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文字、图像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1、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2、出示图片,志愿军赴朝鲜图同学们,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响起。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出示图片,火车站分别图1958年3月15日那天,在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千万朝鲜人民噙着泪花前来送行,志愿军们也含泪告别,大家都深情地说着这样一句话出示课题图片,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不打标点)3、读课题 指名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加标点(板书:,)再读:再见了,亲人 体会:哪一句的感情更强烈些?(齐读)4、提问:”亲人”一般指哪些人?”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板书:志愿军 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板书:朝鲜人民 他们是亲人吗?不是。板书:不是亲人T:可是 (出示课题:再见了,亲人)二、介绍背景 导入新课1、诗配乐朗诵,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了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人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 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江水边 2、同学们课前也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对这段历史,你们还了解到些什么?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是什么让不是亲人的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选择你喜欢的读书的方式,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吗?可以和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2、学生自学,讨论。3、汇报交流。出示人物图片你最喜欢哪个小故事?(点击人物图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你能读读吗?初读课文,五、评读课文 加深理解在文中找出“亲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勾划)你最想交流的是哪个故事?根据学生的顺序,来安排三个故事的教学顺序。1、重点理解第一自然段。 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中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呢?为什么这样比喻?(因为大娘想战士之所想,急战士之所急,若不是他们比亲人还亲,能冒着硝烟冒着炮火雪中送炭吗?) 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这时,大娘 (导读,尽情让学生去感受文章感染人的语句)“救助伤员,失去孙孙”这一部分,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出来?(唯一)指导学生饱含深情的读。小孙孙是大娘唯一的后代,唯一的希望。可是为了救志愿军,大娘却失去了他。这种情谊岂止是亲人,这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生读。“您说,这比山好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哪种说法好些?为什么?(这句话是多么的亲切,又是多么的热烈啊!)八年来,大娘一次次地把慈母般的爱给了志愿军,难怪志愿军们舍不得让大娘拖着疲惫的身体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于是他们恳切地对大娘说(学生齐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志愿军对朝鲜的关心体贴都尽在这一声声恳求之中了。过渡:还有哪个故事让你感动呢?2、第二、三自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去挖掘文中感染人的词句。六、小结1、我们在与朝鲜亲人告别时,回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的事,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对于他们,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问题?(学生交流)2、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3、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留到下节课解决。第二课时一、赏读课文 体会写作方法1、仔细默读课文想想文章里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故事都催人泪下,凝聚着他们对我们的深厚情谊。那是不是朝鲜人民就只是这三个人有这样感人的事呢?(那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的事呢?(因为要写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一一记下,只能选择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老、中、小),作者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你们以后写一次活动,写景就可以用这种方法)2、快读课文想想这三个故事在表达上共同的特点?(开头亲切称呼亲人,中间回忆感人事情,结尾赞颂双方的深情厚意。)二、精读最后三段 体会感情的升华1、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居住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而洒下的鲜血,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我们共同浴血奋战的故事。那一件件催人泪下的事情,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而另一个个让人泣不成声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一片赤诚。(投影:英雄图)2、但此时此刻,列车的汽笛长鸣,车轮已经启动。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充满留恋之情的场面,两国人民是在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读这三段吧!(齐读)3、师引读(投影句子)战士们登上回国的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喊了声投影第一句。汽笛响了,列车徐徐开动了,战士们多乡再看亲人们一眼啊!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投影第二句。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们离战士们越来越远了。他们只好挥动手,大声喊着投影第三句。4、小结:他们的确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他们是比亲人还亲的人呐 !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珍贵的友谊。战争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彼此的心中切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愿中朝两国友谊永存!(板书)三、回顾全文 归纳总结1、本文作者魏巍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生动的记述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2、文章的写作方式回顾。四、小练笔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五、课外拓展1、阅读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2、阅读关于作者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板书设计再见了,亲人大娘小金花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志愿军大嫂附送: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刷子李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泥人张快手刘。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的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的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的会计称李会计,看见姓李的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的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2,、.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作者却称粉刷的师傅叫刷子李,为什么称为“刷子李”呢?(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猜猜原因。3、“刷子李”他的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4、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冯骥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他长于天津,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他以学者式的渊博缜密,有条不紊为天津文化倾注着心血: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的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的形态和灵魂。其实,这些已超越了学术范畴,它对延续历史文脉、保持个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进天津未来发展等,都具有深层的意义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码头。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如:“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等人物。二、指导阅读1、检查预习,初识“刷子李”。提问:通过预习,你认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根据学生的自由回答,板书:技艺高超俗世奇人。)2、指导阅读“自读提示”,勾画要点,补充“自学要求”。“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找出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3、根据自学要求阅读课文,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4、交流自学心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根据学生回答指导理解重点句,并指导朗读:“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干活前,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可刷子李一举刷子白得清爽。”“啪啪声里雪白的屏障。”“每一面墙刷完没发现。”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引导归纳要点,学习写作方法:一波三折的叙事,引人入胜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注重细节描写,塑造人物个性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采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三、体会写法的妙处1.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四、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1谈话:本文语言朴素,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