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课文赏析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响晴、安适、不知不觉、贮蓄”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语言的优美,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和情景交融的写法。3、体会作者对济南暖阳下的山水、古城、村庄所寄托的浓浓爱意。教学重点: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语言的优美,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和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济南暖阳下的山水、古城、村庄所寄托的浓浓爱意。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提到冬季,大家会马上想到怎样的画面呢?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二、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国讲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教师预设易读错的词语有:济南澄清贮蓄水藻发髻镶嵌3、指名读课文,随即指导。4、学生听老师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明确: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还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水。这天气、山、水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课文内容,教师稍作点拨引导。)小结:因为有小山的包围,所以才会有“温晴”的天气;又因为有“温晴”的天气,才会有小雪覆盖的山景,河水才会冒点热气。所以,“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都是围绕这个特点来写的。四、齐诵全文,再次品味。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这篇课文的朗诵方法,了解了大致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品位、体悟“济南的冬天”。二、赏析课文。“济南的冬天”在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预设:1、阳光下山景图。(第二自然段)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2、雪后初晴图。(第三自然段)“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3、城外小水墨画。(第四自然段)“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4、空灵水晶图(第五自然段)“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三、方法借鉴,学会发现。文章把冬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晴的冬天的济南,写作成功的要素有哪些?1、融情于景。2、展开联想。3、巧用修辞。四、拓展延伸。老舍先生住惯了多风的北京,并刚由多雾的伦敦归来,因而对济南的冬天的温晴感受特别深切。你到某一个新的地方,是否有一些特别的感受?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并写下来。课文中老舍给我们描绘了阳光下小山、小雪后的小山、城外远山、冒着热气的绿水四幅济南冬景图。请同学根据作者所描绘的,每人自选一段绘一幅画。五、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今天我们随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一同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无限魅力,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写出景物之美,关键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今后的学习和写作中,我们要注意努力做好这方面,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附送: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祥子买车性格分析教学设计冀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硬棒、贫嘴恶舌、端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人物的外貌及心理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3、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教学重点:了解作者通过细致刻画人物的外貌及心理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方法。教学难点: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930年老舍先生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的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那个时期的作品。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对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买车的故事。二、检查课文预习情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有哪些字词的读音或意思自己解决不了,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师生共同扫清字词障碍。2、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祥子的性格特征。出示中心话题: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说一说老舍笔下的祥子是个怎样的人。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适时指导。2、汇报交流结果,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学生:祥子身材高大,身强力壮。从课文开头对祥子的外貌描写体会出来。 教师:正是祥子的身体健壮,有着拉车的良好身材基础,因此他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希望。学生:祥子很淳朴,从“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可以看出来。祥子刚开始进入城市时,还保留着农民特有的纯朴。祥子淳朴,还可以从后来他租车拉车时的姿态可以看出来。跑得快,座儿舒服,安全。跟别的拉车的不一样。教师:祥子是从乡野的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身上仍保留着许多农民的纯朴特点。即使他穿着白布裤褂,站在同行里,也是彻里彻外的农民。他的所作所为,无论在性格上还是在德行上,都保持着那种由乡土生活所培养的一切。学生:祥子有心眼儿,有理想。当他有自己的打算时,不好向别人讲,不喜欢和别人讨论,还有买新车时和老板的讨价还价。他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创立新的生活。从“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话,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教师:车是属于自己土地一样唯一靠得住的东西。有了这个靠得住的东西,祥子的心里才踏实,才觉得生活有了着落。指导学生体会着读。学生:祥子不怕吃苦。为了凑足一百块钱,他整整拉了三年车。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指导朗读最后自然段,体会祥子买车后的激动的心情。教师总结:整篇课文里祥子没有多少语言,我们可以看出祥子是沉默寡言而内敛的青年,他凭借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行业住房租赁市场绿色租赁住房标准实施水平考核试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同步训练试题(详解版)
- 2025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资格证考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合考核试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密度章节测试试题(解析卷)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专题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眼睛和眼镜同步测试试卷(详解版)
- 第一次月考后九年级家长会上校长发言:迷雾与灯塔
-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以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为例
- 关于拍婚纱合同(标准版)
- 装修承接合同(标准版)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课件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竣工结算模板报表格式模板
-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固碳量评估技术规程》
- 《现代汉语》课件-普通话的声调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003-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考试题库(786题)
- 第八届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中药调剂员)考试题及答案
- CSC-326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说明书(SF4524)-V1331
- JTJ073.1-20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养护技术规范
-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
- 菜鸟驿站转让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