绝大多数的热能将依赖后模的降温系统传递,加上后模布局降温系统的三维空间小,仍然有推出装置的干扰,使后模的热交换变得愈加困难。故而,在调温系统的设计时,要把标准的注意力放在后模的降温上。9.2 冷却系统设计根据参考文献4 式1-18 体积计算公式:V0=V2+nV1式中 V0 制品体积 V2 浇注系统体积 V2=4.468cm3 V1 单个塑件体积 V1=11.17 cm3 n 型腔数目 n=2带入公式:V0=V2+nV1=4.468+211.17=26.808cm3根据参考文献4 式1-19 质量计算公式:m=V0式中 V0 制品体积 V0=26.808cm3 密度 =0.9g/cm3代入公式:m=V0=0.926.808=24.13g根据参考文献4 式1-20 注塑次数公式:N=3600t式中 N 每小时次数 t 注塑周期 根据参考文献6 表6-6一般假设t=30s代入公式:N=3600t=360030=120根据参考文献4 式1-21 总质量计算公式:W=Nm式中 N 每小时次数 N=120 M 塑件总质量 m=24.13g W 单位时间内注塑总质量代入公式:W=Nm=1200.02413=2.8956kg/h根据参考文献4 式1-22 流量计算公式:qv=WQs60c(1-2)式中 qv 冷却水流量 W 单位时间内注塑总质量 W=2.8956kg/h Qs 凝固发出热量 查表Qs=545kJ/kg 根据参考文献6 表8-6 水密度 =1000kg/m3 c 水比热容 c=4.187kJ/(kg) 1 出水口水温 假设 1=26 2 入水口水温 假设2=20带入公式:qv=WQs60c(1-2)=2.89565456010004.187(26-20)=0.0051m3/min当qv=0.0051m3/min时,根据参考文献6 表8-6 查得d=0.008m根据参考文献4 式1-23 流速计算公式:v=4qv60d2式中 v 冷却水流速 qv 冷却水流量 qv=0.0051m3/min d 水路直径 d=0.008m代入公式:v=4qv60d2=40.0051603.140.0080.008=1.692m/s根据参考文献4 式1-24 传热系数公式:h=4.187f(v)0.8d0.2式中 h 热传导系数 f 系数 根据=1+22=26+202=23,根据参考文献3 表6-10查表得f=0.694 水密度 =1000kg/m3v 冷却水流速 v=1.692m/sd 水路直径 d=0.008m代入公式:h=4.187f(v)0.8d0.2=4.1870.694(10001.692)0.80.0080.2=2919.88kJ/(m2h)根据参考文献4 式1-25 导热面积公式:A=WQsh式中 W 单位时间内注塑总质量 W=2.8956kg/h Qs 凝固发出热量 查表Qs=545kJ/kg 根据参考文献7 表4-16h 热传导系数 h=2919.88kJ/(m2h) 温差 假设初温49 =49-23=26A 导热面积代入公式:A=WQsh=2.89565452919.8826=0.02079m2根据参考文献4 式1-26 水管长度公式:L=Ad式中 L 冷却水管长度 A 导热面积 A=0.02079m2 d 水路直径 d=0.008m代入公式:L=Ad=0.020793.140.008=0.0828m根据参考文献4 式1-27 水路根数公式:x=Ll式中 x 水路根数 L 水管长度 L=0.0828m l 每条水管长度 假设l=0.1m代入公式:x=Ll=0.08280.11根根据模具结构,选择环绕式冷却方式合理。第10章 导向与定位机构导柱中心到模具的外边缘应至少有一个导柱的直径的距离,以保证其定位和导向作用,本模具采用了标准导柱与标准直导套导向系统,导柱导套一般为对称排列,塑料模的引导装置用来上下模之内的开闭模导向和模具脱模装置的运动导向。定位组件分外部定位和模腔内定位。外部定位是经过配合环使材料成形模具以便于在注塑成型设备上设置,与模具的浇套能与注塑成型设备标准喷头精准定位。而模腔内定位则通过锥面定位组件用来上下模之内的精密对中定位。在塑料模中,用卧款注塑成型设备的塑料模,其模具脱模机构也必需安设引导装置。引导装置由导向柱和滑套构成,分别装设在动、定模具板二边。确保上下模按一定的具体方向闭模,避开在模具总装配的时候,因方向弄错而形成损坏成形元件,闭模保持前模的合理形状。本设计设计的导向机构如下图所示:图10-1 导柱导套第11章 模架的选择根据参考文献2 式6-16 模板长公式:L=L1+2L2+2L3式中 L 模板长度 L1 型腔长度 L1=260mm L2 导柱离型腔距离 L2=37mm L3 导柱孔离模板边距离 L3=33mm代入公式:L=L1+2L2+2L3=260+237+233=400mm所以模板长400mm。根据参考文献2 式6-17 模板宽公式:B=B1+2B2+2B3式中 B 模板宽度 B1 型腔宽度 B1=200mm B2 导柱离型腔距离 B2=42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放射技术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政务服务办事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环境监测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堤灌维护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烹饪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烹调技法课件
- 2025年银行金融类-金融考试-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法规+公司信贷)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铸造造型(芯)工-铸造造型(芯)工(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 高产小麦品种介绍
- 常见行政案件笔录模版
- 手术室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 国家电网电力中级职称考试题
- 数据库设计规范说明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肾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2版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春季校园招聘5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