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重点单词和句子.doc_第1页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重点单词和句子.doc_第2页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重点单词和句子.doc_第3页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重点单词和句子.doc_第4页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重点单词和句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重点单词和句子Unit1 重点词汇pen钢笔 pencil 铅笔盒 pencil-box 文具盒 ruler 尺子 eraser橡皮 crayon 蜡笔 book书 bag 书包重点句子1. Hello! Im Wu Yifan. 你好! 我是吴一凡。2. Whats your name? 你的名字是什么?My names John. 我的名字是约翰。3.I have a ruler/an eraser.一把尺子、一块橡皮。4.Goodbye!再见! Bye,Miss White.再见,怀特小姐。Unit2重点词汇red 红色 green 绿色 yellow 黄色 blue 蓝色 black 黑色 brown 棕色 white 白色 orange 橙色重点句子1. Mr Jones,this is Miss Green. 琼斯先生,这是格林小姐。2. Good morning,Miss Green. 早上好,格林小姐。3. Good afternoon,Wu Yifan。下午好,吴一凡。4.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5. Nice to meet you,too! 见到你也很高兴!Unit3重点词汇face脸 ear耳朵 eye眼睛 nose 鼻子 mouth 嘴 arm胳膊 hand手 head头 body 身体 leg腿 foot脚重点句子1.How are you? 你好吗?Im fine,thank you. 我很好,谢谢你。2. Lets go to school! 让我们一起去上学!3. Look at me! 看我!4.Very well,thanks.很好,谢谢。5.Lets make a puppet! 我们一起做个木偶吧!6.Great!太棒了!Unit4重点词汇duck鸭子 pig 猪 cat 猫 bear熊 dog 狗 elephant 大象 monkey bird鸟 tiger老虎 panda 熊猫 zoo 动物园重点句子1. Whats this?这是什么?Its a duck.它是只鸭子。2. Whats that?那是什么?3. Cool! I like it.酷! 我喜欢它。Unit5重点词汇bread 面包 juice果汁 egg 蛋 water 水 cake蛋糕 fish 鱼 rice米饭重点句子1. Id like some juice,please.请给我些果汁。Here you are.给你。2. Have some bread.吃点面包吧。3. Im hungry!我饿了!4. Can I have some water,please? .请给我些水好吗?5. Youre wele.不用谢。Unit6 重点词汇one 一 two 二 three 三 four 四 five五six 六 seven 七 eight八 nine 九 ten 十 重点句子1. This one,please.请给我这个。Sure.好的。2. How many plates?几个盘子?3. 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4. 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Im six year old.我六岁了。附送: 语文园地五一、 我的发现1、 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2、 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3、 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4、再读词语。二、 日积月累读读背背1、 观察,下面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2、 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4,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5、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三、 读读认认1、 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2、 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3、 教师检查2019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90页)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一、 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展示台)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小组评一评,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二、 口语交流1、 各组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把你收集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一听;2、 各组交流3、 小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组成果。4、 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5、 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下的来。第三课时习作评改(略)21古诗两首教学目的: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会朗诵、背诵两首古诗,会默写望天门山。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的喜欢,最近课余你又收集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好吗?2. 指名由学生自由背诵古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二、 学习古诗。1、对李白进行简要介绍。2、第一步:1).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第二步:1. 小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重点词:天门、楚江、中断、天(通)、至此回(在这里打转)2. 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3.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4. 抽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5. 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第三步:1. 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2. 交流。第四步:1. 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2. 背诵这首诗。三、 学写生字。1、学生自由准备,为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组词,想给哪个字组就给哪个字组,能组几个就组几个。2、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3、老师指导书写并示范。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四、作业。1. 背诵本古诗。2. 搜集、背诵李白的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背。2、这节课我们将去领略另一首古诗的迷人风光。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二、学习生字。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古诗,在读的同时用铅笔勾出生字,多读几遍。2、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片)3、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4、全班交流思考的结果。(说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同时重复强调,让生加深印象。)5、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三、学习古诗。1、 对苏轼进行简要介绍。2、第一步:1).谈谈你对苏轼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第二步:1、 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重点词:潋滟、空蒙、奇、西子2、 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3、 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4、 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5、 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第三步:1、 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2、交流。第四步:1、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2、背诵这首诗。四、完成课后练习。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目标: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 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4、 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教学时间:三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目的:1、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 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课前准备:1、生字卡 2、挂图 3、地图 4、布置学生预习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日月潭吧,她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出示地图)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板书课题,解释“岛”。)2、 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对西沙群岛有了哪些了解?交流一下,好吗?(随机对认真预习的学生给以表扬、鼓励。)你们还很想知道什么?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二、 学生自学:1、 读课文;2、 圈画、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3、 思考问题:全文主要讲的什么?弄清每自然段讲的什么?三、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 指名认读生字 纠正读音2、读生词3、 全文共7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四、 学习课文1、 齐读第1自然段:画出重点句子,认识总述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此段在全文起总述的作用。2、 怎样风景优美,物产丰富?(1) 自渎26自然段,弄清每段讲的什么。(2) 小组讨论每段内容;(3) 说说每段的内容,方法:逐段朗读、讨论,同时板书;(4) 结合板书小结。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海底: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物产丰富 海滩:贝壳 海龟 鸟第 二 课 时教学目的:1、 感情朗读课文。2、 学习27自然段,了解内容。3、 读句子,理解意思,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4、 鼓励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教学重难点:1、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课后第2题,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写具体的。课前准备:1、挂图 2、小黑板 (课后第2题) 3、布置学生查找图片、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见上节课板书)二、提出本节课内容、要求:学习后几个自然段,感情朗读课文,知道每段写的什么,理解句意,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三、学生自读36自然段1、 自渎 自了解;2、 小组交流:说说西沙群岛物产怎样丰富?四、讨论回答:西沙群岛怎样丰富?(同时板书)五、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重点指导3、4段 (出示挂图,指指海底有些什么)(1)指4人分句分段朗读 评议指导(2)齐读(3)出示小黑板句子:(第4段的最后一句)a、 说说对句子的理解(是说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很多);b、 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在文中将“有的有的”打点,再读一读、说一说。(形状各异)2、 感情朗读5、6段(1)指导感情朗读 (2)出示句3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说说句子的意思 (西沙群岛的鸟多)课文是怎样写具体的?(用鸟蛋多、鸟粪多说明鸟多。)3、 齐读第7段(1) 说主要内容,把与第1段相似的句子找出画“”(2) 知道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的作用)4、 小结:(见板书) 全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方法写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物产丰富。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六、 资料、图片交流1、 方法:课前结合课文查找有关资料、图片;2、 课上鼓励介绍资料、图片;3、 小组交流;4、 学生结合课文质疑,集体讨论解疑。七、你是说一说、写一写还是画一画“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板书设计: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小黑板 挂图总述: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分述: 海底: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非常多) 海滩:贝壳 海龟 鸟(多)总述: 更加美丽 更加富饶 第 三 课 时教学目的:1、 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2、 初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宝岛。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具准备:生字卡 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自渎课文 说说西沙群岛怎样美丽富饶。全文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总述分述总述)二、学生质疑,讨论解疑重点: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引导朗读第2段的第3句原因。知道因果关系的句子。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请你选择读一读,能读出喜爱的感情吗?2、 重点指导朗读第3段: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惊奇赞美的语气 海参. 语气要低粗、稍慢 大龙虾 要读出威武的语气四、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1、 自背2、 指名背3、 说说你是怎样背出你喜欢的段落?4、 互背五、学习生字1、 出示生字卡,边读边看偏旁;2、 自记字 小组讨论易错字;3、 质疑 指导书写难字:威:“戈”字旁,“女”上一横不能少。武:最后不能多一撇,不是“戈”字旁。插:右边的笔顺4、 学生练习书写 师巡视指导5、 评议 表扬书写认真的学生。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 二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学写生字。 第一课时一、 资料展示交流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出示生字,抽读。重点指导:“涨”是翘舌音,“葱”是平舌音,“融、涨、葱、挡”是后鼻音,“浸、剑、舔”是前鼻音。、 用多种方法识字字形。三、 学习课文、自然段、 齐读自然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自读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树木积雪春水小鹿、 出示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想像小鹿的可爱神态。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1. 看录像2. 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学习方法: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感情朗读课文。3. 据学法导读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3)第二句:“浓雾”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想象情境,指导朗读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4)第三句:“太阳”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看图理解“缕”、“像利剑”朗读这个句子(5)第四句:“野花”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齐读句子(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三、 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1. 检查自学情况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出示句子:a.落叶在林间飞舞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2. 小结: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3. 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四、 总结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只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大花园、宝库)齐读最后一段五、 师生配合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3 美丽的小兴安岭绿色的海洋春 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原木夏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秋 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大花园 宝库第三课时一、 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兴安岭的季节。二、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出示句子“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三、 学生字。、 给生字归类。左右结构:11个同偏旁:汇和浸,欣和软,刮和舌(舌做部首和独立成字时写法不同)。比较生字的比例:如“挡”和“刮”一个是左窄右宽,一个是左宽右窄。“赏”师范写。四、生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24“东方之珠”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课文。2. 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3. 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释题。1. 板书:齐读课题一遍:东方之珠。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 小声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东方之珠”的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遇到生字多几遍。2. 检查预习生字词,多音字词组情况。香港(gng) 贸(mo)易 琳浪(lng)满目 物美价廉(lin) 粤(yu)菜 佳肴(yo) 一应(yng)俱全 海豚(tn) 清澈(ch) 闪耀(yo) 霓(n)红灯 璀璨(cn) 应(yng)该应 答应(yng)3. 理解不懂的词语。(1) 提出不懂的词。(2) 指名理解不懂的单词说说侈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3) 师归纳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查词典。问父母。上网。4. 了解各段主要内容。(1) 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2) 保说说你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想说哪段就说哪段5. 了解本文主要内容。6. 再读课文了解香港的美。第二课时一、复习感知。1. 师生共同写课题“东方之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的哪里?美吗?2. 请你用“东方之珠”一词说一句话。 (“东方之珠”是我同的香港。“东方之珠”是“美食天堂”。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二、细读课文。1. 看录相,看后说说你的感受。2. 课文是怎样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先默读第一片自然段。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我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3. 细读2.3.4.5自然段。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4. 认真再读25自然段,喜欢的段落多读读,体会你喜欢它什么?5. 细读第二自然段。(1)第一段写的什么?用一个来形容。(繁华:师板书)哪些同时写出了香港的繁华?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2)认我们去看看她的繁华吧。(看录相)(3)多么繁华的香港啊,你看了后心情怎样?(高兴、激动)请你怀着此刻的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全班齐读。6. 细读第3自然段。师: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1) 看录相,看了后侈想怎么样?(2) 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3) 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交流。7. 细读第4自然段。(1) 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2) 师生引读。(3) 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4) 既然海洋公园这么好玩, 海豚海狮多么可爱,你愿意把这段背下来,以后讲给你的小伙伴、爸爸、妈妈听吗?8. 细读第5自然段。(1) 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2) 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3) 结合录相,指导有感情的的朗读。9. 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0. 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三、作业。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课外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妈妈事非常细致。小明很爱学习。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学习一字多义 2.会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3.会照样子写词语 4.了解我国的物产和风光资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 5.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好地将其写下来教学重难点:目标1.5.教学设计: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 口语交际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或最想去哪里旅游呢?(多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那我们就到这几个地方去玩玩吧。2. 按景点数分组,组成“旅游团”,选一个“导游”,其他的“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导游要介绍景点和回答游客的问题。3. 生展示,评出“最佳导游”、“最佳游客”等。二、 习作1.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真精彩,我们玩得真开心,见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景色,那你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景色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喜欢它吗?2. 选出较优秀的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二课时一、 我的发现1. 自己读读两组句子和学习小伙伴的话,你有什么发现?2. 你还能知道哪些字也有这样的特点?二、 日积月累1.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写景的美句,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并背诵下来。2. 自己读读三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照样子说出其他的词语吗?25矛和盾的故事学习目标:知识 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情感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教学重点: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坦克的图片、文字资料。(师生)2收集与发明创造有关的资料。(师生)3准备好相关的挂图和词语卡片。(师)4.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阅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主题。浏览本组内容,了解课文梗概。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学生讲) 2、谈话:在人们纷纷嘲笑卖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时,更有聪明人想到了别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25课,矛和盾的集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四、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说说你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自主识字。) 3、谈话:现在我们让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考考你是否还认识它们。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同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五、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重点指导:“矛、兵”的笔顺。 4、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5、指导生字书写。 6、小结写字情况。六、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争取解答课后问题。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字卡背后) 2、听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小黑板出示词语,学生订正,改错。 3、提问:听写的词语中有不懂的吗?(学生互问互答) 4、板书“大显神威”,这是什么意思?(初步理解)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如: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什么能大显神威?)二、围绕“大显神威”,感悟课文内容。 1、从书中找到“大显神威”。提问:是谁“大显神威”?生答后,引读5自然段。2、小结,过渡: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那么,坦克是怎么来的呢?学生自由回答。你从哪里找到了答案?引导学习1-4自然段。 3、默读1-4自然段,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坦克是怎样发明的。独立读书思考。分组交流改进。指名发言说明。小结: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 4、指导朗读1-4自然段。引导:小声读这部分课文,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和句勾下来,待会儿与同学交流。交流好词佳句。联系上下文理解“难以招架”、“固然”等词。朗读课文。 5、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以及坦克在战场上的“神威”,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引读6自然段。出示句子“谁善于胜利者。”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你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小结:通过具体事例明白了这个道理。说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举例最有说服力。三、拓展思维,深化明理。 1、读文后“泡泡”里学习伙伴的话“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提问:你能举例说明这句话吗?先分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2、谈话:矛和盾很早就有,为什么别人不能像发明家一样发明出坦克呢?(生自由回答)小结归纳: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从你的发现中受到启发,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四、布置综合性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 1、观察生活,发现不便之处,作记录。 2、思考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 3、尝试把其中一项做成看得见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展示。(可根据学生建议增减活动。)26科利亚的木匣教学目标1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 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 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一)识记生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1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2 指名读生字词。3 正音4 读准多音字的字音。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a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a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u”和“shu)”,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第二个数读“sh)”。5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4):区分字形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带着问题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3)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三)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从中受到启发。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二)讲读课文 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1学习课文第1部分 (1)出示思考题: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2学习课文第二段:(1)出示思考题: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妈妈是怎么挖的?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4)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妈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5)学习课文812自然段: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学习9和10自然段: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读课文第11自然段: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照妈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