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机滚动轴承模型分析.pdf_第1页
球磨机滚动轴承模型分析.pdf_第2页
球磨机滚动轴承模型分析.pdf_第3页
球磨机滚动轴承模型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莱钢科技 2 0 1 1年 2月 球磨机滚 动轴承模 型分析 孙羽生,董金锋 ,李伟杰 ( 鲁南矿业公司) 摘要:以鲁南矿业有限公司M Q G 2 1 0 3 0 0 球磨机改造用的大型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为分 析对 象,基 于有限元分析软件 A N S Y S ,建立 了滚动轴承接 触分析 的三维有 限元模 型,对轴 承的接触 问题进行 了数值模拟,得到 了轴承承载过程 中的应力和变形分布。通过与 h e r t z理 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两者结果 比较接近 。承载能力足够。 关 键 词 :滚动 轴承接 触 问题h e a z 理 论A N S Y S O前言 球磨机是 目前将 固体 物料细化制 粉的重要 设 备,广泛应用 于冶金 、陶瓷、水泥 、建筑 、电力 、 医药以及国防工业等部门。尤其是冶金工业 中的选 矿部门,磨矿作业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金 属矿选矿厂 ,普遍采用卧式筒型球磨机。目前 ,国 内生产使用的这种球磨机的主轴承大多数为滑动轴 瓦,该部件是球磨机的核心部件 ,它承受简体 、磨 料 、矿浆等产生 的静负荷及转动过程 中介质抛落 、 滑落产生 的动负荷并伴有给料过程 中的冲击负荷 , 处于低速 、重载 、连续运行状态。球磨机的滑动轴 瓦采用巴氏合金浇铸 ,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 问题 : 1 )轴瓦与轴颈直接接触 ,运转时两者相对滑 动 ,摩擦系数较大 ,摩擦力矩大 ,能耗高。 2 )密封效果差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 ,矿浆易 进人 ,造成轴瓦磨损过快。 3 )滑动轴瓦采用稀 油润滑,一旦断油或管路 堵塞 ,造成润滑不 良,轴瓦与轴颈的摩擦将变为干 摩擦 ,温度急剧升高,发生烧瓦事故。 4 )烧瓦故障发生的风险较大。并且 一旦发生 烧瓦现象 ,更换轴瓦或进出料端盖时 ,都需要对轴 瓦进行反复刮研 ,工作量大 ,技术要求高 ,且难以 控制 。 随着轴承制造业的发展 ,大型滚动轴承的制造 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技术改造 ,球磨机主轴承滑动 作者简介:孙羽生( 1 9 7 3一) ,男 ,2 0 1 0年 4月毕业于哈尔滨 工业 大学机 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 。工程师 ,现为莱钢集 团鲁南矿业 有限公 司机修 车间副 主任 ,主要从事设备管理工作 。 轴瓦逐步被双列 向心球面滚子轴承所取代。这种改 造有以下特点 : 1 ) 由于主轴 承结构 简化及 润滑 系统 的改变 , 彻底根除了传统球磨机存在的烧瓦隐患 。 2 )轴承 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摩擦 系数 小 ,摩擦 阻力 力矩小 ,能耗低 ,通 常可节能 1 0 左右 。 3 )滚动轴承启动和运行工作过程单一 ,故 障 率低 ,维护操作简便 ,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4 )改造周期短 ,一次性投资较低。 5 )滚动轴承使用寿命长 ,通 常是传统滑动轴 瓦寿命 的 5倍以上 。 鲁南矿业有限公司 自 2 0 0 5年 以来先后经过多 次技术改造 ,逐渐将所有球磨机的滑动轴承改成双 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对滚动轴承来说 ,滚动体与 滚道之间的法向接触力是滚动体受的主要负载 ,影 响滚动体与滚道接触负荷大小的因素主要是轴承工 作负载 ,此外还有惯性力 、轴承的结构、轴和座的 刚性等。以下将对 MQ G 2 1 0 3 0 0型球磨机双列 向心 球面滚子轴承的静态负载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 1 利用 h e r t z理论进行分析 选用的分析模型是拟用作 MQ G 2 1 0 3 0 0型球磨 机的双列 向心球 面滚 子轴 承 ,轴 承 的内径为 8 0 0 m m,轴承的外径为 1 0 6 0 m m,滚动体的尺寸为 0 6 0 mi l l 7 0 m m,双列 ,数量为 6 4个。根据实际 工况进行分析简化后 ,出料端轴承承受最大的径向 负荷为 2 9 71 0 N,方向垂直向下。滚动轴承区别 于滑动轴承的特殊结构就是受载滚动体个数较多 , 负载分布属静不定 问题 。在求解负载分布的一般方 5 3 孙羽生 ,等:球磨机滚动轴承模型分析 第 1 期 ( 总第 1 5 1 期 ) 法时 ,可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求出接触位置的变形和 轴承内外圈的相对位移 ,根据 h e r t z 接触理论 ,写 出接触载荷和接触弹性变形的关系方程 ,建立与位 移及变形有关的力平衡方程 ,即可解负载的分布情 况 J 。 先利用 h e n z 理 沦对单列 圆柱滚子进 行分析 , 轴承受到径向力 F 的作用 ,假设该轴承径向游隙 为零 ,则向心轴承受径 向力作用后内外圈在外力作 用下发生相对位移 6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 ,第 q个 滚动体与内外 圈之间总的弹性变形量为 = ,c o s ( 1 ) ( 1 )式 中: 滚动体序号,位 于径 向负荷作用线上受 载最大的为 0号 ,两边对称 ,依次为 1 ,2,; 第 q个滚动体位置角 ,其 中径 向负荷的 作用方向为零位置。 由 ( 1 ) 式 中看 出,当 =0时 , =6 , = 8 m ,即0号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变形最 大。 。 = 9 O时 ,6 。 : 0,表明受载 区的极 限角为 :-4 - 9 0 。 , 即受载区为半圈受载。 据 e 接触理论中负载和变形的关系,得 : : ( D ma 8 q ) ( 2 ) 第 q个滚动体的接触负载为 : Q 口 =Q ma x C O S ( 3 ) 内圈的平衡方程表示为 : F , :Q ma x+ 2 Q 口 c o s T q = Q ma x 1+ 2 ( c o s ) ”。 ( 4 ) ( 2 ) 、( 3 ) 、 ( 4) )式 中位置角 。 与轴承中滚 动体数 z及滚动体序号有关 ,指数 n与接触类型有 。 3 图 1 轴承静态受力分布 已知滚动轴承最大滚动体负荷为: Q m a x: 4 0 8 一Fr ( 5 ) 由式 ( 3 )可求得受载 区任一滚动体的接触负 荷。 以上是在游隙为零的情况下讨论的,而实际情 况并非如此 ,径向游隙的存在会使受载区减小 ,最 大滚动体负荷就会增加 ,对存在游隙的滚动体负荷 公式适当放大 ,得 : Q a : 4 6 F, Q m ( 6 ) a = 一 ( ) 在双列对称球面滚子轴承中,如图 2中因内外 角相等 ,滚动体与 内外滚道接触负荷沿接触点法线 方向法 向接触负荷 p可以分解为轴向和径 向二分 量和 ,其关系是 : Q=Q c o s e 将其带入 ( 3 )式可得各个滚子的受载情况。 滚子的静载为 : Q ma = c o s 7 ) 图 2为轴承受径向力时滚子的静载情况 。 图 2 轴承受径 向力时滚子的静载 示意 该型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 承滚子个数 z=6 4 。 利用公式 ( 1 )就可以得到相应滚子位置处 的负荷 情况 ,见表 1 。 表 1 各个滚子受载情况 利用对称性 ,将由 h e r t z 理论计算得到的 1 7个 莱钢科技 2 0 1 1 年 2月 点处 的荷载值 ,采用曲线拟合得到轴承 内圈荷载分 布情况 ,图3为轴承荷载分布示意图。 图 3 轴承荷载分 布示意 2 有 限元模 型分析 滚子和内外圈材料 的弹性模量 E=2 0 71 0 “ P a ,泊松 比 =0 3 ,轴 承载荷 F r =2 9 71 0 。N。 在本结构 的分析 中为简化模 型对轴承做 如下 的假 设 , : 1 )滚子与内外圈的游隙为零 ; 2 )忽略边界倒角 ; 3 )滚子与 内外圈的摩擦系数假定为 0 0 2 ; 4 ) 内圈与轴过盈 配合 ,外圈与轴承座过盈配 合 ; 5 ) 由于滚子与 中线夹角 为 6 。 ,且 1 c o s 6 。= 1 0 0 5较小 ,对结果的影 响较小 ,在球面滚子的曲 率未知情况下,为简化模型 ,本分析采用圆柱滚子 来代替。 基于以上假设 ,得 到轴承 的简化模型 ,如 图 4 所示 。 图 4轴承简化模型 由于轴承实际尺寸很大,如 网格划分较细 ,普 通计算机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若网格划分较粗 ,则 无法保证精度。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接触问题模块 进行有限元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来验证 该工况下此轴承的可靠性 。得到图 5所示的网格效 果图 。 图 5轴承网格划分 实体单元 类 型选为 s o li d 9 2 ,确 定为柔一柔 接 触 ,以内外滚道表面作为 目标面 ,滚动体表面作为 接触面 ,使用接触单元 t a r g e l7 0和 c o n t a 1 7 4模拟接 触面。在接触对 的设置对话框选 项中全为默认值。 并通过尝试得到 比较满意的网格形式。考虑实际装 配方式 ,忽略轴和轴承座的变形影响 ,在外圈外表 面施加全 自由度的约束 ,内外圈的测面施加 Z向的 约束 ,并在对称轴处对 内外圈及滚子施加 X向的约 束。本分析对载荷 的施加方式上采用 由修改轴 的密 度来达到对轴承等效加载 ,区别于以往采用集 中力 或均布面载荷的形式_ 6 J 。 对上述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 ,所得结果如下 : 对模型接触应力分析 ,由于在建模 中对外圈采 用全约束 ,其应力应变不必考虑 ,且轴承滚子经特 殊处理 ,其应力屈服极限要远大于内外圈的屈服极 限 ,这里只对 内圈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由 a n s y s 得到的加载方 向的应力和应变情况如 图 6和图 7所示 。 图 7竖直方向应变情况 从 内圈应力 云图图 6可 以看 出,其 同由 h e r t z 理论分析得到的载荷分布式示意图 3相一致 。轴承 55 孙羽生,等 :球磨机滚动轴承模型分析 第 1期 ( 总第 1 5 1期) 最大应力发生在最下面滚子与内圈接触处,也就是 编号为 0的滚子位置处受力最大 ,为压应力 ,最大 值为2 9 8 6 2 8 P a 。这个结果与根据 h e r t z 理论求得的 Q =3 0 6 6 3 5 P a的误差为 2 6 ,考虑 h e r t z 理论 计算采用的是经验公式,系数 由 4 0 8放大到 4 6 , 则实际的误差要小于 2 6 ,即该分析结果在误差 允许 范 围 内。在 2 9 7 k N的负 荷 下最 大应 力 0 3 MP a 说明该模型的结果足以用来验证实际情况下的 强度分析 ,可保证足够的精度。 3 分析结论 用接触问题有限元方法求解滚动轴承的接触应 力和变形 ,同利用 h e r t z 接触理论计算求得的结果 在误差允许 的范 围内,可以看出该轴承在该荷载条 件下具有足够 的承载能力。用 A N S Y S进行有限元 分析,首先要建立正确 、可靠 的分析模型,包括在 建模的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坐标系 ,利用所分析结构 的对称性建模等 。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模型的准确 性和分析结果的精度。当考虑到建模对轴承作了简 化 ,该模型分析结果可信 ,可通过利用试验加载测 得 的数据来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陈通海 ,杨光 ,陶然球磨机 主轴承滑动 改滚动 的节 能研究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 0 0 5 ( 3 ) : 4 7 49 2 胡华中球磨机轴承的改进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 0 0 0 ( 2):6 1 3 马 国华 ,胡桂 兰滚动轴承弹性接触 问题的数值计算 轴承2 0 0 5 ( 1 ) :1 3 4 王兴东,董元龙,刘源低速重载轴承的有限元分析 及研究武汉科技 大学学报2 0 0 8 ( 1 ) :1 0 4 1 0 7 5 伍生,曹保 民等滚动轴承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机械工程师2 0 0 7 ( 6 ) :7 O 一 7 2 6 王大力,孙立明等A N S Y S 在求解轴承接触问题中的 应用 J 轴承2 0 0 2( 9 ) :1 _ 4 特邀编辑:高庆荣 M o de l Ana lys is o n Ro lling Be a r ing o f Ba ll M ill S u n Y u s h e n g ,D o n g J in f e n g ,L i We i j ie ( L u n a n Mi n in g C o ,L t d ) Ab s t r a c t : Ta ki n g la r g e s c a le d o u b le r e w c e n t r ip e t a l s p he r i c a l r o lle r b e a ti ng u s e d in t h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o n o f MQ G 2 1 0 3 0 0 b a ll m ill o f L u n a n Min in g L im it e d C o mp a n y a s t h e a n a ly s is o b j e c t ,b a s e d o n F E M s o f t w a r e ANS YS, t hr e e d ime ns io n a l fi n i t e e le me n t mo d e l f o r c o n t a c t a n a ly s i s o f t h e r o l lin g b e a ti n g wa s e s t a b li s h e d, a n d t h e v a lu e s imu la t io n wa s c a i e d o n for t h e be a ti n g c o n t a c t q u e s t io ns , t h e s t r e s s a n d d is t o r - t i o n d is t r i b u t io n d u r in g t h e lo a d in g p r o c e s s o f b e a ti n g we r e o b t a i ne d Th r o ug h c o mp a r a t iv e a n a ly s is wi t h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h e rtz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a lc u la t io n, b o t h r e s u lt s we r e q u it e ly c lo s e Be a ri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