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语文过程性质量调研五年级语文A同学们,这个学期你一定收获不少吧,下面的试题给你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一、写字与卷面整洁(4)1.卷面整洁分:(2分)2.讲下面一段话工整规范地写在横线格内。(2分)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二、积累运用(一)读拼音写词语。(8)Po xio h i zh xng ning xu( ) ( ) ( ) ( ) Zo m l xi 干( ) 寂( ) ( )如 裹( )暴( ) ( )水 ( )史 ( )带(二)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1 “应怜屐齿印苍苔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怜与走意思都正确的是: ( ) (1)爱惜 离去 (2) 爱惜 奔跑 (3)可怜 奔跑 (4)可怜 行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你觉得最合适的停顿是: (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4)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 “使出浑身解数”中“解”的读音与意思都正确的是 : ( )(1)ji 打开(2) ji 废除,停止(3) xi 各种技艺(4)xi 松弛 4.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维持秩序 坚持状态 主持节目 发表文章 发现作用 发挥问题 热爱家乡 喜爱读书 酷爱运动 眺望远方 仰望大地 探望病人5.学了神奇的克隆 ,考考你,下面哪种繁衍后代的行为不是克隆行为: ( ) (1)给银杏授粉: (2)无心插柳柳成荫: (3)细菌的繁殖: (4)嫁接黄瓜苗 6.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轮船的甲板上,深情地( )着远方。 B从空中 ( )大地,一切都变得那么小。 C他的一席话说的大家( ),都不知说什么好。 D我久久地( )着这张照片,陷入了沉思。 (1)眺望 凝望 面面相觑 俯视 (2)凝望 眺望 面面相觑 俯视(3)眺塑 俯视 面面相觑 凝望 (4)凝望 俯视 面面相觑 眺望(三)将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5分 温文( )雅 习以为( ) 相貌( )( ) ( )( )红光 我的哥哥戴着一副眼镜,言谈( ),爸爸总夸他有修养,爷爷虽然快七十岁了,但非常健康,成天神采奕奕, ( ),而我的爸爸,长得当然是( ),很有气度。 (四)句子练习(6)1. 早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吴伯萧写的。(用修改符号修改) 2.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改为反问句) 3. 江主席是学工程的。 江主席非常地热爱古典文学。(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1.山下的河水 , 轻抚着 。待到 , 我们把 。(2.5)2.本学期学的叶绍翁写的 和 写的宿新市徐公店都是描写春季的好诗。其中叶绍翁的 , 。己成为千古名句。(4) 3.花是自然界的精灵,玉澜堂里的海棠开的真旺啊!从 开到 不留一点 ,阳光下就像几座 ;三味 书屋的蜡梅开得真早日啊!让人想起 先生,他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我们也要学梅花,珍惜清晨,珍惜春天,做“ ”(3.5) 4.通过学习,我们知道 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 ,是 执行中国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还知道,火星是地球的 (2) (三)、课内外阅读(1018)(一)海伦凯勒节选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 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 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用“”小划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 包扎(z zh zh )不分昼夜(zhu zu 如饥似(s sh )渴 2. 甘霖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在文中指 “如饥似渴” 意思是 ,用“”画出在文中有关语句来解释。(3)3.这段话主要写 ( 2)4.读这段话,你觉得沙利文是位 的老师,用一一标注有关词语。(2)(二)走进书里去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1.阅读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4分)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粗略 瞬间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2分)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2分 5.作者把_ _比喻为_ _的宴席。把_比喻为_的快餐。(4分)6.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_ _(2分)7.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分) 四、习作(25分)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学校开展了许多竞赛活动。比赛中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相信你不会忘记吧?回忆一下,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比赛,把比赛时热闹、激动的场面描述出来。(字数不少于450字)200450五、课外阅读(8)(一)填空:( 5分)乱花溅欲迷人眼, _。_,欲饮琵琶马上催。_,路上行人欲断魂 。独出门前望野田, _。孤山寺北贾亭西, 。二、选择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分)1.林茜茜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2. 林茜茜当升旗手的时候,老师安排马驭和李立伟当护旗手。( )3.当梅老师告诉肖晓六一早上由他来当升旗手后,他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好朋友和爸爸。( )4.肖晓是光明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副班长()5. 肖晓自制名片的身份是联合国首任总统。( )6. 肖晓去北京是找爸爸一起看升旗仪式。( )7.林茜茜顶替肖晓做升旗手是因为林茜茜是六(4)班班长。()8.今天我是升旗手是黄蓓佳的作品。()三阅读完成填空。( 7分)嘎鱼的爸爸讥讽的一撇嘴: 野鸭? 青铜的爸爸说:“是只野鸭。 嘎鱼的爸爸笑了,笑的很古怪。 青铜的爸爸问: “你们爷儿俩,这是什么意思? 嘎鱼的爸爸说: “什么意思,你心里还不清楚?”嘎鱼一旁帮腔:“不清楚? ”帮完腔,又斜着眼看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的爸爸有点恼火:“不清楚?嘎鱼的爸爸说:“那你儿子清楚!”1.这段话出自 是 的-部唯美小说。因为 这件事嘎鱼父子俩来找上青铜家的门。2.青铜家吃的鸭子是哪来的? 嘎鱼家的鸭子哪去了? 你喜欢小说中 (谁)因为 附送:鄂教版语文第八册执教者: 2019年语文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本单元共有三篇讲读课文少年、小松树、小溪流的歌,一首古诗游园不值和一个语文乐园。课文有的描写了充满希望的少年时代,有的描写了“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志向,还有的讲述了不断冲破阻碍,不断成长的精神。通过学习这组课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也能体会到充满希望的少年是要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成长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美,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步感受到需要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作者在表达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学习表达方法。1 少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诗歌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即领悟少年的朝气蓬勃、雄姿英发、充满希望、充满斗志,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3、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读中学写;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仿写,抒发自己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诵诗歌;学习生字词;理解少年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少年的特点。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1.激情导入:新的一年来到了,你们又长了一岁,今年你们多大了?如果说以前我们还可称为“儿童”的话,从今年起我们要自豪地说:“我们是少年”。(师:板书1、少年)这是著名的诗人臧克家写的一首诗。2.初读课文,自学思考:(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提示:看看诗人把少年比作了什么?)(3)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小组交流二、灵动生成 明确问题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字形:嫩2、分小节读。3、这首诗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写少年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特点。用段意归并法) 4、指导、梳理疑难,明确目标:少年有哪些特点?三、主动探究、多向互动1、自学第一节,思考:这一节写了少年什么特点?圈点、勾画、批注。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1)这一节把少年比作了什么?“六七点钟的太阳有什么特点 ,从中体会到什么?(充满幻想、希望)(2)将“冒”换成“升”行吗?为什么?(体会蓬勃向上的特点)(3)感情朗读,读出朝气蓬勃的语气。 四、紧扣关键 拓展训练(1)作者是怎样写出少年朝气蓬勃的特点的?(先比喻 ,再写出这个事物的特点) 出示:少年像(什么),(怎么样)(2)模仿这个句式写一句话。五、作业设计1、 抄写、听写生词。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理解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仿写诗句; 一、复习导入少年在诗人臧克家的眼中是什么?二、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1、 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自学27节,出示思考题:27节分别写出了少年什么特点?从哪儿体会出来的?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第二节 从“万仞”的高和“源泉”“哗哗”的生生不息体会奋勇向前的冲劲。第三节 从 “嫩绿”“茁壮”,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体会到什么?(勃勃生机)第四节 抓“小鹰”“翱翔”,谈谈自己的远大志向。第五节 抓“乳虎”“猛冲猛撞”感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毫无畏惧和斗志昂扬)第六节 抓“刚磨好的刀刃”比较句子: 少年像刚磨好的刀刃,发出闪闪的亮光。 少年像刚磨好的发出闪闪的亮光的刀刃。 少年像刀刃。 哪句好?为什么?(像刚磨好的刀刃有什么特点?)(体会锐气十足 大有作为) 第7节 是比喻句吗?“英秀”是什么意思?体会到什么?(赞美、寄予希望)三、|回归全文 整体感知 (1) 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你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强化朝气蓬勃、奋勇向前、勃勃生机、志向远大、斗志昂扬、锐气十足) (2)全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句式一样,比喻手法)出示:少年像(什么),(怎么样)四、紧扣关键 拓展训练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仿写几句。少年是一首歌一首高昂的歌一首充满活力的歌让人听后陶醉其中少年是一朵花一朵正在开放花一朵火红的花让人看后满心喜悦少年是一首诗一首动人的诗一首激情的诗让人读后青春焕发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是祖国的希望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5、 作业设计1、 背诵全诗。2、 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仿写诗句。板书设计 1、 少年太阳 蓬勃生机源泉 奋勇向前小树 勃勃生机小鹰 志向远大乳虎 斗志昂扬刀刃 锐气十足人中的英秀,未来的希望2.小松树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6个生字,会认4个字,学习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3、让学生懂得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过程与方法:小松树的成长书上以文字表述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递进的关系,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白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成就的人生道理。教学重点:感受小松树四次生长的阶段性,领悟文字含义。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理解文章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小松树第一次长高的动力是什么?教学重点:理解文段含义,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教学难点:理解小松树第一次长高的动力是什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1、松树是大家常见的树木,通常会长得很高,有的甚至高耸入云,是什么促使小松树越长越高,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一棵小松树的成长历程。2、初读课文 自学思考(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3、小组交流。二、灵动生成 明确问题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字形:矮 越 反馈资料查找:龙骨草、蕨菜、蘑菇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段意归并法:从小松树的4次生长过程去归纳。) 3、梳理疑难,明确目标: 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从中明白什么道理?三、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 师: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从中明白什么道理?1、自由朗读13自然段,思考:小松树那么嫩那么矮,看到比他高得多的龙骨草,心里怎么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巴不得”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好奇 渴望长高的迫切心情。)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和第2自然段。四、作业设计 形近字:龙( )苍( )蘑( )菇( )艳( )辽( )尤( )沧( )磨( )茹( )耕( )疗( )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另三个成长过程,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联系生活谈感受。教学重点: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谈感受。一、 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1、 师: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从中明白什么道理?2、学习311自然段(1)自读311自然段,思考,小松树每个阶段长高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2) 小组交流。(3) 全班交流: *36自然段 A、想象看到的美景,体会当时的心情。 B、既然这样已经看到了这么多的美景,为什么小松树还要想长高?从中体会到什么?(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从“并不满足”“寻思”“巴不得”体会。 C、有感情朗读小松树思考的句子。 *710自然段 A、小松树又长高了,这回他看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读) 比较句子,说说那一句好,为什么? 望得更远,还是森林,森林,森林 望得更远,还是森林。 B、他为什么还想长高?怎么做的呢?从中体会到什么?(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 不断追求) *11自然段 1、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了。想象一下,这时的小松树望见了什么? 2、从小松树的生长过程中,看出他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那么你明白了它已成为森林中最高的一棵树的原因吗? 3、他终于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联系生活理解) a 如果你是小松树,你会怎么想? b 登鹳雀楼中那句话与这句话的道理差不多? c 结合课文和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d 感情朗读这句话。二、回归全文 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通过一个童话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两方面,以突出这个道理。(看到的、想到的) 2、仔细关注第4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特点?3、 紧扣关键 拓展训练 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自己在校园、公园和其他地方看到的景物。板书 后面有什么 巴不得 一下就小松树 并不满足 又有些什么 还有什么 不停留 (积极向上 不断进取 不断追求) 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3 小溪流的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能读懂童话、体会本文的主旨、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理清文本线索,结合现实社会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事物锁蕴含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教学重点:识记本文字词,能流畅地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能读懂童话、体会本文的主旨、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能读懂童话、体会本文的主旨、并能结合现实社会理解“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1-3自然段,了解小溪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溪流唱的是什么歌吗?有一位“童话爷爷”写了一篇童话小溪流的歌(板书)告诉了我们,想不想读一读了?先让我们来认识这位九十岁的“童话爷爷”呢?(展示作者介绍)2、初读课文 自学思考(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3、小组交流。二、灵动生成 明确问题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多音字:磨、吓重点指导字形:耍、卵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小溪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段意归并法) 引导: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哪些事物?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顺势理清条理。3、梳理疑难,明确目标:小溪流有什么特点(小溪流唱的是什么歌)?从中明白什么道理?或归并为一个问题: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三、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 师: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这节课学习1-3自然段。 出示问题: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默读1-3自然段,圈、点、勾画、做批注。1、自主学习。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第二自然段(1)从中感受到小溪流什么特点?从哪儿感受道的?(快乐、活泼、可爱、勇往直前)“不分昼夜”是什么意思?文中指什么?体会到什么?(2)是啊!你们听,这条热情、活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小溪流正唱着歌从山谷里奔跑出来,他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山谷里不断响着小溪流唱歌的回声。太阳公公出来了,它向小溪流微笑,小溪流呢?跟太阳公公打个招呼吧!(生:太阳公公!您好!)太阳公公回家了,月亮婆婆出来了,月亮也向他微笑,小溪流向月亮婆婆说:(生打招呼)小溪流不断向遇到的朋友打招呼,对他们说:(生回答:您好!您好!)第三自然段(1)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指导朗读。要学生读出小溪流是很活泼调皮的特点: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痒痒、几个词语要重点突出,小溪流的顽皮,可爱,要让学生读出来。(2)这一自然段有什么写作特点?(总分式、抓动词、用“一会儿”句式)四|作业设计:1、 写生字词。2、 造句:一会儿一会儿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小溪流的精神,从中明白道理。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到小溪流的特点,并学习了1-3自然段,感受到小溪流活泼调皮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小溪流的特点。2、 主动探究 多向互动 出示问题: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默读4-20自然段,圈、点、勾画、做批注。1、自主学习。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第4自然段 (1)学生谈感受:从“轻轻、一股劲儿、清亮清脆”感受勇敢、活泼。 (2)感情朗读。 第510自然段(1)请你们读一读枯树桩和小草的话,你们觉得他们怎么样?(联系社会理解象征意义:没有信心)(3)再来读一读小溪流的话,你们觉得小溪流又怎么样呢?(勇往直前的决心坚定)(4)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这里的对话(请两组学生)(5)小溪流说他不能停留,他去干嘛了呢?(生回答)瞧!一转眼,小溪流就把他们丢在后面,村庄里有水磨在等着他去转动呢!6、写作手法?(语言描写、人物对比突出小溪流特点。)第1112自然段(1)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渐渐地,又有许多别的小溪流来跟他汇合,小溪流长大了,成了小河,这时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精力充沛 勇往直前)(2)感情朗读:读好动词和气势 。第1320自然段(1) 交流对小溪流和乌鸦的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倔强、坚定、调皮、可爱和不思进取)(2) 分角色朗读。(3) 第19 自然段省略号省略了什么?(4) 齐读20 自然段。 3、 回归全文 整体感知1、 从小溪流不断唱着歌向前奔流中,我们感受到什么?(小溪流的特点;明白一个道理)2、 小溪流唱的是什么歌呢?3、写作特点:童话故事、全文总分式、对话、语言、动作描写。三、紧扣关键 拓展训练 练笔:小河长大后还会有那些经历?模仿课文中的一个部分,用童话的形式,抓细节描写,突出小河的特点。四、作业设计1、语文课堂作业语段练习。2、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小溪流的歌 ( 严文井 ) 小溪流 石块 枯树桩 枯草 乌鸦 活泼可爱 勇往直前 古诗诵读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了解古诗的叙述顺序,学会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作者访友未成却还高兴的豁达情怀。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从诗句的联系中体会游园不值所表达的访友未成却还高兴的豁达情怀。教学难点:根据诗句想象游园不值描绘的访友未成却还高兴的豁达情怀。教 具:音乐磁带。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导入:1、复习古诗:别董大。2、师:大家背得真好,今天,我们将再来学一首古诗游园不值。板书课题。3、指读,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1、师:经过昨天的预习,相信大家一定都会读这首诗以及诗中的生字了。谁能读给大家听听?1、 指名读。评读:字音(准?)、节奏(合理?)。2、 师:这首诗讲了什么? 4、指名说。5、师生小结:宋朝诗人叶绍翁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怀着愉快的心情匆匆到好朋友的家里,但他来到朋友家门前,却发现朋友不在家。三、尝试自学,导读理解。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每一句诗的意思,再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不懂?2、学生自读思考。3、小组讨论,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互相解决疑难。4、指名汇报:“谁来汇报你的自学成果?”5、指名答。第一行诗:重点理解:应怜:应,大概。怜,爱惜。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第二行诗,重点理解: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6、置疑问难:7、指名置疑。8、师生讨论。9、师小结。10、连说诗意。11、生试说练习。12、指名说(正确、完整)。四、引导想象。1、师:自由朗读古诗,结合插图,把整个画面想生动、想具体。2、生自由想象,可读,可说,可画。教师巡视。3、指名汇报:说、画。4、指名感情朗读。(流利,抑扬顿错)5、师生配乐读诗。五、运用、作业设计1、出示生字词,指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2、生书写生字。六、板书:语文乐园(一)知识与技能:读记常见基本词汇及格言警句练习;阅读及口语交际;习作练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记让学生积累相关语言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从小要有远大的志向。教学重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难点:作文练习。教 具:投影片。课 时:1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读记常见基本词汇及格言警句练习; 2、阅读练习。3、口语交际。教学重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学难点:积累语言的练习。教 具:投影片。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训练: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乐园(七)。首先看看读一读的训练,你们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吗?试试看。2、学生自读,自己注意加点字的读音。3、指名朗读。4、指名说对这些词汇的理解。5、齐读。二、读一读,说一说:1、师:我们再来看看“读一读,说一说”,试试看,你会说吗?2、生自读。3、指名读。4、齐读。三、写一写,背一背:1、师:我们再来看看“写一写,背一背”,试试看,你会读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 声音是什么 预习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
- 北辰文汇教学课件防盗教案
- 车辆设备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走访遗迹看历史教学课件
- 车辆租赁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特色小吃培训课件
- 村法治课教学课件 讲稿
- 1.1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答案)
- 北航教学课件 DSP原理与应用
- 特种设备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证据保全公证协议书
- 拍摄临时用工协议书
- 《教育向美而生》读书分享
- 2025年法制副校长演讲稿(7篇)
- 无肝素透析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生鲜机器人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生物质颗粒购销合同
- 临床教学经验总结
- 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
- 2025年四川宽窄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CPK计算表格电子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