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3课时教案设计.doc_第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3课时教案设计.doc_第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3课时教案设计.doc_第3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3课时教案设计.doc_第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3课时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3课时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教学准备:录音机、挂图、投影仪。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名音乐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引起轰动。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里吗?2揭示课题:音乐之都维也纳 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指导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检查自学效果。()出示词语,指名读。()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讲什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各段讲的是什么。理清脉络。讨论:课文分为几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交流:第一段():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位置。第二段():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第三段():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小结。三、指导写字、分析字形、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作业、抄写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读词语。这篇课文分为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二精读训练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交流,出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谈谈你对“音乐之都”这个词语的理解。()指导朗读,突出“世界著名”、“音乐之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学习第1自然段。()自由读文。()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指导朗读:突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学习第24自然段。(1)读读画画想想:每自然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2)同桌讨论后交流: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能谈谈你理解的“摇篮”吗?这一自然段是怎样体现出维也纳是一个“摇篮”的呢?把中心句放在自然段开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指导朗读第3、第4自然段。指导背诵第3、第4自然段。(1)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记住这两自然段?交流。(抓住中心句来背诵)(2)自由练背。(3)配乐背诵。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第3、4自然段。第三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指名背诵第3、4自然段。二、继续精读训练学习第5、6段。1自由读第5自然段,理清叙述顺序。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国家歌剧院的,画出有关词语。2细读品味。(1)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2)出示挂图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3)指导朗读,读出宏伟壮观的气势。(4)思考:这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歌剧院的?(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3引读第6自然段。小结:国家歌剧院给“音乐之都”维也纳戴上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三总结课文,朗读课文1作者怀着赞叹的心理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深深地向往。同学们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2指名读,评价。四指导写作方法1思考: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能说说吗?2交流。 出示: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体现特点。3指导练习。请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各自准备。()指名说说。()学生练习。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音乐之都维也纳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6.爱如茉莉2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检查交流。(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掏出谎话叮嘱光泽静谧洗漱眸子胳膊嗔怪 莫名其妙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四、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质疑引入 1、导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茉莉,它散发的幽香让人陶醉,生活中也有像茉莉一样散发幽香的感情,那就是爱!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一篇新课文爱如茉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好它。学生齐读。 2、指名学生读三组词语,相机纠正读错的字音。 A、一愣 嗔怪 一本正经 虚弱 恬静 清醒含笑 B、直奔 叮嘱 睡眼蒙胧 蹑手蹑脚 布满血丝 打着哈欠 C、茉莉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清香弥漫 缕缕幽香 袅袅 诗意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三组词语分别是文中描写哪些人与物?板:爸爸 妈妈 4、你从这些词语及课文内容上已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 了解茉莉的特点:读了本文你心目中的茉莉是怎样的?【课文中有许多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知道爸爸、妈妈之间感人至深的爱问题:爱怎么能像茉莉一样呢?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就像茉莉”?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这是为什么?(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过渡:如茉莉花般的爱,弥漫在生活中,流淌在文字中,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细致入微的心。今天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就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关注文中每一个细节、每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你就能感触到这如茉莉一样的真情,我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去感受精美的语言,朗读好文中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你能体会淡淡的茉莉花香一样的真爱。拿出笔,边读,边发现,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落,都要划下来,细细地品味,写上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能表现出如茉莉般淡淡的真情,谈谈爱的词、句、段落,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从哪些细节、哪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设计 3、班级交流。 文中哪些词句段流淌(洋溢)着茉莉一样的真爱?这篇文章中描写“真爱”的细节很多,感人的文字随处可见,我们不可能每处都说到,我们应学会倾听,没有找到的地方,别人的发言。如果你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可以继续发言,好吗?预设:(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引导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 (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妈妈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 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学生交流,相继出示“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生活有真爱,细节见真情”。4、读课文最后一段,“爱如茉莉”为什么要写两次?(如果学生说不出,可提示读语气词“哦”),再让学生说一说。(三)归纳提炼,诵读积累同学们,有时候“爱”这个字眼是说不出口有,但爱,包容在我们的周围,父母对我们的爱,老师对我们的爱,父母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爱,课文中的妈妈说真爱就像茉莉。在我们生活之中,爱还可以如什么呢?1、出示一句话,打一个比方:爱如茉莉,平淡无奇,朴素温馨。谈谈你心目中的爱是怎样的?预设: 爱如玫瑰,听别人说玫瑰是爱情的象征。 爱如柠檬糖,有酸也有甜。 爱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爱如康乃馨,温馨而祥和。 爱如一把火,给汽油就燃烧,给空气就灿烂。 爱如阳光,可以温暖别人和自己。 爱如空气,无所不在,无微不至。 爱如星光,虽然月亮遮住了它,但不能阻止放光。 爱如月光,给人光明而不耀眼。如果你说得好,老师就可以送一篇更美的文章。2、打出美诗(课文的归纳提炼,让学生诵读积累)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爱是妈妈羞红的脸,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 爱是轻轻的叮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